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道芳

《周易》商書-------黄道芳解读周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纣王战死:


中孚,豚鱼吉○1。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2。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3,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ls:月几望○4,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5,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6,贞凶。(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解读:
中孚,读中复。即“中行独复”,言纣王战死,江山倾覆。中孚卦是接《夬•九三》“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而写的。
中孚卦的文字分两段,前两爻讲的是商人原有个祥和安乐的家,过着仙鹤般的生活,自从凶猛的虞(周人)来到西岐后,他们就不得安宁了。
后四爻讲的是纣王单枪匹马与周人的遭遇战,“得敌”二字即是“君子夬夬,独行遇雨”的续辞,从“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可知当时战斗之激烈。
纣王只身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死于周人的乱箭之下。颈长腿细的仙鹤不是嘴大脚粗的虞的对手,周人灭商已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卦辞“豚鱼吉”:读豚鱼祭。纣王战死,作者箕子没有用“大牲”来祭他,而是按平民规格用“豚鱼祭”之。箕子认为纣王不配做个君王,但他在抗周战争中仍是一个好战士,故以“豚鱼祭”之。
君王死,国即亡,故复卦中谓此为“中行独复”。

注释:
○1  豚鱼吉:读“豚鱼祭”,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分等级,天子用会,相当于三个太牢。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大夫用少牢。士用猪。庶人用鱼。
○2  虞吉(去),有它不燕:这是商人讲的话,意思是希望它(周人)赶快离去,有它就不得安宁。虞,俗称淘河,又叫鱼鹰,善于水下捕鱼。
○3  得敌:即纣王与周人遭遇。
○4  月几(既)望:成语,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5  有孚挛如:孚,纣王的代称。挛如,挣扎中死去。
○6  翰音登于天:天上的鸟被击落时,总是背朝地,嘴向天,这是飞鸟临死前的哀鸣声。翰音:鸡打鸣,先振翮而后发声,故称“翰音”。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初六:飞鸟以凶○1。
六二:过其祖○2,遇其妣○3。不及其君,遇其臣○4。无咎。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5。凶。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6。必戒勿用,永贞。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7。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8,凶,是谓灾眚○9。

注:卦辞中的“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文属《中孚•上九》 。应接“翰音登于天”读,作者将这段爻辞分置两卦,意在两卦必须连在一起读。

解读:
小过是作者箕子祭奠纣王的一篇祭文,本着死不责罪的态度,作者将纣王生前所有的重大过失都一笔勾销化为小过。卦中六段爻辞全是作者对九泉下的纣王讲的话,内容大概有三个方面。
前两爻讲凶恶的周文王逃过了你祖父(文丁)的杀戮,又得到你母亲的保护,,你父亲没有杀掉他,最终死在你手上。这两爻有表彰纣王的意思。
三、四爻讲的是对付周人的办法,意思是以防为主,坚守勿出,切忌主动出击,正面交战。纣王你没有做到这一点。
后两爻讲恨你祖父(文丁)在杀戮周王季历时,没有斩草除根、一网打尽,将周人消灭在岐山脚下(公弋取彼在穴),让他的儿子儿孙们存活下来,最终灭掉了大商王朝。这里作者把商亡的责任归在殷王文丁头上,他不说文丁诱杀季历是商周交恶的根源,反说文丁手段不够狠,没有斩草除根,导致商亡,这是十分荒谬的说法。
卦辞中作者认为纣王是个“可小事,不可大事”的平庸之辈,他根本不是做君王的料,他能坐上君王的宝座,也不是他的错,言下之意错在帝乙。
在这篇祭文中,作者把商亡的责任落在纣王的父亲及祖父头上,不全有道理,但也不无道理。
注释:
○1  飞鸟以凶:言周文王已死。
○2  过其祖:言周文王逃过了殷王文丁的杀戮。文丁是纣王祖父。
○3  遇其妣。不及其君:言纣王父母纳周文王为婿,没有灭掉他。
○4  遇其臣:周文王与纣王交战中,死于军旅(事见“师”卦),也就是说周文王是死在纣王手中。臣,是作者箕子对纣王的称呼,纣王死,箕子不承认他的君王地位。
○5  弗过防之,从或戕之:这是文丁时代对付周人的法子。
○6  弗过遇之,往厉:这是说打不过他时,千万不要主动出击,只有坚守不出。
○7  公弋取彼在穴:言殷王文丁在诱杀周王季历时,应斩草除根,把周人消灭在岐山。“弋”读“式”,当也。彼,指周人。穴,指岐山。
○8  弗遇过之,飞鸟离之:言当初纣王将战败的周武王兄弟放归岐山的故事(事见“师”卦)。
○9  是谓灾眚:言武王灭商,商人成了周人的亡国奴。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9: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周武王灭商(五卦)

朝歌沦陷:

夬,扬于王庭○1,孚号有厉○2。告自邑○3不利即戎利,有攸往○4。
初九:壮于前趾○5,往,不胜为咎○6。
九二:惕号莫夜○7,有戎勿恤。
九三:壮于頄○8。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9,若濡,有愠无咎○10。
九四:臀无肤,其行趑趄○11。牵羊悔亡○12。闻言不信。
九五:苋陆夬夬○13,中行无咎○14。
上六:无号,终有凶。

注:卦辞全文应接五爻后读。周武王攻占纣王宫殿后,在纣王的宫殿上对战败后的商人的一段训话。

解读:
夬,读趹,疾驰。夬卦记周武王攻陷朝歌,来复七日,飞快的灭掉商王朝。
周武王在取得牧野之战胜利后,军队直奔朝歌城下,武王告诫他的士兵,在攻打城池中只许向前不许后退,失败者将按军法处置。(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周武王兵临城下,朝歌城里早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们惊恐万状,不知所终,纣王宫中更是乱成一团,而纣王仍自作镇静的出来安抚大家,说他有军队镇守城池,夜莫号惕。(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武王军队很快攻破城池,直捣王宫(壮于頄。有凶),此时的纣王并没有像后来历史上讲的去赴火自*焚,而是选择了逃生的路,他单枪匹马逃出宫时,即与周人遭遇(君子夬夬,独行遇雨),在寡不敌众的激烈战斗中,纣王死于乱剑之下,浑身是血,含恨而死。(若濡,有愠无咎〔救〕),关于纣王与周人遭遇时的激烈战斗,作者记在“孚”卦。
周武王迅速占领朝歌(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救〕),耀武扬威的登上了纣王的宫殿,并对商政府中的官员厉声训斥道:你们要承认自己是战败者,老老实实的听从周人的统治,自有你们的出路。(扬〔羊〕于王庭,孚〔呼〕号有厉。告自邑〔己〕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周武王在七天时间内彻底摧毁商人政权后,带领他的军队撤离了朝歌(臀无肤,其行趑趄。牵羊悔亡)。周武王攻陷朝歌,来去七天就灭掉了商王朝,老百姓哪里相信他们在七天之内就成了亡国奴。(闻言不信)。
周武王军队离开了朝歌,旧有的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谁知他们已由一时的泱泱大国沦为了周人的亡国奴,故称“无号,终有凶”。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卦辞应接五爻后读,四、五两爻应倒过来读。

注释:
○1  扬(羊)于王庭:周武王登上纣王的宫殿。扬(羊),对周武王的蔑称。
○2  孚号有厉:厉声训斥。“孚”读“呼”。
○3  告自邑:承认自己。告,承认。“自邑”读“自己”。
○4  有攸往:慢慢走。
○5  壮于前趾:周武王军队攻打朝歌城池。壮,攻击。趾,足。前趾,指城墙脚下。
○6  往,不胜为咎:往,向前冲。不胜为咎,败者要问罪。
○7  惕号莫夜:读“夜莫号啼”,作者为了与下一句押韵,故倒过来写。
○8  壮于頄:攻打纣王宫殿。頄,脸颊骨,这里指纣王的宫殿。
○9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纣王只身疾速逃亡,途中又遭到周人的狙击。君子,纣王。夬夬,疾速奔跑。雨,战火。
○10  若濡,有愠无咎(救):若濡,纣王浑身为血湿透。愠,怒也。
○11  臀无肤,其行趑趄:成语,形容丑陋。这里指周武王疲惫不堪的军队。
○12  牵羊悔亡:丑化周武王带领军队撤离朝歌。悔亡,离去。
○13  苋陆夬夬:周武王疾速的奔向纣王的宫殿。苋,《说文》 :“苋,山羊细角者”。陆,《庄子•马蹄篇》 :“翘尾而陆”,司马注曰:“陆,跳也”。“苋陆”是对周武王的丑化。
○14  中行无咎(救):纣王江山无可挽救。中行,江山社稷之代称,也是中央行政机构的缩写。


周武王朝歌镇反:

革,己日○1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初九:鞏○2,用黄牛之革。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3。有孚
九四:(有孚)悔亡,有孚改命○4。吉。
九五:大人虎变○5,未占有孚○6。
上六:君子豹变○7,小人革面○8。征凶,居贞吉○9。

解读:
革,革命。革卦记周武王朝歌镇*压反*革*命。爻辞分两段,前三爻记商政府官员遭到周武王的血腥镇*压,后三爻记商政权机构瞬息间被彻底摧毁。
周武王攻陷朝歌后,为了巩固他的胜利果实,为将来新生政权的创建铺平道路,他决定在军队撤离朝歌前一天(己巳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将那些敢于反抗的人(政府官员)通通抓起来,“用黄牛之革”,绳之以法。
周武王的这一决定,早被商人的探子探得消息,他们立即告知自己的同胞,“己日来俘”,赶快逃跑(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己日这天,果然全城戒严,政府中的大小官员通通遭到逮捕,这些被抓到的人定是凶多吉少(己日乃革之。征吉(去)无咎(救))。
第二天,周武王军队撤离朝歌时,将这些抓来的人个个五花大绑,结结实实的捆起来(革言三就)有的被押解回周宗,有的就地处决(征凶,贞厉。革言三就)。
周武王朝歌镇反,商人的政权被彻底摧毁,在商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有的人逃亡异乡,有的人改变了立场,顺从周人的统治,故称“有孚悔亡,有孚改命”。
国家的君王没有了,在战乱中纣王的下落不明,故称“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国家的机构被摧毁,昔日的王公大臣也没有了,剩下的机关办事人员,他们只能洗心革面,服服贴贴听从周人的统治,终日小心谨慎的关在家里,时刻听从周人的发落,故称“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以往人们从史书中但知周武王在朝歌,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今读读周易吧,周武王在朝歌没有这场血腥的镇*压,商王朝这座大厦会在倾刻间飞灰烟灭吗?
注释:
○1  己日:即周武王攻陷朝歌第六天,武王灭商,来复七日,甲子进城,庚午撤离。“己日乃孚”读“己日来俘”。
○2  鞏: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成果,
○3  革言三就:“用黄牛之革”将反*革*命分子结结实实的捆绑起来。“言”读“愆”,过失,这里指反*革*命商人。就,匝也。
○4  有孚悔亡,有孚改命:这里两个“孚”字都是指商政府中的下级官员。悔亡,逃亡。改命,改变立场,顺从周人的统治。
○5  大人虎变:国家的君王没有了。大人,指国家这个整体。虎,指君王。
○6  未占有孚(乎):言在战乱中,人们尚不知纣王下落。
○7  君子豹变:朝中的王公大臣也没有了。君子,这里指君王。豹,这里指王公大臣。
○8  小人革面:小人,这里指商政府中的下级官员。革面,即洗心革面,改变立场。
○9  征凶,居贞吉:这是说余下的官员要留在家中,不许随意乱跑。征,行也。居贞,深居简出。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巽, 小亨○1。利有攸往,利见大人○2。(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初六:进退○3,利武人○4之贞。
九二:巽在床○5下,用史巫○6纷若,吉无咎。
九三:频巽,吝。
ls:悔亡,田获三品○7。
九五:贞吉悔亡○8,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注:五爻后的“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应接卦辞后读。巽卦的卦辞留在下一卦与蛊卦卦辞一起解读。

解读:
巽,读殉,殉难。巽卦记朝歌沦陷时,商政府中大批文职官员,他们个个不离职守,以身殉国的感人事迹。
周武王兵临城下,政府中的文职官员,他们没有能力去抵御周人的入侵,因为打仗是军人的事,故称“进退,利武人之贞”。
朝歌陷落,他们都坚守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上,不事周人,以身殉国(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去)无咎(救))。
一个部门接着一个部门的官员都死了,事情太可怕了(频巽,吝)。
这时,也有离开工作岗位往外逃亡的,但他们都被周人俘获,像捕杀猎物一样被周人杀掉(悔亡,田获三品)。作者对此十分惋惜,说你们要逃也要选择个安全的日期(贞吉悔亡)。
商政府中这些文职官员,他们是商人中有文化有知识的民族精英,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人才,他们的死使商人丧失了最为宝贵的财富,故称“巽在床下,丧其资斧”。
商人丧失了这批民族精英,中兴无望,在“复”卦中以“频复”来点明它是商亡的重大因素之一。

注释:
○1  小亨:指朝廷中低级官员,这里指那些文职官员。
○2  大人:这里指广大的老百姓。
○3  进退:战争中的攻防退守,这里指打仗。
○4  武人:军人,多指军队中的士官。
○5  床:这里指朝廷中的办公场所。
○6  史巫:文史巫吏一类的文职官员。“吉无咎”读“去无救”,易中多见这一读法。
○7  田获三品:古人田猎,将所捕杀的猎物分为三等:上杀中心,干之为豆实,用以祭祀;次杀中体,骼以供宾客;下杀中腹,充君之包厨。这里是说将逃亡的官员俘获回来,格杀勿论。悔亡,逃亡。
○8  贞吉悔亡:安全脱逃的意思。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1。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2。无咎。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3。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ls:裕父之蛊,往见吝○4。
六五:干(裕)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5。

注:五爻“干父之蛊,用誉”应是“裕父之蛊,用誉”。干字错简,古今无一种版本更正过来。

解读:
蛊,读故,故亡。蛊卦记周武王朝歌镇反,商政府中三公九卿一类的高*官遭到镇*压时的情景。卦中记录了三位高*官临刑前的表现。
干父临刑前在周人面前请求留他儿子一命,周人答应了他的请求,干父虽被处决,但后有子嗣,故称“干父之蛊,有子考”。考,嗣也。
干父临刑前在周人面前求情,表现不够坚强,但无损大节,故作者对他的评价是“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裕父是个刚烈之人,可能在临刑时,历数周人的不仁不义,在周人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周人用最残酷的手段将他处死,其状惨不忍睹,故称“裕父之蛊,往见吝”。吝,恐怖。
裕父临刑前表现出商人的民族气节,为世人称道,作者对他的评价是“干(裕)父之蛊,用誉”。干父之蛊前已有评价,这里只能是裕父,干字定错。
干母是女性,周人没有在公开场合下处决她,她临刑前的情况无从知晓,故称“干母之蛊,不可贞”,作者对她也未作一字的评价。
巽蛊二卦中那些为国殉难的大小官员,他们“不事王侯(周人),高尚其志”的高尚情操,自当流芳百世,万人敬仰,可周易的作者箕子不这样看,他认为这样白白的去死,无益于商民族的复兴,无益于商文化的传承。他要保全生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光复祖国,振兴民族,故作者在两卦的卦辞中这样写道:
“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巽•卦辞》
“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卦辞》
二者的意思分别是,你们这些文职官员(小亨),周人来也不会要你们的命,待到周人走后(庚午),你们慢慢到老百姓那里去,不就躲过一劫吗。你们这些高*官(元亨),周人来一定要你们的命,而在国内又无处藏身,早在周人来之前(甲子)你们就该到国外去避难,何苦要在家等死呢。
箕子这番话虽是马后炮,于事无补,但这败而不亡,亡而不灭,珍惜生命,传承文明是非常可贵而又难得的事。箕子不要“高尚其志”,他要的是“高尚其事”。

注释:
○1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这是作者为大小官员指出脱逃的日期,大官应是“先甲三日”,小官应是“后庚三日”余下的“后甲三日”,“ 先庚三日”是掩饰之辞。
○2  考:嗣也。
○3  不可贞:无从考查,“贞”读“侦”。
○4  吝:恐怖。
○5  不事王侯(周人),高尚其事:“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要比“不事王侯,高尚其志”艰难的多,他们既要承受外来的压迫与屈辱,又要去完成他人所不能完成的事,历史上的箕子、司马迁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有人读“高尚其事”为“高尚其志”,乃不知作者箕子的良苦用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武王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井, 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1,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2,凶。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3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4,瓮敝漏。
九三:井渫○5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6。王明,并受其福○7。
ls:井甃○8,无咎。
九五:井洌寒泉○9食。
上六:井收勿幕○10,有孚○11元吉。

解读:
井,田也。井卦记武王灭商后,在全国实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商人原有的肥沃田地都给了周人,亡国后的商人只能分得最贫瘠的土地。
前三爻记的是亡国后的商人分得的土地。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这是没有肥力,不产粮食,早已被废弃的土地。
“井谷射鲋,瓮敝漏”这是不能储水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井渫不食”这是被严重污染过的沼泽地,产出的粮食也不能进食。
后三爻是周人分得的土地。
“井甃”这是用石块砌成田埂的田,田埂牢固可多储水,能抵御自然灾害,旱涝有收。
“井洌寒泉”这是有自流灌溉的田地,无须付出多大的劳力就能取得丰收。
这次土地改革,周人分得的都是肥沃之地,不用付出多少劳力,天干水患也不愁没有收成。故称“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卦辞:是作者箕子表示对这次土地改革的抵制态度,他认为地不增一分,人不减一个,众多的老百姓搬来搬去,疲于奔命,新居未定,人已累的半死,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故称“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尽管作者箕子对武王的土地改革抱有抵触情绪,当他看到周武王亲自带领群众在沼泽地里挖沟开渠,排除污泥浊水,改善环境,变大批沼泽地为良田时,周武王这种“改邑又改井”的行动改变了箕子对他的看法,箕子认为周武王确实是个关心百姓,造福人民的英明君主,故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之说。

注释:
○1  井井:忙碌的样子。
○2  未繘(掘)井,羸其瓶:这里是说还未掘井,汲水的瓦罐已摔破了,还未下田耕地,耕地的农具早已在路上被损坏了。
○3  旧井:指没有肥力,不产粮食,早已被废弃的土地。
○4  井谷射鲋:田水枯竭,鲋鱼也难以存活,如“涸辙之鲋”谷,涸也。
○5  井渫:被污染的沼泽地。渫,污也。
○6  汲:这里指排去污泥浊水。
○7  王明:指英明的周武王。“并受其福”言商周两方面的人都得到实惠。
○8  井甃:井壁有砖石砌成,不易坍塌的井,这里指有用石块砌成田埂的田,储水牢固。
○9  井洌寒泉:这里指有泉水可自流灌溉的田。
○10  井收勿幕:这是说不愁地里没收成。幕,读莫,愁也。
○11  孚:周人的代称。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井之新见。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商人的亡国恨(六卦)

商王朝江山倾覆: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1。反复其道,七日来复○2。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袛悔,元吉○3。  (不遐遗《泰•九二》)
六二:休复,吉。  (休否《否•九五》)
六三:频复,厉无咎○4。  (频巽《巽•九三》)
ls:中行独复。  (中孚〔复〕卦)
六五:敦复,无悔○5。  (敦临《临•上六》 敦艮《艮•上九》)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6,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履错然《离•初九》)

注:卦辞应接五爻“敦复”后读。

解读:
复,倾覆。复卦是作者总结商王朝覆灭的诸多因素,其文字过于简略,看不出个头绪,但通过这些简略的辞语的指向,我们可以找到故事的源头。
“不远复”(不遐遗《泰•九二》) ,事在泰卦,言帝乙执政时,犯有两大错误:一是盲目的开拓疆土,耗尽国力。二是与周和亲,引狼入室。言帝乙时代已埋下祸根。“无袛悔,元吉”是说帝乙没有死在异乡,最终回来保住了江山(得尚于中行。《泰•九二》)。
“休复”(休否《否•九五》) ,事在否卦,言纣王宠幸妲己,唯妇人言是听,一个大好江山不托付给朝廷重臣,而系于一个女人之身,岂有不亡“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频复”(频巽《巽•九三》) ,事在巽卦,周武王攻陷朝歌,商政府中大批文职官员纷纷忠于职守,为国殉难,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民族精英的死,使商人丧失了宝贵的财富“巽在床下,丧其资斧”。
“中行独复”(中孚〔复〕),事在中孚卦,纣王单枪匹马与周人遭遇,终因寡不敌众而死于周人刀下,君王死,国即亡。
“敦复”(敦临《临•上六》 、敦艮《艮•上九》) ,“敦复”即敌对性的邻邦周人所倾覆,商周双方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的正常交往中,周武王对商人发起突然袭击“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七天就灭掉了商王朝(“敦艮”事在“艮”卦)。
迷复——履错然《离•初九》 ,事在“离”卦,纣王不熟悉郊外地形,牧野之战,他误将军队带入敌人的包围圈,导致全军覆没。
商王朝的覆灭除以上六种因素外,作者在恒卦中还有三条补充(事见“恒”卦)。

注释:
○1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言商周双方在外交上的正常往来。
○2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言周武王对商不宣而战,七天就灭掉商人,“反复其道”言周武王出尔反尔,不讲信用。
○3  无袛悔,元吉:是说“泰”卦中帝乙大难不死,保住了江山。“袛”通“祉”。
○4  厉无咎:读“厉无救”,言商政府中大批文职官员的殉难使商人丧失了宝贵的人才,中兴无望。
○5  敦复,无悔:”敦复”言商人被凶暴的邻邦周人覆灭。“无悔”指“公弋取彼在穴”及“雉膏不食”两其事。
○6  用行师,终有大败:言纣王亲自上阵指挥的牧野之战。


鼎, 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1。得妾以其子,无咎。
九二:鼎有实○2。我仇○3有疾,不我能即。吉。
九三:鼎耳革○4,其行塞。雉膏不食○5,方雨亏悔○6,终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7,其形渥○8,凶。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上九:鼎玉铉○9大吉,无不利。

注:鼎卦爻序倒装,必须从上九读起。

解读:
鼎,君王王权的象征,周易中的鼎,绝非烹食之鼎。鼎卦记商鼎(商王朝)从开国至强至衰败的三过程。
“鼎玉铉”成汤开国,有良臣祖伊、钟尫辅佐,君王贤明,臣下干练,他们铸就的江山有如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之玉鼎。
“鼎黄耳金铉”殷高宗时代,有傅说辅政,君臣和睦,朝纲整肃,百姓安康,四夷宾服,是殷商最强盛的时代,他们打造出金碧辉煌的金鼎。
“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这段爻辞的末一句有两种读法,一读“其形卧”,言这个断了腿卧倒在地,扶也扶不正的鼎是纣王时代的破鼎。另一种读“其刑渥”,这段爻辞的意思就全变了,他说的是纣王整治重臣的三个恶劣手段:一是罢官(鼎折足),二是夺去俸禄(覆公餗),三是施以重刑(其刑渥),后一种读法才是作者本意,在讼卦中即付诸实行。
“鼎耳革,其行塞”纣王鼎的鼎耳是牛皮做的,穿不过杠鼎的杠子,听不进他人的意见,“雉膏不食”(事见“师”卦)就是典型一例。
“鼎有实(失)。我仇有疾,不我能即”这是作者箕子一段自白,意思是周人顷刻间把商鼎盗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周人来去跑的那么快,我深陷囹圄,不能去将他追赶回来,箕子讲这话绝非空话,如果当时箕子在朝,即使周武王进入朝歌,商王朝也未必就灭亡,那定是另一种局面。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这是说周武王推*翻了纣王的江山,杀了纣王、妲己两个否人,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后宫佳丽俘获到手。
注释:
○1  出否:即《否•上九》之“倾否”,言周武王杀掉纣王、妲己这两个否人。
○2  鼎有实:读“鼎有失”,言周人将商鼎抢走。
○3  仇,指周武王。我,作者箕子。
○4  革:皮革,有毛为皮,无*毛为革。
○5  雉膏:这里指周武王兄弟。“雉膏不食”言纣王当初不听其他将领的意见,没有把在战场上败北的周武王兄弟灭掉(事见《师•六五》)。
○6  方雨亏悔:言周武王攻陷朝歌,纣王宫中逃生的狼狈相,即“君子夬夬,独行遇雨”(事见《夬•九三》),雨,易中多指战火。
○7  餗:薪俸。
○8  其形渥:这三字有两种读法,一读“其形卧”,一读“其刑渥”,皆通。
○9  铉:横贯鼎耳,杠鼎之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精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8: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女之恨:

姤女,壮,勿用取女。
初九:系于金柅,贞吉○1。有攸往,见凶○2。羸豕,孚,蹢躅○3。
九二:包有鱼○4,无咎。不利宾○5。
九三:臀无肤,其行趑趄○6,厉无大咎。
九四:包无鱼,起凶○7。
九五:以杞包瓜○8,含章有陨○9自天。
上六:姤其角○10,吝无咎。

注:初爻应放四爻“起凶”后读,本卦从二爻读起。

解读:
姤,读媾,姤女。指被周人带去强迫卖淫的女子。姤卦是承《鼎•初六》“得妾以其子”一句而写的。周武王撤离朝歌时,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后宫佳丽俘获回周原,武庚自有金车(囚车)可乘,而这些宫女就只能“系于金柅”拴在金车后的刹车棒一路同行了。
周人带去这些宫女是用来做卖淫生活,这些女子是在纣王宫中经过他们细心挑选过的,那些身怀有孕,不能接待宾客,他们不要,故称“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还有一些身体消瘦,形态丑陋,行走不利索的,他们也不要,故称“臀无肤,其行趑趄,厉无大咎”。
被周人带走的都是些体态丰满,而没有身孕的少女,故称“包无鱼,起凶”。
这些被周人带走的少女,她们被拴在金车后的刹车棒上(系于金柅)缓缓而行,一步一步的走向那令人恐怖的火坑(起凶)。而那些被留下来的同胞姐妹,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见凶)惆怅不已,长久不能离去(羸豕,孚,蹢躅)。
这些少女被周人蹂躏致死后,他们用几根藤条包裹起来,草草的埋掉。作者对这些少女的死去,抱有无限的同情与惋惜,称她们短暂的生命,有如天上划过的流星,在黑暗中闪耀出一线光明,故称“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卦辞“壮,勿用取女”:言交战双方,不应伤害无辜的妇女。壮,打仗。这是作者箕子讲的话。
注释:
○1  系于金柅:是将这些少女拴在金(囚)车后的刹车棒上。金柅,金(囚)车后的刹车棒。“贞吉”读“征去”。
○2  见凶:指留下来的这些宫女,亲眼看见她们的同胞姐妹被迫走向火坑。
○3  羸豕:指因“臀无肤,其行趑趄”而被留下来的宫女。孚,指因有身孕而被留下来的女子。蹢躅,徘徊留恋。
○4  包有鱼:指怀有身孕的妇女。古人认为胎儿在腹中,初期为鱼,中期为龟,后期为猪。“包有鱼”指怀孕在初期的妇女。
○5  宾:这里指嫖客。
○6  臀无肤,其行趑趄:成语,丑陋的意思。
○7  起凶:指这些少女起程被带去做卖淫的生活。
○8  杞:杞柳。瓜,少女死后的身躯。
○9  含章:星光,这里指天上的流星。陨,落。
○10  姤其角:咒骂周人的粗话。角,羊角,指周人。


比吉。原筮○1,元永贞无咎。不宁○2,方来后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3,无咎。有孚盈缶○4,终来有它○5,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
ls:外比○6之,贞吉。
九五:显比○7,王用三驱失前禽○8,邑人不诫○9。吉。
上六:比之无首,凶。

解读:
比,读逼,逼迫。比卦记商人亡国后,地处乡村的农家妇女,她们不仅国破家亡,最终连自己的身子也要遭到周人的侵害。
比卦中这个女人说,当初她和丈夫结婚时,巫师说他们会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原筮,元永贞无咎),不料周人入侵,国破家亡,侵略者不仅霸占了她的家园,还要来强占她的身子(不宁,方来后夫。凶)。
这个女人怀有她前夫的遗腹子,当后夫要来靠近她时,她总以腹中的胎儿来推挡,故称“有孚比之,无咎”。可婴儿刚一出生,后夫就将他投入水缸中淹死。从此,后夫就毫无顾忌的进了她的家,故称“有孚盈缶,终来有它”。
“比之自内,比之匪人”这是这个女人凄厉的控诉声,她说她的孩子还没出世就遭到后夫的迫*害,这个没有人性的后夫,千不该万不该害死她那无辜的孩子。
面对这个使她国破家亡,又淹死她孩子的后夫,她岂能听他摆布,她无时无刻不拼命反抗,使这凶狠的后夫无法得逞,恼羞成怒的后夫叫来一群男人,在光天化日下,四面合围对她施暴(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而在场的同胞姐妹见到她的遭遇,都敢怒不敢言,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制止他们的暴行,故称“邑人不诫”。
她孤立无援,满腔愤怒,最终被这伙禽兽蹂躏致死,故称“比之无首”。

注释:
○1  原筮:指这女子婚前的占卜“元永贞,无咎”, 巫师说他们夫妇将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元,元配夫妻。
○2  不宁:指商周战争。“方来后夫”指周人的入侵。
○3  有孚比之:言这女子有身孕也遭后夫的逼迫。孚,身孕。“比”读“逼”。
○4  有孚盈缶:言后夫将这女人刚生下的婴儿投入水缸中淹死。这个“孚”指刚出生的婴儿。盈缶,盛满水的水缸。
○5  终来有它:“它”指前面讲的后夫,即入侵的周人。
○6  外比:后夫逼迫她离家出走。
○7  显比:后夫在光天化日公开施暴。
○8  王用三驱失前禽:古代天子狩猎不合围,三面驱赶,逃者不杀,只杀迎面而来的禽兽。这里是说后夫四面合围,她无处逃生。
○9  邑人:这里指亡国后的商人,她的同胞。诫,制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1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这种解法或许不完全到位,但是把一卦的六爻看作围绕一个主题的作法,是对头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0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侯锡马:

晋, 康侯○1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2。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3,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褔,于其王母○4。
六三:众允悔亡○5。
九四:晋如鼫鼠○6,贞厉。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7。厉吉无咎。贞吝。

解读:
晋,抑,抑闷,俯首。晋卦记商人亡国后的苦难生活,及康侯善待商人的故事。
自武庚叛乱失败后,周公执政,他一改武王对商的怀柔政策,对敢于反叛的商人严加管制,一面将商人中的顽民集中到成周去营建新城,一面将商人分散给各诸侯国监管。这不仅分散了商人的反抗力量,切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还要他们离乡背井去过那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这些世代以农为业的商人,他们失去了土地,生活苦不堪言。
就在商人生活陷入绝境时,心地仁慈的卫康叔念其祖母与商人的亲情,给他所管辖的商人送来大批良种马,教他们饲养繁殖,改善生活,养马致富。故卦辞称“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可这些世代以农耕为业的商人,过不惯游牧生活,对康侯送来的马,非但不好好饲养,反是加以摧残,故称“晋如摧如,罔孚(富)裕”。
康侯为此感到十分纳闷,他对大家说,我之所以给你们送来这么多好马,都是看在我祖母的情面上,你们为什么还不领我的情,故有“受兹介褔,于其王母”之说。
亡国后的商人,他不甘心做周人的亡国奴,不愿离乡背井的去过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他们团结起来,集体逃亡(众允悔亡),以摆脱周人的统治,他们不问成败得失,一定要打回老家,恢复旧山河,故有“维用伐邑。厉吉无咎”的举动。
这些被分割的七零八碎的商人,他们哪知此时周人的统治已是铁打的江山,他们的逃亡无异于自投罗网,没有不被俘获成为状如鼫鼠一般的俘虏(晋如鼫鼠)。他们的反抗也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
亡国后的商人难识大局,行动盲目,不领康侯的情,唯有作者箕子深知康侯善待商人的厚意,故在《周易》一书中直书其名,以示尊崇。
注释:
○1  康侯:周武王同母少弟,名封,封于卫,史称卫康叔。卫康叔善待商人,箕子感激他的厚意,在《周易》中直书其名,以示尊崇,这是在周易众多人物中唯一的一个。
○2  蕃庶:繁衍生殖。接,交接。
○3  摧:摧残。罔孚裕,读“罔富裕”。
○4  王母:祖母。《尔雅•释亲》 :“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母为王母。”卫康叔的祖母就是文王的母亲周王季历之妻。《诗•大明》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5  众允悔亡:相互允诺,集体逃亡。
○6  鼫鼠:即鼯鼠,能人立,双脚交于颈,跳舞,善鸣,状如俘虏。
○7  维用伐邑:邑,是商人固定的居民点。这是要打回老家的意思。


商人的绝命书:
无妄○1,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2。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3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4,则利有攸往。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5之得,邑人之灾。
九四:可贞○6无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7。
上九:无妄行○8有眚,无攸利。

解读:
无妄,是“无希望,勿妄行”的省略语。无妄卦是箕子为商王朝留下的一篇绝命书。
亡国后的商人,被分散给各诸侯国监管,他们离开了土地,再也无地可耕,无粮可收,被周人驱赶着去过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
“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这两段爻辞正是商人被沦为亡国奴后的真实写照,他们日子过得艰辛,生活陷入绝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不是成群结队的逃亡(众允悔亡)就是用暴力来反抗周人的统治,不顾死活的要打回老家(维用伐邑),他们这些行为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为自己的同胞带来更大的灾难。
此时的箕子,他深知商人元气丧尽,回天无力,他不忍看到商人亡国又灭种的结局,于是他以长者身份告诫自己的同胞,今后要顺从周人的统治,保全自己的生命,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各方面都要谨慎行事。
一  在周人的统治下,不要随意非议朝政,免遭横祸,管住自己的嘴。(其匪正〔政〕有眚)。
二  不要随意往来,管住自己的脚(无〔勿〕妄往)。
三  行为举止要规范,不做任何越规之事(无〔勿〕妄行)。
四  老老实实为周人做事,可以免除灾难(可贞无咎)。
五  对周人的统治只能逆来顺受,千万不要做任何无谓的反抗(无妄〔望〕之疾,勿药有喜)。
箕子珍惜生命,败而不亡,亡而不灭,这就是《周易》中的易经,他“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仅延续了一代人的生命,更使一代文明得以传承。箕子的这一理念是难能可贵的,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多少民族多少国家,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消失的无影无踪,随之一代文明的绝迹,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注释:
○1  无妄:无希望,勿妄行。
○2  匪正有眚:非议朝政,会遭来横祸。正,政。眚,灾。
○3  无妄往:读“勿妄往”。往,往来。
○4  不菑畬:言商人既无生地可耕又无熟地可种。菑畬:《尔雅•释地》 :“一岁曰菑,二岁曰田,三岁曰畬。”
○5  行人:指迁徙不定的游牧民族,这里指周人。邑人,指有固定居民点的商人。
○6  可贞:老老实实的做事。贞,事也。
○7  无妄(望)之疾,勿药有喜:这里是说商人元气丧尽,回天无力。药,是指对周人统治的反抗。
○8  无妄行:读“勿妄行”。行,行动,行为。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周政权的更迭及其他(六卦)

周武王驾崩,政权平稳过渡: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1不终,乃乱乃萃○2,若号○3,一握○4为笑,勿恤。往无咎。
六二:引吉○5无咎。孚乃利用禴○6。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九四:(小吝)大吉○7,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8,永贞悔亡○9。
上六:齎咨○10,涕洟无咎。

解读:
萃卦记周武王驾崩,周人政权更迭的故事。
周武王灭商二年,猝然驾崩(有孚不终),王室一片混乱,管、蔡二叔覬觎王位(乃乱乃萃),成王年幼无力支撑这样动*乱的局面,只能守着父王的灵柩哭号(若号),此时,“一沐三握发”的周公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只是付之一笑(一握为笑)。
“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读“引去无咎。俘来利用狱”,在王室一片混乱中,周公采取了后发制人的办法,他把年幼的成王引离京城,回周原去看守其父王的陵墓。把敢于作乱的管、蔡二人投入牢狱,自己摄政称王。动*乱的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
年幼的成王诵听从四叔周公的安排,离开了京城,在周原过着清苦的生活(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
七年后,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将政权交还给他,从此,成王诵登上了正统的王位,故有:“小吝大吉”之说。
萃卦后两爻讲的是,成王登上王位后,他的同胞兄弟即“匪孚元”都纷纷离开京城,永不回头的四散逃亡(永贞悔亡)。
这些王子一把鼻涕一把泪,抱恨终身的离开了京城(齎咨,涕洟无咎〔救〕)。
卦辞: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武王猝然驾崩,周公接过政权,然后又平稳的移交给成王,他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利在国家,利在百姓,值得称道,这是可供历代君王借鉴。故称“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二是作者箕子表达了他对周武王的认可,武王登基后的许多政策措施改变了箕子对他的看法,特别是默许他去朝鲜而不臣,故武王驾崩,他“用大牲吉(祭)”。(纣王死,作者“用豚鱼吉〔祭〕)

注释:
○1  孚:这个“孚”是周武王的代称。
○2  乃乱乃萃:指管、蔡二人作乱。
○3  若号:指年幼的成王诵在哭号。
○4  一握:指“一沐三握发”的周公。
○5  引吉:读“引去”。周公将成王诵引离京城。
○6  孚乃利用禴:读“俘来利用狱”,周公将管、蔡二人投入监狱。
○7  (小吝)大吉:言成王诵幼时清苦,长大后得到王位。
○8  匪孚元:非武王长子,即成王的其他同胞兄弟。孚,武王代称。元,这里指长子。
○9  永贞悔亡:读“永遵悔亡”,即遵循祖制,非武王长子要远离京城,四散逃亡。
○10  齎咨:抱恨。


升, 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1。
初六:允升○2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3,无咎。
九三:升虚○4邑。
ls:王,用亨于岐山○5,吉无咎。
六五:贞吉,升阶○6。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7。

解读:
升卦记周成王登基后杀害同胞兄弟的故事。升读陟,死也。
周成王从他四叔周公那里接过政权后,他的同胞兄弟为免遭不测,都纷纷离开京城逃亡荒蛮的荆楚之地,自谋生活,而这些活在荒蛮之地的王子,仍是成王的一块心病,为了免于日后干戈不息之争,他决定还是要把他们捉回来一一处决,故有“南征吉(去)”的说法。
成王把这些同胞兄弟抓回来,并没有立即处死他们,而是先将他们投入牢狱,故称“允升(生)大吉,孚(俘)乃(来)利用禴(狱)”。
不久,成王就在狱中将他们一一处死(升虚邑)。
成王处死这些王子后,立即向国人公开,并为他们设置灵堂,举行公祭(贞吉,升阶)。
死者都是王室成员,故一律归葬岐山(不是西山),故称“王(亡),用亨于岐山”。
成王之所以要处死他的同胞兄弟,为的是日后免于干戈不息的王权之争,故称“冥升,利于不息之贞(争)”。
卦辞:作者认为周成王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用不着去怜惜那些死去的王子,故称“用见大人,勿恤”。“大人”在易中是对国家、百姓这个总体的称谓。卦辞的“元亨”指为君王的成王诵。

注释:
○1  南征吉:读“南征去”,言成王去荆楚追捕他的同胞兄弟。
○2  允升:读“允生”。
○3  孚乃利用禴:读“俘来利用狱”。
○4  升虚:升至冥冥世界,死也。
○5  王用亨于岐山:读“亡,用亨于岐山”。
○6  升阶:“升自客阶”之省略语。《礼记•坊记》 :“(将死者)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犹如今在殡仪馆吊念死者一样。
○7  利于不息之贞:读“利于不息之争”。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蹇, 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1。
六二:王臣蹇蹇○2,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3。
ls:往蹇来连○4。
九五:大蹇○5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6,吉,利见大人○7。  

解读:
蹇,磨难,不顺利,又读谦。蹇卦言周人历经几代人的磨难,终成正果一统天下。
一  “往蹇来誉”是言周王季历的故事。“往蹇”指周王季历去朝歌遭殷王文丁诱杀一事,“来誉”周王季历枉死朝歌得到四方诸侯的同情与赞誉。这“往蹇来誉”即《旅•六五》 :“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的又一种写法。
二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往蹇(谦)来反”这两段爻辞讲的是周文王的故事。殷王文丁枉杀周王季历后,商周交恶。周文王与商人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可周文王的满腔怒火都压在心头,反而在商人面前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甘做商人的女婿,这就是所谓的“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待帝乙死(事见豫卦)周文王就聚卒兴兵“征丈人去”(事见师卦),这就是“往蹇(谦)来反”。
三  “往蹇来连”周武王吸取父王孤军作战惨遭败亡的教训后,他就联和四方诸侯一起反商,最终大获全胜一统天下。这里的“往蹇”指周武王的祖、父两代人的遭遇。
四  “大蹇(谦)朋来”这讲的是周公旦的故事。周公旦“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谦恭待人,招来四方英俊,宾客盈门。他摄政七年,将政权平稳过渡给成王,为世人称道。从萃卦中的“一握为笑”可知当时周公已以谦恭待人称道于世。
五  “往蹇来硕”这是周成王的故事。武王死,成王年幼,管、蔡二叔作乱,他无力支撑这个局面,被四叔周公旦引离京城,过着清苦的日子。待他年长,周公还政,最终继承大统。这“往蹇来硕”即《萃•九四》之“小吝大吉”。     


注释:
○1  往蹇来誉:周王季历枉死朝歌得到四方诸侯的同情与赞誉。蹇,困厄。(事见大壮卦)
○2  王臣蹇蹇:这里指周文王在商人面前处事低调。蹇蹇,走路一颠一跛的样子。
○3  反:反叛。指周文王对商用兵。(事见师卦)
○4  连:指周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军队,一举灭商。
○5  大蹇(谦):这是指“一沐三握发”的周公。(事见萃卦)
○6  硕:言成王坐上了周人稳固的江山。(事见萃卦)
○7  利见大人:言周人江山稳定,国泰民安,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大人,这里指国家百姓。


作者箕子的自传:

履虎○1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2,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3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4为于大君○5。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6。
九五:夬履○7,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8,其旋元吉。

注:履卦是承明夷卦中“箕子之明夷,利贞”一句而写的。

解读:
履,履历。履卦是作者箕子自叙他的人生经历。
卦辞“履虎尾,不咥人”这六字是箕子自己一生的概括。这六字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箕子生于王室,在朝廷身居要职,大半生不离君王左右,但他从不作威作福,伤害无辜,故称“履虎尾,不咥人”。另一方面,在伴君如伴虎的险恶境地,他逃过了纣王的杀戮,商亡后为周武王俘获,他在周武王宫中,不做贰臣,不言殷恶,一篇《洪范》去了朝鲜。“履虎尾,不咥人”是箕子一生的传奇。
爻辞是箕子自叙他在周武王宫中的一段经历。
前三爻记的是武王宫中三种政治势力。
一  是各氏族的贵族首领,他们在宫中来去自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从不过问政事,故称“素履,往无咎”。
二  是随古公自豳来岐山的这一族人,他们始终占据着周人的正统地位,把持着政府的各要害部门,故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三  是随武王南征北战,立过赫赫战功的高级将领。武王政权初创,实行的是军人专*政,这些当年在战场上瞎了眼、缺了胳膊的功臣,尽管他们五官不正,四体不全,如今正处于政府的最前沿,个个手中都握有生死予夺的大权,故称“眇能视,跛能履”。他们跟随在武王后面,狐假虎威,草菅人命,故称“履虎尾,咥人凶”。这些没有文化的武人,他们在武王宫中不受人节制,为所欲为,就像宫中的太上皇一样,故称“武人为于大君”。
后三爻记的是箕子在周人的军人专*政这种险恶的处境下,他不得不为自身的安全考虑,故有“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念头,当他得到武王的默许后,带着他的族人一溜烟的去了朝鲜,后武王“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箕子脱离周人的虎口,不失名节,去得从容,这就是《遁•九四》所说的“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注释:
○1  虎:指君王。
○2  素履:丝织的鞋。
○3  幽人:周人中随古公来岐山的这一族人,他们是周统治集团的核心。
○4  武人:军人中的士官。
○5  大君:君王之父,有如后来的太上皇,亦作大邦之君解。
○6  履虎尾,愬愬终吉(去):言箕子在武王宫中,虽不离周武王左右,但在军人执政时,武王还是难保他的安全。愬愬,悚悚,恐惧。
○7  夬履:葛藤织的鞋。
○8  视履:观察过去的经历。考祥,考虑未来的安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抗周战争中的败类: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六二:妇丧其茀○1,勿逐,七日得○2。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3勿用。
ls:繻○4有衣袽,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解读:
既济、未济二卦记的是在抗周战争中投敌叛国者及在战场上临阵脱逃者。作者认为他们丧失了民族气节,是商民族的败类,故附于篇末。
既济,已渡也,这里渡过的不是什么江河大海,是商周间的国境线,渡过的人也不是往来的使者,而是在抗周战争中的叛徒。
“曳其轮,濡其尾” ,这是叛徒们夹着尾巴,藏身车底,仓惶脱逃时的狼狈相。
“妇丧其茀,勿逐” ,这话的意思是,这些叛徒的叛逃,有如妇女丢失了头上的头巾一样,毫不足惜,用不着去追赶他。从“七日得”可知,这些人是叛逃到西岐的周人那面去了。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作者借高宗伐鬼方,不用小人(国内反对这次战争的人,事见“大有”卦)的故事,比喻这些叛徒的叛逃是无足轻重的事。
“繻有衣袽,终日戒” ,叛徒们带着他们自己伪造的通关凭证“繻”,闯过关卡,终日忐忑不安。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这些叛徒在国内也是有一官半职,生活过的很富裕的人,只是他们没有地位,受人排挤,精神压抑,叛逃到西岐,得到周人的赏识,虽是生活清苦一些,但能去参加各种庆典及祭祀活动,精神上得到释放,故称“实受其福”(“遁”卦中称他们为“肥遁”)。
“濡其首,厉” ,这是咒骂这些叛徒的话,意思是对着他们的脸吐唾沫,让他们淹没在众人的唾液中。

注释:
○1  茀:妇女头上的头巾。
○2  七日得:即周人得,武王灭商,七日来复,七天时间就将商人的财富洗劫一空,七日是商人的忌日。
○3  小人:高宗伐鬼方的小人是指当时反对这场战争的人。作者用当年的小人来比喻这些叛徒。
○4  繻:古代通过关卡的凭证,帛制成。袽,是用残帛伪造的繻。


未济亨,小狐○1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2。利涉大川○3。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4,三年有赏于大国。(有孚失是。)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5。
上九:有孚于饮酒○6,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7。

注:六爻后的“有孚失是”四字应移至四爻后读,文属四爻,四爻“三年有赏于大国”后,作者隐去了“小人不克”四字。

解读:
未济讲的是在抗周战争中,临阵脱逃的逃兵,他们还没有上火线就逃之夭夭,故称“未济”。卦中文字分两段,卦辞及前三爻讲的是一群胆小怕死的人,当初也是他们自己要求上前线去抗击周人的入侵(小狐汔济),可部队还未到前线(未济),他们怕死,畏惧与周人拼杀(征凶),于是在征途中拔腿就跑(利涉大川),当了逃兵。
后三爻是作者对在抗周战争中三种表现不同的人的评语。
一  “贞吉悔亡”读“征去悔亡” ,这就是前面那一群临阵脱逃的逃兵,他们像当年高宗伐鬼方时,畏惧鬼方武力,不敢参战的小国一样,这些人不明白这是一场保家卫国,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正义之战,故有“有孚失是”之说。
二  “贞吉无悔”读“征去无悔” ,这是在这次抗周战争中,无悔无怨,誓死抗战到底的战士,他们为正义而战,是国家的光荣,民族的光荣,故称“有孚吉”。
三  “有孚于饮酒”这是指那些背叛祖国,卖*国求荣的叛徒,他们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投靠敌国,以求得一官半职,过着舒适的生活,这些可耻的叛徒,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遭人唾骂,故称“濡其首”。


注释:
○1  小狐:指抗周战争中的逃兵。
○2  征凶:这里指战场上的激烈拼杀。
○3  利涉大川:这里指逃离战场。
○4  震用伐鬼方:言有的小国惧怕鬼方的势力,不敢与之交战。震,恐惧。
○5  有孚吉:这个“孚”是抗周英雄的代称。
○6  有孚于饮酒:言这些叛徒逃到西岐得到一官半职过着舒服的生活。这个“孚”是叛徒的代称。
○7  有孚失是:言这些临阵脱逃者不明是非,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这个“孚”是逃兵的代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四卦读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 易 十 读

(一)卦名的通假字
兑(坠),临(邻),艮(梗),恒(行),渐(占),谦(兼),贲(焚),离(罹),巽(殉),盅(故),姤(媾),比(逼),噬嗑(桎梏),大壮(大撞),小畜(小惜),中孚(中复)。
蒙,卦名仍读蒙,在爻辞中概读矛。
丰,卦名仍读丰,在爻辞中概读风。

(二)几个占辞字样的读法
周易书中几个所谓占辞为贞、咎、厉、吝、凶等充斥全篇,这些字在书中均不作占卜用,他们的用法有二:一是作叙事用;一是充当不同的通假字。
贞. 在叙事中多作事,做事解。用于通假字又读正、争、征、遵等。
吉. 在叙事中多读成去。用于通假字又读祭。
咎. 在叙事中多读成救。
厉. 严厉。严重。
吝. 危险。恐怖。
凶. 死亡。或无可挽救。

(三) 孚字的三种读法
   孚字在易中凡四十三见,它有三种读法:
    ○1作诚信解者六例:不戒以孚《泰•ls》,朋至此孚《解•九四》,有孚于小人《解•六五》,有孚发若《丰•六二》有孚威如《家人•上九》厥孚《大有•六五》
○2用于通假字者十一例:孚(呼)号有厉《夬•卦辞》,未占有孚(乎)《革•六五》,孚(夫)于嘉,《随•上九》。罔孚(富)裕。《晋•初六》。中孚(复)《卦名》孚(俘)兑《兑•九二》,有孚(俘)维心《坎•卦辞》已日乃孚(俘)《革•卦辞》,孚(俘)于剥《兑•九五》,孚(俘)乃利用禰《萃•六二》,孚(俘)乃利用禰。《升•九二》
○3用于各类人物的代称凡二十六例(略)


(四)易中常见而又费解的三个辞语
中行   中央行政机构的简称,在易中它是江山、社稷、王权、王位的总称。
元亨  政府中的高级官吏,亦指君王,先祖等,与之相对的是小亨。
悔亡  读晦亡,暗自逃亡。有离去、出走、私奔等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悔亡一辞在易中凡十八见,全在下经。

(五)易中各类人物的称谓及几个主要人物的别称
大人  在易中是国家及百姓的总称,它在易中有至高无尚的地位。有时亦指能为百姓讲话的人。
武人  军队中的士官。
同人  军队中的士兵。
旅人  指居无定所,漂泊戒狄间的周人先祖不窋 ,公刘、古公等。
行人  指逐水草而迁徒不定的游牧民族。
邑人  指有固定居民点的商人。
幽人  指随古公从豳迁至岐山这一族周人,他们是周的统治核心,其他任何氏族都不能代替他们的位置。
羝羊(大公羊) 对周王季历的蔑称。
苋(细角山羊) 对周武王的蔑称。
一握  指一沐三握发的周公旦。
雉、虞、羊  都是对周人的蔑称。
豫(大象) 殷帝乙的化身。
明夷  比干与箕子的化身。
童蒙  童年的纣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成语

周易一书用字不多,成语却不少,只因在语言文字的发展进程中多被淘汰,但仍有三个成语原汁原味的存活下来,显示出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它们是“匪夷所思”《涣•ls》,“不速之客”《需•上六》,“虎视眈眈”《颐•ls》,这三个成语在易中的读法与用法与当今文章中的读法用法无任何差异。闻一多先生不认为它们是成语,是因为没读懂周易一书的内容。

书中已被淘汰的成语有:
“匪寇婚媾”《屯•六二》《贲•ls》,狼狈相。
“密云不雨”《小畜•上九》《小过•六五》时局紧迫,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
“月几(既)望”《小畜•上九》《中孚•ls》《归妹•六五》,言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舆说(脱)辐”《小畜•九三》《大畜•九二》言办事不协调。
“臂无肤,其行趑趄”《夬•九四》《姤•九五》丑陋。
以上五个成语在易中都出现过两次以上,从它们的前后行文中能看出它们的用意。

(七)误断及错简

周易断句,本无定准。但在传世本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并广为世人接受。其实有些断法违背了作者用意,或与前后文意相悖,今摘录几条比较关键性的误断,便于读懂周易全文。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谦•初六》 谦卦记殷高宗伐鬼方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初爻“谦谦(兼)”是高宗派遣政府中的高级幕僚出国四方游说,先从外交上打败敌人,这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战略,故称“谦谦(兼)”。所以这段爻辞应读成“谦谦(兼),君子用涉大川。”这与后面的“呜谦(兼)”“劳谦(兼)”“撝谦(兼)”是统一的句式。下面几条仅将正确的断法写在后面,不再多作解释。
“师出以律,否臧凶。”《师•初六》 正确的断法是“师出,以律否臧,凶。”
“不宁方来,后夫凶。”《比•卦辞》 应读成“不宁,方来后夫,凶。”
“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震•六二》  应读成“震来历,亿丧,贝跻于九陵。”
“涣其血,去逖出,无咎。”《涣•上九》 应读成“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姤女壮,勿用取女。”《姤•卦辞》 应读成“姤女,壮,勿用取女。”
“田有禽,利执言,无咎。”《师•六五》 应读成“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恒•六五》 应读成“恒(行)其德,贞(争),妇人吉(去),夫子凶。”
“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萃•九五》 应读成“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屦校灭趾,噬肤灭鼻,何校灭耳”《噬嗑•初九、六二、上九》  应读成“履校,灭趾。噬肤,灭鼻。何校,灭耳。”
周易文字简奥,一字多义,又广用通假字,所以很难判定某一字的正误,而历代通行的传世本,文字基本定型,公认他是不会有一个错字的。其实不然,在《蛊•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这段爻辞中的“干父”二字定错,他应是“裕父。”
蛊卦记周武王朝歌镇反时,商政府中三位高*官临刑时的表现,及作者对他们的评价。
干父临刑时向周人求情,请留他儿子一命。干父在周人面前表现不够坚强,但无损大节,故作者对他的评价是“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干母是女性,周人没有公开的处决她,而是秘密的将她杀害,故称“干母之蛊,不可贞。”作者对她未作一字评价。
裕父是个刚烈之人,临刑时,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周人用最残酷的手段处死他,其状惨不忍睹,故称“裕父之蛊,往见吝。”作者对他的评价应是“裕父之蛊,用誉”。五爻的“干父之蛊,用誉。”明显是错。可惜古今无任何版本更正过来。

(八)易中典故

周易文字过于简略,所用典故鲜为人知,今略举数例:
“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丰•卦辞》
丰卦记周文王前往朝歌娶亲的故事。卦辞中的“日中”二字是出自《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其民析,鸟兽孳尾。”一段文字中。这个“宜日中”是说男女婚嫁宜在仲春二月春暖花开的季节。而该卦爻辞中的“日中见斗”“日中见沫”,这两个“日中”是“日中为市”的日中,不是“日中星鸟”的日中。
“有命无咎,畴离祉。” 《否•九四》
否卦记纣王无道,不纳忠言,唯妇人言是从的故事。这段爻辞中的“有命”二字是出自《尚书•西伯勘黎》中纣王回答祖伊的话,其原话是“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听了纣王这话,愤而离开了朝庭,爻辞“有命无咎,畴离祉。”讲的正是这件事。
“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脱)之弧。” 《睽•上九》
睽卦中的这段爻辞,作者用一串星名来描述一场火灾,形象生动,十分贴切。其中的“见豕负涂”一语是出自《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曰沟渎。”这“见豕负涂”指的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其余的鬼舆、张宿、弧矢、傅说都是星名,《天官书》上都有记载。
“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 《萃•初六》
萃卦记周人政权更迭的故事。这段爻辞中的“一握”二字是出自“一沐三握发”这句话中,“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是周公礼贤下士,善待宾客的故事,这段爻辞中的“一握”指的正是周公。
  “贞吉,升阶。” 《升•六五》
升卦讲的是周成王登基后,即刻捕杀他的同胞兄弟。
“贞吉,升阶”讲的是成王将他的同胞兄弟处死后,并専为他们设置灵堂,要大家前来凭吊,这“升阶”二字出自《礼记•坊记》。“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

(九)易中的韵文

周易中有许多用于叙事的文字,前后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句句是诗。他与后来的《诗经》相比,没有一个生僻的字,十分接近我们现代人的口语,他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今摘录几节可供欣赏。
坎不盈,祗既平。《坎•九五》       舆说辐,良马逐。《大畜•九二》
需于血,出自穴。《需•ls》       乘其墉,不克攻。《同人•九四》
鼎耳革,其行塞。《鼎•九三》       鼎折足,复公餗。《鼎•九四》
介于石,不终日。《豫•六三》       震索索,视矍矍。《震•上六》
有疾厉,蓄臣妾。《遁•九三》       见舆曳,其牛挚。《睽•六三》
舆说辐,夫妻反目。《小畜•九三》   旅于处,得其资斧。《旅•九四》
丰其沛,日中见沫。《丰•九三》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小畜•卦辞》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渐•九三》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上六》
有嘉折首,获匪其丑。《离•上九》      惕号莫夜,有戒勿恤。《夬•九二》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颐•ls》      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否•九五》
贲于丘国,布帛戋戋。《贲•六五》      憧憬往来,朋从尔思。《咸•九四》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九三》      既雨既处,尚德载妇。《小畜•上九》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屯•六二》      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卦辞》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屯•ls》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上六》
我仇有疾,我不能即。《鼎•九二》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六二》
有孚于饮酒,濡其首。《末济•上九》    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渐•九五》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明夷•九三》  臂困于株木,入于幽谷。《困•初六》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旅•上九》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艮•卦辞》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卦辞》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嚼,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
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无妄•六三》
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睽•上九》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中孚•六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离•九四》。

(十)连山•归藏•周易

《周礼》载:“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这里《周礼》所说的三易内容大致相同,有经卦八及六十四卦的内容,而这里的三易没有与年代相关的文字。当人们不知这三易的出处时,便要去随意猜测,世人多有托古自重的习性,常把一件不知情的东西说得越古越好,于是有好事者就将《周礼》这段话改写成:“太卜掌三易之法,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这样《周易》一书就成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顶上古董了。
其实,《周易》一书是亡国后的箕子一手写成,它流传于世的有三个版本,其内容都一样,只是卦序排列有差。流传在周人手中的其名曰《周易》,周易者,周人易商之书也,书始于乾卦。流传在商人手中的其名曰《归藏》,归藏者,箕子要亡国后的商人归而藏之不忘根本,书始于坤卦。流传在夏人手中的名曰《连山》,连山者,夏人之故地也,书始于艮卦。
所谓“太卜掌三易”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夏人、商人及处于统治地位的周人手中的三易,与夏、商、周三代无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