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回复: 0

[原创] 【慧宇解老】——第三十八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8 15: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慧宇解老】——第三十八章
    老子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2016年2月18日)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慧宇解评】
    “德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百度百科)
    这一段话对德的解读基本上符合老子的本意。但是这样的解读也只是局限在学术的范围,保存在百度百科的纸面上。在现实生活中和人们的头脑里,“德”依然是孔孟之道的下德。比如感恩戴德这个词,恩与德是相提并论的,都是世俗之中的善的延续。又有谁在乎并认真的去寻找内心中的那个真善,那个与道相联系的能够引导我们悟道并且证道“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是道之用,所以德就应该具有道的无为的特质。老子把这种德称之为上德,是道在世俗生活中通过人的言行显现出来的伟大与崇高。“不德”,就是上德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假象。所以是一种真正的自在自为的德。“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这里的常德是悟道和证道的标志,“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是悟道的标志。“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是证道的标志。这样就不会沉溺于世俗的事物之中无法自拔,所以,德是一个自我相关的实际存在,简称实存。并不在外在的层面上显现,所以是“上德不德”。只有这样的德才是真正的德,在人是沉稳,大度,包容天下;在社会是厚重,安定,纯朴,自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天下有道”,德自然就在其中了。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根据后面的“失道而后德”可以这样认为:在道规范下的德是上德,而一个社会在失去了道以后所倡导的德就是下德。比如厚德载物,这个物指的是什么?如果这个物像老子说的那样是人体中的真气,“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那么这里的重积德就是上徳。如果这个物是像“唯厚德者能受多福”里指的是福禄的话,这个德就只能流于下乘。厚德载物出于《易经》中坤卦的“《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坤已经是六个阴爻叠加而成是十二断了,阴是精神,是意识,可以想象六个不同的意识相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会是个什么样子?能够抵御权利欲的诱*惑而避开灾祸就已经很不错了,在利益情感的纠葛中审时度势的施展一些小恩小惠就想来个名利双收,还能让受惠者心存感激,言听计从。这样的德的说辞真的是好算计,在这样的德的背后是无德,是欲望的爆发,是毫无廉耻的荒淫,偷盗,剥削和掠夺。这样的德展现的是在纷杂繁复的世俗生活之中的福祸吉凶,比如“安贞吉,无不利,无成有终,元吉,利永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等等,其实早已远离了道和德的范畴,是笼统的具象的判断。这就是《易经》在文化中的真实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所在。还有什么德高望重,是一个自封的溢美之词,不过是比别人多活了十几年。人老奸马老猾,盛名之下的人生充满了偏激,贪欲,狡诈,欺骗,背信弃义和不择手段,何德之有?还有德行天下,上德是自我相关的存在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悟和自然而然的自我行为规范,怎么可能跑到外面还满世界的转悠。满世界的转悠的德都是下德。儒家的五德: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信礼义廉耻就是满世界的转悠的俗不可耐的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标志就是无为,无为就能清静,就能让真气归根,就能“心使气”,就能无不为,就能“重积德则无不克”。为什么说“无以为”?那是因为上徳无意于世俗之中的功名利禄,于此中没有什么可做的,没有什么可得的,也就是“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与世俗中的功名利禄息息相关,自然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名利欲是有以为的原动力,而一些精心编织的“下德”不过是小偷强盗掩人耳目的手段。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是顺其自然的导引和认同。过度的呵护只能是“益之而损”。那些假仁则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特意戴上的假面,自是费尽心机,手段百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为了内心中的那个神圣而努力,付出乃至牺牲。国家利益,民族大义,家族前途,集团发展,哥们义气。 义,作为稳定人际关系的纽带,自古及今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成就了蜀国,成就了刘备的霸业。然而只有刘备寿终正寝,关羽张飞都不得好死。“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但是在宋江接受招安以后,义还安在?给初入社会的人带来最大困惑的就是义,刚想给自己争取一点儿生存空间就被人指责“你丫真不仗义”,于是就跟着师哥学仗义,结果好处都被别人拿走了,自己还得给别人擦屁*股。
    “义”是在世俗生活的争斗与厮杀中增强本方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不可少的法宝之一,但也是有着无法逾越的有限性的有为法。两个人的义不同于男女关系,男女的接近乃至结合,是在不断的争斗和反复的权衡之后才完成的。即便是结合以后,这种无休止的争斗也只会愈演愈烈,因为男女关系的纽带是性,而性*交是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弄得好了是打打停停,打情骂俏之中掺杂着卿卿我我;弄得不好了就是两败俱伤。两个人之间的义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联劳协作,是一个一诺千金的承诺。若是其中的一个人违背了这个承诺,另一个人必遭重创,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世上的奸雄莫不义字当先,而卸磨杀驴,狐兔死走狗烹的事在历史上无数次的上演,那些把义字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的人死到临头才知道这个义原来如此的不可靠。义的有限性决定了它的寿命必不会长久,义所依托的事消失了,聚义之人赶紧各奔东西,老子为什么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你不退,你还想再分一杯羹,你让人看着膈应,你会有什么下场不言自明。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是什么?一般来说,礼是人际交往当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是社会生活中除了金钱之外的另一个润滑剂。从古至今,从动物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处处都可以看到礼的存在。我们中国自称是礼仪之邦,礼仪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违背了礼仪,就是大逆不道,就算是家族的权力都可以把你处死。森严的等级从相互之间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小辈对上长辈必须客气的说您,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有可能受到严厉的斥责。对于上级领导亦是如此,必须称呼他的官职,要是能把姓氏也去了就更显得真心诚意。主*席总理总裁委座书*记厂长,喊的人显得那么近乎,听的人洋洋自得。时间长了耳根子就被养刁了,谁要是直呼其名就是对他的轻视侮辱。有人说过,礼是两个相拥取暖的刺猬之间的那个距离。谁要是过了界,就会有人被扎得头破血流。如果哪一个身上没有刺,别人就可以肆意的欺上身来,那你就惨了。所以礼的基础就是必须足够的强大,如果你身上没有刺,那就连跟别人讲礼的资格都没有。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礼是求人的敲门砖。所谓无事不登门既是无事不施礼,若是无事献殷勤,那就非奸即盗。所以在礼的背后可能是阴险,图谋,精心的算计,无解的仇恨。这说明你有足够的实力享受别人的礼遇,哪怕这个礼的后面是变脸之后的冷酷无情。我们在学校学的是如何通过礼来恰如其分的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在社会学的是如何通过礼来获取最大的利益,问题是你有没有资格来施展通过冥思苦想得来的礼,因为“礼不下庶人”。岂止是礼不下庶人,人分三六九等,你的等级比别人差的多点儿人家都不会对你有礼。如果你足够的强大,那么你就可以无礼。一个黑*社*会的老大就只对能秒杀他的人有礼。老北京有一句话叫“未曾学艺先学礼”(这里学字的读音是xiao),作为人之常情,谁愿意把学识和技能教给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学艺也是求人的事,礼遇有加那是必须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不懂礼真的是寸步难行,在别人看来你这是不懂人事儿,分不出高低贵贱,看不出眉眼高低。虽说礼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毕竟它的层次不高,被环境条件所限,附属于目的,欲望,需求,命运之下的一种修养和技能而已。如果有谁无限的拔高礼的地位并把它强加于人,必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道而后德,为什么会失道?其实道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或者不如说道就在我们的身体里,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句话:“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人们被社会生活中的梦幻泡影一样的有为法蒙住了双眼,或者沉迷于物欲,或者笃信于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这些歪理邪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都在有为法的圈子里辗转腾挪,纵然是天花乱坠却绝对逃不开自相矛盾的致命弱点,破绽百出经不起推敲的教义理论与现实相去甚远,但是却成了把人民与道隔断开来的樊篱。因为世俗中的人只认有为法,只认实实在在的存在的东西,只认感同身受,是无法感受和认知“道”的形状,大小和功用。只是知道这些歪理邪说给自己带来的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明白以及激*情,利益,危害和存在感。于是衡量是非的最高标准就是德,也就是老子说的“下德”。这样的德看似超出物欲,超出利益,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这样的话在充满生存竞争的世俗社会里从世俗之人的口中说出来充满了虚伪做作与厚颜无耻,一个内心充满了名利欲的人满嘴的仁义道德,除了鬼不相信,他自己也不相信。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他在处心积虑的为了一己之利精心编织谎言。这样的德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但它不具备起码的约束力。“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一个有道的世界,军队没有了用武之地,就只能去给庄稼施肥。一个有道的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德来自律自己的思想行为,法律就成了一个摆设。在一个无道的社会,“德行天下”凭的是良心,那些无良之人,奸佞之徒则以德作掩护钻法律的空子,行坑蒙拐骗,巧取豪夺,欺老凌弱,骗财骗色之能事。
    “失德而后仁,要是有一天,德也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那么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就是残存于人性之中的那么一点仁慈之心。仁是被儒家高度追捧的一个概念,诚然,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仁的意念存在,这是人性中对生命的伟大和崇高的一种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很多情况下会被利益,欲念,感觉和各种歪理邪说淹没。历史上对人类无数次的大屠*杀都是谁干的?难道都是妖魔鬼怪干的?非也,全都是人类自己干的。这时候仁跑到哪里去了?在这个时候,什么仁者无敌,什么仁者爱人,什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什么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都是屁话。
    “失仁而后义,前面说的宴桃源豪杰三结义,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都是在失仁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为了生存和发展,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说仁是源于对生命的叹服与敬畏的话,那么义就是在混乱与不公的社会中为了维护家族与团体的利益而做出努力和牺牲。小时候邻居家的大儿子常常念叨的一句话是:哥儿们义气,娘儿们矫气,小孩子脾气。这个义字当先的小哥们,不过是一个欺软怕硬,搞点儿损人利己的小把戏,在可以不受惩罚的前提下,偷点儿,抢点儿,但决不失北京小老爷们的风范。义就是这样一个境界:它可以感动世界,让人痛哭流涕;也可以是欲擒故纵的一个托词,一个陷阱。正直的人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狡诈的人也可以在朋友的肋上插两刀。义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朋友存在就有义的市场,这个朋友圈可以扩大到民族,国家,义也就成了民族大义,国家大义。在我们看来,民族大义,国家大义是神圣的崇高的,因为这涉及到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民族战争与国家战争。战争是掠夺,是杀戮。由掠夺与杀戮中的“义”烘托出来的英雄,其普遍性与真正的价值到底又有多少?无论是宗教战争还是生存战争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之争,区别就在于是上帝的利益还是君主的利益。当我们把这样的“义”放到更大的范围加以评估的话,比如与人类的生存,进步,发展和升华相比,世俗中的义真的算不了什么。
    “失义而后礼,当权力与利益之争进入不择手段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义不义的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有利则合,有害则杀,义就成了多余的了。当一个社会没有了仁义,只剩下礼的时候,这种情况,我想大家都不难想象。在一个事事都要求人的年代,礼就显得是那么重要。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也”,到了一个社会的民族文化消失殆尽,只剩下礼的时候,就是社会动荡的开始。所以维稳就成了当务之急。礼的运用有它的适用范围,求人的时候要用礼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诚意,被求的人则用不着礼,于是门难进脸难看。我们通常把礼理解为一种姿态,彬彬有礼,顶礼膜拜,礼遇有加等等。有一句老话:礼轻情意重,这个礼可以是一个祝福,一把折扇,一支玫瑰,一个香吻,简单的付出就足以加固情感的纽带。世俗中的礼却是跟物紧密相连的,谓之礼物。这里可以无礼,只要有物就行了。君不见现在很多送礼的,进门后什么都不说,把物往地上一放扭头就走。收礼的也不用谢谢,用脚把物扒拉到桌子下面或床底下,一切尽在无礼之中,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唯一重要的是夹在物中间的那个纸条,饱含着送礼者的期望与忐忑。之所以忐忑是因为他不能确定与他的期望相比是不是“物”有所值,他不能确定的其实是收礼者心中的贪欲。这个纸条对于收礼者也不是完全不重要,如果事后没有从物中找到送礼者的名字和所托付之事,那么这个纸条就有可能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对于收礼者这样一类人来说,礼往往会成为行动的绊脚石。因为不需要,可是又无法不留痕迹的不讲礼,于是酒就成了既可以放肆又可以冠冕堂皇的最合理的也是最无耻的借口。平时羞于出口的言语现在可以任意挥洒,平时不好意思提出的要求现在是狮子大张口,平时不敢想的现在敢想,平时不敢做的现在敢做。把中国的酒文化发挥到了极致。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不喝酒办不成事,喝了酒就可以不要礼,不要脸,不要羞耻,这是因为酒话不算数。可是你如果真的傻傻地认为酒话不算数,不把酒话当回事,那你真的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那可都是酒精考验的人。
    礼作为人际交往必须的手段,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艺术。用好了如鱼得水,呼风唤雨。礼是由社会生活的需要形成的,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的变化。礼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所谓与时俱进。如果把礼看得高于一切,就会成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桎梏,结果是扼杀了思想,禁锢了灵魂。比如《弟子规》说的全都是礼,针对的是从幼儿到青年时期所有的人,全方位的清规戒律让人稍有不慎就是失礼。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不是奴才就是土匪,因为人的天性被泯灭了。现在有的礼仪教育居然让孩子对父母和师长三跪九叩以培养他们的恭顺之心。谁都知道跪着难受,膝盖会很痛,我就不信这些孩子心里没有怨恨。要是他们心里真的一点儿怨恨都没有,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在对上面那些人的感恩戴德之中,那这些孩子真的是不能要了。这种情况发生在宗教中是迷信,是对神的景仰和崇拜。而儒家通过礼教,让一部分人折服于另一部分年龄与辈分高的人,这样的做法严重的妨碍了人的成长和心灵的健康以及社会的进步,极不可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前识者,我不清楚特指的是前面的哪一句话,或者是世俗社会人们对德仁义礼普遍的认知,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道的表象。或者是像上帝真主那样把道的神通和功用记在自己的身上,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或者把肉眼凡胎的俗人罩上神圣的光环,什么龙子龙孙,什么星宿下凡。“道生一”,一是圣人,佛的境界,(需要说明的是:道生一的这个“一”,可不是一开始就是圣人,佛的境界。此时还什么都没有显现,就像母腹中的胎儿。一生二,是人之初,有了潜意识和意识,有了元气和真气这四象,学会了语言跟文明接轨,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整个人也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复杂了起来。道的展开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科学就是对这一过程细微末节的研究探索。其局限性使科学无法承担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重担。道的展开是无限的,就像知识大爆炸一样,身处于道的展开中就有可能迷失于其中,所以这不是正道。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的展开是顺,向道的回归是反。还有一句话就是:“顺则成人逆则成仙”,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向道的回归就是从复杂到简单的觉悟的过程,也就是舍弃各种多余的东西,物质享受,情感欲望乃至诸多真气态和意识相,最后回归到一的境界,即“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这个一的境界才是圣人与佛的境界。)上帝也可以勉强归于一的境界,他们跟圣人,佛的区别是:上帝有我相,上帝对地球有不敢告人的企图,上帝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来欺骗世人以售其奸。上帝不是地球人的朋友,它要作地球人的主人。“一生二”,二是人的境界,有意识,有感觉,在有为法的掌控之下,世俗生活由此而展开。世俗的生活没有了道,意识就掉落在红尘,人类文明和民族精神就沉浸在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追求中。完全不去想自己从哪儿来,今后要到哪儿去。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里的厚薄等同于轻重,这句话的意思与“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应该是相同的。厚薄和轻重说的都是真气,厚重的真气是水和地,是清净无为的境界;轻薄的真气是火和风,是身体不适,上火,亚健康,得病乃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人法地”,自己的意识要时刻观照着“地”,不让它受到俗事的干扰。自己想的说的做的都要以维护“地”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准则。那些有志于修道的人,老子叫他们大丈夫。“居其厚”难道不好吗?身强体健,神清气爽,看透人生,了无牵挂。“大道甚夷”为什么“民好径”?那是因为道不可见而“径”在眼前,何况“径”有黄金屋,“径”有颜如玉,虽然我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不去找找岂能甘心。
    实与华,可以理解为本质与表象。在老子看来,道是生命的本质,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德。但这是自我相关的德,是不需要刻意表现的德。“天下有道”,德及其下面的仁义礼等有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狐假虎威,胡作非为。“天下无道”,那些自华其“德”以及后面的仁义礼,都是成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零碎,被某些利禄小人拿来糊弄老百姓。比如《弟子规》中的“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是什么狗屁规矩?见了长辈问声好,寒暄几句,根据各自民族的习俗该有的礼数到了就可以了。要是这个长辈是一个下流无耻卑鄙残忍的家伙,我不骂他就已经很有礼了。要是这个长辈半身不遂,这一百步得走半个小时,不呆在原地目送长辈离开是为无礼,呆在原地不动就什么事都耽误了。用这样极不严谨的有为法来规范大家的行为,如果不是脑残就是混账。“去彼取此”,这样有害无益的东西当然要摒弃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