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2|回复: 1

[碑文] 山东泰山双束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2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泰山双束碑
来源:山东频道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朝阳街7号的岱庙位于巍峨的泰山脚下,历史上的岱庙是中国历代帝王崇奉泰山神灵,举办祭祀大典的主要场所。如今的岱庙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历代帝王碑刻,总计有200余通,《双束碑》就是其中之一。
  《双束碑》,通高3.18米,宽1.05米,碑首作殿阁九脊歇山顶,雕刻精致,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双束碑》的造型极为独特,这使它在众多碑刻中独树一帜。您瞧,它的碑身是由两块相同的长条形的方石合并而成,上下共镶嵌于同一碑座和碑首间,故名《双束碑》;又因其双石并立,形似鸳鸯并栖,也叫“鸳鸯碑”。这样的碑形样式,在中国极为罕见。
ssb21082.jpg
  简介
  “双束碑”名为“岱岳观造像记碑”,立于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是唐高宗到泰山行建醮造像之事时所立。“双束碑”高3.18米、宽1.05米,碑首作殿阁九脊歇山顶,雕刻精美,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碑文刻于碑身四周,每面作四五层,每层刻文一则或二则不等,皆为正书,共计24则。
  其中武则天在位期间的7则,文中有其自造并推行的一些文字。双束碑的造型极为独特,这使得它在众多碑刻中独树一帜。它的碑身是由两块相同的长条形的方石合并而成,上下共镶嵌于同一碑座和碑首间,故名“双束碑”;又因其双石并立,形似鸳鸯并栖,亦名“鸳鸯碑”。这样的碑形格式在国内极为罕见,造型别致,形制特殊,是泰山本地仅存的一处唐碑,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双束碑”原立于泰山南麓老君堂院(虎山水库西侧),1960年在老君堂东侧建亭一座,将此碑移至亭内;十年浩劫期间,文物工作者趁黑夜将其埋入岱庙炳灵门外地下,使之幸免于劫难。

  来历
  这通唐碑,题额为“岱岳观造像记”,原立于王母池西岱岳观老君堂殿前,1968年为保护部分珍贵泰山碑刻,将其埋入岱庙炳灵门外,1982年重见天日,1983年移立于岱庙碑廊,是泰山上现存最早的一通唐代碑刻。碑通高3.18米,宽1.05米,碑首浮雕殿庑顶式。碑身有两块相同的长条形方石合并而成,上下共同镶嵌于同一个碑座和碑首之间,故名“双束碑”;又因为双石并立,形似鸳鸯并栖,亦名“鸳鸯碑”。此碑造型别致,在国内极为罕见,这使它在众多碑刻中独树一帜,具有让人过目不忘的独特魅力。
  关于立碑的缘由,最早的一则碑铭曰:“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这说明此碑是郭行真等人于唐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奉旨为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双双封禅泰山而刻立的。
  “双束碑”碑文四面环刻,碑文详细记载了封禅的诸多细节及一些歌功颂德的诗句。后来,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等五人先后登封泰山,也在“双束碑”上记下了他们的诸多封禅事宜,由此,“双束碑”上共有24则唐代刻辞,记录了唐朝六帝一后140年间派遣道士至泰山岱岳观建造像的史实。铭文多是作功德,言符应,虽非大雅之作,书法亦非名笔,但其形制特殊,其中许多情节正史礼志又很少记载,因此,双束碑是一道研究唐代政治、宗教和历史,特别是武则天历史的实物资料。
  双碑并束,对于唐高宗来说,是皇帝皇后永不分离的爱情象征,充满了柔情蜜意;而对于武则天来说,皇帝皇后并驾齐驱,寓意着武则天与唐高宗同顶一片天,同踩一块地,是对帝、后共治天下的暗示。所以,此碑看似普通,其实它的背后深藏着武则天企图登上皇位的深邃智慧和居心。
  故事还得从唐朝贞观年间说起。贞观23年(公元650年),李世民逝世,李治即位,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武则天是一位颇有政治头脑的女人,深谙政治斗争的权术,特殊的身份使她距离皇帝的宝座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为了登上皇帝宝座,她利用佛教、道教;利用年轻的知识分子;利用酷吏;利用大臣内部的利害冲突;也利用封禅,因为封禅可以显号扬名,扩大影响,取得社会的承认。
  机会很快就来了。李治即位后,依祖例要对泰山进行封禅,文武百官热烈响应,进行着紧张而有序地筹备工作。武则天说,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规矩不对。她解释说,男主外,女主内,内与外的礼仪是不同的,不能混淆;祭天确实应该由皇帝来完成,祭地则应该由内治妇女来完成,言外之意就是说,祭祀地神应该由皇后武则天来主持。李治答应了武则天的提议,就这样,武则天实现了和唐高宗李治一起封禅泰山的愿望。中国女性破天荒的参加了最隆重的国家大典,并且一个祭天,一个祭地,开泰山封禅祭祀之先河。
  巧合的是,“鸳鸯双束碑”竖立还不到二十年,武则天果然登基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一块小小的石碑竟然将夫妻的恋情、历史的奥秘、政治的企图、宗教的神秘气氛天衣无缝的糅合在一起,称得上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品。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封禅的时间,选取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并且随从众多。北方的突厥、西域的于阗、中亚的波斯(今伊郎)、南亚的天竺(今印度),以及东邻倭国(今东瀛)、高丽(今朝鲜半岛)等首领,都率各自部属随从参与盛会。按理说,武则天扬名的目的已经达到,然而,她还不满意,她要在泰山封禅史上打下自己的烙印。
  这个烙印就体现在“鸳鸯双束碑”上。武则天要求碑文中必须采用她新造的汉字。比如,碑文中有一个武则天新造的“天”字。原来的“天”字是一个“大”字上面加一横,“大”字是一个叉开腿的男人,一横就是苍天,也就是“男人头顶一片天”的意思。但这个“天”字在武则天看来却有大男子主义之嫌,所以她就把一横下面的叉腿男人改成了穿裙子的女人。武则天其他的新造字还有照、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等。
  这些武则天新造出来的字,虽然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但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武则天的政治思想主张。
wzt044.jpg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6: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束者,结也。双束者,阴阳之璧合。据传,二碑为正反两面并列而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