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9|回复: 1

[百家论战]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1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出生于隋开皇一年(也有人把他的出生年份提前了四十年,认为他活了一百四十多岁,待考),京兆华原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他青年时代研究老庄的哲学,这其中丰富的对立统一思想对他后来的行医经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年后,他不愿意作官,立志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他在行医过程中,逐步丰富了医学和药物学的知识,很快就成了一位名医。
孙思邈不但擅长开方用药,而且还对针灸特别精通。有一次,深州刺史得了一种怪病,脖子肿大,数日水米不进,孙思邈赶到的时候已经危在旦夕,孙思邈用他独特的治疗方法,针灸和药物并用,很快就治好了深州刺史的病。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提出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有一次出诊回来,他看见一个老婆婆哭哭啼啼的走在送葬的队伍前面,几个人抬着一口棺材。让他奇怪的是棺材还滴出几滴鲜血,他拦住老婆婆问是怎么回事,老婆婆告诉她棺材里的是她的独生女儿,难产已经没气了。孙思邈感觉有鲜血留出来,说不定人还有救,就赶紧叫人把棺材打开给产妇号脉,发现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赶紧拿出针来,对准穴位,几针下去,产妇恩的一声醒了过来,紧接着婴儿呱呱坠地。孙思邈一针救两命的消息四处传开,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名声不胫而走。
     孙思邈善于总结行医的经验,并且根据这些事实做出一些合理推断。在很多地区,穷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脚气病,他推断应该是因为饮食的区别所致,他因此建议多吃些动物的肝脏来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建议多吃粗粮治疗脚气病。在当时,魏晋时期服散吃药的风气还很盛行,尤其是五石散。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这些东西吃下去,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但是长时间的吃或者是没缘由的吃就会损害身体。其实,不一定是那些世间难有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吃了才能长生不老,最好的药物往往就是我们日常的饮食。孙思邈坚持认为如果可以用调节饮食的方法治愈疾病,就不要用药。在《千金方》中,特列有“食治”一门,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疗病作用。这些当时很独到的见解在今天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对于中国养生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人们对于免疫和病毒还不是很了解。有的人被疯狗咬伤,轻者怕光怕水,重则意识丧失、全身麻痹,这在当时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这个病其实就是狂犬病,在这里首先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解释狂犬病和免疫,比如在现在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注射疫苗的时候打进去的是什么,告诉大家打进去的是病毒可能大家会吓一跳,但是这是真的。在人体接受到这些不致病的病毒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产生抗体,这个抗体对相应的病毒有一对一的杀灭作用,而且抗体是终身拥有的,例如古代中国人就知道,得过天花的痊愈的人就不会二次得天花,这个就是由于产生了抗体而免疫,比如前阶段非典流行时,治疗非典的方法主要就是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克服。闲话少说,在唐代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孙思邈本着以毒攻毒的思想,把疯狗抓来杀掉,取出脑浆涂在病人的患处(这个方法之前的葛洪也用过),有的症状减轻,有的可以治愈。这实际上是免疫疗法的最早应用和免疫学的萌芽,比西方要早很多年。而且后来中国出现的点痘之类的免疫措施,都和这个有关系。(其实我现在也建议采取这个方法来治疗,我小时侯也被狗咬过,虽然不是疯狗,但是也打疫苗了,至今还有点怕狗呢。采取这个免疫措施,可以消除被咬的人的心理阴影。)
     他对中下层的老百姓充满了真挚深厚的感情,他不光医术精湛,而且特别注重医生的医德,对于穷苦的百姓看病他不收诊费,有时还增送些药物。
     有次有个小伙子急急忙忙找到孙思邈,说尿不出来尿,小腹憋的老大,快要憋死了。情况紧急,吃药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孙思邈看见院子里几个小孩在拿着葱管吹气玩,就灵机一动,把一段葱拿来,从中间取一段,小心翼翼的插到患者的尿道中,轻轻一吹,尿就排出来了,患者的病也好了。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以往的继承和学习是优先于发扬和改造的。这个可能与中国古典文化是相关的:祖宗的法是亘古常新的,祖宗的方是永远有效的,谁也不能轻易的改变祖宗的成法。孙思邈对于医学理论,不拘泥于古人已有的经验,不迷信前人固定的套路,不执迷于先贤成书的文献。有一次,一个患腿病多年的病人找孙思邈来看病,孙思邈找遍了患者腿上的穴位,患者一直还说痛。孙思邈就想,除了古人总说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了吗?他就一个一个部位的按,问病人是不是这痛,按着按着,突然病人说:“啊!是这痛!”孙思邈照准穴位对症下药进行针灸治疗,很快病人的病痛就消除了。这个由孙思邈发现的穴位,由于病人在叫的时候发出“啊是”的音,也就叫做“阿是穴”。
     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应该说是创建妇科的先驱。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除了治病,他还把用药和各种医学的知识总结起来,写成了很多流传后世的医学类书籍。
其中,《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参考了唐初以前的医药著作,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写成。主要内容有总论、临床各科、食治、平脉、针灸等内容。《千金翼方》是《千金要方》的补编或姊妹编。这两本书合起来就是后来广为流传并且影响深远的《千金方》  此外他还写过《银海精微》、《五脏旁通明鉴图》、《明堂经图》、《千金髓方》、《福禄论》、《摄生真录》、《三教论》、《神枕方》等书,有的现在已经亡佚了。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正如孙思邈自己所说的,他把救人看得比千金还重,他把医学真正作为自己的事业,他本着朴素的人本主义精神,行医看病几十年,在普通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继承了中医的优良传统,并且把中医发扬光大。他生活非常简朴,一生活了一百多岁,在临死前,还关照亲属,要用薄棺材,随身衣服葬殓他,纪念的礼品不必用猪羊,以免造成浪费。 他的医术高超,不慕名利,医德高尚,治病救人,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因此,在他死后很多人给他立碑修庙,以纪念他对百姓做出的贡献,纪念他对中医中药做出的贡献,纪念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的贡献。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千江有水 + 3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的文章还有几篇,如果不出意外,这几天都贴出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