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5|回复: 16

[综合讨论] 辩证法造成无逻辑的中国内斗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3 07: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辩证法造成无逻辑的中国内斗梦
作者:樊梨花


用辩证法来代替逻辑推理,是中国人愚昧的根源之一。由于形式逻辑不认可相互矛盾的命题或理论,祖先的理论的不足才被后人揭示,逻辑要求人们对先前的理论作出修改,理论创新和社会进步才有可能。中国人一直没有发现逻辑,所以,中国就没有科学,有的也只是一些经验积累和实用技术。辩证法告诉人们:思维是有限的、矛盾的,理论和经验本来就是矛盾的,无需修改先前的理论。正是因为中医学辩证地看待问题,摈弃了不矛盾律,中医数千年来没有得到什么发展,在原始的巫术思维的酱缸里沉沦。而信奉辩证法的SHZY阵营,几十年来都没有半点进步,最终在自相矛盾面前轰然倒塌。可见,辩证法是人类野蛮思维或丛林思维的根本,是思想进步的大敌。

逻辑学是当代文明世界的四门基础学科之一,但在愚民的中国,所有的中学都不开设这门课程,而且大学也只有极少的专业有这门课程。无逻辑会造成自以为是的毛病,自以为是是人类的通病,但中国人表现得最明显。中国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总是不断地贬低别人文化,夸耀自己文化。中国文化很难接受批评,一批中国文化就会被骂为汉奸,这是无逻辑的必然。无逻辑必然思维混乱,就不会说理,不会说理就以打或骂表现自己,结果,2017年2月18日武昌火车站因吃面而人头落地。可见:无逻辑、不会说理只会加剧窝里斗,绝不会成就自由民主。所以,中国人内斗厉害,成了互害民族。

一,以价值判断混同于事实判断的愚民术

逻辑要求,事实(实然)和价值(应然)要分开,不能把真假判断混同于价值判断。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现实)的;明显地犯了把事实(真假)判断与价值(善恶)判断混同起来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的死穴。存在与否属于事实(实然),合理与否属于价值(应然),两者不能混同。存在只是一种现象,它本身与合理无关。若以正义的价值观来区分,有些存在是合理的;有些存在是不合理的。“存在就是合理”实际上是一种强盗流氓逻辑。整天把“存在就是合理"挂嘴边一概而论的人,要么是不懂何为正义的脑残,要么就是为一切恶行而辩护的党棍。

一个民主派网友说:顺着“只有信仰基督教才能实现民主”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就必然是:1、不信基督教就不能实现民主;2、不信基督教就没有资格享受民主;3、中国人不信基督教,所以中国人没有资格享受民主……

这就是逻辑混乱。“只有信仰基督教才能实现民主”,这句话是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属于实然的事实(真假)判断。也就是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民主。大致合乎近代的历史。当然不严密。严格地说,应该是:“没理性思维,就没民主。而理性,就是逻辑,中国人无逻辑,只会暴力奴役,所以无民主。”

至于是否该享有民主,那是应然判断,属于价值范畴,与立场有关,在逻辑上无真假值。把事实(实然)和价值(应然)两者混为一谈,糊涂。由此推出“剥夺了人参与民主、争取民主的权利”,那更是无逻辑的中国内斗梦。

二,“对立统一”的阴阳之道不成立

“辩证法”一词出于古希腊,本意为“对话”,也就是“辩论法”,即对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经过多方多次的辩论之后,才可能获得相对准确的界定。古希腊辩证法的目的是要使概念明晰起来,着力防止概念的含糊不清。但黑格尔的辩证法却要求人们把清晰的“概念”变得更“含糊”一些,要把它看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和中国人的含糊思维一致。譬如,“乱”,中国古人解释为混乱,又解释为有秩序即“治”。可见,“乱”就是“乱”与“治”的合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7: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格尔的辩证法表现为:正、反、合的过程。首先是正题,由正题引出反题,最后将正题和反题合而为一,成为整体。例如,这是一只猫,经过辩证了的“猫”的概念内在地含有“不是猫”这一内容,“是猫”和“不是猫”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这只猫”。同样,张三是个正直的人,“正直”必定内在地含有“邪恶”的性质;姚明是高个子,“高个子”则内在地含有“矮个子”的倾向,如此等等。所有抽象概念都必须被看成“我”与“非我”、“是”与“不是”的矛盾统一体,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方法。这样一来,“一切事物”都是对立面统一的整体。事实上,这里的“一切事物”指的是“一切连续性的概念”,比如高度、数量、面积、价值。拿高度来说,包含高和矮两个方面,高矮对立,但没有高就无所谓矮,没有矮就无所谓高,而且随着标准的变化,原来高的以后可能变成矮的,反之亦然,这就叫两个方面的统一性。高矮、长短、左右、东西……不过是人的主观认知而强加于客观世界的。

客观事物并不存在什么对立面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或者“事物都是阴阳构成的”是错的。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认为,万物包括阴阳2个方面,阴阳合万物生,阴阳散万物亡。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与阴阳无关。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阳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由阳粒子和中性粒子构成,阴阳构成规律不成立。中国文化讲了“阴阳”的许多性质,无非是属性(程度)上的区别罢了,“大小”是体积上的区别,“高低”是高度上的区别,“多少”是数量上区别,“强弱”是能量上的区别……只有日月和男女才是两种实体而不是属性,把日月、男女这种实体概念与阴阳、上下等属性混为一谈,其思维上的错乱也只有原始人才闹出来。忽略实体存在,专注属性变化是中国“家”思唯的特色。“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关注变化的关系学。阴阳之道首先就是男女合好。家人间都有血缘关系,只有睡在你旁边的那个人与你无血缘。如果这个跟你无血缘的人与你相处好的话,整个家就好了。这就是中国人接受共产辩证法的原因。

一件事物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果只从两分法出发、只去考虑和把握其两个方面,便必然陷入片面性或偏激,因而必然产生失误。例如,与“历史辩证法”密切相联的“阶级论”,就把人类社会一律简单分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认为“阶级斗争必然是你死我活”,便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罪恶。大量的事实表明,客观事物首先是由许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种群集相互作用的状态。比如社会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至少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

三,“对立统一”不过是偷换概念的产物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最初为“存在(Being)”,就是“有”(正或阳);这样的“有”其实就等于没有,所以就产生出了第二个概念——“无”(反或阴)。但是说“无”时也就意味着“有”了,至少“有”一个“无”吧。这样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来回倒,就是变。于是又产生了第三个概念——“变”(合)。回头看看,最初的概念都潜存着它的对立面(“有”潜存着“无”),后面的概念都包含着前面的概念(“无”包含“有”,“变”包含了“有”和“无”)。绝对理念就这样正、反、合(阴阳合一或天人合一)地向前发展。

黑格尔的说法太空洞,换一个例子来说。想象一个绝对的空间,里面什么都没有,无光无声无物质……慢着,那里面还有空间。这就有点象黑格尔的“有”和“无”了,空间就象不包含任何“质”的“有”,它是存在的,可它里面又没有任何东西,因为没有东西,可以说是“无”。所以,空间就可以说是“有”和“无”的对立统一。能这么说吗?说里面没有东西,那是没把空间算作东西,说有“东西”,那是又把空间算是“东西”了。说它既是“有”又是“无”,指得不是一回事,偷换了概念,违背了同一律和不矛盾律。

根据不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陈述绝不可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为假。信奉对立统一规律的人当然反对。黑格尔是这样证明对立统一的矛盾律:一方面,玫瑰花看来是红的;但另一方面,玫瑰花又不能和红划等号,所以,玫瑰花既是红的又不是红的。所以,玫瑰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7: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稍有逻辑知识的人,不难看出其论证的荒谬性。确实,玫瑰花是红的,但这里的“是”应理解成两类集合的包含关系,即由所有玫瑰花所组成的集合包含在由所有红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中。即:玫瑰花集合包含于红集合,而且小于红集合。从“包含于”关系看,玫瑰花集合是属于红集合的;从“小于”关系看,玫瑰花集合不是等于红集合的。但在日常语言中,人们贪图简单——“大道至简”,说出了“玫瑰花既是红的又不是红的”的话,以为是什么“对立统一的”的辩证逻辑的必然。其实,“是”的多义性导致了思维的混乱,第一个“是”的意思是“属于”, 第二个“是”的意思是“等于”,所以,“玫瑰花是(“属于”)红的又不是(“等于”)红的”这句话是没有任何矛盾的。但黑格尔没认清这一点,这才使他看出了“矛盾”。黑格尔正是靠着这样错误的论证,才得出他的矛盾无处不在的怪诞学说的。

辩证法说,一条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而它又可分成无限小段。所以,无限可以转化成有限,线段就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可见,对立统一是客观规律。

其实,这是偷换概念。说线段有限,指的是长度。说线段无限,指的可以无限分割。如果说:线段既是有限长的又是无限长的,这就自相矛盾了;如果说:线段既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又是不可以无限分割的,这也自相矛盾。但说:线段是有限长的,又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这就没有矛盾。而说线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这句话含混不清;说无限转化成有限,也含混不清;说无限的长度转化成有限的长度,依然是在胡搅蛮缠;正确的说法是,无限的线段转化成有限的长度(极限)。这种混乱,来自于日常语言的简单化——“大道至简”。这种愚民的戏法,逻辑学上叫做“四名词”错误,即大前提和小前提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名词,两句话不存在同一概念,没有相关性更无必然联系,却“阴阳合一”地强行搭配在一起。它是“天人合一”的信仰者辩证思维的产物,与事物的变化过程本身无涉。

四,辩证法反生命科学的诡辩术

康德强调:不矛盾律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思维不允许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存在。黑格尔反对康德,认为矛盾是事物(包括思维)的内在的规律,并不是什么错误,甚至认为不矛盾律不是思维(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黑格尔说:这是一只活猫,它存在着“活”与“死”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共存于这只猫中。在其存活期间,“活”的理念占上风,但“死”的理念也已经根植其中了。“活”的理念一直在不断向着其对立面──“死”的理念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量变到质变,“死”的理念最终占上风,活猫变成了死猫。但这死猫却又内在地含有了“活”的理念,这个“活”的理念则体现在其下一代之中,其下一代“活”的理念又克服了“死”的理念,重新生气勃勃。这样,从一只活猫到另一支活猫,事物实现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概念”的自我矛盾运动过程,被称为“辩证逻辑的过程”。

一只活猫到另一支活猫,是代际转换;是两只猫,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它们的DNA已经50%的相异,不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黑格尔不懂生命基因,搞出了反生命的辩证逻辑,不过是为专制诡辩而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更是反生命科学,在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都发起批判基因遗传学的运动。

恩格斯用“麦粒——麦苗——麦粒”来证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成立。从麦粒到麦苗,是麦子的两个阶段,其基因并未变化,不过是同一生命的存在形式变化而已,这在生物学上叫个体的发育,并不是对原有生命的否定;而新麦粒是新生命的开始,基因已发生了变化,是对上一代生命的否定。对于生命来说,有一次否定就够了,焉用两次?其错实在太低级,他连“形式”与“实质”的区别都分不清:麦粒变成麦苗只是形式变化,实质没变,而麦苗死亡则是生命结束,发生了从有生命到无生命的实质改变。可见,辩证法根本不成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7: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辩证法视所有的荒谬为合理

波普尔说:黑格尔摈弃了不矛盾律,从而摈弃了逻辑推理的基础。因为“如果一种理论含有矛盾,则它可以导出一切”;一切荒谬都被视为合理。有人曾嘲笑说,在黑格尔体系中,手套可以变成兔子。“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法一旦成为一种世界模式论,它会使人道德上难有坚固的持守,甚至为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开了门路。如果把辨证法作为人们信念信仰,则这种信念信仰是反智、反道德的,必然造成奴役专制内斗混乱。

遥远时期的人类同动物差不多,本是混沌一片,没有什么道德伦理可言,就如水天一色的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无分无别。道德律令如《圣经》“十诫”的出现,就像在这浑沌一片的汪洋中抛下了一个锚,依据这个锚点,人类发展出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秩序,从此世界有了是非善恶,人才“文明”起来了。若没有上帝的绝对标准,人类生活就重归混沌互害了。

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任何事物、任何问题既要看到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善是同恶对比而言的,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恶,善也就不成其为善了。所以,不但善有存在的合理性,恶也有存在的合理性。这样,绝对的道德律令就被动摇了。十诫说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作假证,但是,大家都不这么做了,都“正义”了,就没有了不义,正义何以显出它正义?没了不义,正义就不存在了。因而不义也是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贪污让人痛恨,可贪污也是经济的润滑剂;强拆是惨烈,但没有大拆大建哪来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就这么一“辩证”,原本假丑恶事情就可爱起来,甚至就是真善美了。

高级的辩证法认为不存在是非、善恶,混沌就是最大的“智慧”。他们认为既然对立的“两个方面”有“统一性”,可以“相互转化”,那么“两个方面”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亦是我、我亦是你”吗?“两个方面”根本就分不清嘛。明白了“分不清”这个糊涂“本质”,所以才“糊涂更难”啊。 辩证法是“糊涂”学。被誉为“中国古代辩证法”的老庄哲学,有不少这类说法:“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见《庄子・内篇・齐物论》)。在庄子看来,马亦鹿也,鹿亦马也,所谓“万物一齐”也。于是知识分子们释然了:你指鹿为马,我难得糊涂,“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种“辩证法”实乃诡辩术。

苏格拉底力反这种相对主义的诡辩术,力图在“一切皆流”的“意见”之上发现绝对真理,重新收拾混乱不堪的社会与人心。从晚期希腊到罗马帝国,怀疑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再度猖獗,罗马公民道德一溃不可收拾,于是,基督教再以绝对主义的一神论重整道德。“十诫”强调:是非善恶有上帝的绝对标准。基督教的绝对道德与辨证法有很大的不同。辨证法的“灵活性”、“全面性”,使它成为践踏道德底线的遁词。马恩吸收了黑格尔的“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明确指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类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而这样的智慧、灼见,我国古已有之,王夫之就说过:“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候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这样,“恶”被摘帽平反,不断坐大,竟然大摇大摆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于是魔鬼出笼了。现代诸多暴君都认为天在假他们的“私”以“行其大公”,杀人如麻、冤狱遍地只是为了促进历史的发展,牺牲几亿人是为了人类全体赤化,牺牲当下是为了将来幸福,做坏事就理直气壮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0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文化研究,该进入中西文化互相质正的文化时代,我以传统文化质正西方文化。
存在即是合理,事物存在有合理根基,天人合一的根基。天,顺乎物则的物理事则为理则,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物物道之物则,西方概念为事物规律性。然而,人对事物物则的认知与践行,一定之理道,“事物,人也”,有因果证验。认知有是非之精微,真假虚伪,出自人心实然的心性事实;践行有善恶之危微,践行有价值认知成善恶应然的客观事实。人的认知是非与践行因果之善恶,即是天的物则理道,也是人的一定之理道,贯通天人之间,存在音容天的合理性,也是形上文政導的存在理势天,成然存在音容天的合理性。音容天的存在合理性是理气,气是驳杂不一的“气以理生化乎质”,礼义明分会产生价值认知分殊的存在合理性。理势天的合理性是神理,精粹之气是“性性为能入神”之神气,仁心大用成乎仁礼中庸体用之神理,以仁义统同奠基礼义明分“物物为能过化”的天人合一诚信道,生民立心立命,实践理性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性性与物物、诚与信、性命与理气,一切的心性范畴,都是心性内外的矛盾体,包括天人关系所蕴涵的人为与自然之总体性质的矛盾范畴。人为与自然的心性内外,矛盾的认知实然与践行应然的心性辩证:一物两体。精义入神之神理,神参两体理一的唯物辩证法,導向成理气知行,也是价值认知的存在合理性。正如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在清明社会的驳杂不一的理气范畴,认知价值也是相似的。非神参两体理一,非辩证法。理气认知价值同样有存在合理性。形上導可以主控的存在合理性,文胜质则史的道德内修,有价值认知的存在合理性。当时过境迁后的不堪回首情罪路,阻滞文化文明成价值认知的存在合理性。形上導失控成然礼崩乐坏情淫路,质胜文则野之存在合理性,价值认知的理气驳杂混乱的错综复杂,大致有三类:一是实惠私己的自扫门前雪;一是利益抱团而不惜伤天害理;上述两类都是质野心性时代的人生价值观。三是应对质野成内修善性的道佛价值观。同样是不堪回首成价值认知的存在合理性。正视存在,也就要正视不同性质的社会存在所发生不同价值认知的存在合理性,非追寻所谓理所当然成正义的合理性。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所谓理所当然之正义,都不是辩证法的正义。辩证法是会通古今通义的正义辩证,究其所以然之理道,神参两体理一,厐朴一分为三,解开中国文化钥匙的唯物辩证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14: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哲三大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与唯物同体,是马哲基础理论,也是传统天人体系的基础理论,从研究物欲理道,“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探讨心统性情的通情与理欲,探讨质文的心性内外,心物逻辑的一物两体,人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天人理道。形上文政導的神参两体理一,缺失神参,便没有哲学意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中哲重心研究人的哲学,从文化心性角度去研究一物两体的基本理论,也是形上文政導角度去研究神参两体理一的对立统一规律。丰富与精深哲学意蕴的心物逻辑,与西方物质与精神的心物逻辑比较,不能套解,只能是文化质正的义理会通。
质量互变规律证验范围是本体论。传统是仁礼本体的中庸体用,活之理,活之体,活之用的一切皆活的人能弘道,实函斯活的始以建中,终乎大始的大中涵化,不是量变与质变成互变的规律过程?两体理一的仁与礼,体与用,大与中,实与活之间,实践理性的性命与理气之间,成就一物两体的矛盾理论。神参两体理一,文導神理于理气,文以理益质,文以礼载道,为天地立心,“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显然是明诚合一的神参两体理一。政導的政治造命,“天治者,神以依”的礼法合治;以理道定所的人事言天,为生民立命。“国教在政而政亦教”的明钦两体理一,与文導明诚两体理一合体,即文政形上導的两体理一,神参两体理一的文政導。社会效应的中庸体用是富有与日新成文化文明的两物一体,也是大中涵化的文明不息,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回归心性的动力本源,文化文明的“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中庸的体与用,成就富有与日新的一物两体之间;大中涵化,成就是文明不息的富有与日新之间,继善成性的性与命之间的一物两体,即神参两体理一的质量互变规律。知幽明的无极而太极,无有一极之无极,无有不极之太极,质正着西方文化的有限与无限理论。幽与明,无极与太极之间的神参两体理一,对立统一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人类认识史的曲折反复性,正、反、合哲学圆圈的过程规律。儒学文化史,从孔儒建构应该之理的肯定阶段,经过唯心教条的理所当然之道的专制儒学阶段,进入究其所以然理道,唯物辩证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满清的文化逆转,客观存在的哲学圆圈理论未能进入哲理认知范围。从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到中西文化碰撞的传承错位,文化乱相效应就是百年的挺儒与反儒之间论争不停息。以孔儒民本解读宋明理学,挺儒;以宋明理学的文化专制解读孔儒文化、反儒,哲学圆圈理论不清晰所导致不必要的百年论争。当儒学史的哲学圆圈清晰了,便可以中哲的哲学圆圈理论质正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了。
三大规律有各自被探究的范围,又是普遍联系,统一在哲学体系中。传统哲学体系是继之者天之善,成之者人之性的天人理道,也是人、天、物自然之化的道体论。对立统一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的联结,方有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即西方有限与无限的哲理逻辑。分割两大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孤立以有限与无限的哲理去责难辩证法,逻辑解读的谬论。同样,对立统一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联结,方证确人类认识史出现正、反、合反复曲折过程的哲学圆圈,总结出否定之否定规律。分割两大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孤立以正、反、合的圆圈理论去责难辩证法,也是逻辑解读的谬论。正视中西会通所发生解读错谬的逻辑事实,中西文化之间的互相质正,让义理清晰,实现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17: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承上所言,之所谓,生亦死,死亦生.
对立统一,认识认知,东西,形式意义,好比黑白,有个前提在眼前,黑(字)为什么叫黑(字),白(字)叫白(字),为什么白不叫黑,黑不叫白!之所谓黑或者白,黑就是白。就有主观(自主)和客观性(遵循)存在,对立统一,变和不变之间,意义来说就是更好的内外分明,自主形成!复归于自然.简繁(阴阳对立),相对和绝对无非如此,指鹿为马何尝不是善且善焉!消除对立,才能更好的分明(对立).常有,常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道.自然而然,恒久不变!消除就是对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令人痛惜的是:引进西方的心理学,迷失传统心性学与心性哲学之精深研究,关注人的哲学之义理体系异化失理路原真了!实践理性是“性命一也,理气一也”,方有道器层次的天命与性命,神理与理气,心性哲学与心性学的逻辑区分。人有立心立命的人生,散到人生方方面面的心性范畴,一物两体的心性内外,存在音容天;为什么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什么船山提出以理道定所,为生民定位定性的哲理,散到圣神形上文理政道的方方面面,知几神理的心性哲学,神参两体理一的存在理势天,成然存在音容天的实践理性,这是传统哲学义理体系的基本理路。没有心性学与心性哲学的研究精深,致广大尽精微的探赜索隐,极深研几,能有神参两体理一的唯物辩证?失去哲学核心理论的心性学和心性哲学的精深研究,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异变失原真!
失去精深研究心性学与心性哲学,基本理路失原真的传统文化,可以正确解读西方的哲学理论?
唯物论,失去物欲的心性文化,没有心性原动力了,能算唯物?失去物则的心性文化,只有诚者天道,没有诚之者人之道的物理事则之理则为物则,能算唯物,没有心性学理论是人为的自然基础,定论纯粹自然是唯物,老子道法自然成朴素唯物。是人的哲学唯物论吗?
辩证法研究心性活力的客观实在,存在人为因果多路向成客观事实的可能性,从中作出正确预测与选择的哲学方法*论。船山道体论的程序是:“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终奏物,取决于中奏天的社会限定,能否释放始奏心性人之活力去顺乎物则,容不能节音,音以节容的疑乎人心多路向,究其因果所以然,知几神理精义,心性哲学的神参两体理一,是人的哲学的心性辩证。
对立统一规律有两节,一是对立统一,存在音容天的一物两体,没有单音与孤容的心性内外,一切心性范畴,如仁与礼,性与情,性与命,情与理,理与欲,理与气,质与文等,都是心性内外,成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离开心性内外的人为与自然关系的一物两体,没有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对立统一规律了。二是认识对立统一规律,两体理一的矛盾规律。谁能洞明顺应?顺天应人的神参两体理一。实践理性的性命与理气,需要神参的天命与神理;存在音容天的一物两体,需要存在理势天的神参两体理一。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心性学范畴,认知对立统一规律是心性哲学范畴。若不能精深研究心性学与心性哲学,不存在哲理的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探究范围是本体论。仁礼本体有主体与客体,仁义人道融入阴阳天道为客体,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成就人的结构性排序,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中为体成然人事合理结构的心性基础。仁义人道融入刚柔地道为主体,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理则,成然庸定用心性活力的动能结构。神参中庸体用的实函斯活,大中涵化的量变和质变的互变规律过程,始终处在中为体人事结构合理的心性基础上,庸定用的心性动能结构的运行中。若不能精深研究心性学与心性哲学,不存在哲理的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研究人类认识史的曲折反复性,正、反、合哲学圆圈的过程规律。也是形上文政導成然形下器之道否定之否定的自然循环过程,船山提出存在理势天,势有轻重成可否,成然理有屈伸与顺逆的理势自然,走向顺天应人的理势必然过程。存在理势天導向成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人类史的曲折反复过程,也是灾难性的磨难过程,灾难的磨难,累积成文化积淀的智慧结晶,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性智慧,知几精义神参的智慧证验,一是缩短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周期;二是缓解减轻灾难程度;三是避离不必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出现,神参两体理一的神理精义精确性,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理认识。
回复传统哲学的原真理路,正确质正解读西方的哲学理论,必须精深研究传统的心性学和心性哲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2 2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法是人类认识或哲学里程碑式的标志。他体现出人类已经不会只是用简单的逻辑方式去思维和认识世界了。
逻辑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一种思维模式。辩证法却不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方式无法认识辩证法。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就是典型的逻辑因果思维方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就是典型的逻辑认识方式的混乱。
世事也绝非像逻辑那样简单,互为因果也是事物的常见关系。辩证法主要是解决和认识这一类的关系。若用逻辑关系去认识这类关系那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而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的因果链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2 23: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因为辩证法而否认逻辑啊。黑格尔只是让你用辩证法去看辩证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3 16: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经据典将辩证法说成狡辩术,这只是一种抠字眼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极不适合于哲学。哲学不是读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6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可以说是一些中国人的愚昧的,就是女人裹小脚。从唐宋一直到民国初。这种愚昧与辩证法,与逻辑学,与……学有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6 2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体现辩证关系的就是太极符。
阴阳太极体现着对立统一。对立的阴阳同出于太极。黑白双鱼是体现着对立的矛盾和冲突。论坛内好像有个人的头像就是一个动态的双鱼,这可能是最体现太极精神与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看似相互追逐的双鱼其实是双方的矛盾冲突导致的灭掉吃掉对方,但吃进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吃掉。双鱼中的异色眼是每个对立体的核心,这个核心且实是自己的对立面。没有低就没有高,没有丑就没有美。高因有低才成其高,美因有丑才成其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7 15: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静止的,没有低就没有高,如此榜眼,双鱼中的异色,高因低而以为不低,以此为荣,不正以为不歪。
如此,没有丑也没有美,甚好。事事不过如此,博弈是双方面的,也是一个人的输赢。怕只怕,不过一面之词,如此你我,是开始也是结束,皆输!
(善恶,内外,有无,不管对错,所谓动静皆宜,理,所当然---对错只是个形式)
(就东西而言,比如日本和美国就是以耻为荣,文明不文明甚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7 1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居 发表于 2017-3-17 15:23
也是静止的,没有低就没有高,如此榜眼,双鱼中的异色,高因低而以为不低,以此为荣,不正以为不歪。
如 ...

辩证法讲的是对立统一,但其核心是“变”,对立的双方就是变化的动因。对立统一绝不是在讲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看待事物的一种眼光,在这种眼光下,变化是一种很自然的形态,对立的矛盾双方产生变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2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7-3-17 18:59
辩证法讲的是对立统一,但其核心是“变”,对立的双方就是变化的动因。对立统一绝不是在讲对立关系,而是 ...

相对而言,没错,都是对的。变不变,两个差不多,甚是分明,好坏,如此数数,不执于一词,万物的由来。是相对的扩散也是相对的集合,比如开窗和关窗,起因结果不同,形式认定也不同,都由于念头,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虚无主义)直观(动物本能),诚如此贴说明,目前国内更趋向于后者,好坏不分,具体表现在形式化(无序),由于无序照成的比如潜规则等等都是好坏不分的结果,客套化,主要的变成不主要,以形式(我们说大众小众认定,到不如说是集权者掌控)认定结果,是专制性的。诚如道理是相通的,当然道理都是好的,难道叫我们学坏,文明不文明规范。

(就艺术而言,国家是个人的组成,人的认识予以认知,认知而后认识,对行为肯定有说法(意识表述),不然就是本能了,视觉和感观(感觉,比如诗性描述,是当下的心情,无内容,直白性说词),不存在思维,存在就有可能,不是相对的片面(一面之词,当前),所谓自然,不离本宗。书法不是书写形式,画画不是单面一词,好是看和感觉不到的。比如书法更多的临帖,以字形为认定,书法是认识的表述,变成形式为主(没有认识,认识不是名家古句,是当下的心得表现)。那么也可以知道地区的认识,思维是什么样的,地区的部分构成)

诸如此列因果,认识之处,首先是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和中西认识的差异照成的认识空白!当下更多的是规范和恢复秩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居 发表于 2017-3-19 22:06
相对而言,没错,都是对的。变不变,两个差不多,甚是分明,好坏,如此数数,不执于一词,万物的由来。是 ...

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哲学上两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及认识规则。各有利弊,双方利弊可相补。
有些人是对辩证法极度过敏。提到辩证法就像西方人听到“共产主义”一般,中国人对辩证法的过敏纯属于政治过敏症。
中国的阴阳学说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辩证哲学。但这种学说在中国过早的出现后,进入了象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里,以致阴阳学说并未以独立学说在延续发展。
中国人应该更容易接受辩证法。但实际好像并不是这样,似乎反对的人更多。这种反对者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的反对者。反马克思主义者似乎无一例外的反对辩证法,患有政治过敏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