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9|回复: 36

[思想综合] 無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08:1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释道三家理论。都是讲究变的。
日新。高下相倾。诸法因缘生。
首先肯定一切事物处在因各种因素而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下。合于"道"。
倘认为某事物一成不变。那只是在某一范围之内而然。
如说金不变。是指其一般存在状态。光泽形状质料价值等等。这一切。从长远或多角度多领域多环境下看来都可变。并且必变。
如说"道"。"道不变"。这是个大范围之内的笼统叙述。"道"的"不变"。指的是"变(易)"的这一规律"不变(易)"。往细里分。则因各种因素而有无数"道"。但都符合这一变的不变的规律。
凡是否认这一规律的任何观点论断。都不可避免地或处心积虑地指向神创论。否认自然规律。否认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起到误导正确认识混淆真如实相的作用。

(总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8:3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跪求混沌道长不要再来我贴中混沌胡闹。不要再接我的话茬。因为我混沌不起来。谢谢合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8:3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摒弃一切神创论不可知论。进入儒释道三家认识论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8:4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是儒释道三家杂论。故称"無題"。所以用繁体字作题目。旨在预拒离经叛道者的介入。


先开个头。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07:5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释道三家理论。是务实的。是中性的。是理性的。针对的是所有人所有事物。过去的未来的。具体的抽象的。物质的精神的。
并不排斥或局限于中国人或印度人或美国人或任何一国一族人。
但。总有人要将其范围缩小或扭曲。搞绝对化。或神化。或丑化。
体是体。用是用。体用不分。则混乱不明。
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2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用。
哲学上。体用。指事物的主体和它的作用。
唯心论者以无理心为体。
唯物论者以有气物为体。
王弼最先提出唯心主义"体用一原"。他说万事万物的"体"是"无"。体的作用是"无为"。"以无为体"。"以无为用"。
王夫之提出唯物主义"体用一原"。他说。"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所谓所者即物也"。他把人对客体的认识称为"能"。"所"是物质的"体"。"能"是"体"产生的"用"。反对体用颠倒的唯心论。
能所。佛家先用的。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即能知和所知。

如儒家的礼。礼是用。礼之用和为贵。体是和。和谐万物。天人合一。
儒家理论的本体论在道家那里。道之末为礼。礼之极合道。对于道的每况愈下。老子只讲到了礼。孔子便从最末的礼做起走。为巨于细。
如现在。礼都很难达到。只好取更下的。法。法再达不到。便只好用刑…等而下之。
有太上。无太下。
诸法因缘生。
只要逻辑清晰。遵重自然规律。认清天尊地卑。高下相倾。阴阳互根。辩证地肯定一切事物处于变动不居状态之下。那么。唯心唯物都讲得通。都能用。
只要别唯神。其实唯神论者在用时也离不开心与物的辩证。
儒家理论具体化。
孔孟的本体论是仁和义。认为人性本恶。从礼起始。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礼达不到。便从法做起走。申不害韩非诸葛亮也是。
合起来看待。放到大道之中。这些都是用。
所以。反对污蔑礼的。只表明了其本性为恶。只能对其用法甚至刑。
礼已不起作用了。仁义道德更不可能达到…
诸子百家各理论。都在《道德经》之中。
《道德经》《易经》。是中国学术的根。
一切以自然规律为依据。与经过佛陀增删婆罗门教义后创立的诸法因缘生理论在本体论上相通相合。
儒释道。摒弃了有神论。搁置了怪力乱神。放弃对无从考究的万物之始的考究。只致力于阴阳平衡。尊卑平衡。于矛盾中寻求统一。于纷乱中寻求宁静。四大皆空。流转不居。随时损益。
从自然崇拜。多神。众神。到主神。一神。有神论走到了极致。
但。儒释道三家从起始便搁置了神。不予肯定与否定。只就自然规律现实存在入论。

其实。依据诸法因缘生理论。神。也在变动之中。当崇拜神的土壤消失。神也自动消失。
如阶级国家等。理论上在必消失之列。
只有变动不居(易)的道是不变的。

至于礼法律戒等等。都只是用的一种。随时损益。最忌僵化迷信。

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3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神创论。都未溢出道。也是诸法界之一法。
呵呵。
这恐怕是有神论者无法接受的。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5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孔子立传。强调人事。成为儒家经典。称《易经》。但。也是道家经典。
因为易理产生于孔儒之前。中国早期文化可统称为道家文化。
儒出自道家。自然抢过这理论来为己所用。稍加发挥即可。
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03:4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也是"诸法界"之一"法"。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在佛陀的佛法那里。神。不过如此。他那时并不知有"上帝"这一说。但他用因缘果报反掉了婆罗门诸神。
所以。在佛法面前。"上帝"这神。不值一提。
神的本体本身便是不存在。这不存在也是因缘而生的一法。其成住坏空也在因缘果报之中。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放下吧。
认识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自然就断灭了无明颠倒梦想。涅槃寂静了。
也就不再去到处攀援附会了。
诸法者。一切法也。诸行者。一切行也。
现实的虚幻的。物质的精神的。过去的未来的。看见的看不见的。操作的思想的。具体的抽像的…
全包括在内。都在因缘果报之中。
神。鬼。人。马。山。云。月。历史。技术。梦。宗教。国家。枪炮。小说。诗歌。电脑。水。火。声。音。光。形。生。死。成功。掉队…
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这叫诸法因缘生。也就是所谓空一一一切变动不居。周流不驻。
这与道德经易经的认识是相通的。
但与有神论是相隔的。格格不入。
破了。当体即空。就地成佛。
执了。无明颠倒。找不着北。
一法通。百法通。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法既已得。便应舍去。不予执著。不驻任何一境。勇猛精进。修行不辍。
如果执著于法。法本身也成了累赘。
登岸便须舍筏。
如神(一神)。以神设譬。晓谕世人。道理明了。便须舍神而去。不应执著于神。
神学家们呢?非要去证明神的存在。
儒释道都以神设譬。
但都不去寻找证明那神。也不认为那神是万能永有的。
神的因缘尽了。神自然消亡。

一直"述而不作"。不敢离经叛道。
紧紧抓着诸法因缘生高下相倾有无相生天尊地卑阴阴互根三法印等。

认得破。忍不过。
理通未必事通。
悟后起修。
缠禅只在一念之间。故应时时打扫与遣舍。刻刻否定之否定一一理性。

关于神圣降世
我是不信那些的。佛菩萨境界的人降世。不会那么张扬的。
圣。贤。神。是別人尊的。不是自封的。广义上说。王也是。至少要别人认可顺从。

千法万法。只有一法。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有千百亿种人。法却只有一种法。只好随机对治。应运而生千百亿种法。
(与心无住之临屏信笔)
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08:1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足于道德沦丧(礼崩乐坏)。才提倡礼。
跪拜作揖颔首…到现在的握手鞠躬脱帽摘手套五讲四美三热爱…
礼达不到。只好强制。法。
这一切。都在所谓道中。一切都在变化。
诸法因缘生。

如上下车秩序。抢让座素质。周边关系的和洽。国际形势的对峙。职业道德的遵守…等等。无一不在礼中。
摘手套脱帽礼。来自老外礼法。
决斗对剑。和解罢手时。要摘去手套和头盔。以示无敌意。

奇怪的是。那些无条件无逻辑地污蔑礼法道德仁义国家法则民族道义等等的人和言论。究竟混入国学论坛干啥?搞分*裂?搞颠覆?
思维逻辑混乱。前后自相矛和盾。太搞笑了。

马胡子共*产理论。最后消除一切阶级一切自私一切意识形态…
与道德经异曲同工。与儒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异曲同工。与释家世法平等异曲同工。
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7:5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真,至善,至诚。这是群体组织,事物形成的根本。性本善。
(遂昌樵夫)
“格”的本意是树杈,后来的中药铺里都有分类置放不同草药(并不仅仅是草本的)的格子柜,这样才生发出对物性的区别与认识,所以,古之“格物”概念其实就是对物性的最朴素的认识方法,并非儒家所解释的“格除物欲杂念”之意。格物只有真伪之辨而无善恶之分,求真务实才是真意。
(一草民)
性善性恶。只是一体之两端。
况且。只是有情生物中才有所谓善恶。比如人。山石水火风云等。何来善恶?
故此。性善性恶云云。只是其中之一端。与所谓“事物形成的根本”。是不沾边的。下雨了。这雨是善还是恶呢?
(虾仁)
(由格物致知引发)
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7:5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4-17 12:39 编辑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即先辨而后格。后致知。他这个知是所谓良知。源头是性善论。
其实。格辨同时。
至于所致的良知。已是用了。体是辨和格。
另。这一切是用。体是天地万物自然现象。
再往前。道是体。天地万物自然现象是用。
但。王阳明止于心。以心立论。
所以。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流于所谓唯心主义观点。而不究竟。
只有心。能干什么?致出良知。又能如何?
况且。他致出的只是良知。心的产物。而非天地万物自然现象的真如实相。
在真如实相面前。他这个良知是狭隘的。只是所谓一念。不究竟大了去了。比唯识论差得远。
另一派。朱子们。在真如实相面前。与他同理。只有理。

认识到诸法因缘生。也便认识到有无相生了。便不会再去定立什么东西为主宰了。
这便是本体。

修与证很难说孰先孰后。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王阳明。知行合一。问他先有良知还是致的良知?先知还是先行?
呵呵呵。
这些先后的辩论。毫无意义。只算是用。都不究竟。

在人这。证得(或格致得)真如实相。是用。去使用实施即行是体。
体只有一个。而用却有很多。
比如。在王阳明这。致出良知就行了?还得吃饭。还得领兵打仗。还得讲学。还得处理人际关系…

和尚出家。禅定参研。正审思虑。只为窥见真如实相。出家只是形式。却被当成了目的。
老庄孔孟。陆王程朱。甚至许多释道两门的大德论师们。都没那出家的形式。
所以。有人极端地说。出家人比在家人纠缠更多。他们才真正是无明牵绊的。

儒释道各种仪礼戒律庄严肃穆。都是舍本逐末的滥觞。离大道远矣。


(出家要尘缘了断,是大福分,真正有此福报之人并不多,逃避不是真出家,业债如影随形,你往哪里逃?)
(心无住)
一一
恩。
但这还是在出家与不出家范畴来论的。即佛教。
佛法。佛陀揭示的心法。或诸法界一切法中。出家只是一部分。并且是根本上的不究竟。纠缠一生。妄想改变因缘。岂不知仍在因缘之中。
静修为了得道。得道为了济世。
出家的呢?本末颠倒。
当然了。能得一己片时之心静。与人无争。已属不易了。
故说。教中无法
7。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7 0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内修与道德务实的逻辑分别是:理在气先与理在气中,进而在知行与知能关系透显出来。请看船山两段论理:
一、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二、夫能有迹,知无迹。知可诡,能不可诡。异端者于此以知为首,尊知而贱能,则能废。知无迹,能有迹也。废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亦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孔孟的本体论是仁和义。认为人性本恶。从礼起始。
——
认为人性本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内修与道德务实的逻辑分别是:理在气先与理在气中,进而在知行与知能关系透显出来。请看船山两段论理:
一、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二、夫能有迹,知无迹。知可诡,能不可诡。异端者于此以知为首,尊知而贱能,则能废。知无迹,能有迹也。废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亦废。

——
哦。即所谓实践出真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跳出王阳明的范畴而只用其基础性的理论。或者说形式上的理论。不入其本体论上的泥潭。那么。王阳明说得对。知行合一。
行与知是一体的。
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而不是由知才有行或者由行才有知。至少说“由知才有行或者由行才有知”的行与知都不是所谓“究竟”的。都是偏颇的。
但是。理论上。应该是先有行后有知。
但是。这就有个问题了。即走弯路。
反之呢?先有知后有行。也同样有个问题。即纯粹的经验主义或者纯粹的盲从主义。
这有点像佛家所说的悟后起修。
其实。你不修如何悟?悟了不修等于没悟。悟修是一体的。
但是。我们为了叙述方便。总是要有所区分或者主观上的论断。然后才能形诸文字或者语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先行后或者行先知后。这都是有严格的前提的准确论断。
比如。老师教学生。他是知在先的。他就教。而学生是不知的。就只能是行(学)在先。
这里并不矛盾。
但是。换换位置。论述不变。便乱套了。

这就叫相对论——仅仅学术理论上的或者叙述上的相对论的体现。即。是有前提的。有“域”的。有一定范畴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到个人。你究竟先知了后行还是先行了后知?你能具体分析清楚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个说法。当然只是个调侃的说法:
中国人是考察明白了再去做。即三思而后行。美国人是先做了再去思。即后来做总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当然过于形式化。只是为了对比形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4-17 14:38 编辑

一个圈有引力与斥力,所以诗经说: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但有没有可能超越引力与斥力得以解脱。
个人以为是可能的。
一个群就是一个圈
鹤也是一个圈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可以超越的。
方,群,类都可以超越。
排斥在我个人看来并非坏事
起码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单调的,
吸引在我个看来并非好事,容易沉迷于虚幻的应和之中,人就是利用动物这一点而捕获猎物的。
或许应和者就是那个猎手,或许排斥者才是真正的朋友。
但世上有几人对赞美应和充满警惕。
老子云:猶呵!若畏四邻。
多么深刻的领悟。人往往对敌人有防范,对朋友同志没有防患,古往今来,有多少伟大人物死于同志之手?
朋友就是敌人。
高唱万岁的是想害死万岁的。
亲密的战友,亲密的同志。
都是欲致对方于死地的笑面虎。
高唱万岁的是想害死万岁的。
亲密的战友,亲密的同志。
都是欲致对方于死地的笑面虎。
佛陀老子都是极其奥妙的心理学家
(欧阳)
——
有道理。但是有点过了。
举一端而荼毒了多端。
至少忽略了其本心意愿。
只就其后果或者说不良后果而立论。
有时候一句违心赞美反而能激励一个人走向很大的成功。
这就是佛陀所谓的诸法因缘生。

任何一个事物或者一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消亡。都是很多因素凑合而成的。
但是。我们总是愿意或者不自觉地讲原因归于一点或者几点。而不会去尽可能多地寻找原因。
这本身虽然也是一种因缘。但是不是所谓的真如实相的体现。只算是所谓的无明颠倒。即佛法所谓的无明烦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的说法。只是在揭露事物现象的本质。而不具体到任何一具体事物现象上。这个本质。是超越或者说涵盖任何时空变化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叫做经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你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个你不同意。本身也在他们说的理论之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匪夷所思。不可言说。言语道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唯物唯心。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注脚或者渊源。但是都不能脱离或者盖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4-17 15:08 编辑

因为这个就是所谓的真如实相。是本质。是空性。是法性。是道。可以是一切的源头之一。但是它不是一切中的任何一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2015-4-17 19:29 编辑

剩下的就是无边无量地譬喻——打比方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9: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守仁將理學發展為心學是受到佛學的影響。

陽明並心學實際上並未脫離理學。至於他對超越的本體之感悟並非如佛家那般之出世精神。

無善無惡心之体。這是闡述了清淨自性是心之本体,其無善惡分別。
儒家最為詬病就是某些學佛人這種無分別的頑空。陽明此句本意就是不欲學者在本體停留,浪費精力研究本體。王陽明之"四句教"是工夫境界近路,即工夫即本體。而不是本體宇宙論。

有善有惡意之動。此句善惡產生的根源是意念的生起。善惡完全是意念分別的產物,其本体依然是清淨的。知善知惡是良知。此句引出一個判別善惡的主人名為良知。

這種表述無疑是把良知推向成為"意奴"、":心崇"。

為善去惡是格物。此句指出了格物的方法即為善去惡。認為只有為善去惡才能致良知,止于至善。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只有先格物,才能致知。而格物就必須先有善惡判別的校准即良知。這是一個矛盾。

格物致知是同時同步並無先後之分,格致無間才是知行合一                           
其實格物的方法是格除外物的現象,見到心之清淨本体,即明心見性!只有先明心見性才能生正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即諸法實相,由此致良知產生,去分別善惡且為善去惡。為善去惡應為格物之用而非格物之体。王守仁此處不究竟。   

心能化物而不作物化即不為物欲所累,工夫到家自是明心見性。 要先有所謂正見然後才致良知,則知已然落後,知又有何良?
(踏雪寻梅)
———
知哪有良不良?
有或者无良已是有主观判断了。

“心能化物而不作物化即不為物欲所累,工夫到家自是明心見性。 要先有所謂正見然後才致良知,則知已然落後,知又有何良?”

据此。则致良知已是用。而不是体了。体是正见。
当然。他正是不要本体的。或者他有自己的本体。


“儒家最為詬病就是某些學佛人這種無分別的頑空。陽明此句本意就是不欲學者在本體停留,浪費精力研究本體。王陽明之"四句教"是工夫境界近路,即工夫即本體。而不是本體宇宙論。”
——
对。
所以。宋元理学(当然。如你所说。包括心学)始终不能和谐万物。而为后人所诟病。
何以然?
只因为他们几乎全部致力于自己(人)的心的研究与应用甚至发挥。
这个。迹近佛家的唯识论。
所谓心外无物。
那么。以心役物甚至易物或者疑物或者移物最终一物。心。统摄了所有。那又怎么与天地万物和谐无间呢?

他当然不想研究本体论。只因为他们那里的本体论本身便是混乱的。
吕祖谦撮合并且主持的著名的鹅湖之会。最终不了了之。但是与会者事后通过书信往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本体论的辩论。
一个学说。倘没了本体论作为支撑。哪还有什么立脚之处呢?
从这一点上来论。他们难望老子之项背。

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着急地致力于心的研究或者阐释?他们真的就那么傻?
当然不是。
他们很知道真如实相。很知道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更知道怎么实施自己的主张。不会步老祖宗孔子的后尘——入世甚至入仕。
呵呵。
先要术动公卿。捞个一官半职。然后才有发言权话语权。

所谓行不由径。所谓语出惊人。所谓教外别传——别开机杼:只有我这里才有这个。你去别地儿绝对没有!

他们最后的遁词是什么?
你没努力或者你资质不行。

结束。一切全结束了;;;;;;;
1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是印度文化,是印度传统文化,不是中国文化,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黄老浮屠)
佛教是印度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中国的佛教已经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是中国人在按自己的方式而信仰的佛教,如果我们去参观中国的佛教庙宇,经常会发现里面会有一个佛龛专门供奉关公,并名曰”伽蓝“,可以肯定印度的伽蓝一定不是关公,但关公是中国的伽蓝,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例子。譬如,我在上海龙华寺里,还看到了老子的象。
至于哲学部分,中国人只保留了”禅宗“部分,因为这部分与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接近,然后中国人又用自己的思想将其按中国人的方式发展。“哲学”这个词也不是中国的词,是日本人翻译西方词汇用的词,我们拿来借用了。中国人是没有哲学的,与其意思接近的应该是“天地人关系”或“天人合一”,中国人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来理解和发展佛教,这和印度的思想源流又不同了。
所以,将中国佛教回归到原点,又回到了“易”学,易学贯串儒释道,“易“是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的原点,所以中国的佛教还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譬如,有许多中国的和尚都讲阴阳,讲五行,通晓八卦,懂风水,懂命理,会堪舆,会算命......,这些东西,印度的和尚恐怕是玩不转的,也理解不了,因为思想源流不一样。东亚的佛教系统,应该都是出自中国,其他国家的就不清楚了。
(金生丽水)
所谓的中国佛教,也不是中国文化。就譬如中国微软,知识产权还是美国的,难道不是么?中国微软只是中国人在按自己的方式使用微软而已,所以操作系统是中文版的,不是英文版的。
(黄老浮屠)
佛教来自印度,这谁都知道,但不管承认不承认,佛教已经中国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松竹梅)
佛教中国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了?微软还汉化呢。知识产权就是中国的了?
(黄老浮屠)
——
呵呵。较真?
那么。中国人或者说汉人甚至56个民族都不是地球人——有属于地球人的证明么?谁盖的章?
进一步。所有地球人是人么?
我们或者老外。大多都在用阿拉伯数字。有没有产权?
回到本体
佛学或者佛教。不想发扬光大么?只想局限在印度人那里么?
佛陀的“知识产权”是佛陀的么?
佛经明言:佛法不是他佛陀的。也不是任何人的。只不过是他发现的。所以叫做佛法。
那么。谁不可以学或者悟甚至用?
佛的本义便是觉悟觉悟者觉行圆满者。并没有说是谁不是谁。
只要是觉悟或者觉悟者觉行圆满者便是佛。
这个佛法是大众的。是世间法是宇宙法。不是某一个人的。
一个星体。也是因缘而生灭。符合佛法。
谁去给这个星体颁发“知识产权”?
刹那的思维。也是诸法界之一法。怎么论这一闪念的“知识产权”?

佛法(佛教)来到中国有两千年了吧?还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1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