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3|回复: 1

[与时偕行] 论善——《至善论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6 14: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论善1、善的字义
善的本义是谈论羊的场景。
羊是人类的美食,也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谈论羊就是在谈论富足、温顺、吉祥。这样一种场景中,因富足而没有欲望,因温顺而态度温和,因吉祥而没有警惧。在这样一种场景中,谈论的、出发点、对象、方式、目标、结果中无不包含着富足、温顺、吉祥。
善的场景如此美好,所以《大学》中说:善是人应该止(选择、努力、生活、停留)的地方(止于至善)。孔子进一步说:“在止这个事儿上,知道止在自己应该止的地方,难道作为一个人却连一只鸟也不如吗?”(《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当基*督徒在歌颂神、赞美神的时候,当佛教徒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与善的场景竟相似如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善的场景,本身就是富足、美好、圆满的象征;善的场景,需要进入场景中的人各安其分、各司其责,以保证自己不出局和场景不恶化;善的场景,因其无它害,所以善就有了“善意”的意思;善的场景,因其结果的美好,所以善就有了“善于”的意思。
在善的字义的流变中,人们逐渐对人的心意、言行出发点的善很是关注,善变成了现代字义的“善良”,社会主流观念要求人们有这种善意、善行,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的“善”不能必然得到善的结果,于是人们疑惑甚至抛弃了它。
其实是人们忽视了善本身对结果的追求,在我们的字典中,善还有擅长(善于)之意,不能得到善的结果的言行,是没法用擅长来解释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得不到道(也可以理解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不能使结果达到善的境界的“善”的立意、“善”的言行都只是意淫和蛮干。
善是自在安详,不是委屈忍耐;善是功德圆满,不是懦弱失败。
善不应该因懦弱而被轻视,不应该因无能而被抛弃,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善。
善,会意,从言,从羊。是谈论羊场景。这个场景是平安祥和、富足美好的。 (善,吉也。——《说文》。吉,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没有争战、危难。),后世字义也不外乎人的处境及心意言行的出发点、过程、结果的平安祥和、富足美好。
2、在传统概念的理解上,我们错的一塌糊涂!
我们抛弃善,是因为它不能,却不知它还有一义是善于;我们羞辱德,是因为它无用,却不知它的本义是得道。我们追求福,只想获得恩赐,却不知功是福的因;我们向往寿,只知调理营养,却不知德是寿的源。我们推行孝,只苛晚辈的顺承,却不知长辈更应有慈;我们高举忠,只责下级的服从,却不知上级更应有仁。
没有善的不能,怎知善的另一意义;没有德的无用,怎知德的本义;没有福的不期,怎知功是因缘;没有寿的无助,怎知德是源流;没有孝的不行,怎知慈的相生;没有忠的缺位,怎知仁的相成?
3、善恶之报
古人常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但很多现代人以经不再相信。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经常看见了恶人作恶反而获得了资本,日子却越过越滋润,而善人却在恶人的欺凌之下毫无招架之力,且在困苦之中越陷越深。
于是乎众人争相为恶,能打得过的就明抢,能卡住脖子的就勒索。然而事情却没有到此结束。古人的话通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灵魂,深入了社会的文化,变成了人们的基因。人们天然地明白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只是人们经受不住恶的诱*惑,承受不起比较的落差,于是忍受煎熬,强*奸正义,一个个都变成了岳不群。
其实不是古人错了,也不是人们看到的不是事实,而是人们的眼界还不够宽阔,眼光还不够深邃。
人们常以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别人抢了自己的东西,立马得遭殃,或者立马要无奈地归还,甚至是加倍地补偿;别人在自己的胸脯上打了一拳,自己立马也在他的胸脯上打上一拳,甚至是两拳;别人给自己一碗面吃,自己立马就要给别人一碗面,甚至是两碗面。
事实上,人在社会中,在自然中都有自己的分工,人无法自力更生地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人都要与他人他物互通有无,以自己独特的付出去换取他人他物对自己生命需要的支持,人与他人他物其实是相互支持,和谐共生的关系。所以你给他一碗面,他也立马给你一碗同样的面,这不是公平,也不是善恶之报,而是毫无意义的瞎折腾。
人和物一样,都因这个世界的需要而被创生,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就是有德,有德就有存在、发展的必然;人和物一样,都有死去或灭亡的那一天,死去或灭亡的原因就是其德已被耗尽,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善能增加德,恶却会减少德,所谓善恶之报,其根本的还在于德的增减。
他抢了你的肉,吃的很滋润,他又抢了很多人的肉,吃的油光满面,最后因一场意外他的儿子死于车祸。所以,他在你的胸*部上打了一拳,其恶报可能是被狗在屁*股上咬了一口,惩罚他的主体不一定就是你,惩罚的方式不一定就是痛打,其被惩罚的部位也不一定就是胸脯,其被惩罚的时间也不一定就是现在。
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岗位,但人生需要面对的却很多,人却没有足够的机会、时间、精力去做应对所有的事情。善意有时候会得到不公平的回报,但是它却可以消解缘分,使人摆脱无休的、杂乱的因果纠缠。释放善意不是对不公平的隐忍,而是给自己以足够的机会、时间、精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释放善意不是生命的必须,却是生命的需要。
孔子四十而不惑,常人活了一辈子也看不透的大有人在。当人们争相为恶,迫使我们的社会进入并纠缠于互害模式,几乎人人受害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还是嗅不到危险的接近,怎么可以还是不知道悔悟、悔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2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的误区主要在于心通了理却不通、理通了道却不通。与诸位共戒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