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2|回复: 0

[传统工艺品] 浙江台州刺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0 2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5-20 21:53 编辑

浙江台州刺绣
来源:中国台州

  台州刺绣的发源地在浙江省椒江区海门街道,因此又叫“海门雕绣”。台州刺绣的发起,与本地传统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早时,每个妇女都要穿绣花衣裙,家家户户都要绣花枕袋、床围、帐拦等。因此,过去的妇女大都会绣花的,男耕女织的传统思想在北岸一带比较普遍。能描善绣的女子会受到当地人们的尊敬特别是青年男子的爱慕,所以,农村女子一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绣花。
  1909年,海门雕绣在海门天主教堂内,作为发展教徒和维持教堂生计的手段而兴起;1916年起,海门雕绣逐步由教堂内发展到社会上,但是流传不是很广。民*国十二年,海门开办了许多绣衣厂,当时有许永利、协生、民生、慎源、仰成等绣花工厂。解放后,刺绣工艺迅速在台州沿海扩展开来,黄岩、临海、三门、天台,台州很多县都有绣衣厂,数以万计的台州妇女加入绣花大军。当时,村民用它来维持生计,贴补家用,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州的绣工达15万人之多,成为我国“绣衣之乡”,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绣衣成了台州税收和创汇的支柱产业。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州刺绣业开始衰退,不少绣衣企业陆续转产,绣花工人退的退,改行的改行,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趋势。由于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大,包括台州绣衣厂在内的老牌企业也被迫关门。
  短短不到20年时间,台州刺绣产业从遍及黄岩、温岭、三门、天台等县乡镇全面衰退,逐渐剩下以“椒北”为主的刺绣基地。
  由于传统的手工绣衣工艺复杂,加上工价低,能静下心来刺绣的女工越来越少。剩下从事刺绣行业的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绣工,随着年龄增大,眼力不济,女工一年比一年减少。如今,会刺绣的女子一年比一年少。30岁以下的姑娘,会绣花的几乎没有了。台州刺绣即将面临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绝境。
  设计、揩花、凿花、绣花、缝制……20多道特殊的手工加工,使得海门雕绣风格独特,成了台州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tzcx4650.jpg
tzcx4651.jpg
    独特的“雕平绣”工艺
  与杭绣、苏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所不同的是,台州刺绣是以‘雕平绣’为特色的,并独创许多针法和刺绣工艺,同时具有一半的西方血统。
  经过几代、几十万绣花女工近百年的创造和传承,台州刺绣工艺从原来的刁、包、绕发展到抽、拉、镶、贴等200多种工针,逐步形成了本地的独特风格:图案秀丽、花形多姿,针法活泼、绣工精细。
  包葡萄,是台州刺绣女工的一手绝招。刺绣时垫入白净的棉花,用打底纱铺垫出凸起的半球状,外包丝线,以“针洞”和“包胖”针法,使一颗颗葡萄图案圆润晶亮,视若浮雕,被誉称“海门葡萄王”;抽、拉丝绣衣则是台州刺绣的另一绝活。它主要依托的针法是抽和拉,即在图案所需部位用剪刀将面料的经纬丝缕有规则地抽掉或留空,然后用绣线将抽剩的经纬组成新的结构,有的像筛孔,有的像凌花……
  1964年,台州绣衣厂开创了全雕绣衣之先,全雕绣衣,在绣片上雕镂去多余的布底,呈现通透、立体、明暗相衬的图案效果,玲珑剔透,国际上称之为“东方瑰宝”;1986年,由工艺美术大师陈克设计创作的“真丝全雕叠袖旗袍”,获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第六届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陈列,台州刺绣的技艺性、工艺性达到了最高水平。因台州同色雕平绣缺乏配色,不易被市场接受。陈克又潜心研发了先绣后染的彩绘工艺,给正趋于低迷的传统绣衣添注了新的魅力,一度在国内外市场风靡、热销了七八年;1990年,椒江新艺绣衣厂厂长徐招娟试出的贴衬绣长针法,后来成为椒江一带特有的纸衬花……
tzcx4652.jpg
  台绣艺术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完成了一个个“交接棒”,而且传承人对刺绣不断推陈出新。
  林霞,椒江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她是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现任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和台绣艺术馆馆长、台州市台绣刺绣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tzcx465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