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回复: 0

《老子》之道本义解读之导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4 23: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韦氏古风 于 2016-5-25 00:04 编辑

                                                          《老子》之道本义解读
                                                                     ——返璞归真的“道德经”

                                                                                     导论

      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曾经当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到东周都城时,拜见过老子,“问礼(周礼)于老子”,并受教于老子。离开后对弟子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在东周都城住了很久,看见诸侯争霸,周朝衰落,于是向西出走。走到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以“道”与“德”两大主题著书上下篇。此为《老子》(上下篇)的由来。
      老子是东周春秋时期道家(诸子百家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通行本为《道德经》)这本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有关《老子》(《道德经》)的翻译、解读已经出版了很多书籍,但是在下觉得有些翻译、解释还是不到位,出现错误,没有彰显《老子》的本义。
      1973年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帛书《老子》抄写本(即甲本和乙本)是目前最古老的“版本”,最接近《老子》的原貌。山西古籍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老子》主要以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以其他本参校订文而成,其各章编次仍保持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原貌,应该是目前最接近《老子》原貌的版本。
      多年来,在下断断续续地学习这本《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最近通过认真研究,基本读懂了这本书。在下认为,解读《老子》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了解一下老子的身份和他所生活的奴隶社会。周朝诸侯国基本分为五大阶层——国君及君亲、百官(贵族)、普通贵族(无官职)、平民、奴隶。老子属于“百官”阶层。这样有助于理解他的思想。二是尽量以直译的方式解读,跳出前人注释的框框,也不要“添油加醋”。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是不要以某种思维(把他当作圣人)过度评论他的思想,造成谬误。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所说的“道”(因层次、内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泰道、玄道、治国之道、圣人之道。此外,其它内容可以分成四个范畴——贤者之道、智者之道、哲学之道、杂论。老子所说的“德”与“道”息息相关,可以列入圣人之道、贤者之道以及智者之道的范畴。通过对《老子》81章几大不同主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将81章按照上述八种范畴归纳、排序、编次,分为八章(81节)较好,阅读起来逻辑线条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因此,笔者冒昧按照这种方式分章解析、翻译,撰写此书,把自己对《老子》的解读和心得通过此书奉献给读者。下面,简要介绍《老子》的几种“道”。


      《老子》的第一种“道”是“泰道”,即“天地母”,开天辟地之道。
      老子用“大(泰)”和“道”这个两个字为此“道”命名、取字。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昆(混)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泰)”。
      从此,关于此“道”,老子不再叫其名——泰。因为人与人,不能直呼其名,这是中国古代的惯例,表示尊重。何况可为天地之母的泰道!
      “太”、“泰”、“大”三个字在古代常常通用,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阅读古文时,一定要注意分辨。
      为何命名此道为“泰”?因为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而泰有“最,极”之意。①
      以“泰”命名天地之母,实在是贴切!老子对泰道可谓顶礼膜拜,故在为它命名的文字记录上加了一个“强”字,就是“勉强”的意思。由此可以想象:当时,一个辞官隐遁的普通贵族,一个把“泰道”奉为极尊的知识分子,为其命名恐怕是诚惶诚恐!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便于区别各章节不同作用的“道”,笔者把命名“泰”的“道”叫做泰道。
      老子认为:“国中有四大”,而泰道是第一大。
      为泰道命名后,老子接着在第二十五章指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②(《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
这个“道”(泰道)排在第一,此“道”是老子为泰道取的字(“字之曰道”)。古人的“名”与“字”是分开的,“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因此又称“表字”、“别名”。《礼记·檀弓上》云:“幼名、冠字。”意思是:幼年时命名,成年时取字。
       第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因受时代的局限,泰道的本质没有被老子意识到。在他内心,泰道能开天辟地,是一个特殊的神灵。因此,老子又把它称为“谷神”。
      《老子》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本义是:泰道是空虚的,而利用它,它不会满足。它深广啊!好像万物的祖宗。
      泰道空虚、深广的属性类似山谷,故取别名“谷神”。此“谷”非粮食之谷(榖),详情见《谷神(玄牝)》一文的“解析”。
      正因为老子认为泰道是神灵,所以在著作中根据它的丰功伟绩把它拟人化,以便读者理解。比如,说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可称为“玄牝”(神秘的母性)。
      此外,第四章还云:泰道“锉其兑(锐),解其纷,和其光,同(统)其尘。”
      本义是:泰道锉掉自己的锐气,排解了自己的杂乱,调和了自己的光芒,统领自己的踪迹。至此,“泰道”已经完全人格化。
      可是,泰道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宇宙的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通过大自然的运行反映出来的。原始宇宙的极限状态也属于大自然的范畴。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的学者认为:这个“道”是“阴阳配合之道,它是宇宙的本原。”②
      科学研究证明:宇宙是因为大爆炸产生的。或者说:原始宇宙的极限状态经过大爆炸产生了宇宙的原始状态。如果“道”是宇宙的本原,由此推之:“道”就是“有”,“道”的大爆炸产生了宇宙的原始状态(道生一)就是“有”生一,而不是“无”生一,而“一”就表示“有”。这与老子“无生有”的观念相悖。
      我以为:因为泰道的属性是“空虚”(无)、“深广”(无边无际),所以,亦可号“无”(或叫做“无极”)。根据老子的哲学思想,“道生一”的“道”应指泰道的属性——空虚(无)。
      “道生一”就是“无生一”。因此,又被道家称为“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则被道家理解为“太极生两仪”。“太极”代表一种元气。
      原书第四十二章“注释”云:“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二:指天、地。”“三:指由天地产生的阳气、阴气与阴阳混合而成的和气。”②
      这个“一”(原初混沌的元气)是指一种物质,与别名“一”的“道”(非物质)的性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至于“三”,上述解释属于道家思维。笔者以为:现代人可以从宇宙的演变事实理解——“三”可指太阳、空气和水。这样既能反映出泰道的本质——宇宙的法则,也与现代科学吻合。
      当初,“道生一”(无生一)——“无极”的大爆炸诞生一个浑浊的宇宙(温度极高)。“一生二”——这个宇宙慢慢冷却,演变出“天”(太空)和“地”(地球)。“二生三”——“天”与“地”分别演变出太阳、空气和水。“三生万物”——太阳、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
      综上所述,泰道(宇宙的法则)古名“泰“,字“道”,号“无”,“先天地生”,“为天地母”。



      《老子》第二种“道”是“玄道”,即“万物之母”。是地球万物孕育、生长、消亡之“道”,是地球的自然规律。
      《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冥)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冥),万物之始也;有名(冥),万物之母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因此,笔者把它叫做玄道,以便区别于各章节其它作用不同的“道”。
      老子所说的“万物”是指“天下万物”,即地球生物。
       比如,第五十一章云:“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后又指出:“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听)之,毒之,养之,复(覆)之。”
      本义是:道使万物诞生,使万物得到蓄养,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孕育,使万物得到治理,使万物受到危害,使万物存活,也使万物覆没。
      显而易见,此“道”是地球万物生死循环之“玄道”,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
      可以看出,文中玄道驱使万物的次序有点乱。应该是:育之、生之、长之、畜之、养之、听之、毒之、覆之。
      以天然森林树木为例:在玄道(自然规律)驱使下,树籽落地,被腐殖质层孕育(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为A1层,腐殖质含量3—4%;),然后生根发芽、成长,它们被环境蓄养、存活,也受到环境治理、危害,遇到雷击起火等自然灾害,就会覆没。煤层就是森林覆没的遗存。
      以人为例:在玄道(自然规律)驱使下,无数精子在产道奋力向子宫冲锋,但是纷纷在途中牺牲,只有少数冲进子宫,接着纷纷被子宫分泌的酸液杀*死,最后只有一个最强壮的精子投入卵子的怀抱(这是自然选择)。接着,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演变出心脏、四肢、五官等,最后形成胎儿,直至成熟。这是专道(自然规律)驱使人的生命历程的第一阶段——孕育阶段。然后,生之、长之、壮之、老之、病之、死之。谁能躲过玄道的“专*制”?
      再如,第三十九章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原书其“章旨”认定:“这一层里六个‘一’,都是指的‘道’”。②笔者从之。
      前五个“一”(道)与“物”有关,当指玄道。此“一”可谓玄道的别名。
      自从产生自然科学以后,这个范畴的知识分子一代接一代地观察玄道(自然规律)、研究玄道(自然规律)、了解玄道(自然规律)、利用玄道(自然规律)。笔者在此向玄道(自然规律)专家致敬!

      《老子》第三种“道”是“大道”,即治国之道。它的主体是周朝初期的道德、礼制,其次是一些治国之策。
比如,《老子》第五十三章云:“使我介有知(智)也,行于大道,唯施(音:移)是畏。”
本义是:使我独有智慧,是因为行走(熟悉)“大道”(周朝初期的道德、礼制等),只害怕走上“斜路”。详情见本书第三章《治国之道》的《行于大道》。
      再如,第十八章云:“故大道废,案有仁义。”
      本义是:所以,“大道”被废弃,于是才有仁义。
      又如,第三十五章云:“执大象,天下往。”
      本义是:持有“大道”的国家,其它国家的人会前往。“大象”可谓大道的别名。
      此文《老子》有的词也可算作“大道”的别名。比如“一”。
       第十四章云:“一者,其上不谬(寥),其下不惚。寻寻(巡巡)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本义是:一体的“大道”,其上方天空不空虚,其下方大地没有模糊不清。它游游荡荡啊!不可确定其名义,它返回于空虚的状态。
      这种描述是不严谨的,把此“道”混淆于“泰道”或“玄道”。幸亏老子没有一错到底,在第十四章结尾把它说清楚了:“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本义是:持有今天这个“大道”,以便驾驭今天的社会状态,以便知道古代(西周)初期的状态,这叫做道与人的关系。详情见第三章《治国之道》的《执今之道》。
       第二十三章则明确指出:“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可见,这两章的(“一”)既非“泰道”,亦非“玄道”,可以直接被执政者掌握、利用,属于治国的“大道”。
      老子的“大道”是治国之道,他希望诸侯国国君(侯王)奉行“大道”。那么,除开周初的道德、礼制外,“大道”的治国之策是什么呢?老子提出了“大道”的四项原则(四宝),为侯王立“法”。
       第一原则(第一宝)是少作为或不作为。
       第六十章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原书“注释”云:“亨(烹)鱼烦(一再扰动)则碎,治民烦则散(散乱),知亨(烹)鱼则知治民矣。”②
      其中心思想是:治国治民如同烹小鱼,要少作为。
       第四十八章则明确指出:“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本义是:专心于“大道”的学习,建功立业的欲望日益减少。减少了再减少,以达到没有作为。
       另外三项原则(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九章云:“我恒有三葆(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认为,诸侯国国君在奴隶社会奉行“大道”,应该遵循这三项原则,并提供了实施细则。
      比如,第七十四章云:“毋闸其所居,毋压其所生。”
      本义是:不要管制百姓的居住区,不要堵塞百姓的生活来源。这是遵循第一原则“慈”。
      再如,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
      本义是:治理国家,祭祀神灵,没有什么比节俭更好。这是遵循第二原则“俭”。
      又如,第四十九章云:“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本义是: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心思,以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这是遵循第三原则“不敢为天下先”。
      此外,老子还提出治国(治民)的八条政策。也是为侯王立“法”。
       第三章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本义是:不崇尚德才,以使百姓不争强好胜;不重视稀罕的财物,以使百姓不做盗贼;不宣扬可以想要的东西,以使百姓不会动乱。因此,圣人的治民之策是:排空其思想,填饱其肚子,削弱其志气,增强其筋骨,永远使百姓蒙昧、没有欲望(满足简朴的生活)。使贵族知道不能做非分之事,即没有作为而已。那么,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三不”政策。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四条治民之策,明确了对象,是针对平民和奴隶的。贵族有权利读书,不可能使其“无知、无欲”。所以,老子提出第五条政策——“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专门针对贵族。所谓“夫”(贵族)既包含为官者,也包含非官贵族。东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内乱都是贵族引起的,《史记》、《左传》都有记载。
      上述四项原则、八条政策是“大道”的内涵,是老子的主要治国之策。


       第四种“道”是圣人之道。
       《老子》第二十一章云:“幽呵!冥呵!中有请(情)呵!其请(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本义是:幽暗啊!昏暗啊!但是这个“道”中有感情啊!圣人的感情很真,情中有诚信。自今到古,圣人的名声都不消失,因为他顺应大众父老。详情见第四章《圣人之道》的《圣人有情》。
      老子有关“圣人”作为的论述,除极少数属于“治国大道”的范畴,多数属于国君(侯王)遵守“大道”、修身育德的范畴。老子一是借“圣人”之名提醒、劝诫诸侯国国君;二是希望国君(侯王)通过修身育德成为圣人,即儒家所说的“外王内圣”,成为天下(社会)的道德模范。
      例如,第二十三章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本义是:因此,圣人持有“大道”以便成为天下的统治者。不自视有名,所以能够彰显其名;不自我显示,所以明智;不自我夸耀,所以有成就;不自我骄傲,所以能够成为首领。详情见第四章《圣人之道》的《圣人执一》。
      再如,第三十二章云:“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本义是:此“道”永远没有名次。其“朴”(永恒的美德)虽小,但是天下人不敢役使。侯王如果能够遵守“朴”(永恒的美德),万物将会自动服从。详情见第四章《圣人之道》的《守朴》。

       第五种“道”是贤者之道。凡是有关道德品行、修身养性的论述,但是没有注明“圣人”文字的文章基本列入此“道”。
       第六种“道”是智者之道。凡是有关谋略、智慧地处事之类的论述,则列入此“道”。
       第七种“道”是哲学之道。凡是有关哲理、辨证思维及行为的论述均列入此“道”。
      其它不属于上述七种范畴的论述则归入第八章《杂论》。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老子》一书,七“道”加“杂论”。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译文”曰:“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它的本源——自然。”②
      这种翻译把“自然”当作名词,指物质的自然,“道法自然”则与泰道似“万物之宗”、“为天地母”等比喻形成悖论——祖宗效法子孙?天地之母效法天地?
      此外还有一个错误,此文的“法”字不应采用“效法、取法”解释。按照符合逻辑的思维,此“法”应作“顺应”解读。“道法自然”的“自然”必须作副词使用,按照《辞源》的第一含义(“天然,非人为的”)解释。即:地顺应天,天顺应“道”(自然法则),“道”(自然法则)顺应天然变化。
      我们的地球不正是这样吗?天有春夏秋冬,地有暖热凉寒。天大旱,大地则干裂;天下雨,大地则生机勃勃。这就是地顺应天!而斗转星移,有着各自的轨道;日升日落,有着既定的路线。这就是天顺应“道”(自然法则)!人类的过分作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影响了自然规律),地球产生温室效应,冰川年复一年地融化,气候无规律的异常。这就是“道”(自然法则)顺应天然变化!
      再以产生巨大自然灾害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③(互联网“360百科”)
      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规律(狭义之“道”)。“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③
      这也是“道法自然”——“道”(自然法则)顺应天然变化。
      笔者以为:对古籍尽量直译更容易达到本义或接近本义。在理解古籍本义的基础上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则不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至于老子的话(遣词造句)是否都符合逻辑,是否都正确,不在本书探讨范围,请读者自己判断。但是对于假借字和意义相通的易解字,笔者在原字后补充,加括号标明。
      古汉语的句子常常有省略,有的是“承前省”,有的是“蒙后省”,也有其它省略方式。省略的内容或主语、谓语、宾语,或定语、状语。还有两句之间连词的省略。
      因此,翻译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补充。有的句子及其简略,但含有隐文,即潜台词。在下翻译时也写出来,用括号标明。此外,对各章以其主题命名(加括号标明),多数给予简评。

                                                                                                                2016年5月6日于苏州古城
                                                                                                                2016年5月23日改于苏州古城

注(引用、参考的文献、书籍及资料):
      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修订版)
      ②《老子》(梁海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③互联网“360百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