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3|回复: 20

[周易注解] 《直方周易》第六卦【讼】——译注者赵庚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5 07: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7-5 07:58 编辑

声明:此文源自央视网、凤凰网、新浪网《赵庚白的博客》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经】讼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讼为诉讼、打官司。打官司很明显是件障碍重重的事儿,时刻小心谨慎,内心希望得到完美的结果,但始终烦乱、担心,得到公平裁定最有利的是遇见大人物负责裁断。打官司解决纠纷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要使此道理进入广大地区使大家都了解其害处。
注释
:“”诉讼;打官司。《周礼·大司徒》:“有狱讼者。”注:“争财曰讼。”
     “”通“浮”。浮露。(显露)《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唐 孔颖达疏:“玉采色彰达,著见於外,无隐掩,如人有信者,亦著见於外。”)
     “”阻塞不通;障碍。《说文》:“窒,塞也。”
     “”警惕,谨慎小心。《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内心,内情。《战国策·赵策二》:“隐中不竭,臣之罪也。”
     “”善,美。《礼记·曲礼》:“吉事先近日。”
     “”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战国策·魏策》:“愿终守之。”
     “”烦乱,担心。《国语·晋语》:敌入而凶。《注》凶犹凶凶,恐惧。亦作兇。《说文解字》擾恐也。(擾:烦乱。《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恐:担心。《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遇见。《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无,没有。《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利益。《韩非子·五蠹》:“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进入。《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大”。《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平地,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北朝乐府《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4: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讼】彖曰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讼卦上卦为乾为刚,下卦为坎为险,身处险中还要急于进取必招致诉讼。“打官司很明显是件障碍重重的事儿,时刻小心谨慎,内心希望得到完美的结果,”是说自从坚决要以打官司解决纠纷以来就将合适的理由存于内心。“但始终烦乱,担心,”是诉讼结果不能以自己称许的结果按时完成。“得到公平裁定最有利的是遇见大人物负责裁断。”是因大人物尊重公正不偏啊,“打官司解决纠纷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要使此道理进入广大地区使大家都了解其害处。”是说打官司忧如进入深渊中啊。
注释
:“”贪,急于进取。《荀子·哀公》:“孔子对曰:‘无取健,无取詌,无取口啍,’健,贪也;詌,乱也;口啍,诞也。”

     “”坚。《增韻》:坚也,劲也。《司马光·潜虚》刚,天之道。
     “”以来。《孟子·尽心下》:“由孔子以来,至于今百有馀岁。”
     “”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
     “”合适;正确。《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内心,胸中,心里。《诗经·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认为可以,称许。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完成。《荀子·修身》:“事虽小,不为不成。”
     “”推崇,尊重。《老子·三十一章》:“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深潭。《论语》:“如临深渊。”孔注:“潭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7-12 19:20 编辑

【讼】象曰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象 至高在上的善美是公平,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就要引起诉讼。君子处理事物时,要从开始就应谋划好,防止争讼发生。
注释:至高在上的。《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善。《廣韻》善也。《禮记·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准,平。《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违背,违反。《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行动,作为。《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作事”处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2 1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讼】象曰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与水违行,就讼,很难令人信服。{:soso_e10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4: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2 2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物的两面性——天与水违行
http://www.gxfxwh.com/forum.php? ... 7&fromuid=33351

先看看别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3: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7-13 07:15 编辑

不想看别人的,只想看您的。在下只注重解读古文字,其它自我发挥式解读暂时不在参考之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3 0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15-7-13 03:35
不想看别人的,只想看您的。在下只注重解读古文字,其它自我发挥式解读暂时不在参考之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也是看了众易友的帖、发言得到启示的。{: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讼】初六 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初六 不能长时间进行诉讼之事,少说话,最终可获吉祥。
注释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说文》:“小,物之微也。”(微: 少;稍:稍~。~笑。~调)
     “”通“少”《敦煌曲子词集·捣练子》:“堂前立,拜词娘,不角眼中泪千行,劝你耶娘小怅望。”(词:通“辞”。角:通“觉”。)
【讼】初六 象曰 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译】《象》“不能长时间进行诉讼之事。”是说诉讼不可长久持续,虽然“少说话”,是他的辩词已经说清楚了。
注释
:“”通“辩”。口头上争论。《荀子·解蔽》:“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
     “”明白,清楚。《战国策·赵策》:“明谓左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二 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译】九二
没胜诉,返回就逃离他的原居地,到另外人多的城邑居住,没有灾祸。
注释
:“”战胜;成功。《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返回。《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就。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
     “”逃亡;逃跑。《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表示约数;多次;多数。《战国策》:“鲁仲连辞让者三。”
     “三百户”即户数多的地方。
     “”错误;过失;灾祸。《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二 象曰 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译】象
没胜诉,返回后就逃离隐藏起来了。这是自己地位低下的百姓同地位高的上级争讼,祸患到来是咎由自取呀。
注释
:“”本义:躲藏。《汉典》又藏也,隐也。《贾谊·吊屈原文》鸾凤伏窜兮,鸱鴞翱翔。《晋语》可以窜恶。《注》隐也。
     “”臣下;百姓。《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尊长,上级。《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多也。”
     “”到。《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选取。《汉书·贾谊传》:“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6: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讼】六三 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
接受过去的教训,视其为反面教材,经过坚定不移的磨炼自己,最终能够好起来,或许能跟随君主作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做事都要怀有忠诚之心。
注释
:“”受。《汉书·谷永传》:“不听浸润之谮,不食肤受之诉。”
     “”原来的;从前的。《诗·大雅·抑》:“告尔旧止。”
     “”善教。《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注》德,谓善教。
     “”磨砺。(磨练)《战国策·秦策一》:“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
     “”跟随。《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
     “”官职、职务。《说文·史部》:“事,职也。”
     “” 無。连词。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汉书·高后纪》:“无少长皆斩之。”
     “”通“”。真心,诚心。《论衡·感虚》:“疑世人颂成,闻曾子之孝天下少双,则为空生母扼臂之说也。”(空:凭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06: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讼】六三 象曰 食旧德,从上吉也。
【译
“接受过去的教训,视其为反面教材,”是说跟随君主做事才是最美好的工作。
注释
:“”随行,跟随。《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君主,帝王。《管子·君臣下》:“民之制于上,犹草木之制于时也。”
     “”善,美。《礼记·曲礼》:“吉事先近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四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
诉讼失败,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精神得到解脱徐缓的回到正常轨道,吉祥如意。
注释
:“”回归,还原。《论语》:“言不可复也。”
     “”走近;接近。《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生活。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解,脱。扬雄《太玄经·格》:“次三,裳格鞶,钩渝。”
     “”徐缓。《史记·淮阴侯列传》:“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四 象曰 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象
》“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精神得到解脱徐缓的回到正常轨道,”是不再奔逃了。
注释
:“”通“”。奔逃。《吕氏春秋·爱士》:“昔者,秦繆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失而野人取之。”(服:古代一车四马,中间两匹叫服。)
     “”正。《书·禹贡》:“厥赋贞。”传:“正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9 15: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易友 于 2015-8-9 15:58 编辑
赵庚白 发表于 2015-7-31 10:28
【讼】九四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
诉讼失败,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精神得到解脱徐缓的回到正常轨道,吉祥如意。
注释
:“复”回归,还原。《论语》:“言不可复也。”
     “即”走近;接近。《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命”生活。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渝”解,脱。扬雄《太玄经·格》:“次三,裳格鞶,钩渝。”
     “安”徐缓。《史记·淮阴侯列传》:“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讼】九四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这样分句可否?即对应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安贞吉{: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8: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易友 发表于 2015-8-9 15:54
【讼】九四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这样分句可否?即对应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

此“安”非彼“安”也。
【讼】九四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中的“安”是“徐缓”的意思。
而【坤】卦辞中的“安”是“止息”的意思。
古文有时同一字出现在一句话中就含两种意思。况且此“安”是出现在不同的两卦中,就更不能按相同的意思理解了。例如: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此句有五个“知”字,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聪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09: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五 讼元吉。
【译】九五
诉讼的结果百姓吉祥如意。
注释
:“”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九五 象曰 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象
》“诉讼的结果百姓吉祥如意。”因为判决是适当的公正的。
注释
:“”合适,适当。《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
     “”正当,合适。《后汉书·皇后纪序》:“虽成败事异,而同居正号者,竝列于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4: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上九 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
诉讼时着细布制作的高级服装、盛佩巾的小囊、佩带等佩饰齐全,结束官府大堂的诉讼时将其脱下,如此多次进行。
注释
:“”代词。代人或代事物。《世说新语·自新》:“或说处杀虎斩蛟。”
     “”通“”。细布。《列子·周穆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阿:轻细的丝织品。)
     “”小囊。盛佩巾等物,束于腰带。《礼记·内则》:“男鞶革,女鞶丝。”。
     “”佩带。《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官府大堂。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府朝初建,俊贤翘首。”
     “”脱下。《雪赋》:“念解佩而褫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讼】上九 象曰 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象》
在诉讼时为应和场面而调换服饰,也不足以受到尊敬啊。
注释
:“”应和。《吕氏春秋·圜道》:“宫徵商羽角,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可以相违,此所以无不受也。”
     “”服饰。《孟子·告子下》:“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