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10|回复: 9

[西周] 武王伐纣的准确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8 07: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酒 于 2015-5-8 07:17 编辑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这段话蕴含了伐纣的两个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045年(丙申)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寅时冬至”和“公元前1044年(丁酉)农历二月初五寅时”。
伶州鸠这段话提到的“岁月日辰星”分别对应“年 月 日 时 时刻”。“时刻”是指冬至日结束的时间和伐纣事件结束的时间。
在鹑火:鹑火是第8宫。丑起逆时针数到第8位是午;寅起顺时针数8位是酉。寅起顺时针的第8位是酉,就是丁酉年。
在天驷:天驷又叫做房宿,是第11宫。丑起牛宿逆数24个星宿是房,经过11宫;寅起斗宿顺数第5个星宿是房,经过2宫。丑起是农历11月24,寅起是2月初五。

在析木之津:每宫30度,周天360度。丑起初1度安甲子,2度安乙丑……安至析木之津是351度甲寅。如果在寅起,就起于第360度处安甲子,359度安乙丑……其360度安的甲子,正好安在津要渡口处。(由于析木在黄道的331—360度处,尾部与北方水属性的玄武相连,被视为津要渡口,所以析木之津就是黄道351度到360度。)丑起是甲寅日,寅起是甲子日。

辰在斗柄:斗宿在第12宫析木,从丑逆数第12位是寅;从寅顺数第12位是丑。丑起是寅时,寅起是丑时。

在天鼋:天鼋处就在第一宫星纪。从丑起逆数第一位是丑,从寅起顺数第一宫是寅。丑起是丑时,从寅起是寅时。
把丑起逆数的部分视为冬至日得出公元前1045年丙申,农历11月24日寅时冬至,到晚丑时过完冬至日。
把寅起顺数的部分视为决战日,得出公元前1044年丁酉,2月初五丑时开战,到寅时结束战斗。
从冬至日到决战日有71天,10天为一旬,也就是7旬。决战在第七旬的第一天。
补注:
1“鹑火是第8宫。丑起逆时针数到第8位是午”这个“午”应该是指武王登基立志克殷的年份。
2实际上冬至的时辰是在辰时,即8:30进入冬至。出现这种错误应该是现代软件推测或当时观测形成的误差。
3牧野之战的日子并不是伶州鸠讲的农历2月初五,实际这天还在雨水节气中,属于寅月(1月)的范围。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伶州鸠把周历4月看作农历2月,
4《国语》:《国语》记录了周朝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智伯被灭。《国语》的成书年代多有争议,我暂定为公元前320年前后成书,二十八宿的位置也以公元前320年前后为准。寅宫有箕斗二宿,卯宫有房心尾三宿。
5周景王(?-公元前520年辛巳),姓姬,名贵,东周第十二位君王,在位25年。在位期间国家已经虚弱,其又喜欢标新立异,且好大喜功。他先后铸造“大钱”和“大钟”,导致国家和人民“ 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6伶州鸠:周景王时期的乐师,精通音律。在周景王24年(庚辰)被周景王询问音律方面的知识。周景王当时问有:“大钟铸成,律调也很好啊。”伶州鸠答:“未必,律虽成而声不和啊。”  伶州鸠的认为“大钟”虽成而民声不和,也依然是败“钟”,是凶兆。第二年周景王就驾崩了。
7伶州鸠向周景王介绍了六律和六吕,并强调了如果随意的更改律和吕,国家就会有“奸物”出现。周景王听了伶州鸠的介绍,知道六律和六吕之后,提出什么是第七律?而当时的年代没有第七律,所以明显的表露出周景王要更改律吕。如果更改律吕就会有“奸物”出,伶州鸠就用武王伐纣这件事来警告周景王。伶州鸠不是职业的天文官,他讲的天象不一定是真实的天象,而是有寓意的,有预言的成分;伶州鸠此时已经不是纯粹的讲音律和天象,而是在讲天地人和了。
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锺,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黄锺,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为之六间,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间夹锺,出四隙之细也。三间仲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锺,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锺,均利器用,俾应复也。
国学“律吕不易,无奸物也。细钧有锺无镈,昭其大也。大钧有镈无锺,甚大无镈,鸣其细也。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则乐,所以成政也,故先王贵之。”
国学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陵之後,逄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後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鹑及驷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後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ad8f7国a87fa学d67fa网87d6f
国学“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夷则之上宫毕,当辰。辰在戌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所以藩屏民则也。王以黄锺之下宫,布戎于牧之野,故谓之厉,所以厉六师也。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反及嬴内,以无射之上宫,布宪施舍于百姓,故谓之嬴乱,所以优柔容民也。”
伐纣2.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8 2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西周积年,韩国学者方善柱在《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中提出的南梁“萧子显的东西周积年”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学人们的注意。所谓“萧子显的东西周积年”,是指其在《南齐书•祥瑞志》所载:
       谶曰:“周文王受命,千五百岁,河雒出圣人,受命于己未,至丙子为十八周。旅布六郡东南隅,四国安定可久留”。案周灭殷后七百八十年,秦四十九年,汉四百二十五年,魏四十五年,晋百五十年,宋六十年,至建元元年,千五百九年也。
       按照这个说法,可得出两个周灭殷的年代,一个是以周积年共780年前推(前256年周亡),得灭殷当前1035年。另一个是以“受命于己未”(479年,即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共1509年,得灭殷当前1030年。最后方善柱在其文中选择了前1030年,我认为是可行的。这样西周积年便为260年,比《纪年》所载“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多出三年。
       那么怎样解释这多出的三年呢?
       我们来看《新唐书•历志》所引《大衍历议》:
       1. 成汤伐桀, 岁在壬戌。其明年, 汤始建国为元祀。
       2. 《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而《管子》及《家语》以为十二年,盖通成君之岁也。
       从第一条可知,商建国在灭夏的次年。而第二条的“通成君之岁”,亦是说周建国在灭商的次年,即前1029年,那么西周积年亦当从此年起计,则为259年。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纪年》的“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实际上是在后世的传抄过程中将“九”误作成了“七”,而《纪年》少计了两年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为西周积年在战国時并不是秘密。由此可证萧子显所记与《纪年》是同源的。
       另外关于《国语》所载的“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也可以通过前1030年灭殷得到很好的解释。今人研究《国语》记岁次4条,涉8个年份,与《左传》记岁次8条,涉16个年份,除“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与“岁在大火…唐叔以封”不可准确考定外,其余22条岁星所次都与天不符,可见这些记载并非当年实测,但又不同于伪造,它是战国三晋史臣依据当時已知的岁星所在,以12年一周逆溯所得。而实际上岁星周期是11.8622年,即每86年行87次,古人按不超辰的岁行一次计,久而必不合天象。岁次在前413年至前385年间连续合天,以此按12年一周逆溯的岁星所在,无不与《国语》及《左传》所载相合,而前1030年,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所推定的鹑火年。这就证明了《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并非是毫无依据的说辞,它是根据当時(战国)已知的伐商年代,用著《国语》時大家所习知的天象,反推出的一个伐商時并不存在的理想天象。所以现在凡以《国语》中的五位三所推得的伐殷年代,都应该是不成立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7: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子显给出了3个伐纣年份,他怎么可以这样?
1500-479=1021
1509-479=1030
780+256=103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22: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酒 于 2016-5-30 17:12 编辑

由史记汉书的记载来推出武王克商之年
作者:海中华彩 时间:2007-11-05


关于周武王的克商之年历来有很多的争议,以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它作为一个专门的科题来研究.前几天我读了史记中的鲁周公世家,发现司马迁在里面很说得很详细下面是我的摘录.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沸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算出从鲁公伯禽卒到共和行政,即公元前841年一共是157年.关于伯禽的前期事迹史记没有具体的年代但是汉书的二十一卷律历志有这样一段记载
    成王元年正月已巳朔,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
    <<春秋>><<殷历>>皆以殷,鲁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故据周公,伯禽以下为纪.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
    从上面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周成王元年封伯禽为鲁公,至康王十六年去世.共计46年加上先前算出的157年,即周成王元年到共和元年共计是203年,即为公元前1044年.我们再来到周本纪的这样一段记载.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病.后而崩,太子诵立,是为成王.
    从上面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武王是克殷二年而死的,这样在公元前1044年再向前推二年,即是公元前1046年.也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推论的年代相吻合.

由于上文作者计算错误,所以我从新计算了一遍。
一. 伯禽在位多少年?
依据《汉书•律历志》:‘成王元年,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
可见伯禽有46年。由于古人是按照虚龄计算年份的,所以46年要退去1年,应当是45年。

二.鲁考公元年~真公十四年有多少年?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沸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

从上文计算得到【鲁考公元年~真公十四年有156年】。4+6+14+50+37+32+14=157。157-1=156。由于幽公十四年,魏公杀了幽公并与当年改元,所以魏公元年和幽公十四年只计算为1年。

三.伯禽元年~真公十四年有多少年?
用【伯禽在位的45年】加上【鲁考公元年~真公十四年的156年】45+156=201年

四.伯禽元年是公元前哪一年?
真公十四年是周朝共和执政元年(B.C841年),从B.C841年上推201年是B.C1042年。
由于伯禽元年和成王元年是同一年的【《汉书•律历志》:“成王元年正月己巳朔,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所以成王元年也是B.C1042年。
由于《史记》记载武王是克殷二年而死的,所以成王元年上推两年是B.C1044年克殷。
《汉书•律历志》:“成王元年正月己巳朔,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后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沫水’,作《顾命》,翌日乙丑,成王崩。”
《汉书•律历志》:‘成王元年,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


鲁世家.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10 + 30 高!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楼做了些修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1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玩過一種小遊戲,叫做《口耳相传》,遊戲的玩法就是找30~50個人,第1個人向第2個人的耳朵輕聲說一句話,然後讓第2個人用同樣的口耳相傳的方式傳給第3個人,第3個傳給第4個…這樣一直傳下去,看看傳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會變成什麼內容。
《夏商周断代工程》之所以烂尾,就是以口耳相传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作为考证依据,说白了就是死抱着几千年的“考据学”不放,先用张三的话证明李四,再用李四的话证明王五,最后引出刘六是张三的儿子。两千五百年后的现代人,仅仅靠传说中伶州鸠的一句话,就断定三千年前的事情,真的非常不靠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2:57: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命召虎 发表于 2016-5-31 19:08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玩過一種小遊戲,叫做《口耳相传》,遊戲的玩法就是找30~50個人,第1個人向第2個人的耳朵 ...

你咋不去攻击荷马史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7: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6-6-1 17:44 编辑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在《左传》《国语》中的“岁在某星"的话,会发现有三个不同的地方:

1、一般情况下,与真实天象有两年之差。
2、涉及到大火和鹑火,则有四到六年之差。
3、特殊情况下,无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特殊情况?是岁在鹑火吗?以我看天象在某某全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6-6-2 09:28 编辑

这是统计的客观结果,不论个人主观看法。

西周断代不能单纯依据文献进行,最少要由西周青铜器历日的天象是否合天来检验。这就是二重证据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