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3|回复: 2

明泰昌帝朱常洛生母王恭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 17: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8-6 18:00 编辑
: H$ U# y# b. m5 ^0 _2 @
, d' m  V6 o& R6 {+ d明泰昌帝朱常洛生母王恭妃: t/ n# Q9 z7 z2 o
来源:轶事典故  k- C' Q  T  e: U8 e9 S
, q  q% ^, P$ X8 c* Y
  孝靖皇后王氏(1565-1611),宣府都司左卫人(原属河北宣化,现属河北张家口怀安县)。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之皇贵妃,泰昌帝朱常洛(1582-1620)、云梦公主朱轩嫄(1584-1587)之生母。
$ i4 {5 |3 s- ~% y% ~ jyg233.jpg
# C3 e( P( u/ S6 {- R jyg133.jpg
- q4 `1 v5 W% F jyg433.jpg
9 e4 W& A1 y) K( ?( F# D  孝靖皇后是河北宣化人,姓王,幼年进宫,为慈宁宫的宫女,侍奉万历的母亲——李太后(1546-1614)。十六岁时被万历“私幸之”,怀了孕。在宫廷中,宫女的地位低下,宫女怀孕,对万历皇帝来说,并不光彩,所以他总是避而不提。可是不久,却被万历的母亲知道了。在一次饮宴中,太后问起这件事,万历假装不知道,一再设法抵赖。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了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万历再也无话可说,只好低头勉强地承认了。不过太后倒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是谁生的,就不必计较了”。
! B2 ?0 s5 k0 P7 ^ jyg333.jpg 9 B3 h' ^2 ^3 N! v* v. I+ a- r
  王氏怀孕,万历虽被迫承认下来,但始终不喜欢她。当时,万历宠爱郑贵妃(1565-1630),对郑氏言听计从,但是她却偏偏没生儿子。在宫廷里,有子无子大不相同,有儿子将来就可能立为太子,日后能当皇帝,对自己将来的身份、地位都有影响。因此,王氏怀孕,遭到了郑贵妃的嫉妒。当时宫廷习惯,宫女怀孕,皇帝加个封号,提高了身份,也就过去了。而由于郑贵妃的横加阻挠,万历又不喜欢,使王氏不但不能进封号,反而经常受到迫*害。直到临近产期,朝臣们纷纷上奏,万历无奈,才下诏把王氏进封为恭妃。从宫女封为妃子,身份真是提高了。
5 g( L# H" f1 f4 D; ` zgf04489.jpg
4 U$ T0 _$ A% z8 }- c, m  m! A  王氏果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万历的长子朱常洛。万历十二年七月庚辰她又生下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四岁病故。# g' G6 |  U0 g/ w4 I
  可是后来,郑氏也生了个男孩朱常洵(1586-1641),万历非常高兴,进封郑氏为皇贵妃。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皇帝在位时要立太子,作为继承人。按照明朝祖制,应立长子做太子。王氏生了朱常洛,是长子,而郑氏也生了儿子。万历不但不喜欢王氏,也不喜欢长子朱常洛,郑氏又百般阻挠,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大臣上奏章,建议立朱常洛,遭到贬斥。太后知道了,质问万历:“究竟为什么?”万历说:“他是宫女生的,怎能立为太子?”太后大怒,指着万历说“我本来也是宫女,你也是宫女生的。”原来太后本是宫女,被隆庆皇帝朱载垕(1537-1572)临幸后生下了朱翊钧。万历害怕了,迫不得已,才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时他已经二十岁了。
  X  Z. x# F$ C8 f jyg334.jpg
" w- W  ^: L$ ^% B! _! a- }( {8 l" V zcx08012.jpg ( e0 c. _0 P6 p0 {
  由于郑贵妃的嫉妒和万历的偏爱,王氏更加受尽虐*待和歧视,被幽禁在深宫中,不能与儿子见面,进封皇贵妃的封号就更谈不上了。直到朱常洛生下儿子,万历有了孙子,而且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万历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借着给皇太后加封徽号的机会,才顺便将王氏进封为皇贵妃。
" V3 @0 y7 Y6 F  王氏虽然生下了太子,又加封为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但始终受着迫*害,长期被幽禁在景阳宫,终日痛哭。在她身患重病时,万历也从没有去看望过她。直到临死之前,朱常洛得到万历的允许,才破锁而入,带着儿子朱由校(1605-1627)来到母亲面前。王恭妃临终时,才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但已双目失明。她拉着儿子的手哭着说:“你已长大成人,立为太子,我死也瞑目了。”儿子悲痛欲绝,旁边的人也纷纷落泪。这位宫女、恭妃、皇贵妃才四十七岁,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间。 : n7 Q$ R$ y' f! y, E5 E; p
  王氏生前受到百般摧残,后事也不顺当。万历对王氏择地安葬之事,也是极为刻薄的,依照万历本意,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建议说,儿子是太子,还是应当按照皇贵妃的规格办理。万历不理,一再拖延,以至长期不能下葬。最后安葬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棺椁又经十个月的停放,王氏尸体早已腐烂不堪,只好埋在陵区内的东井附近。 $ e" n1 p1 J* V) S! |1 D+ H. P
  万历死后,朱常洛登极,当了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要想把母亲葬入定陵内,皇贵妃是不够资格的。明朝的定制,只有皇后才得入陵埋葬。他想追封生母为皇后。不料,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去了,直到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登极成为天启皇帝后,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皇太后,又从东井把棺椁迁来,与万历和孝端皇后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
: P# q, X6 S+ ^% s; ^! X& Y jyg533.jpg
; H3 I$ w5 N5 R( n dingl1.jpg
3 z* D( t  X5 c/ L6 \  K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7: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景阳宫
7 b  ^! l, M4 x( t, ~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朝旧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后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后改作收贮图书之所。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阳门,前院正殿即景阳宫,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与东六宫中其它五宫的屋顶形式不同。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斗栱,绘龙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间为玻璃窗。明间室内悬乾隆御题“柔嘉肃敬”匾。天花为双鹤图案,内檐饰以旋子彩画,室内方砖墁地,殿前为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  后院正殿名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次、梢间为槛墙、槛窗,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和玺彩画。清乾隆年因藏宋高宗所书《毛诗》及马和之所绘《诗经图》卷于此,乾隆御题额曰“学诗堂”。东西六宫年节张挂的《宫训图》原收藏于此。东西各有配殿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西南角有井亭1座。东配殿叫静观斋,西配殿叫古鉴斋,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格局。现在常年在此进行故宫藏珐琅器文物的展示。
. Y9 D! s( r5 U- q9 B$ ^ jygc35.jpg 4 f+ v" n, K9 n( ^
jyg033.jpg ' P) L. Q  S6 ~' N; U
; P" x% @1 p- O% p
慈宁宫
) ~! W7 S' z# J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 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4 z0 H  o  ]# d  r; h  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9 N" y" B1 J1 [' B1 C! W; Q
! P" e9 P7 C, F  建筑特点
3 o4 S6 A9 X6 c8 v3 U& k% ?+ @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0 m+ L4 {) \: u& V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J3 X6 N: i: y$ f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2 I( C2 }6 C4 U( V  g  \0 i& P
cng0c5b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6 2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8-7 15:08 编辑
0 h- [. c8 x" k# C- c
4 V, {- Y4 l! ]; v: u两宫太后
/ N2 l' R6 ^  L$ l2 a  1573年,万历皇帝即位,为母亲李氏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六年(1579年)三月,加尊号曰慈圣宣文皇太后。十年(1583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十二年(1585年),与陈太后一同谒山陵。二十九年(1602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三十四年(1607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四十二年(1595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7 G8 F7 p2 ~& F6 p- @  隆庆皇帝的孝安陈皇后(?-1596)被尊号曰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万历六年(1579年),尊为仁圣贞懿皇太后,万历十年(1583年),尊为仁圣贞懿康静皇太后。万历孝事两宫无间。万历二十四年(1597年)七月,陈太后崩,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祀奉先殿别室。% N5 o' \2 j2 D2 I9 l
css1c5b1.jpg ; d9 E4 w, ]& k; E( N

2 E. R# F' `9 \' n( J慈寿寺7 {5 ?8 N8 [4 u1 N. ?+ r; s+ }
  建于明万历4年(1576年)的慈寿寺,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乡八里庄。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排列整齐、气势宏大、豪华富丽,尽显皇家的尊贵和奢侈。1 t+ W' u) f$ B8 g6 w
  如今走近慈寿寺,只能看到位于玲珑公园内的玲珑宝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慈寿寺塔”,此塔高耸入云,共十三级,高近六十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却显得更加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就像一个经历了岁月沉淀、历经沧桑却依然优雅美丽的成熟女性。
5 r( g& w2 @7 X  慈寿寺塔维“草根”太后李氏为自保而建塔。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遂母以子贵,被加封为贵妃。8 \# A! C% j5 C* K2 g# A! h7 n8 g( H
  隆庆皇帝在位6年后驾崩,死时只有36岁。) U- t% F* L# {4 l" H& o( i& _- Y
  李氏虽早年丧夫,但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所以内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执掌,但因她出身微贱,表面上虽贵为太后,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着。) k8 w6 B' @6 X
  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
+ r( m, O/ I4 a0 C+ v  于是她声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并在她主政其间在全国各地、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 P& ~$ V* V. i& _! T9 K css0c5b1.jpg
; J8 N! v, k# A3 Y6 x- B  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
8 Z8 T9 _$ t  d* V& l: A  《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1525-1582)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1 g3 W# e& s0 o7 w8 b* `: J
css2c5b1.jpg
* Y) `+ @2 v: Y( u/ T  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 k: ?& V' @+ c2 {0 L0 L) h
  一座由万历圣母慈圣皇李太后下令建造的寺庙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其实这座寺庙从建造就在一个政治漩涡中浮沉。一开始就是出身卑微、初掌大权的的李太后为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而建造的。尤其是永安万寿塔的建造极尽奢华,极大显示了这一政治企图。清光绪年间的政治变革中,慈寿寺又成了牺牲品,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剩下现在的玲珑宝塔。$ N8 T& V! i+ I, ~" ]# X6 c
  从某种意义上说慈寿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而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书写着明朝的风云变幻,清朝的盛衰荣辱,送走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6 f. I" a$ s" l9 Q2 n7 y  时间飞逝,朝代更替,不变的是时间留下的足迹,追寻历史的印迹,从慈寿寺开始。
0 E% \( ]' B3 ]7 v1 ?( y* h
, G3 r- \! J2 p+ o8 q. t$ |万历中兴1 x/ w$ Q2 a8 z
  万历中兴指的是明朝万历帝在位时出现的短暂中兴局面。其中兴之势主要归功于张居正在朝政上的政绩。1572年宗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史称万历帝。在他即位初年,张居正便任首辅从旁协助,而万历帝年幼,又对张居正极为信赖,故张居正能推行政令。 张居正在经济上行“一条鞭法”,在政治上则整饬吏治,任用贤臣,在防守方面则任用名将戚继光抵御沿海为患的倭寇。在水患上有潘季驯四次治河,成效显着。 万历帝在位头十五年,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 加上能够解决国防边患的问题,《明史》称为“中外乂安,海内殷阜”,后世称该时期为“万历中兴”。 明朝有过国库存银存粮,即使闹灾十年也足够支用的万历中兴,这一点是后来的清朝从未有过之事,更是前代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都无法比拟的。9 k" x1 m0 e4 T- ?8 W3 ^
  隆庆皇帝死时,李贵妃只有28岁,她儿子朱翊钧登基时只有10岁。朝廷进入了“主少国疑”的非常时期。" @5 l" u' }7 t7 x5 I* l% w
  如果时光倒转,回到1572年旧历5月,我们就能看到李贵妃牵着10岁的儿子住进乾清宫时紧张的表情。丈夫去世了,她感到悲痛;儿子当了皇帝,她感到欣喜。但儿子太小,国家又那么大,政事又那么烂,无不让她萦心。
1 Q2 W8 F9 x9 {' r! e8 o( e. f  万历初年的新政能够迅速推开并取得巨大成就,就因为李贵妃、张居正、冯保这样一个牢不可破的“权力铁三角”。其时朱翊钧尚小,凡由皇帝决定的事情,都由他的监护人李贵妃拍板定夺。- O% z4 r/ g6 B2 E6 t; [& h$ D
  母爱可以让一个女人极度自私,母爱也能让一个女人产生超常的智慧。将母爱融入政治,要么一塌糊涂,要么充满和谐。值得庆幸的是,李贵妃不但是一位慈母,更是一位严母。她将自己的这两个功能转植于两位信任的大臣。在小皇上面前,冯保(1543-1583)近慈,张居正持严。两相配合,国事家事就显得井然有序。
9 u  B6 S/ E$ E" r4 I* i8 V fbe50abd.jpg 8 p% J  d9 B* t9 ?" q* j) L- W0 @
  李太后与张居正的关系,在万历初年,始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因为李太后对张居正的欣赏几乎是不加掩饰,无论是国事上的谋划还是对皇帝的教育,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朱翊钧年满18岁后,张居正多次提出归政于皇上,均遭李太后拒绝。朱翊钧20岁时曾向母亲委婉提出想亲政处理国事,李太后亦明确回复:“30岁前不要提亲政的事,一切听张先生的安排。”母亲的这个态度,增强了朱翊钧对张居正的反感。
0 Y& U+ }7 G+ ?0 K% ]) l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0 Y# Y  l2 r" t- t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1 D( @# l  f; g9 y! r: l, \4 ]1 B  t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