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72|回复: 7

[唐朝] 《酉阳杂俎》的酉阳是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6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5-12-16 11:32 编辑

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38092/10486756.htm
“《酉阳杂俎》,酉阳,重庆市酉阳县﹐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秦时有人避乱隐居学习于此。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其书内容又广泛驳杂,故以《酉阳杂俎》为名。”


http://www.guoxue.com/?p=4326
“《酉阳杂俎》,酉阳,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梁元帝赋中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

暂时没找到第一种说法的原出处(该死的百度百科,引用不指明出处!)第二种说法可能最早出自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178页。

查《新唐书》(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newtangsu/lianshu.htm),“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出自列传第十四“屈实尉迟张秦唐段”,其中“段”指段成式祖上段志玄,并无单独的“段成式传”,提到段成式的一小自然段并未指出《酉阳杂俎》书名的来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16: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内府藏本)
       唐段成式撰。成式字柯古,临淄人。宰相文昌之子。官至太常卿。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首有自序云,凡三十篇,为二十卷。今自忠志至肉攫部,凡二十九篇,尚阙其一。考语资篇后有云,客徵鼠虱事,余戏摭作《破虱录》。今无所谓《破虱录》者,盖脱其一篇,独存其篇首引语,缀前篇之末耳。至其续集六篇十卷,合前集为三十卷,诸史志及诸家书目并同。而胡应麟《笔丛》云,《酉阳杂俎》世有二本,皆二十卷,无所谓续者。近於《太平广记》中抄出续记,不及十卷,而前集漏轶者甚多。悉抄入续记中为十卷,俟好事者刻之。又似乎其书已佚,应麟复为抄合者然。不知应麟何以得其篇目,岂以意为之耶?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其曰《酉阳杂俎》者,盖取梁元帝赋访酉阳之逸典语。二酉,藏书之义也。其子目有曰诺皋记者,吴曾《能改斋漫录》以为诺皋太阴神名,语本《抱朴子》,未知确否。至其贝编、玉格、天咫、壶史诸名,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盖莫得而深考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16: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酉山出自《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卷四十九:小酉山,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故梁湘东王云:访酉阳之逸典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1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个传说,可能在当时是人们熟知的典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0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5-12-17 02:10 编辑

谢谢!我更感兴趣的是《酉阳杂俎》的酉阳是今天的哪里。现在看来,第一种说法重庆市酉阳县基本可以否定,似乎没有任何文献佐证。《荆州记》提到,在今天的荆州吗?可能性很小,我们不能因一本以地名为书名的书提到就判定它属于书名中的地名的一部分。

网友“南槐国大宗师”引《方舆胜览》卷三〇“(常德府辰州)小酉山,在酉溪口。” 并说“南宋辰州(与常德府属不同行政区划)境内有‘酉水’。所谓‘酉溪口’,应指汇入酉水的酉溪之口,在今沅陵县境内。” 那么,这两句稍有差异,首先注意《方舆胜览》的常德府辰州和南宋辰州不同,假定前者为今常德,后者为今沅陵,从地图看至少相距100公里。小酉山如果在常德,就不可能在酉溪口,因酉溪口在沅陵。当然假如酉溪口作为地名在多处存在,就没有这个矛盾了。

《康熙字典》释“酉”字:“又大酉、小酉,山名。在辰州沅陵。相傳石穴中有書千卷。又水名。《後漢·郡國志》武陵郡酉陽縣,酉水所出,東入湘。”看来段式的酉阳是今湖南沅陵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典说是湖南沅陵的小酉山,但段成式的前半生随父往来与京蜀间时间较长,据许逸民先生记叙,其出生地当为今成都,且一生足迹遍及四川、陕西、浙江、河南、江西、湖北等地,其中四川时间又是较长的,惟没及湖南。由此并结合书的内容看,以四川的酉阳县取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其中四川时间又是较长的,惟没及湖南。由此并结合书的内容看,以四川的酉阳县取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是!我也注意到这点、有这种想法,但从文献上找不到证据。纯属猜想:是否有可能本来就处于今天四川与湖南、湖北、贵州边界的酉阳当初划归湖南?由于处于边境,交通不便,著书的文人们并不熟悉,误将它当作湖南境内的某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6-1-3 01:06 编辑

抄点供参考

据藏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酉阳县】
1、汉置。后汉至南齐因之。故治在今湖南永顺县南。
2、三国蜀侨置。寻废。故城在今四川酉阳县北。晋永嘉后没于蛮獠。唐末黄巢之乱,酉阳蛮叛,驸马冉人才征之,留守其地,其后遂世有之。宋置酉阳县。元置酉阳州。明玉珍又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初归附,仍为酉阳州,升为宣抚司。冉氏世守其地,所属有九溪十八洞,其民分为三种,曰冉家、南容、犵獠,又改为宣慰司。清初归附,于司治设县,又升县为州,直隶四川省,民 国改县,属四川川东道。

【酉阳山】
1、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里,亦名小酉山,详见小酉山条。
2、在四川酉阳县北一百五十里,接黔江县界,旧置酉阳州,以此得名。

据上面所抄,《酉阳杂俎》中的“酉阳”与“酉阳山”及“酉阳县”的关系哪个密切还不得而知。似乎湖南沅陵的酉阳以山名地,而且小酉山还有两名“乌速山”与“西阳山”;四川的反是以地名山。另外湖南永顺县南的【酉阳县】“汉置,后汉至南齐因之。” 可能南北朝后就不再称酉阳县了吧。

综上,倾向于,《酉阳杂俎》中的“酉阳”与四川关系更密切,取源更大些。

版主yong321补充:
gxfx2016送我私信,我认为有价值,且可以公开以飨读者,还望gxfx2016兄不介意:
“现在重庆的酉阳县,在唐时隶属于黔中道思州,相当于三国侨置的那一个。汉置的那一个在今湖南永顺县南。这两个酉阳县位置分别在酉水(南北流段)的西边和东边。而酉水又在今湖南沅陵入沅江,而沅陵的西北又有酉阳山。
我还怀疑《酉阳杂俎》中的酉阳是不是与‘酉水之阳’某处有关,纯属猜测,总觉得取典说太牵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20 高见!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