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6|回复: 14

[原创] 示范谓之教,模仿谓之学,教学之道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16:0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我来释义:
弃绝对圣智的吹捧,民利百倍;
弃绝对仁义的叫嚣,民复孝慈;
弃绝对巧利的宣扬,盗贼无有。
这三个“弃绝”,只说(只表现在文辞上)是不足取的,因此要明白所属真义一一落实在行动上才行。
保持朴素的品质,少些私欲的冲动,拒绝对这三种恶习(应被“弃绝”的)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再无隐忧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19: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弃绝对圣智的吹捧,(最理性化的结果是)民利百倍(——但也有造成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相较之下,这种可能性要大得多)
弃绝对仁义的叫嚣,(最理性化的结果是)民复孝慈(——但也有造成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相较之下,这种可能性要大得多)
弃绝对巧利的宣扬,(最理性化的结果是)盗贼无有(——但也有造成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相较之下,这种可能性要大得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0:0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0-17 19:40
弃绝对圣智的吹捧,(最理性化的结果是)民利百倍(——但也有造成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相较之下,这种可能性 ...

故我在先生所言极是!
不过我这里并不是在吹捧老子有多高明,而只是想揭示老子的本意。
事实上,老子的治国方略未必高明于孔子。但就认识论而言,老子对自然的认识远远超过孔子。我总感觉这两个老头儿一个对自然特别感兴趣,一个对社会特别感兴趣,对自然感兴趣,看问题会更深刻、更基础一些。所以,老子做人比较低调,而孔子做人却比较高调,大概就是这样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0:3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纵观《道德经》,我们不难发现,老子似乎特别反感人们做“伪”(说来也真是奇妙,“伪”字就是“人为”,所以老子提倡“无为”,哈哈!玩笑)。尽管孔子也多次强调做人要诚信,但总感觉不像老子那样态度坚决。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0: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现代人要回归淳朴,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7 22: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0-18 09:35 编辑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0-17 20:44
让现代人要回归淳朴,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我以为,道德经的理论难题在道德经之外;
或者说道德经未曾言明的理论预设有问题;
而一旦不考虑对其理论预设的质疑,或者说一旦走入道德经,就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且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享受;
这或许就是我原来那个第三小节“道行天下”欲言又止的方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0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法 于 2015-10-19 08:42 编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具致高的圣心而抛弃世智聪辩,(使民无争心),故民心要好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具致高的仁心而抛弃以义争名,使民无争心),故民心复生忠孝和慈心。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具致高的巧作而放弃以巧求利,使民无争心),故盗贼见无利可图所以无盗。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这三句话,仅仅是文还是不能尽其理,所以最终要令其归到行为上: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知见若白素而不染,心怀而质朴,少私心, 少欲望,此绝学所以无忧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0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向善,我们之所以成为“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圣与智,仁与义,都是自然而然的。

吹捧某种人为定义的圣,智,仁,义,使人性从自然而然中脱离开来,这是违背道的。
譬如玉,确实美。但没有美到忘却生命的价值。
但是经过吹捧,人的价值观就有所改变了。
所谓“民利百倍”,就是从吹捧歪曲的价值观里解脱出来,回归自然,悠然自得。
这是比害怕别人“攘臂而扔之”所“伪”出来的东西自然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09: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5-10-19 08:47
人性向善,我们之所以成为“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圣与智,仁与义,都是自然而然的。

“人性向善”,呵呵··········
都知道混先生是个儒家遗老(遗少),可不曾想还是个标准的腐儒,而且还腐得如此地道;
唯一不能满足儒家标准的是,这番言论实在是逻辑混乱。

好在混先生的这段话印证了我6楼的观点:任何言论都有未曾言明的预设,即便如混先生这等莫名其妙之辞也概莫能外;
这就开启了经典释义的一个崭新空间:你由此获得了一个文本之外的立足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22: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之无为也,知者知之,心领神会。
不知者死心塌地,教亦弗知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0 0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5-10-19 22:30
道之无为也,知者知之,心领神会。
不知者死心塌地,教亦弗知也。。。。。。。。

说这话的人意在暗示自己当然就是“知者”,或者无论如何也是之一;
不过这倒也算是他的真实想法,因为在他看来想达到“心领神会”那是十分“易知易行”的;
既然无为就是无意识之为,那么来个脑外科手术摘除大脑皮层的行为意识区域,他就一步到位地、一劳永逸地、一塌糊涂地、一鸣惊人地、一地鸡毛地、一以贯之地“心领神会”了,呵呵········

自然造化创造了人类高贵的意识、意志、情感等等心灵能力;
他却要铲除这些能力而后快;
还非得声称如此就能达到与自然相一致、就能无为而无不为;
呵呵,果然是“不知者死心塌地,教亦弗知也。。。。。。。。
这个判词对于混先生来说还有一个特别严格的事实依据:没有了大脑皮层的混先生可是真真切切的、实实在在的、如假包换的、童叟无欺的、七日无理由退款的“教亦弗知也”,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0 1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1-9 16:45 编辑

11楼评注:浑沌道长  如此回帖,确实是把故兄刺痛了,。。。。。 无心之失,还望故兄海涵。。。。  发表于 8 分钟前
·····················································
嗯,我得承认,混沌先生“如此回帖”杀伤力特别凶残,确实把我驳倒了,驳得我是哑口无言、胡言乱语、张口结舌、百口莫辩、气急败坏···············呵呵;
我是大败亏输,混先生则是大获全胜;
更为重要的是,混先生成功找回并运用了失传已久的阿Q精神胜利大法;
我建议尊重学术惯例,将阿Q大法重新命名为“混Q大法”,以昭示混先生对此法的特殊贡献,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2:0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网友各抒己见,参与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5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理通,逻辑顺,谓之“通顺”。
语句不通顺,纵然千言万语,依然不知所云。

许多人解读经典,首先考虑的不是经典文本的情理逻辑,而是自以为是地认为经典应该代表真理,所以总是先定格真理,再附会文义,其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03:5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理的成立是有时代背景的,一旦墨守成规,经典自然就成为了真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