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7|回复: 0

[各地风情] 土家族背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2 2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家族背篓
来源:民俗百科

  土家背篓又名土家西篮背、土家背篼,是土家族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是用篾条编成的筐状的背具,底部略呈方形,从腰部开始便呈圆形,而且渐渐扩展开来,它由背篼系,背篼主体,背篼底组成,背篼底而有是有四块长方形的木头组合而成的,他主要是起到支撑和固定背篼主体,使其不会变形而容易方便放置。
  它制作简单、形态多样,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大大方便土家族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简介
  背篓在土家人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土家山寨不可缺少的家庭用具,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娘背篓”(又叫“儿背篓”),作为“斟粥米酒”礼行。背篓则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的;摘苞谷、粟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粗,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象倒立的葫芦;砍柴、扯猪草要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古代有首写背柴的《竹枝词》:“丁丁伐木向高岭,担荷斜阳下茂林;好共负篓城市去,卖钱买米度光阴”。
  背篓中有一种专供男人挑苞谷的“撑篓”,由一根扁担将两只高3尺、径长1尺2的篾篓串联起来,苞谷插得紧扎扎的,挑在肩上便于下坡陡崖。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穿成一个能置物体的空架,用蔑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一“丁”字木棒将篓底撑住,人作半卧势,叫“打杵”。有古人作“竹枝词”唱道:“砍竹新编背篓,百斤重负力难休;好教两臂归圈套,一杵斜阳过岭头。”
  背篓,在山里人看来,如沙漠骆驼,江河三舟。近些年,大庸罗塔坪乡出产的“青岩篾背篓”还作为民间工艺品跻身“广交会”,受到海内外顾客称赞。

  背篓的类型
  儿背篓
  背篓成长筒形,做工十分精细,是专用来背孩子的,女儿生了孩子,娘家要做一个“娃背篓”(又称“娘背篓”)作为送给外孙的礼物。山寨土家族孩子都是在背篓里长大的,“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过去有“背老大、挑老二、挎老三”之说,土家人对背篓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一首成名曲《小背篓》唱的就是这种背篓情。
  高背篓
  摘苞谷、粟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特大(直径达2尺多),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
  柴背篓
  砍柴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
  撑篓
  还有一种专供男人挑苞谷标棒的“撑篓”,由一根扁担将两只高3尺、径长1尺2寸的蔑篓串起来,苞谷插得紧扎的,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 木棒,串成一个能置物体的空架,用蔑丝系着,以此背原木、石头。
  水背篓
  最特殊的是“水背篓”,腰长口小,用皮蔑编织,内外刷桐油,大山缺水,土人从峡谷取水,背上白云深处的木楼。
  茶背篓
  姑娘出嫁,要请蔑匠师傅精心编织“茶背篓”(又称“密背篓”)作陪嫁。“茶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其做工往往成为娘家家境和眼光的标志,亦是新娘巧手勤劳的“品牌”。

歌曲《小背篓》歌词
  小背篓晃悠悠
  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野果哟
  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小手哟
  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
  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
  哟啊啊--哟啊啊
  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
  小背篓圆溜溜
  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多少次外婆家里哟烧呀糍粑哟
  多少次听唱山歌哟在呀桥头哟
  多少次睡在背篓里尿湿了妈妈的背
  多少次爬出背篓来我光着脚丫走
  哟啊啊--哟啊啊
  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
  多少欢乐多少爱
  多少思念多少情
  妈妈那回头的笑脸至今甜在我心头
  甜在我心头
  啊--啊--啊
bl11n.jpg
tjgp0.jpg
ty4421.jpg
tj462.jpg
tj31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