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1|回复: 0

[读书心得] 燕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0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h 于 2016-5-18 08:31 编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在走进、走出庐山之后写出这句话。
       若把庐山比喻成我们存在的宇宙,苏轼一直处于“庐山”之中,那么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写出这样的诗句,因为他只是存在于“庐山”的一个微乎其微的尘埃。于是我们推理,我们无法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原因是:我们根本无法站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之外看待宇宙,我们无法脱离自己而认识自己。在无法认知的情况下,产生了众多的猜测和主义,于是整个世界充满了嘈杂的吵闹之声。
       之所以说上面这些内容,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诗经》中有些内容指的是什么,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再如“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还如“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几年前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想当然在解释某句话,还有人试图将《诗经》和《山海经》联系起来进行解释。但谁能确定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呢?
        “爸爸,集于灌木。”的确,最近的随笔都是因为这句话。当两岁的娃娃指着麻雀哄然集于杨树之上时,她提到了我对她说的“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美好的事物总是这么简单,比如“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今天所说的《燕燕》,离别诗的鼻祖。孟子曾提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为什么将恻隐之心放在第一位(我们不谈将是非之心放在最后),是因为人类拥有同样的命运,看到别人的不幸,除了有些人会幸灾乐祸外,还会隐隐作痛,因为只要是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毕竟谁也逃不开死亡。《燕燕》所述的离别,让人读来感触颇深,人的一辈子,谁没经历过生离死别?谁没经历过“不得不”?当告别故乡,奔波在外,看到别人家母慈子孝,看到今夜圆月高挂,每逢八月十五和春节,未尝不想到“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人之常情,更不用提那种再也无法见面的、不得不的生死离别。
                                            《诗经 邶风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可能”存在的B.C.700年前的事:齐庄公之女嫁给卫庄公(卫庄姜故称庄姜,庄姜即诗经中一直称赞的《硕人》),但她美而无子。卫庄公又娶陈国的厉妫、戴妫姊妹,戴妫生子,名“完”,庄姜视为己出。卫庄公立完为太子,另宠幸妾生的州吁。庄公卒,完继位(卫桓公)。前719年,州吁杀卫桓公,后州吁被老臣石碏、陈侯设计杀*死,立卫桓公的弟弟为王。此诗作于州吁杀卫桓公之后,庄姜送别被牵连的卫桓公之母戴妫。
       暂且不管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也不提后人对“寡人”的不同释义,仅对此诗来说,感情与《关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如出一辙。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再由“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到“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刚开始依依不舍的哭诉和告别(泣涕如雨),泣涕如雨之后的“伫立以泣”,再到后来的“实劳我心”,感情真挚而合情合理,不得不让人产生共鸣。只要是人,就不得不饱受此离别之苦,而离别之后留下的是什么呢?可能是诗经《葛生》中不断反复的“夏之日、冬之夜”和“冬之夜、夏之日”,夏之白昼长长,冬之长夜漫漫,无一不凝聚着思念,如何不让人想起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现代人的送别,与古时有很大区别。古时舟车劳顿,现今高铁疾驶;古时鸿雁传信,现今微信传音。不过现在人的情感更偏向于快餐(快餐带来的情感改变待补充;据科学验证,人往往会选择即时快感),但我们暂且相信,古今之情感趋向于一致。昨日看到拥挤的车流中燕燕于飞,想起了写《燕燕》之情,古时燕燕早已不在,空留后人感慨。
燕燕.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