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浅龙勿用

《詩經·大雅-蕩》讀讀看,怎麼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5-9-23 17:05 编辑

好吧,既然Y兒學兄想看下半段的解釋,淺龍就寫幾句:

記得有一部當代科考紀錄片名字忘了,說得是德國考古考察團曾經到過東亞進行古地理地貌及古氣候的考察,臨走時甩下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古老的中國地域沒有經歷過第四紀的冰河期,因他們沒有找到相應的古地理地貌特徵而無獲之返。而當代的我國科考人員在多年不懈的野外作業努力下,卻發現了很多冰河紀時期具有古地理地貌的特徵,遍布大江南北,那就是國際科考認定的冰臼地貌,大到近20米直徑;小到碗口大,深度不一,有的深不見底。這說明在古老的東亞,今我國土地域內與古老的歐洲同樣經歷過七千八百萬年以內的冰河紀。造成冰臼古地貌的原因是在最後一級冰河期時的全球古氣候的變遷,由冰冷氣候忽然驟變成溫暖以至於炎熱氣候,使其以往早已適應冰冷氣候的遠古人類再次地不得適應驟變的氣候變遷,導致從岩洞、地穴或半地穴式的聚集地逃了出來的主要原因還是那老早存在的古冰蓋層逐漸融化形成洪範隨後又導致洪水的暴發,淹沒或被沖垮了土石鬆垮的丘陵與山脈,上千年的洪範加之雨水連年,融化的冰水象脫了韁繩的野馬一樣的跌落與奔騰著,從幾十、幾百、幾千米的海拔高度砸向岩石表層,千年不懈地穿鑿,鬼斧神工一般把堅硬的岩石造成了今天見到岩壁光滑的冰臼地貌,這就是今人被忽略而不可想像的古地理地貌特徵之背景。也許這樣的敘述還不能引起學人們的關注,那麼再當這裡的易學網友們繼續面對古文獻學習釋讀時,會依然找不到遠古時期的歷史大環境,依然對不上遠古時期的主要人類之對象,放棄了時間、地點、人物而僅此在揣測書面文字句的派生之意義,斷章取義地套進了宗教門之說教陋習,從而不得要領地使用今漢字邏輯,使其古老的原文初衷卻遊移在旁門左道上行程了距離。


捕获.JPG

http://image.haosou.com/i?ie=utf ... =%E5%86%B0%E8%87%BC

另:
从考古资料看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海进海退【转载】
——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  葛国庆


天生蒸民 其命匪諶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而《詩經·大雅-蕩》本文古念舊詩源義(上半段)只是在訴說天神造孽,使其原住民備受煎熬;(下半段)對其原有
住民適應常規氣候(下)一再驟變成水深火熱局面,形成了一種顛覆性的、命中注定信仰性的背離(一變可就是上千年啊),感嘆道:混亂的節氣雖然被在意了開局,那像這樣罕見的懲罰期何時有個結局的問責!難道不是嗎?

注:
1:烝 —— 《說文》:“烝,火氣上行也。”《爾雅·釋天》:“冬祭日烝。”
2:匪 —— 《說文》:“器也,似竹筐。”;不正的事物等。
3:諶 —— 誠諦也;信也。《書·君奭》“天命不易,天難諶。”
4:靡 —— 散亂,披靡。
5:不 —— 非否定義。專注;關注,注視。
6:克 —— 《說文》:“肩也。”、“肩者,任也......能勝此物為之克。”

{:soso_e17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7: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5-9-25 10:09 编辑

《詩經·大雅·蕩》圖文釋義:

原文:
蕩蕩上帝 下民之闢 疾威上帝 其命多闢 天生蒸民 其命匪諶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圖片選自《法老與眾神:出埃及記》

蕩蕩上帝

圖片選自《法老與眾神:出埃及記》

下民之闢

圖片選自《神醫》

疾威上帝

圖片選自《神醫》

其命多闢

圖片選自《沙漠騎兵》

天生蒸民

圖片選自《新世界》

其命匪諶

圖片選自《法老與眾神:出埃及記》、《神醫》合成

靡不有初

圖片選自《新世界》

鮮克有終

合成用圖
下民之闢.jpg
鮮克有終01.jpg
鮮克有終03.jpg

{:soso_e17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1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9-26 12:07 编辑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5-9-23 10:21
好吧,既然Y兒學兄想看下半段的解釋,淺龍就寫幾句:

這說明在古老的東亞,今我國土地域內與古老的歐洲同樣經歷過七千八百萬年以內的冰河紀。
“冰河紀”至少也是二三百万年前的事啦。人类的记忆里竟然还充斥着这等的许许多多记忆留存——完全是不可能有的洪荒奇迹。



另:
从考古资料看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海进海退【转载】
——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  葛国庆
http://xsz4375.blog.163.com/blog/static/47810256201041544541224/
从其述说来看,那就是155米/15000年,一年约1厘米,发好大水啊!难道先民都是“死人”、石人来着!——完全不靠谱,都没调调的滥侃。



1:烝 —— 《說文》:“烝,火氣上行也。”《爾雅·釋天》:“冬祭日烝。”
要冬天烤火吗?这是——。



《詩經·大雅·蕩》圖文釋義:

原文:
蕩蕩上帝 下民之闢 疾威上帝 其命多闢 天生蒸民 其命匪諶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圖片選自《法老與眾神:出埃及記》
扯那么大的场面——干甚?这么无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 08: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呢?
——要整点靠谱点的内容拿上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1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5-10-1 16:50 编辑

从考古资料看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海进海退【转载】
——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  葛国庆

宁绍平原,由浙江中东部的萧山、绍兴、上虞、余姚、鄞县、镇海七市、县、区的海岸平原组成,其状成东西向走廊。它南倚天台、四明、会稽三大山脉,北枕杭州湾,东濒东海,西临富春江,总体地貌呈南高北低走势,依次为山地—平原—海岸格局。这里海岸线特长,以明清拒潮海塘为基线,自萧山至镇海,岸线长达210公里,面积达8000多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内仅次于杭嘉湖平原的最大平原。历史时期的宁绍平原,随着海进海退,潮起潮落,水陆交替频繁。因此,生活在这一走廊地带的古人类,往往被迫随着海潮的进退,演绎着海进我退,海退我进的人地奋斗。毫无疑问,这一地区历史时期遗存的人类遗址,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海进海退的印记,假如我们手头有足够多的遗址发掘资料,就不难梳理出几次大的海进海退在宁绍平原的活动规律。可惜的是当今这一区域的遗址考古资料尚不够齐全,有许多还被深深地埋在地下,不为世人所知;更有不少虽已被发现或发掘,但要素信息获取不足,给相关课题研究带来遗憾。尽管目前我省对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还处在薄弱阶段,遗址资料为历史研究所用还相对滞后,但这并不排除,我们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先作些探讨性研究,为后人作些奠基。

对宁绍平原海进海退的全面深入研究,得归功于陈桥驿先生。他在1984年的《地理研究》和1989年的《东南文化》上,先后发表了《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和《越族的发展与流散》等研究文章,为我们今天展开对宁绍平原的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椐陈桥驿先生的研究成果,本文仍以三次大的海进海退为纲目,并试图借鉴现有遗址考古资料,再作些相关细节的研究尝试。

一、星轮虫海侵与宁绍平原
陈桥驿先生在《越族的发展与流散》中称:“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0万年以前,海退则在距今7万年以前。这次海侵从全球来说保存下来的地貌标志已经极少,不必再说宁绍平原了。”已往考古资料显示,浙江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是建德乌龟洞距今约5万年前的人类犬齿化石“建德人”;其次是临海灵江底河砂中伴出的头骨化石“灵江人”和桐庐印渚镇的头盖骨和下颌骨化石“桐庐人”。但新的考古资料就彻底改写了浙江的人类活动史:安吉上马坎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表明,浙江的古人类活动历史至少在距今5-10多万年前;而今又在原遗址下再次发现更早的遗址,有专家初步把它定为距今80万年前。新的研究动向将“建德人”犬齿化石重新鉴定,认为在10万年以前。如此,宁绍平原上目前虽尚无星轮虫海侵时期古人类活动的考古依据,但说它没有尚为时过早。

二、假轮虫海侵与宁绍平原旧石器时代遗址
“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4万多年以前,海退则始于距今约2.5万年以前。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规模极大,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公里,东海中的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海大陆架前缘-155米,C14测年为14780±700年前,这是至今发现的假轮虫海侵的最后海岸线。这次海退,对于中国东部各地原始居民的繁衍发展,关系至为重要,宁绍平原即是其中之一。”
假轮虫海侵海退期间宁绍平原上人类活动迹象的有无,从外围的考古资料综合分析,基本可以给“有”的回答。这因为稍外围有“上马坎人”、“建德人”、“灵江人”、“桐庐人”作依据,近围有浦江1.1万年前的上山遗址,嵊州1万年前的小黄山遗址。从理论上讲,宁绍平原上之所以尚没有发现假轮虫海侵时期的遗址,其理由不外于三:其一,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少有形成群居定居的习俗,长期的游荡生活,加上生活器具的原始与简陋,往往尚难形成足以反映当时生活面貌的遗址;其二,这一带海进海退活动频繁,海岸线的升降大起大落,加上后一次卷转虫海侵使海平面足足上升了100多米,这就有可能使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带近海而居的古人类遗迹,大多已远在今海岸线外几百公里的深海底下;或虽在宁绍平原下,但早被厚厚的一次次的海侵淤积泥所覆盖;其三,我省浙东沿海史前遗址的全面调查与发掘,近10年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考古工作者去努力。再则,旧石器时代遗址较之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客观上发现概率更低,发现难度更大,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一大方面。惊喜的是:这一带更早的人类文明曙光似乎已渐渐向我们走近。余姚田螺山遗址《发掘简报》称:“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通常会把纯净的淤泥层看作生土层。在田螺山遗址距地表5米多深的淤泥层下的地下山坡表面发现了一些微粒木炭,另外在DK3(施工坑)一角的地质钻探中,在近10米深处发现了一些木炭和可能是小陶块的颗粒,这为我们在姚江流域寻找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古人生活遗存、揭开河姆渡文化起源之谜提供了线索。”中国文物报社研究员曹兵武对此认为:“浙江的好几个遗址都有海侵地层的线索,在田螺山是上下海相沉积层之间夹着文化层,遗址所用水稻田的上下还有明显的沼泽泥炭化堆积层,这是研究在全新世海侵与气候、环境波动变化十分难得的线索,如果通过文化与自然地层的结合与精确研究,能将大家普遍关注的全新世几次大的环境事件的确切时间、幅度等搞清楚,不仅解决了这个遗址聚落选址与兴衰变化等地区性问题,也将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一些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适应问题提供精确的标尺。”相信,随着浙江旧石器时期遗址考古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宁绍平原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获取,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假轮虫海侵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或遗存物,一定会有全新的发现与收获。

三、卷转虫海侵在宁绍平原遗址中的印痕
“卷转虫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到距今1.2万年前后,海岸就到达现在水深-110米的位置上,到1.1万年前后,上升到-60米的位置上,到了距今8000年前,海面更上升到-5米的位置上。这次海侵在7000-6000年前到达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伸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钱塘江以南,今会稽、四明诸山山麓冲积扇以北,也成为一片浅海。”这是陈桥驿教授及其老一辈地质、地理学家们共同研究的成果。
为便于对上述卷转虫海侵几个年段,与宁绍平原及其近周已发现发掘的遗址,有个更直观的了解与对比,这里先撷取一些代表性遗址所公布的断代,与卷转虫海侵所对应的年段进行罗列排序,以寻找海侵在这些遗址中的印记。

表一  卷转虫海侵进程与宁绍平原及其近周代表性遗址概览
  
海侵分段
  
各段距今时间
与现海平
  
面高差
遗址名称
遗址断代
  
(距今/年)
12000年前后
-110米
11000年前后
-60米
浦江上山
11000-9000
8000年前
-5米
嵊州小黄山
10000-8000
(三~四)
8000-7000年
(?)
萧山跨湖桥
8000-7000
7000-6000年
最高峰
  
(?)
慈溪童家岙
7000-6400
余姚田螺山
7000-5500
余姚河姆渡
7000-5000
五※
6000年以后
  
(探讨期)
(?)
宁波八字桥
6000-4700
绍兴寺前山
6000-3000
舟山唐家墩
5700-4700
临海里坑
5500-4500
余杭良渚
5300-4200
绍兴马鞍仙人山
5000-4000
绍兴马鞍凤凰墩
4500-4000
绍兴陶里金白山
4500-4000
绍兴陶里壶瓶山
3600-2000
绍兴安昌后白洋
3000-2500
绍兴袍谷
2300-2000
〖注:表中卷转虫海侵分段中的一、二、三、四,按陈桥驿先生《越族的发展与流散》一文所列;(三~四)、五※,系笔者为便于探讨问题而加〗

   上表可见: 卷转虫海侵第一阶段,宁绍平原及其近周,尚未见相关遗址的发掘资料。第二阶段,在浦阳江上游发现了距今11000~9000年的上山遗址。第三阶段对应遗址是2005年新发掘的小黄山遗址,距今10000-8000年。(三~四)阶段对应遗址,正好有距今8000-7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该遗址最大的亮点是:出土有完整的独木船和木桨,且制作讲究,工艺先进,它是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水文化实物见证。然而,从其文化层之上覆盖着厚达4.6米的青灰色湖相淤积泥来看,它的突然中止,似乎与一场突然降临的既大面积、又长时期的水害有关。第四阶段代表性遗址可选为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 - 5000年。该遗址上层文化层之上,与萧山跨湖桥遗址一样,也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青灰色湖相淤积泥,其中北面最厚处达2.5米。这些在遗址考古中文化层之上的地层,虽非文化层,却与文化层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它极可能记录着整个遗址突然覆灭的真实原因,可惜目前许多遗址发掘报告都没能记录这一点。

四、问题与思考
这里需要专门提出问题并力求引起思考与讨论的是:上表中的“五※”,属笔者自定并特意附加的,我们暂且把它作为探讨期。这是因为按陈桥驿先生的研究成果,在距今7000-6000年,为卷转虫海侵的最高峰期。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时期,这次海侵就将转入海退,海岸线又将渐渐退离宁绍平原。但根据这以后宁绍平原及其浙东沿海已发现发掘的遗址布局与对应断代情况来看,似乎当时的人类居址,并没有稳定下来,或随着海退向海岸线延伸。恰恰相反,之后的遗址反而一直在自东向西迁徙,尤其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系列遗址,自舟山、象山、奉化、宁波,越过余姚的姚江流域,一直向西进入绍兴、萧山。从地理位置看,从东向的杭州湾口一直向西向的杭州湾纵深迁徙,最终渐渐远离东海;从迁徙趋势看,从海口逐渐向内陆高地、山间盆地深入,最终进入山地或登上平原中的丘阜;从相对年段的遗址数量变化看,呈现出少——多——更多——更少的态势。这里想借用冯小妮、高蒙河两位学者在《东南文化》上发表的《宁绍地区早期遗址群的量化分析》一文成果,并经概括整理成表二,以利从遗址迁徙兴衰的脉络中,间接分析和探讨相关问题。

表二  宁绍平原及浙东沿海河姆渡文化时期遗址兴衰概览
  
分期
  
距今时间(年)
相当于环太湖流域对应文化时期
总 数
  
主 要 分 布 地 及 趋 势
7000-5800
马家浜文化
16
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区北麓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峡港海积平原,最集中处在姚江流域,晚段比前段数量有较大增幅
5800-5200
崧泽文化
44
分布格局和一期未发生质的变化,仍以姚江流域为主且较集中在北岸;但晚段数量激增,平面布局也有较大突破,有向四周发散趋势。舟山群岛出现遗址,象山、奉化有所增加
5200-4000
良渚文化
72
分布更呈分散趋势,姚江流域开始向支流发展;晚段舟山至姚江数量急剧减少,重心明显西移,绍兴地区密度超过姚江流域
4000-3100
马桥文化
7
数量大幅减少,且多集中在绍兴地区;浙东沿海仅象山一处

根据表一、表二所反映现状,笔者以为有以下三方面问题值得思考与探讨:

(一)、卷转虫海侵最高峰时间极有可能不在距今7000-6000年,而在距今5000-4000年间。
这里主要以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关系和遗址群在宁绍平原的迁散趋势、兴衰规律为分析依据。理由有三:
1、遗址发掘中之地层叠压依据。上面已经说了,河姆渡遗址上层文化层之上,叠压着厚达2.5米的青灰色湖相淤积泥。再扩大些视野,整个姚江流域及其周边,30多处河姆渡文化遗址群,虽然有些资料没有明确标注上层文化层之上的覆盖层,但其下限时间几乎都与河姆渡遗址十分接近。这一共性能说明什么呢?除了在距今5000年前后,淹盖在河姆渡遗址之上的那次大海侵,陆续把周边不同高差中的遗址,一一淹埋于海水之下外,恐怕其他不会再有如此的外力,能促使这么多遗址形成这一共性。

2、姚江流域遗址群突然分散、急剧减少之依据。上述表二分期中明显可以看出,第一期至第二期前段,在宁绍平原及其沿海上的遗址,不仅居址稳定,且发展较正常,未见任何导常趋势。但第二期晚段起,已有轻微骚动的感觉。到第三期前段明显出现异常情况,中心区域姚江流域上的遗址渐渐往支流转移。这一反常趋势,证明在河姆渡遗址周边的姚江核心区域,已渐受水害进犯。到第三期晚段,这一当时宁绍平原上人类活动最繁华之地,已出现土崩瓦解之势,表现出遗址存有量一落千丈,一部分进入南部山麓,一部分向西进入萧绍流域,今绍北平原中几多山麓间或小丘阜上的几处遗址,当是这批西撤队伍的足迹。从众多遗址上下限断代看,完成这一剧烈动荡的时间,正是距今5000-4000年间。

3、大禹治水故事情迹之依据。在江南大地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口碑流传极盛,且多种史料均广有记载。《尚书·尧典》载: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吴越春秋》云:“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瘀塞,四渎壅闭”。]又曰:“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越绝书》云:大禹“忧民治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这里暂且不争辩大禹治水的故事是真有其人其事还是神话传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会是当时特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衍生物,否则,多种史料不可能如此长篇累牍地详述那“汤汤洪水”中大禹父子先后治水的故事。窃以为,在距今5000-4000年的尧、舜、禹时代,真是那场卷转虫海侵最后一波也是最高峰的一波海进,肆虐了宁绍平原,才导致这一区域间已处于密集型的遗址群,遭受了近乎灭顶之灾的水害。联系禹父鲧治水不成,而至禹顺利平成的故事情迹,抑或正是鲧治水尚处于剧烈的海进期,而至大禹治水时已得天时地利,海进已从最高峰期转入稳定期,甚至海退期,故治水得成。这决不是凭空臆想。
固如此,卷转虫海侵最后一波洪峰当肇始于距今5200年前后,至5000年河姆渡遗址终止时,海侵已淹及姚江流域较低洼地块。之后海侵继续推进,海平面不断上升,遂导致整个姚江流域主干段上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群全面迁散,一部分顺着姚江支流向上游的四明山地迁徙,一部分向西向的杭州湾纵深进入绍兴、萧山。由于这次迁徙十分分散,又多散落在大范围的山麓冲积扇之中,不久后的海退又使他们陆续辗转,这或许就是今人较难发现这阶段比较成气候的大遗址的原因之一。

(二)、卷转虫海侵最高水位有可能在今海平面上12米左右。
目前所能见到的卷转虫海侵分阶段海平面资料,仅为陈桥驿先生考定的第一阶段距今海平面-110米、第二阶段-60米、第三阶段-5米这三组数字。而最高水位呢?至今还是个空白点。由于绍兴是越国的发祥地,越国建国始自夏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年,即距今4000余年。这时卷转虫海侵已越过最高峰,继而进入渐退期,越国也开始在会稽山南今平水镇所在地的若耶溪旁建城立业。若耶溪侧有地名平水者,谓历史上曾有海水至此而平之说;平水又有地名“潮停弄”者(今改为茶亭弄),在今平水老街中段,土著盛传历史上海潮曾直薄至此而停。联系平水集镇下地层,在“潮停弄”稍下的“大道地”处,地下就全是海相淤积泥,证实海水确曾淹过这片土地。又上世纪60年代,在今平水镇会稽村昌峰自然村的田畈下,曾在海相淤积泥中挖掘出早期的独木船,只是当时未能进行科学考古发掘,也未能把木船保存下来,实为之惜。但这已能说明,这里也确曾是一片海滩与港湾。根据绍兴方志与史料记载,自越王勾践建山阴小城和山阴大城以来,若耶溪一带已不再有海侵,也无任何象星轮虫、假轮虫海侵之记载,则可以说,平水若耶溪一带的海相淤积泥层,当始自卷转虫海侵最后一波洪峰。查得今平水镇“潮停弄”口的黄海高程为15.9米,而绍兴北部今海平面的黄河高程为3.9米,则可以推算出:卷转虫海侵最高水位当在距今海平面之上约12米。

(三)、卷转虫海退完全退出绍北平原的时间,当在春秋末至战国初。
要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和史料信息,较确切地推定卷转虫海退完全退出绍北平原的时间,已经不是件多大的难事。首先,在绍北平原中和整个平原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袍谷,已存有袍谷战国遗址,时间为战国中晚期。就是说,当历史进程到战国中晚期,绍北平原中的海水已基本退尽,要不,人类居址就不会也无法进入这片土地。其次,春秋末期的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已委相国范蠡,在今绍兴的府山、蕺山、塔山三山之内,营建山阴小城和山阴大城,这也至少说明,这城址上肯定也已退尽了海潮。但由于绍兴城内自古有九座山,城址是建在有小山围护的台地上的,这里的地势会比袍谷遗址那里高出许多。城址上退尽了海潮,并不能肯定地说绍北平原上也已不再是浅滩或沼泽地了。再次,在绍北平原同一水平面下,至今未曾发现过春秋时期的墓葬或相应的地层文化,连平原和南部山区近交的山麓间,所发掘的墓葬也全属战国时期。这从另一角度可以认为:在春秋早中期,绍北平原上越人还无法落脚入住,或者至少还是一片沼泽地,否则,此时越人的居址或墓葬,肯定也会已进入这一区域。仅此三点,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绍北平原上的海水,直到春秋中期前后才基本退尽;春秋末年,地势相对高耸的台地上已可筑城;到战国中期,越人才完全可以进入这片平原,进行耕作和营建家园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4 0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10-4 12:17 编辑




没说错啊!——“那就是155米/15000年,一年约1厘米,发好大水啊”!
如果先民都是“死人”、石人,蹲着不会动弹的,那肯定就淹着了!


再者看看这些个遗址的地理地势位置吧,发个什么水的给淹了是太正常的事,都驻扎在什么的地方嘛。
有没有那一年的1厘米,该怎么发水还怎么发水的

萧山跨湖桥遗址:
QQ截图20151003225718.png

河姆渡遗址:
QQ截图20151003225118.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4 07: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尧典》载: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什么水能方割?还又能怀山而襄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8: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提帖子,看看楼主在这长段时间里有没有新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03: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说Y儿啊,别那么盛气凌人吧,我的功课造作完啦,只是没时间发上来。劝你再好好看看原文章,理解对了再发言。百度查查看什么叫大陆架?什么叫海平面?睁大眼好好看看你理解的数字是正还是负?如果真*象你理解的每年仅退1厘米的话,那科学家的这份报告从根本上说就没啥好考据的啦,怎会出现600公里的海岸线呢,那些河姆渡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又怎会深埋在5~10米地下或海水层里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4 0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10-24 06:44 编辑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5-10-24 03:36
呵呵,
我说Y儿啊,别那么盛气凌人吧,我的功课造作完啦,只是没时间发上来。劝你再好好看看原文章,理解对了再发言。百度查查看什么叫大陆架?什么叫海平面?睁大眼好好看看你理解的数字是正还是负?如果真*象你理解的每年仅退1厘米的话,那科学家的这份报告从根本上说就没啥好考据的啦,怎会出现600公里的海岸线呢,那些河姆渡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又怎会深埋在5~10米地下或海水层里呢?


我理解的数字是正是负,又能如何?

“如果真*象你理解的每年仅退1厘米的话”,——平均1厘米不够,那加大到正负10厘米又能如何?这样先民们就会是“死人”、石人,蹲着不会动弹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5-10-27 15:43 编辑

你個紅燒屁*眼兒的急性子,本不想過早地回答你這個極其簡單的問題,卻非不等我之主旨預想順序,即便告知你也不一定讓你服氣!

帛書六十四卦【鍵】之九三,君子終日鍵鍵夕泥若厲无咎
                                九四,或(魚侖)在无咎
能理解嗎Y兒?還是先把正負數搞清楚以便知其海進水位到底有多深、有多壯觀再說吧老弟,不然的話你和其他人一樣在WG的後遺症中永遠得不到正確的答案,你說呢?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