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3|回复: 2

[原创] 关于能量作为道体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09: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6 编辑

此前,混沌道长曾经提及“道是能量”的立论观点,发人深省,经过反复思考,觉得以能量来解道还是不严谨,值得商榷。愚者以为:能量虽然具有物质性、广谱性、永恒性、阴阳姓、质能性、多样性、微粒性、波相性,但是以能量来对应道,却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对应。
1.道作为世界存在的本源性问题,是形而上的。而能量是却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皆有,其特征为:外能(比如辐射能、机械能),内能(核能、化学能)。
2.能量的形式和产生机理具有多样性,然则回答世界一元论起源问题,就会使我们更加模糊,这样并不利于其作为哲学概念。
3.能量有可视部分,如:火能(火焰)、电能(闪电)、光能(可见光)、机械能(运动物体)。这显然不符合老子给道下的视而不见的描述。
4.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而道仅是以无形的丝线形式存在,故玄之又玄,天网恢恢。
5.能量没有边端,故不能欲以观其徼。
6.能量的概念是18世纪由西方近代物理学家才提出的概念,与时下老子所处年代能够接受的科学认识条件不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1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及过程中似影随形的规律,其间的所有概念仅仅是道的一端一意,无法取而代之。“能量”也概莫能外。
以一个过程中的宇宙的分子去观察道的原始,且如《道德经》一书所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的生化本性,是“有信”的属性决定,故,“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此句中的“帝”是仪立后的“天地”的指代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6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26 编辑

道家老子《道德经》的“道”有三个层次的理解,一是本体论的道,是非常道的道;二是万物表现出来的运转规律通常也称为道,实际上是德,也有道德合称的;三是常道,也就是我们学习自然规律后总结出来作为自己的指导的原则,《道德经》中属于法道的层次,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不同层次, 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本体论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本体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来,“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句话就是区分了“道”与“德”了,“最终本性”是“道”,“一切实在”就是“德”,2500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洞悉了世界本源的最终本质了,登上了最高哲学殿堂了。
能量,是一切实在的一种,而不是“最终本性”:
第二:《道德经》整理
第一篇、道
第一章、何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二章、五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