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6|回复: 0

气象学家竺可桢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0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象学家竺可桢简介
) V. v8 o: |5 i' W- {$ W3 X/ y文章来源:东方语言+ d. ]% t1 Q) F  B: E7 u. K" r
zkz0cb34.jpg
, a8 U9 _3 j6 B7 A/ _$ T8 o% W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2 H8 Q1 f7 |7 M7 q7 W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8 t/ @( U& d# o6 K$ ?( }9 ]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4 s  S& ]+ F* U! D2 [9 |; n/ z9 c) m
  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 P/ {1 \: S$ X( d& f9 b1 u. `
  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 s8 m* z# A1 A9 K4 B: D  ^
  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9 C6 I8 G  ~' W. H# c
  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
: W; ]: P+ R' K# K- R  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 `, L9 G! s" Q& g; z. B$ Y
  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0 d( w# v4 `* X2 x5 w" Q- \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5 x4 E& U6 l, X9 v1 `" F2 C2 a  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l$ W" O0 T+ Z
  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
& h, P  ^# ?$ S6 ]0 }  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 A! J$ s7 `+ j$ l& W- H
  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东瀛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 A$ k) `& c% ?1 A0 d- F% [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Y# ?' l: W" i6 e% N
  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 s9 B6 w: A4 m) G4 b8 U; G7 C' Z  W/ }4 k5 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