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切换到窄版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洪水发生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国学复兴
›
國學資源
›
國學圖庫
›
出土文物
›
青川木牍
返回列表
查看:
1088
|
回复:
0
青川木牍
[复制链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24038
发表于 2017-5-22 2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5-22 21:45 编辑
1 v9 {: P! e2 ~ _/ j6 i
$ h& I0 S8 F# f' T$ c0 R+ t
青川木牍
' n, {* }5 Q5 p- r, b6 b
来源:先秦书法
$ l- t1 F+ X! R9 h, P* z2 {+ J/ Y9 n1 w
3 _6 y# b2 g! C! u$ y
1979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郝家坪50号墓出土的秦地《青川郝家坪木牍》,牍上三行墨书定为战国晚期秦武王二年和四年(公元前309年——公元前307年)的手迹,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今藏四川省博物馆。
; D" |2 S" @0 |8 g8 |! K
木牍长四六、宽2.5、厚0.4厘米。两面均有墨书,共有二二宁。正面三行,内容是秦武王(前329-前307)二年颁佈的《更修田律》,命丞相甘茂(生卒年不详)等人更修田律,封埒阡陌,修道治浍,筑堤修桥,疏通河道等。背面四行,字多漫漶,仅上端残存三二字,记秦武王四年除道日干 支。另一块木牍,字跡残损,无法辨认。
+ ]( E& F2 p( w$ u8 t" v
7 R5 U9 k- |0 A$ i
' ]( |+ s7 J8 r8 v3 T& m y
此牍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字形方扁,取横势。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青川木牍》书体为秦代早期隶书,篆法隶势明显,笔画平稳工整。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早期隶书明显的特征。从书体角度而言,牍中那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的美感已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它已展现了一种与金文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
0 F; p1 a+ f: Z- B: Q9 }
/ f0 u) k2 _: i+ c4 v F! m( O
战国晚期青川郝家坪木牍
/ H# B. j6 P, U t
' G% a5 ^& m. o! D: E& K. K
0 u# `+ ?9 j) v' I0 t
% v0 V1 t7 x4 ?! q" j) w
过去曾有人说隶书是秦代书法家程邈(生卒年不详)创造的,而随着先秦的战国青川木牍的发现,学者们认为程邈应该是隶书的整理者,而非创立者。
0 N! N: [. r$ e
9 Y2 O4 z- U; k' U- W- q
2 F/ {2 Z2 X) d
四川省
,
乔庄镇
,
广元市
,
青川县
,
博物馆
相关帖子
•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
四川茂县黑虎羌寨
•
重盐执照
•
四川蓬安18岁女孩成象棋大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新手指导--帮你快速熟悉论坛
回复
分享到: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