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9|回复: 0

[文房四宝] 安徽临泉谭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2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临泉谭笔
稿件来源:阜阳公众网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的毛笔,因主产区为谭棚镇,故名“谭笔”。
  临泉谭棚毛笔,“文房四宝”中的第一宝,目前已列入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先民们的繁衍声息地。先秦之际,临泉是海岱文化、中原文化、淮洟文化的交流、碰撞区。夏商时期,临泉是夏商文化、先商文化、东夷文化的融合交汇地带。秦汉以来,临泉始终是东西文化,南北文化的杂融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临泉人民勤奋学习、舞文弄墨、自娱自乐的性格特征。建国以前,由于人们书写大都采用毛笔,所以毛笔加工制作在当时非常有市场。临泉“谭笔”系安徽省“文房四宝”(其他三宝为歙砚、徽墨、泾宣纸)之一,深受文人墨客之喜爱而扬名中原大地。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于明代。据临泉县县志记载:杨桥集东李秀章,其先人是制笔世家,于明朝在颖州贡院街拥有“壹圆圣”笔店,后改“明道堂”笔庄,其笔称“明笔”,是传统名牌产品。清咸丰年间,迁回家乡从事制笔,沿用“明道堂”店号。其子李万忠、其孙李德昌都继承发扬了明笔的传统技艺。另据李万忠孙子李传新回忆,祖辈李秀章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敢集市卖笔,因其性格开朗,说话诙谐,又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人们戏称他“屌毛灰笔”,后谐以“貂毛辉笔”。建国后临泉制笔业发展很快,“明道堂”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曹如章创办的“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的“临泉笔庄”和杨桥毛笔社。后因为种种原因,临泉制笔业逐渐走向衰落,杨桥毛笔社现今已不存在,“明道堂”也濒临消亡,“临谭笔庄”、“文德堂”贡笔厂也出现了发展危机,然而他们始终在困境中坚持发展技术创新。其后以“文德堂”、“临谭笔庄”为代表的临泉“谭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
  临泉“谭笔”采用南通、东海之圆百十里的羊毛,用其制成的毛笔,弹性韧性极佳;另以石獾毛、猪鬓、黄鼠狼尾、山兔毫、鸡距毫、胎毛等为材料,研制毛笔达百余种。毛笔制作工序复杂,有127道工序以上。其笔具有“尖、圆、齐、健”四德,可书写、可收藏,著名书画家启功、沈鹏、刘凌沧、范曾、韩美林、王成喜等均予挥笔赞誉。
  临泉“谭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选材广泛,工艺考究,独具特色,形成了种类多、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的基本特征。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播海外,被称为“书坛一定”。
  多年来,临泉“谭笔”被省、市选为贵重礼品,馈赠各界朋友。
  临泉“谭笔”虽经历沧桑,但其工艺精湛、创新不断,多次获奖并申请多项专利,受到海内外三十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lqtb0889.jpg
lqtb1889.jpg
lqtb288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