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9|回复: 3

[學者專題] 胡 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2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7 a3 [2 J5 t- E&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8 N. g. }- ]7 d2 V
     " m8 i, D/ t: O6 w$ M; ~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0 a8 Y' h+ d+ P5 |$ R3 r1 p' U" h

' |( k. [. {; ]4 c ! ]: K1 V3 E5 G! l5 D3 D' E) S
【胡适传略】
0 `9 e: O9 K) L. p8 E2 s
, a1 h; t; j# l/ o9 n; N9 g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 `  R, x' n# f8 @5 G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 v0 j5 E4 J7 B1 @2 _  T; s" F0 B/ {# N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业。
- E  r. v" r4 }+ M: M4 k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5 J# d  {. D# _% s0 ?9 _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K! p' P) V, w+ O
     胡适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故胡适治学特重方法,屡次撰文介绍清儒与西哲的“科学方法”,以至于再三声称他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证明并推广其“科学方法”。
8 m8 p7 S9 K6 ^1 ]6 k3 l& P. ]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W$ e; _! n1 j* Z
     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晚年沉醉于《水经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尽如人意。
( `$ \1 n6 t6 p( u4 F3 y$ m% j   D/ D& \' G4 e
【胡适生平年表】  l7 i/ V) w/ S4 }: G8 V5 e7 M

% z8 R2 i$ N* N( O

+ ^( H$ E+ p+ n: M: v一八九一年 一岁 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上海大东门外。2 N: b6 G1 P9 o3 @) s* @! h( R7 S2 h
一八九二年 二岁 二月底 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2 s+ g1 j& J7 ~2 A  X2 d  i, f. Q
一八九三年 三岁 二月 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住台南,后迁台东。
3 K, D# Q3 b9 \! w9 L0 S) V; r$ Q$ ~一八九四年 四岁 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 : S3 k) X/ }* a* E: _
一八九五年 五岁 二月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
) a& p8 F" Z6 f      三月 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熟读书。 9 H* B" H9 x. ]0 ^1 w  r
       八月 胡传(铁花)病死于厦门。" k+ a3 i9 o7 `% J( ^4 }
一八九六年 六岁 在家塾读书。1 E* V1 b) q2 D# q" e( m& [( W" V" D
一八九七年 七岁 在家塾读书。
9 Q  d0 n7 y- J  a) ?2 T一八九八年 八岁 在家塾读书。
# a; Q% ?- Z; F  D9 Y一八九九年 九岁 在家塾读书。 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
6 `0 A. r5 `& h: x" D$ x+ J一九00年 十岁 在家塾读书。
4 a6 [8 e9 e/ t0 s一九0一年 十一岁 在家塾读书。《资治通鉴》中引述范缜《神灭论》片断,对其影响极深。 % ?7 Q( u# q0 L
一九0二年 十二岁 在家塾读书。' F* y+ o  B0 x' N: A  W1 h( J3 ^
一九0三年 十三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学“反切”。( S. \  d/ `; E3 H! d& E
一九0四年 十四岁 一月 与江冬秀订婚。
: ]# L- `, m" \. H8 ~  J; F       二月 从三兄洪□到上海,进梅溪学堂。& ]/ m4 u: o, Z2 p
       是年 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
- n& }! x) f2 p  |9 q( X一九0五年 十五岁 春 澳进澄衷学堂,在那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
7 G* M. E1 W( O  ]4 O一九0六年 十六岁 暑间 考取中国公学。
" P4 Y: q* Y; F- B       是年 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小说、诗歌与文章。 一九0七年 十七岁仍在中国公学读书。* v) a- W1 ]5 f" u; L, E* I
       五月至七月 因脚病回绩溪疗养。
3 ?+ g5 T( O. X2 ~3 E/ W一九0八年 十八岁 七月 主编《竞业旬报》。" i) {7 i! g2 F2 x- ^$ ?
       九月 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9 K* z7 x) p7 Q
一九0九年 十九岁 十月 新公学解散,因失学失业,在上海过放荡生活。# {! g9 k3 K  }8 l
一九一0年 二十岁 春在华童公学教国文。
+ d% Q  z! T8 N+ q; |  ]- k       五月 同二哥绍之去北京温习功课。: L8 K/ [0 t0 o" W
       七月 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 ( X: r- j/ W9 O9 C" v# ^( h" ]4 B
       八月 十六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 m( ]! ?( u4 r) s' y6 H/ r- A9 {" L
       九月 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
: j/ R* `6 L  f0 t! J1 z一九一一年 二十一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 j+ E! A9 ~+ A4 M! Z0 h/ Y8 i
       七月 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
$ v) {, d$ p  Z; e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岁  九月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
% X' G& A2 f( Y1 k      十一月 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 * o3 X& v+ U  z
      十二月 代表康乃尔大学大同会,到费城参加世界大同总会,被推为宪法部干事。 5 v' u. m0 |( J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
. a' P: i, Y+ t% B9 u       五月 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
! P1 t# S' W9 j- f2 Z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岁 四月 被委为康乃尔大学学生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 Z; l: `* e9 ^
       六月 十七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 2 k% ~7 h1 w  b2 _" g5 t6 T
       九月 被举为《学生英文月报》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 3 p2 n8 S7 u7 e. [/ D& l8 h+ R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岁 一月 九日,康乃尔世界学生会举行十周年纪念祝典,以干事长身分作“世界会之目的”的演说。
( `' S* U5 [; {' M; D      九月 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5 q, f  X2 X- V2 k$ j( P: j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岁 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6 O6 ^4 i# e5 W7 I5 r, J
       自二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杨杏佛等讨论文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
0 J! H6 C& q0 h, q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岁 一月二十七日,在费城演讲“美国如何能协助中国之发展”。+ M0 m' f& s' _, a- l) `
      五月 二十二日,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
# K0 Y* s& l5 B. L3 N      六月起程返国,七月十日到达上海。, }' W" i8 l+ k- _8 A- }
      八月 任北京大学教授。
* O! B; l0 W' D! O4 o      十二月 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 p2 Z  v. k% X5 L4 ~       是年 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 h! M0 H. x' O" z; [8 X" Z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岁 仍在北大任教。" B: R; Q% k6 ~
      三月 任选为北大英文部教授会主任。3 o% n7 o% ?( B5 }  V1 n' Y
      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与梁启超见面。是日,母冯顺弟病死。4 Z# u# w: P) k$ p& Y) N  D
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岁 仍在北大任教2 G; E& p2 r/ Y2 J
      一月 被聘为《新潮》杂志顾问。  d2 H5 E) {9 A3 S. i) `! O! \7 n, n
      二月 参加《新教育》编辑部工作。又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 6 e6 k$ l! J  |" Y5 S
      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来华讲学。不久,与蒋梦麟去拜会孙中山,谈“知难行易”学说。
+ t* G) ?* g. N: T  @" ?      六月 接办《每周评论》,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 e0 V+ y. _; ]2 ~+ \# S) Y      十月十二日,参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学等在中山公园为杜威六十岁生日举办的祝寿活动。
& A% y' k3 u/ p; p  e* `      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讲学。
: u, O' _0 ?4 j6 N      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务长(因马寅初教务长患眼疾请假)。 & A% ?' E! m1 j& T
     〔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九年重排收在商 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此重排本在一九五八年由台湾商务印 书馆印单行。)《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 (中古哲学史前七章)(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一九年; 此本未续完。其中第七章“王充”曾在杂志上发表,后来收在黄晖的《论衡校释》作为附录 之一。) 〔译〕《短篇小说》第一集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一九年)5 k! ~* z+ I( U, L( n0 n
一九二Ο年 三十岁 仍在北大任教。
4 \/ n" I) k; \" F$ n0 C4 v6 T: Z" w% H      四月 在国语讲习所讲“国语文学史”。. J8 t$ Z& Q) v2 E! ?
      五月 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年底与《新青年》脱离关系。
3 q, Y1 k" D) `# v# j0 ~' N     〔著〕《尝试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Ο年;一九二Ο年的第二版略有增删,一九二二年的第 四版增删很多。)
! B- g! ]* \7 j' t6 G7 @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岁 春 养病在家 - J9 W& r2 E0 m: `* s
     七月 斑梦旦邀其去上海暂住,拟请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未允,转荐王云五。* P6 H# A" g, C  x+ R
      下半年 除在大任务外,去国语讲习所讲了八周“国语文学史”。
6 d* {1 X4 x& Z" b, I     〔著〕《胡适文存》一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一年;《胡适文存》一、二、三集与 《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曾由台北远东图书公司重排印作《胡适文存》四部合集,一九五 三年二月□版。这合集的四部每部都经胡先生自己删省若干篇。) ; m! q, a1 A7 Y
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岁 仍在北大任教。" S0 \6 Q# [1 @/ Y! T! L
     二月 十八日,被推为中教育改进社筹划全国教育经费委员会赔款部部员。0 M  a( x0 G0 x2 i  \
     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开大学讲学,为时三周。: \7 U# c. P% ]
     四月二十五日,当选为北大教务长及英文学系主任。 ) F5 I2 ^( q9 u+ M4 O1 M' G( n
     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报》第一期出版。十四日,与蔡元培、王宠惠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好人政治”。
$ \4 R6 M! [4 D2 T1 M7 l: l3 r     七月 在济南讲“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 K  h7 W+ G. u. E5 D
     八月 出席“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届年会。 ; b. c/ N7 U+ W: Z, P  l
     九月 《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出版。月底,出席国民政府教育召开的学制会议,为起草宣言者之一。- S* y7 d8 w, @- F/ C: `
     十月 鞍济南出席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2 p2 }7 R) u% |
〔著〕《章实齐先生年谱》 (姚名达订补)(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
% d5 J7 n% u$ _! z7 C' @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岁
# J* z  d; U. k9 k2 O" c# B0 f     一月 向北大请假一年,到杭州烟霞洞养病。* V% ?; d) L( ^# S4 e
     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
8 g6 l1 ?. k# u# V8 n     四月 得鲁案委员会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 c& A4 J! d; W, s& }
     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学讲“哲学与人生”。是月,又去南京东南大学讲“书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4 v) K3 r* }+ Y" ]) s5 `1 ~2 ]
     是年 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主任。 ' V+ [" Z+ Z$ D# [7 f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岁 仍在北大任教。: k% r* r; m! d" O9 ]* H; Q$ [
     六月  筹备《现代评论》。
% n, N. p8 B- h' Y     八月  与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 l, G( q% D+ D' ^     十月  推荐王国维为清华学校研究院院长。
" r; |- d5 y/ F$ m7 @1 v$ O$ u# J     十一月五日,致书王正廷,对冯军包围清宫、逐去清帝,提出抗议。
, k5 [* ]! M8 r* H% e& j. {     十二月 十三日,《现代评论》第一期出版。 3 }6 z: G$ Q) t. a% [2 D& e6 e! p
  〔著〕《胡适文存》 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四年)
$ @2 D% y5 u1 O* z' X0 C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岁 仍在北大任教 $ s9 }& d) A- R6 k
    二月 参加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
3 y4 r. j" V9 J& S* v    三月 应聘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会员。
+ ^0 B/ x& _# I    五月 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
9 J* c1 O9 ?3 I8 D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问,至政治大学及中国公学讲中国哲学,并与郑振铎、高梦旦同游南京。3 R% A; w( |* d
    十一月 被推举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
+ |1 E2 y0 _5 g) R- L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岁 & s5 S5 Q3 I% H( C) L2 [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从上海到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访问。
1 L& D, f% w, \8 Y0 p% b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经西伯利亚到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中间去了一下法国。
# L- U; g) ~) C4 H3 @" I' k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轮船去美国。' ?# ^6 w9 B  h. r6 o2 }+ V/ j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岁
9 _$ Q3 T, e$ Y; h% W* Y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国纽约、费城地游历并演讲。
: a$ W' K+ l2 G6 h* j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图上船回国。     二十四日,到日本横滨,暂住二十三天,游历了京都、奈良、大阪等处。
9 G" n2 d* i/ _: p    五月底 回上海,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
& \8 u7 f( M* L( a( r    六月 被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  p/ x- C1 f- g, r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写作与讲学。
$ [8 I/ b* P& D9 r( ^& d3 r   是年 按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任新月书店董事会董事长及编辑委员会委员。4 a+ X, V9 o! [: G% X6 x
  〔著〕《戴东原的哲学》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七年) 〔编〕《词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七年)
0 F$ F$ ~0 i$ W8 O& ~* H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岁 二月 受上海东吴大学及光华大学之聘,作哲学讲座。- |! M$ u; ]# z; C- q) I) N* L
   三月 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
7 C6 m2 p0 y% G/ V/ v   四月 与高梦旦等同游卢山。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自兼文理学院院长。
% T. a0 a! e' v; b4 H% q   五月 鞍南京出席全国教育会议。
1 F( B4 J, f2 A5 ]8 C1 _0 t  〔著〕《白话文学史》上卷(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 〔著〕《卢山游记》(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 * C% ]: z9 f3 E) z. w3 ^3 g) e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岁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 q! |' _' ^2 D- B1 K7 U
    一月 鞍杭州出席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第三次常委会,辞去董事。
0 H/ w! s  n# A0 n5 h    六月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在天津举行第五次年会,复选其为董事。
- [- t' U  F, V$ I- |8 h/ D- {    九月 鞍州参观“西湖博览会”。
, F; m2 C' \$ u3 o* E0 q; D: G! X  〔著〕《人权论集》(与梁实秋等合著)(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九年)
1 i( U9 L8 V) n4 ?' i* l1 ^/ W, v一九三Ο年 四十岁 上半年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理学院院长。/ l9 ?4 h3 g' L- _5 c
    四月十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 W4 E4 i: r7 \9 i* W8 C3 P4 r8 S6 l1 ^
   七月到南京出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第六次年会,会上被聘为编译委员会委员长。
! G" m9 U% z3 F4 C, y( a! R4 W   八月 鞍青岛小住。 . u* u* o  a3 H& u' G2 \9 L/ U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学演讲。
  o' J& u, G6 A' {) [: ^   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B6 {: Q% D4 m1 q0 \* H
〔著〕《胡适文存》 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胡适文选》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前九章(油印本) (吴淞,中国公学,一九三Ο年;台北,胡适纪念馆,一九七一年 印手稿本;此本未续完。其中“秦汉之间的思想”一章的两 个部分后来收在文存里,题作“读吕氏春秋”及“陆贾新语考”。其中“淮南王书” 的一章后来单行,即题作《淮南王书》。) 〔编〕《神会和尚遗集》(校编)(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 , `  E# p7 n- M- m3 P5 k
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岁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五次常会。会后回北平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1 L5 H+ t# M: d3 E   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六次执行财政联席会议,通过北大与中基会合作研究特款办法。: f+ ^; F' q8 k. x, }0 w
   八月 应丁文江之邀,到秦岛小住。1 A7 p* Y7 Y/ P/ c, A& \" W% j, l
   十一月 写信给宋子文,主张依据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与日本交涉东三省的善后问题。 / h2 A( h8 P$ n+ c* o8 ?% n9 g
   是年 任太平洋学会在华会议的主席。
9 n* N' G3 r7 E& X8 S# t8 @: u〔编〕《中国文学史选例》 卷一(北,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一年) 〔著〕《淮南王书》(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三一年)
8 ~  ^! A3 I( ^- n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 w3 m! j5 o. N/ X   一月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六次常会。
" I  l0 S( {  c- p   五月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办的《独立评论》出版。- J( N8 h, R1 x
   七月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八次年会。 - ?% P/ m: ?7 E* x
   十二月 去武汉大学讲学,并与蒋介石先生第一次见面。0 a- U% q8 D4 i3 z
   是年 德国普鲁士科学院选其为通讯委员。
( ?/ v4 y: g) l/ P  U3 y" h3 e  〔著〕《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十二讲)(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二年)
& ~6 e9 f0 h7 V$ I4 G一九三三年 四十三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 c. M8 q% H; H. d- g  一月 到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会第七次常会。
$ U! S0 V( F9 k( R; `; ^, G( G; y   三月 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密电蒋介石先生:“热河危急…… 非公即日飞来挽教,政府将无以自解于天下”。十三日,与丁文江、翁文灏同去保定谒蒋。十九日,又找何应钦、于学忠,策动中日停战谈判。 # r7 q. h( @- a& ?" X' v: P
   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国。5 E, K) Q) L8 u8 T3 }
   七月 在芝加哥演讲“中国文化的趋势”。是月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年会聘他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委员长。! _7 B" V! f( D# ?  _# A; q, T
   八月至九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学会第五次大会,并到加沙大学演讲。   z# `" u" C- c3 ^
   十月初 乘船回国。
* F9 R) w' U1 M6 \8 O% o3 T〔著〕《四十自述》(第一册)(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三年)〔译〕《短篇小说》 第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三年)
) q6 c' _: h& m: ]2 m一九三四年 四十四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 Z9 I4 H7 \- V. N+ c9 Q    二月 鞍南京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董事常会。 ! z, n6 G: u% r: U4 p+ b. F
    五月 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会第十次董事年会
$ {. N- S# i7 W  ~3 Q; i5 @    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铨会议。9 b; x8 i( L# P% Y
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4 T+ ]3 [' I9 j# d1 ]    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九日,到广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阳朔等地演讲、游览。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
) ~8 W0 O* m. W   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一次董事年会。
  ~7 N! n. ]' [, g% k   七月初 到平绥路去旅行。, J/ s9 m+ W3 k) Z
   九月 七日,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w: j5 P5 X: s$ G' f/ T" h& R  \' Z! v# }6 @
   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常会。
3 `. w- A- z8 X1 D0 u 〔著〕《胡适论学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后删省为《胡适文存》 第四集,台北,远东,一九五三年) 〔著〕《南游杂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岁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 f4 \% R/ v0 i) g   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启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大会。 ' p: @8 [: d, S& X) t! R3 y! E
   八月室十月 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讲。
! J2 f/ o. J% U/ Z6 N% j: w! z   十一月初 在旧金山启程回国。
8 z1 e# |; {7 l! f' _+ i0 N. R/ ~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岁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1 q' ^" _5 y* t6 _   七月八日,离北平。十一日,到卢山,得到蒋介石先生的接见,随后参加卢山谈话会。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蒋介石先生邀其同张伯苓、梅贻琦等吃午饭。 / H3 Z4 h' P0 N! z( M
   八月十三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
0 d6 [8 f# N  v  \   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国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见过罗斯福,并在旧金山 哥伦比亚电台发表“中国在目的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 6 c. w1 f/ J  s& C' j' p" Y2 M
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岁 一月至五月 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
# u3 S  N% w  [1 i) h* W   六月 被选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 o- o( B# p7 D* S. o) q   六月至七月 继续在美国及君拿大游历及演讲。" c! K- J% B: l( L
   八月 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
$ O9 J- }- ~- A: W5 k3 G   九月 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其为驻美全权大使。
' L- ?9 A* f$ V/ T/ }   十月 三日,由欧返抵纽约。五日,赴华盛顿就任。三十一日,作“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的诗:“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向前”。
6 b" ~" m% O& f6 ?" Q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岁 仍任驻美大使。
; X* ?0 i. C0 ^: a, s$ }! F〔著〕《藏晖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务重排出版,改称《胡适留学日记》)   C' [0 f5 M: K( C0 s: A/ ?$ @
一九四Ο年 五十岁 仍任驻美大使。
( I: r2 {: S0 l, a   三月五日,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 U- h- e9 e4 L6 t. L$ e
一九四一年 五十一岁 仍任驻美大使。
8 v2 E, B- x6 h1 z; j& x$ Y一九四二年 五十二岁 一月至八月 仍任驻美大使。8 M5 _2 ^2 m- `5 d$ F, ?
   九月八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7 c1 ^0 O& `+ E- v: L  f4 l
一九四三年 五十三岁 一月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
, {  t6 m' b/ {一九四四年 五十四岁 九月 应哈佛大学之聘,前往讲学。 9 o, S" I! D: u* ]: ~, S! a
一九四五年 五十五岁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表之一,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3 U  z2 \% a! ^* T0 t: f6 e   九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平大学校长,在回国前暂由付斯年代职。
" t, c5 E, r- f, I   十一月 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分,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n% r/ q6 E& P  K! W- A' S8 ^+ S
一九四六年 五十六岁 六月一日,由美国动身回国。
. U+ Y) |) k' r% L+ j  H  e  c: z   七月五日,抵上海。经南京时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 ( l/ r0 s/ \3 O. F
   九月 十一日,飞抵南京。十五日,出席国民政府的“制宪国民大会”。: P5 I) ~- a1 X5 w+ e! ]: O( m: j
   十二月 二十三日,出任国民大会“宪草决议案”整理小组成员。
3 `0 a4 C6 z3 Z' ]% z1 I0 q; Q" w一九四七年 五十七岁 仍任北大校长春国民政府拟委他为考试院长及国府委员,未接受,说:“不入政府,则更能为政府助力”。
( x% `; P! E9 [0 l5 v0 i& |+ A   十二月 主编《申报·文史》周刊。* i) A; `" B2 t& _" w% c
一九四八年 五十八岁 仍任北大校长
- ^! F, Z  f+ t5 R- ^     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选为第一届的人文组院士。' C$ A  Q. `+ w- J
  四月四日,“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
5 ?# y) ?0 R/ s+ T2 ?9 o' ~+ a, x  九月被选为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会员。8 e+ @, s  k' R  S
  〔著〕《胡适的时论》 一集(六艺书局,一九四八年)
" U  ?  g# ~+ M2 c$ k) a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岁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
+ T! s7 V+ l! _7 B   三月下旬 在台湾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3 d$ x; g' A7 E! z, ~. K' G+ X0 }   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
" t# i+ X2 ?' g( R% R9 e$ Y$ p   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国》创刊号在台北出版,推其作“发行人”。
% {8 q1 i+ x9 o  j) E! K$ I  〔著〕《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 (北大五大周年纪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国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适时论》一集的增改本) 〔著〕《齐白石年谱》 (与黎锦熙、邓广铭合著)(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四九年) 6 C! ?/ ]" U, j+ \
一九五Ο年 六十岁 三月初 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 |; v7 L! P3 A: M
   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
' _' X9 d3 B' }7 y* M/ I1 g$ O% g   九月 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9 v9 N7 Q! N2 G, g
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岁 仍任葛思德田方图书馆馆长。' v. p# J  ?. l1 J
  〔编〕《台湾纪录两种》 (与罗尔纲合校编)(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一九五一年)(即胡铁花先生的遗著《台湾日记》及《台湾禀启存稿》,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印作 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一种。)
4 X0 v' X1 n/ ]6 _) @* H7 G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岁 二月 联合国文教组织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夏普林斯敦大学聘约期满,仍任荣誉主持人。
1 \+ A) N7 h: l3 _+ [   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台湾作演说和讲学。
* ?8 M0 W0 T, S. c% S- F8 k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岁 一月离台经日本返美。4 q% R* s( [( q8 |2 p  }6 Z
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岁 二月至三月 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递送总统当选证书。/ _# W' {% o1 N# D5 R. Z  t2 W
   四月五日,离台赴美。
- H4 J- w6 t; ?. J# w% ]! Z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岁 在美国各地讲学。
" ?! e7 j9 w( t) T! l  F* @4 S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岁 九月二十六日,以所谓“中国代表团代表”身分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反动演说。   C+ v8 b5 m# ?( c
   十一月 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 V* M9 _  ]% M. W5 }一九五八年 六十八岁 四月,离美抵台北。
: Y7 u7 x/ I4 g3 {   九月五日,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 ?8 _1 v. d, _1 M一九五九年 六十九岁
2 |7 O( t; `  J) c: I   二月一日,任所谓“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5 c5 e; w7 ~% q; i5 O/ O9 `' s
   七月 出席夏威夷大学主办的第三次东西方哲学会议,接受夏威夷大学人文博学位。! l: b" _0 R5 X7 c1 A: M6 o
   九月 在华盛顿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三十次年会。
5 m6 ^# B' |4 I, l( _   十一月 一日,主持“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及第三届评议会第六次会议。
  r8 W$ I0 T. N% t- \一九六Ο年 七十岁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 d: t3 M  s" r  f% ~# w  〔著〕《丁文江的传记》 (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六Ο年;台北,启明,民国四十九缩印本); k8 B' k5 H+ }& o; ^8 z+ I4 \' v
   十一月〔编〕《乾隆甲戌脂砚齐重评石头记》 (影印)(台北,自印本,一九六一年)
0 [- a& ~0 E  b' ?+ C! l. h' _+ {一九六二年 七十二岁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会议”。下午六时半,在“欢迎新院士酒会”结束时,因心脏病猝发而死亡。
8 H3 y, M0 q; \1 _# _
8 U' J4 i& j( k$ `

. i5 K, Z+ U$ K) n* i[ 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8-12-24 15:22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3: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适著述】7 t6 y4 ~" v# P
! i6 `5 n8 \' T( e4 B2 A* p6 G. ?) p
《中国哲学史大纲》
& @8 T5 S! y8 V. R8 b, V《尝试集》, @- P9 D0 x6 z
《胡适文存》
) c; E7 b* R  B1 P0 n/ Y' g! Q《胡适文存二集》& v3 j! x. H! Y0 r6 V1 M
《胡适文存三集》、
# K  z4 h' O, u% S, a7 \2 J- P: S《戴东赢的哲学》、
, u' }+ W- z0 n: Z《白话文学史》、
- A% j2 b1 y. U* q  G《胡适文选》、8 x$ f/ h+ f( L- b/ D$ ^) n
《胡适论学近著》、" |) n5 r$ V3 ^. |+ ]4 b
《四十自述》、  [! l0 C: O  v; F' w
《藏晖室札记》、! a% |' a6 s8 R7 l$ q& E& x
《胡适日记》、: ?# r1 O, C% z# B" ^1 A2 [+ g
《齐白石年谱》
" D& \/ k$ X( B' y; ^《先秦名学史》【英文论著】。% z; C2 m( K0 q6 ?0 \% o4 |
5 l$ ], h4 I8 P7 w; g
          陆续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
8 y( f0 {1 |& {8 f9 h0 ^. Q+ Q
: J/ s# d3 c5 X- R+ k0 @; N, K       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胡适手稿》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胡适书评序跋集》、《胡适文集》等。
2 Y- z( u5 K8 r7 j; G/ b+ {
( \) N! ~! a% A1 e[ 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8-12-24 15:28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5: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选读& j0 J6 A6 ]. I( B: g6 ]
( @  K# p- A) O
再谈"五四"运动
2 c8 C* \3 a4 Z9 G
& }! `2 L  |7 s0 H; {' b7 S
□胡适
--------------------------------------------------------------------------------
- e6 a% c! c  ^9 @  五月五日《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是张熙若先生的《国民人格之修养》。这篇文字也是纪念"五四"的,我读了很受感动,所以转载在这一期。我读了张先生的文章,也有一些有感想,写在这里作今年五四纪念的尾声。
; }/ ]; }2 V. f; e2 ~4 l5 x7 G  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前天五四,除了北京大学依惯例还承认这个北大纠集日之外,全国的人都不注意这个日子了。张熙若先生"雪中送炭"的文章使人颇吃一惊。他是政治哲学的教授,说话不离本行,他指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
2 Z- f' P7 h' c" [: a) w1 L  他充分承认个人主义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有缺点和流弊,尤其在经济方面。但他指出个人主义自有它的优点:最基本的是它承认个人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来源。他又指出个人主义的政治理论的神髓是承认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他说:"个人主义在理论上及事实上都有许多缺陷流弊,但以个人的良心为判断政治上是非之最终标准,却毫无疑义是它的最大优点,是它的最高价值。……至少,它还有养成忠诚勇敢的人格的用处。此种人格在任何政制下(除过与此种人格根本冲突的政制)都是有无上价值的,都应该大量的增加的。……今日若能多多培养此种人材,国事不怕没有人担负。救国是一种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惟有伟大人格者才能胜任。" * C2 R; W+ N) ^+ r0 E
  张先生的这段议论,我大致赞同。他把"五四运动"一个名词包括"五四"(民国八年)前后的机关报思潮运动,所以他的文章里有"民国六七年的五四运动"一句话。这是五四运动的广义,我们也不妨沿用这个广义的说法。张先生所谓"个人主义",其实就是"自由主义"(Liberalism)。我们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就感觉到当时的"新思潮""新文化""新生活"有仔细说明意义的必要。无疑的,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运动,无论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门,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蔡元培先生在民国元年就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的原则了。他后来办北京大学,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百家平等。在北京大学里,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陈独秀和钱玄同等时时教书讲学。别人颇以为奇怪。蔡先生只说:"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言行录》页二二九)这样的百家平等,最可以引起青年人的思想解放。我们在当时提倡的思想,当然很显出个人主义的色彩。但我们当时曾引杜威先生的话,指出个人主义有两种:   O6 g1 E% `5 |( ?: Z, R
  (1)假的个人主义就是为我主义(Egoism),他的性质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群众的利益。
8 N+ d9 i+ o1 o4 c& H4 R; x  (2)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

$ j7 E: u3 ?( I  这后一种就是我们当时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我们当日介绍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种健全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有两个中心见解: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说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戏剧里的斯铎曼医生那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张熙若先生说的"养成忠诚勇敢的人格"。 - w9 _& v4 y5 B& I5 X$ `
  近几年来,五四运动颇受一班论者的批评,也正是为了这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平心说来,这种批评是不公道的,是根据于一种误解的。他们说个人主义的人生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生观。这是滥用名望的大笑话。难道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就可以不用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了吗?难道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就用不着有独立自由思想的个人了吗?难道当时辛苦奋斗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志士仁人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奴才吗?我们试扯苏俄现在怎样用种种方法来提倡个人的努力(参看《独立》第一二九号西滢的《苏俄的青年》,和蒋廷黻的《苏俄的英雄》),就可以明白这种人生观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了。
6 O0 u4 v2 k8 y6 ~  K+ \  还有一些人嘲笑这种个人主义,笑它是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过时思想。这种人根本就不懂得维多利亚时代是多么光华灿烂的一个伟大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都生死在这个时代里,都是这个时代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产儿。他们都是终身为自由奋斗的人。我们去维多利亚时代还老远哩。我们如何配嘲笑维多利亚时代呢! 1 W+ e7 h" G- U* B6 M4 f
  所以我完全赞同张熙若先生说的"这种忠诚勇敢的人格在任何政治下都是有无上价值的,都应该大量的培养的。"因为这种人格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欧洲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我们现在看见苏俄的压迫个人自由思想,但我们应该想想,当日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受监禁拘囚的十万革命志士,是不是新俄国的先锋?我们到莫斯科去看了那个很感动人的"革命博物馆",尤其是其中展览列宁一生革命历史的部分,我们不能不深信: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决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
2 Q8 B% F2 {4 L/ Z7 p  张熙若先生很大胆的把五四运动和民国十五六年的国民革命运动相提并论,并且很大胆的说这两个运动走的方向是相同的。这种议论在今日必定要受不少的批评,因为有许多人决不肯承认这个看法。平心说来,张先生的看法也不能说是完全正确。民国十五六年的国民革命运动至少有两点是和民国六七八年的新运动不同的:一是苏俄输入的党纪律,一是那几年的极端民族主义。苏俄输入的铁纪律含有绝大的"不容忍"(Intoleration)的态度,不容许异己的思想,这种态度是和我们在五四前后提倡的自由主义很相反的。民国十六年的国共分离,在历史上看来,可以说是国民党对于这种不容异己的专制态度的反抗。可惜清党以来,六七年中,这种"不容忍"的态度养成的专制习惯还存在不少人的身上。刚推翻了布尔什维克的不容异己,又学会了法西斯蒂的不容异己,这是很不幸的事。 2 T# g* i# g. f0 a5 V
  "五四"运动虽然是一个很纯粹的爱国运动,但当时的文艺思想运动却不是狭义的民族主义运动。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主张是显然带有"世界观"的色彩的。(《言行录》页一九七)《新青年》的同人也都很严厉的批评指斥中国旧文化。其实孙中山先生也是抱着大同主义的,他是信仰"天下为公"的理想的。但中山先生晚年屡次说起鲍洛庭同志劝他特别注重民族主义的策略,而民国十四五年的远东局势又逼我们中国人不得不走上民族主义的路。十四年到十六年的国民革命的大胜利,不能不说是民族主义的旗帜的大成功。可是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前面的两步。济南惨案以后,九一八以后,极端的叫嚣的排外主义稍稍减低了,然而拥护旧文化的喊声又四面八方的热闹起来了。这里面容易包藏守旧开倒车的趋势,所以也是很不幸的。 & i) h  D0 t/ H( F# P5 J! S
  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说,民国十五六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不完全和五四运动同一个方向的。但就大体上说,张熙若先生的看法也有不小的正确性。孙中山先生是受了很深的安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自由主义的影响的,他无疑的是民治主义的信徒,又是大同主义的信徒。他一生奋斗的历史都可以证明他是一个爱自由,爱独立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看他在民国九年一月《与海外同志书》(引见上期《独立》)里那样赞扬五四运动,那样承认"思想之转变"为革命成功的条件;我们更看他在民国十三年改组国民党时那样容纳异已思想的宽大精神,--我们不能不承认,至少孙中山先生理想中的国民革命是和五四运动走同一方向的。因为中山先生相信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转变",所以他能承认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的事"。思想的转变是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件之下个人不断努力的产儿。个人没有自由,思想又何从转变,社会又何从进步,革命又何从成功呢? # o# I1 q3 O' h! q2 A- T
% t9 w9 o/ q2 P  c
略谈人生观

; D2 d4 P( Z. T( Q, ]4 [; t 1 _8 D/ G6 t1 g

9 p) E7 @  P4 L0 Z□胡适

& E! U8 B& x* H5 h# p0 I2 o( Z+ W$ b% B' O( h7 C! F, x
--------------------------------------------------------------------------------5 p! F/ ~, Q2 U  }: p$ s
0 ~8 X/ F1 H2 t% i0 i" m
  每个人可以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提供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 " j  x: ], E* N' R0 {# q% A
  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我所说的是个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干干脆脆的一个个人主义的出发点,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中国思想上具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与西洋思想互相印证。王安石是个一生自己刻苦,而替国家谋安全之道,为人民谋福利的人,当为非个人主义者。但从他的诗文可以找出他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为己的人生观。因为他曾将古代极端为我的杨朱与提倡兼爱的墨子相比。在文章中说"为己是学者之本也,为人是学者之末也。学者之事必先为己为我,其为己有余,则天下事可以为人,不可不为人。"
, l* q( z& H+ X, ?" c: X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 L: a' Q- c8 z1 M' ?: B
  十九世纪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给一位年轻的朋友写信说:"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有时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
9 x* B" I8 m" m8 C' D    另外一部自由主义的名著《自由论》,有一章"个性",也一再的讲人最可贵的是个人的个性,这些话,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 K+ O4 |1 o6 b. T* j9 B% Y! j: A  孔子的门人子路,有一天问孔子说:"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把自己慎重的培养、训练、教育好的意思。"敬"在古文解释为慎重。子路又说,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子路又问,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培养、训练、教育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培养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就是圣人如尧舜,也很不易做到。孔子这一席话,也是以个人主义为起点的。自此可见,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从现在回到孔子时代,差不多都是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把自己训练、培养、教育好。因此个人主义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年轻人确立一个人生观,更是需要慎重的把自己这块材料培养、训练、教育成器。
% U) b( s7 W0 d1 X   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是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曾提及三种东西,即就是(1)生命,(2)自由,(3)追求幸福。但是人类追求的快乐范围很广,例如财富、婚姻、事业、工作等等。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是有粗有细的,我在幼年的时候不用说,但自从有知以来,就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快乐的。 ; N( z6 I& O- K/ N
  二千年前有一位政治家问孔子门人子路说,你的老师是怎样的人,子路不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的老师‘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从孔子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堂洗澡时,想出了如何分析皇冠的金子成分的方法,高兴得赤身从澡堂里跳了出来,沿街跑去,口中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就是说明知识的快乐,一旦发现证据或真理的快乐。英国两位大诗人勃朗宁和丁尼生有两首诗,都是代表十九世纪冒险的、追求新的知识的精神。
' S8 b) s$ }- @6 ?" z  最后谈谈社会的宗教说,一个人总是有一种制裁的力量的,相信上帝的人,上帝是他的制裁力量。我们古代讲孝,于是孝便成了宗教,成了制裁。现在在台湾宗教很发达,有人信最高的神,有人信很多的神,许多人为了找安慰都走了宗教的道路。我说的社会宗教,乃是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此种观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在外国也有三个,就是Worth,Work,Words。这三个不朽,没有上帝,亦没有灵魂,但却不十分民主。究竟一个人要立德,立功,立言到何种程度,我认为范围必须扩大,因为人的行为无论为善为恶都是不朽的。我国的古语:"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的行为,一言一动,均应向社会负责,这便是社会的宗教,社会的不朽……我们千万不能叫我们的行为在社会上发生坏的影响,因为即使我们死了,我们留下的坏的影响仍是永久存在的"我们要一出言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举步不敢忘社会的影响"。即使我们在社会上留一白点,但我们也绝对不能留一点污点,社会即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制裁者。
; Z1 V  m# W; Q  ?4 [ : a/ J$ M% ~! V( n2 g2 V
差不多先生传
$ s' g; U1 P/ W% H ; {/ i( g0 O; w' D/ i4 W3 |* W" g

. |0 _* P! F: P. n" p4 |; x1 b4 L7 S□胡适+ [5 e( y: H9 V$ M5 r; I; J3 c
--------------------------------------------------------------------------------. Z, y9 \2 e* G8 h1 S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  z' Z. e( A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书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N/ a/ k* y: ~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 A7 {- K8 F/ |1 M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1 M* J0 F; V! S" v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7 L- d: r& I. f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 j: b5 g* X1 f+ G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9 n4 {, ^% [* y1 T9 N! {8 _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0 ?# I2 E0 E: V7 Q3 B# V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 V; b8 E) M- a. I
7 \) x( u8 u) g: A
致母亲 1 ]! n: U  i7 N6 ?! [7 t
(1911年2月18日)9 z0 h) w  B# P- E

" @6 s7 [& f; E! i8 E % D6 K: U% ~  e! ~
穈儿百拜,遥祝吾母大人新禧百福。
0 F; k6 k* E& T2 Q3 a: H儿今日有大考一次,考毕无事,因执笔追记入学以来之事,以告吾母。想吾母新春无事,家人团聚之时,得此书以为家人笑谈之资,当是一乐也。
' k8 U; z3 O/ c/ P7 V+ `(一)体育 外国大学有体育院,中有种种游戏,如杠子、木马、跳高、爬绳、云梯、赛跑、铁环、棍棒之类,皆为习体育之用。大学定章,每人每星期须入此院练习三次。儿初一无所能,颇以为耻。因竭力练习,三月以来,竟能赛跑十围,爬绳至顶,云梯过尽,铁环亦能上去,棍棒能操四磅重者,舞动如飞。现两臂气力增加,儿前此手腕细如小儿,今虽未加粗,然全是筋肉,不复前此之皮包骨头矣。此事于体力上大有关系,如能照常习练,必可大见功效。现儿身体重一百十磅(脱去衣履时称得之重),每磅约中国十二两零,一年之后,必可至一百五十磅矣。
" R9 I2 d2 L. S5 ?4 C- z(二)交际 美国男女平权,无甚界限。此间大学学生五千人,中有七八百女子,皆与男子受同等之教育。惟美国极敬女子,男 女非得友人介绍,不得与女子交言。(此种界限较之中国男女之分 别尤严,且尤有理。)此间有上等缙绅人家,待中国人极优,时邀 吾辈赴其家坐谈。美俗每有客来,皆由主妇招待,主人不过陪侍 相助而已。又时延女客与吾辈相见。美国女子较之男子尤为大方, 对客侃侃谈论,令人生敬。此亦中西俗尚之不同者也。
  Q: i( k6 `) V# T: L(三)饮食 此间食宿分为二事,如儿居此室,主人不为具食,须另觅餐馆。每日早餐有大麦饭(和牛乳)、烘面包(涂牛油)、玉蜀黍衣(和牛乳)之类。中晚两餐,始有肉食,大概是牛羊猪之类。至礼拜日,始有鸡肉。美国烹调之法,殊不佳,各种肉食,皆 枯淡无味,中国人皆不喜食之。儿所喜食者,为一种面包,中夹 鸡蛋,或鸡蛋火腿,既省事,又省钱,又合口味。有时有烤牛肉,亦极佳,惟不常有耳。儿所居之屋,房东是一老孀,其夫为南美 洲人。南美洲地本产米,故土人皆吃饭,其烹肉烧饭之法,颇与 中国相同。十一月中,主妇用一女厨子,亦是南美洲人,遂为同 居之房客设食。同居者,有中国人七人,皆久不尝中国饭菜之味,今得日日吃饭食肉,其快意可想,儿亦极喜,以为从此不致食膻 酪饮矣。不意主妇忽得大病,卧床数日,遂致死去。死后其所用 之厨子亦去。如是此种中国风味之饮食,又不可得矣。此一事实, 颇有趣味。吾母闻之,亦必为之大笑不已也。
8 P/ w5 @8 ~  Z% T$ v) A右举三事,拉杂书之,即以奉禀。顺叩 ' F$ t: t! [! c0 I5 {; y
金安 0 t1 s. C) o% i
穈儿百拜 辛亥元旦
, m4 j* N" H9 i1 a- E" P家中长幼均此。 ; O* n* U( A' c! N: e9 X2 n5 A3 `0 \0 a

# B2 h4 n# j! I
2 N9 v# w1 u; j; C" _& M

' {" x( }- A7 ~# a2 p# Z+ K/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现有胡适著述资料】不断整理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