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3|回复: 1

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6 0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哲学有唯物论与辩证法,中国的传统哲学有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传统哲学为何冠名心性?传统哲学研究心性学,即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哲学。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就是研究有关人的哲学本质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离开人的哲学本质去论理唯物与辩证,失去了哲学意义,失去了实用性的价值意义。
从文化的理性务实的角度,传统哲学的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也许是证确中国文化优胜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五千年文明古国毕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以西方文化图解中国文化,将深厚而优秀的文化底蕴图解掉了。
一、心性唯物内存四个哲学问题。
1)心物一体化的心性文化。心性有内外,“音容,天也”。“人物之元,鬼神之绍也”。船山言:“容者犹有迹也,音者犹无方也。容所不逮,音能逮之。故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音,内蕴事物之容,人为化事物,民所共由之事物,因而是诚者天道之客观事物,成一定之性与理所体认,一定之道与体践行的人为化之客观事物。“事物,人也”,是反映着人的哲学本质的客观事物。物质生生不息的化生过程,也是事物走势的客观自然。音容天也,容有迹,却是音以节容的客观自然。习主*席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音以节容的容有迹?“始奏以人”的顺乎物则,证验着心性唯物。
2)心性学是研究人的本质的哲学文化。受制于物质生产力水平,同此受到物质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双限定。归根结底还是:心性的本质文化直接受制于物质生产力的科技水平,“循理而应乎事物”的性命学,“性者性此焉耳,命者命此焉耳”。推动物质科技水平向前发展,其实就是推动人的心性本质文化向前发展,有着同等的哲学意义。“终奏以物”的哲学概念,证验着心性唯物。
3)不云知有无之故,但云知有幽明之故,也证验着心性唯物。知幽明之故,幽生明而有,明从幽中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开发自然,明从幽中生过程,“精于物者而物物”的自然科学,进而是提供形上导社会条件的“精于道者兼物物”,人文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明从幽中生的开发自然,是人类心性持续从幽的世界探究明的世界的客观自然,心性唯物吧!
4)“无极而太极”的哲学理念证验着心性唯物。“无有一极”乃太极;“无有不极”即太极,幽的自然世界乃无极,诚者,实也,天道运行的生生不息,明从幽中生成实有之太极,理与道。明诚一体,助成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象生数,数生象的生生不息,复始循环。“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证验着心性唯物。
以上四点,阐明心性唯物的客观逻辑与哲学逻辑。抽掉心性,便是道家的道法自然,西方文化图解的唯物论,知有无成民性质朴的唯物论,去人为取无为的“小国寡民,鸡犬不与相闻”的唯物论,与心性唯物背离的“知于天而不知人”的唯物论。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崇尚其道法自然而竭力捧场者,中国文化的拙拙怪事。
孟子的尽心尽性,唯心?非也。尽心尽性处,“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可欲之谓善”,强恕而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恒心与恒产的社会分工阶层,百姓安居乐业,透彻一个道理:尽心尽性,人能弘道的主观能动性,尽心尽性于民为贵,明辨庶物人伦的仁义行,非行仁义之心性唯物也
按照船山心性唯物的逻辑准则,孟子尽心尽性论,属于心性唯物之哲学逻辑,同时,毫无疑义将老子道法自然观摒除出心性唯物之外。然而,西方文化图解下的唯物论逻辑,孟子尽心尽性论归于唯心论,老子道法自然归于唯物论。文化的正本清源,必当伸正心性唯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06: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心性辩证追踪心性唯物的四个哲学问题,同此内存四个哲学问题。
(1)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向往,根源自“始奏以人”,活化心性的人能弘道,合于天而通于人的顺乎物则:容不能节音,疑乎人心而产生人为因果多路向。顺乎物则植根于心性唯物,疑乎人心植根于心性辩证。孔子言人心不古,通于人倡仁义礼智的人道教化;船山言疑乎人心,呼应顺乎物则,务必要研究心性,较正人心,凝聚人心,方产生心性辩证。
(2)“循理以应乎事物”的性命学,何妨不是活化心性,成生生不息的性命学;何妨不是“中奏以天”限定条件所导向成易简理得的顺乎物则,实函斯活的性命学与理气学。人、天、物总体之均一之化,即顺乎物则的均一之化,是“中奏以天”发生的易简理得,“始奏以人”发生“循理而应乎事物”的活化心性。易简理得,还是易简理失?关涉活化心性能否顺乎物则?成为心性辩证所要研究的客观逻辑。
(3)知幽明之故,关键点是:“明从幽中生”,所涉共由的心性活化之理与道,“精于物者而物物”,活化心性的自然科学的开发和发展;“精于道者兼物物”,活化心性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开发和发展,理论满足于社会需要程度,满足于自然科学开发的需要程度,能否存有“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的活化心性之社会人文环境,也就成为心性辩证所要研究的客观化理论。
(4)无有不极的太极理与道,幽而生其明的太极理与道,“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的人、天、物均一之化,避开人道理欲之私蔽隐患,避离天道体用之私蔽隐患,避离理势自然走向理势必然,返回客观自然之私蔽隐患,达成人为与自然的矛盾理一。“天治者,神以依也”,必须研究心性辩证的客观化理论。
心性辩证与心性唯物一样,在先秦儒道间存有歧见。“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有无,现象性化生范畴。儒家言幽明,心性知行的本质性范畴。道家言吉凶与祸福,也是现实性的因果性范畴。《易传》云:“刚柔相接而险阻生”;“刚柔相推而利害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刚柔与情伪是自然范畴;也是人为范畴。正是自然与人为的矛盾关系,方有人为因果的险阻、吉凶、利害成形的自然过程。此点,船山论理的义利与利害的矛盾因果说,更显清晰。“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义利之分,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义利是对立面的矛盾体。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矛盾错综复杂,导致因果性的“其相因也微”。在认识矛盾对立面的理论问题上,往往出现知一而失一的理论偏蔽。荀子解蔽,虚壹而静谓大清明,解蔽于诸子各家的理论偏蔽。文化传承,接续有张载的参两说、船山的矛盾理一说,矛盾理论的古今通义。矛盾因果说,是心性辩证的基础理论,还有深层的哲学理论。“汉唐无今日之道”,汉唐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生长期,宋明乃衰落期。盛唐过后,社会发生变故,出现转型的社会时代,衍生两个问题:一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要求社会与心性予以适应,由之出现社会的矛盾激荡。“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同此因顺乎物则而产生活化心性的社会需求,“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疑乎人心,音容天也,人物之元,鬼神之绍也。二是因顺乎物则及疑乎人心的社会问题,理论必要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然而,宋明时代,根本不具备解决两个问题的文化条件,。汉代三纲五常,走到帝王独尊的忠君报国,忠诚异化,专*制压倒民本。到满清时代更是法家思潮泛滥,所谓“朕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所系也”。汉武尚且“独尊儒术”,康熙则集道统治结于一身,作君作师而威权天下。二是内修心性学盛行,远离客观化理论研究。“合于天而不因于物”,不因于物,心物分离,不通人性与心性,焉能合于天?不因于物,守其常以为明,不通于人不合于天,不具解决顺乎物则的理与道,也不具解决疑乎人心的理与道。道德内修,从理在气先的定命定性论,走到尊卑定理的以理杀人。尽管,北宋时代频频出现王安石变法等大小的变革事件,都以失败告终而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夷王朝两度陵替,专*制走上衰亡路。王安石变法失败所突显的物则人心问题,理论满足于社会需要问题,值天崩地裂的明清之际,都进入到实学与启蒙的文化论理中,心性辩证的深层理论也得以释放。
(1)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有着明确的方向感,“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疑乎人心?明确方向,方有真正的去疑解惑,产生顺乎物则而确确实实的活化心性。活化心性的理论确立与实践证验,方达成顺乎物则的心物效应。顺乎物则与疑乎人心所较正、凝聚而成形的活化心性及环境,是心性辩证的心物理论。
(2)实函斯活的本体论,方有实函斯活的活化心性。有活化心性的活动空间,方有实函斯活的本体论。仁礼本体与仁礼心性的理一而已,性命一也,理气一也,是心性辩证的本体理论。
(3)通于人而合于天,顺乎物则的活化心性,是心性辩证的总体理论。
(4)“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是心性辩证的自然观理论。
(5)知幽明之故,明从幽中生的心性知行观,理在气中的活化心性,“精于物者而物物”,自然科学领域的活化心性;“精于道者兼物物”,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活化心性,都是明从幽中生的活化心性,是心性辩证的心性观理论。
(6)“无有一极”的无极,“无有不极”的太极,无极而太极,天地万物已然条理的生生不息,象生数,数生象的复始循环,终乎大始,大中涵化,继善成性。心性性命的生生不息,民所共由理与道的生生不息,无有一极,无有不极,无极而太极的生生不息,“人也、天也、物也,皆自然之化也”,是心性辩证的哲学观理论。
心性辩证的基础理论是矛盾因果说,从孔儒思想的文化传承,成古今通义的基础理论。心性辩证的深层理论出自心物论、本体论、总体论、自然观、心性观与哲学观。历经盛唐过后的社会变故和文化变故而累积沉淀,其间发生两类重大事件。一是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事件,谋求政治变革的伟大尝试;二是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思潮,是学术文化变革的思想运动。两个历史事件根由同一问题:从顺乎物则与疑乎人心的天下变化,如何解决活化心性的社会走势?思想理论如何满足于社会需要程度?如果说,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政治专*制制度是其决定因素外,缺失思想体系引领社会潮流的文化支持,缺失活化心性的文化环境,也是其失败的致命因。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思潮,接续着政治变革而出现,其实就是对政治变革的历史反思与文化反思,将文化深层理论透彻出来。王安石的政治变革失败了,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思潮也被满清文化逆转了。文化逆转,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故和文化变故,直到今天为止,依然未能解决的文化问题:传统文化的理知及传承问题,很值得有社会责任感、文化正义感的文化人士作深沉省思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