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回复: 2

红场阅兵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5 17: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11-15 17:38 编辑 + b# F2 F0 H- s! }! [

1 Z4 a6 J/ A$ Q; B红场阅兵式2 i; ~7 @! \# d# M$ H* f! z
来源:新闻专栏
4 d, A( U" G9 J% x
2 M$ p& l4 t1 M- Z: g# {  Q1 ~  苏联时期,首都红场阅兵一年组织两次,一次是5月9日庆祝卫国战争胜利,一次是11月7日庆祝十月革命。从季节看,这两个时间真不错,受阅部队可以分别以着春秋季军装和冬季军装的形象,充分展示苏联红军的精神面貌,特别是11月7日,受阅部队身着过膝长呢子大衣,长筒皮靴,更能体现出苏俄军队强悍、厚重、有力的特色。6 B1 B& ~( C" j3 B
  1941年的11月7日,面对德国法西斯军队兵临城下,苏联军民坚持照例举行红场阅兵,然后阅兵部队直接开赴前线投入战斗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佳话,并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再现了这一事件。
' h1 J  A4 Y/ c* P7 I; l# t  而1945年的6月24日的胜利阅兵则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画上了圆满句号。此后,每年的5月9日“胜利节”成为法定节日,苏联都在红场举行庆祝和阅兵活动。2 ]5 _* g* t6 z4 V4 A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原联盟成员,保留了5月9日的胜利节并组织庆祝仪式和阅兵活动。近几年,逢11月7日莫斯科市政府也自行组织纪念活动,当然是纪念莫斯科保卫战和1941年的阅兵式,只组织一小部分军队和准军事单位进行阅兵活动。! j) N! Q0 }. B7 y# Y$ f% o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每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红场阅兵。: ]# N. X" k* u* p
hctim0.jpg   V0 Q% j/ i1 q3 W
  一、场地
  C2 c: b# T/ C9 r! c( E' a! x/ D  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东至百货大楼,西至克里姆林宫东墙,南至伯拉仁内教堂,北至国家历史博物馆。面积约9万平方米,大致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说实话,在此举行大型阅兵活动,从布置人员和装备角度,场地并不理想。比如,地面受阅方队不能像中国那样可以从人员到装备沿东长安街一线排列。而需要将人员方队布置在红场东侧沿百货商场西墙排列,地面装备方队需要布置在红场外的城市街道,分列式时需要从历史博物馆东、西侧分两路进入红场后再迅速汇合在一起。因此,阅兵首长检阅式,现在只象征性检阅一下人员方队。            
, r0 {1 w& \7 k. K; u  红场的地面由小块条石铺成,因年代久,不平整,不利于人员方队的正步队列行进。但是,这种路面却十分适合重型车辆通过。
4 p: a" ?1 Z, S3 B  小也有小的好处,那就是分列式时检阅者与和受阅者的可视距离较近,可以彼此看清人脸。相比较,天安门广场宽大,场地空间布置从容,但现场检阅和观看的视线远,站在天安门城楼和两侧观礼台,绝大多数人凭肉眼只能看见一个个方队的“轮廓”。
; V& }" t) e# m! j5 ?7 J  另外,红场的检阅台、观礼台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下,分列式行进方向为自北向南,阅兵式举行时间是莫斯科夏令时上午10点,如果天气晴好,阳光正好从东南方向照来,无论是对检阅者还是受阅部队,光线都是非常理想的,对于电视转播就更不用说了。在这点上,天安门广场的确存在十分不利的因素,强逆光不仅降低现场观看的效果,对电视直播而言就更是个有挑战性的难题。
0 s3 T% e8 L7 ] hctim1.jpg
- t, m1 V& G; |* g: m% e  S, n  二、程序3 x& C8 ~2 s. s9 @& X
  俄罗斯红场阅兵的基本程序和我军条令规定的阅兵式程序十分类似,原因应该是我军在建国初期学习参考苏军的条令形成的这一现象。胜利日红场阅兵的基本程序包括:8 q% O, h+ ?$ ]# l
  1、迎军旗:两名旗手在领队和护旗人员保护下,分别高举俄罗斯国旗和胜利旗(根据彩排观察,今年的阅兵有个细节:胜利旗在前,国旗在后。)在军乐(神圣的战争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进行曲)伴奏下,自红场东南穿越整个红场行至历史博物馆南墙下,方队最前列。
$ p, n9 D* a  l3 j7 x: ~  2、检阅:国防部长为阅兵首长,乘车从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钟楼门驶出进入阅兵场,莫斯科卫戍司令为阅兵总指挥乘车迎上,向阅兵首长报告,陪同阅兵首长先行至国旗和胜利旗致敬,然后再检阅受阅部队,并与受阅人员互致问候。检阅完毕后,所有受阅部队高喊“乌拉”,阅兵首长乘车到搭建的中央检阅台,阅兵总指挥乘车到受阅部队前。
, w2 K! b/ n- h, G2 R7 X" f. r  3、总统致词:(不赘述)。
. @; e" B  M6 k% @6 t% P# O  4、奏国歌:总统致词后,受阅部队齐声高呼三次“乌拉”,国歌奏响,同时鸣放礼炮。
/ {  A* U  w, o$ w  5、标兵就位:阅兵总指挥下达标兵就位命令,标兵沿检阅台按照规定间距站位。 9 I$ g  m2 t1 Z' L1 H( z4 z
  6、分列式:阅兵总指挥乘车带领下,依次通过检阅台。各方队领队(受阅部队部队长)通过主席台后走出方队,站立于检阅台下,等待仪式结束后总统接见。& A7 J7 u% b1 v/ }6 ^
  7、军乐队撤离:分列式后,军乐队演奏军乐由东向西行进至检阅台前,再分成两部分,分别向南北两侧撤离。
$ O$ Y; C+ R4 v% D, r/ y  j! L  8、总统接见:总统在国防部长等陪同下,检阅各受阅部队的领队。& @/ d4 G' E: h( w
puj0tims.jpg * u  _+ l& t" d
hctim2.jpg 1 A7 H# E( |8 c% F- X& @' r
  三、方队! g; ?: }. w" M  {! u0 ]; \
  红场阅兵的所有受阅方队一律是现役建制部队,一般由军事院校和师一级部队根据上级要求抽组编成组成一到三个本部队的受阅方队。
3 ~' ]/ V% r2 }2 g6 X  人员方队一般分为:苏沃洛夫和纳西莫夫军校鼓乐队、俄三军仪仗队、军旗方队、方面军锦旗方队、军事院校和军兵种方队等等,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变化,例如,2014年5月9日,参与收复克里米亚的部队被专门安排接受检阅。由于受阅部队全部是建制部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方队的人员并无刻意挑选的痕迹,高矮胖瘦都有,队列排序整齐即可,甚至领队的首长不少是白发苍苍的少将、中将,都是实打实的。截至目前,正式的红场阅兵中没有过女兵方队,推测原因并非是“性别歧视”,估计是很难成建制组成受阅方队,不过2015年将有所改变。
3 w1 k( |' c. R4 H9 z2 x% k  受阅部队人员的表情也没有被要求必须严肃庄重,每年方队中都有大量高昂头且微笑者展示出俄罗斯民族的骄傲自信的表情,而丝毫不减部队的肃杀之气。反之,如果所有受阅人员全都绷着脸,确实显得严肃有余而近于木讷。7 I' ]% I" O3 t! W/ P4 |) |% R' y
  装备方队以俄军现役主要代表型装备为主,也根据时机,展示最先进装备成果。比如2014年展示了最新研制的T-50战斗机,而2015年,地面装备方队将会展示多款最新型战斗车辆,其中的焦点是突破传统设计的无人炮塔的“阿玛塔”主战坦克。当然,2015年地面装备方队里也会安排“老兵”,比如T-34型坦克、SU-122自行火炮。$ y# [7 I# z2 k. w  ?4 O7 j6 S
  1995年以前,胜利日阅兵都有参战老兵方队,按照当年的部队编制整齐有力地正步接受检阅,场面甚是感人!但随着岁月流逝,老兵数量减少和身体状况不佳,2005年只能安排部分老兵坐车辆参加分列式,观礼台所有领导和来宾起立给以热烈掌声和诚挚敬意,希望2015年还能够看到老兵参加分列式。
4 }" Z# y+ D  Q   hctim3.jpg
* F7 t7 l0 s( t$ h+ e) b  四、旗帜
, X7 o; z. R, ~- k  苏俄军队对军旗有很强的情感,军旗作为部队的建制标志和荣誉象征,颁发到团级及以上部队,不仅规格、尺寸、式样、材质均有严格规定,而且还配有专用旗杆、旗杆头、军旗筒(套),并由专人负责看管。部队组织军人宣誓时要请出军旗,每个宣示者宣誓后还要单腿下跪亲吻军旗。  p1 l& G9 H( n/ I
  红场阅兵时,各受阅部队都要展示各自的军旗,有的方队前有很多面军旗,其中有受阅方队所属的军兵种旗、集团军旗、师(旅)旗、团旗,甚至还有历史上的军旗。如果观察仔细,有的部队军旗的旗杆头上系了好几种各种色条图案的彩带,其实这些都是部队所获各种荣誉勋章的绶带。
  {# C% I8 a' ~- S  军校鼓乐队之后,所有旗帜最前列是俄罗斯国旗和胜利旗。胜利旗是1945年4月30 日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那面旗帜的复制品,原品作为国家遗产由国家保管。旗面上的译文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79步兵军,库图佐夫二级勋章获得者,伊德里茨第150步兵师”。+ Q+ \7 I8 [- i, ]; J8 x; S- {
hctin6.jpg
- W5 b7 _! p1 z1 w( M4 X: Z  五、人员着装
+ Q4 z. H: i! J: i: u6 I. L; O9 C  一般情况下,红场阅兵受阅人员中,军官着受阅礼服,佩戴勋章全章,戴白手套执军官佩剑。士兵和军校学员着常服佩勋章、证章和饰绪等礼服服饰,部分作战部队着战斗服。2011年的红场阅兵,所有受阅人员全部着战斗服装,虽然少了些五彩缤纷,但一片迷彩又能营造出随时应战的气氛。一般跟在方面军锦旗方队后面的几个方队,都会由现在的战士着卫国战争时期的老军装,重现当年部队的风貌。
! d' e2 L1 E( z+ J1 I; W) ^1 U, f3 V5 Z/ B- |
  六、正步. b9 G* P; U( Z. E9 M# D
  阅兵式上的正步又别称“鹅步”,源于德国,基本动作是前进抬腿时,膝盖不弯,保持腿部顺直,落脚时脚掌拍打地面。目前,俄罗斯与独联体、中国、东欧部分国家、越南、朝鲜、古巴等军队队列与阅兵均有正步要求,但每个国家又不完全相同。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各国正步特色,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用“踢”,越南人民军可以用“跨”,朝鲜人民军可以用“颠”,俄罗斯军队可以用“迈”。4 J% e" a( u% R; w
  俄罗斯军队阅兵时,正步动作对抬腿高度、脚尖角度等个人动作没有解放军要求的那样苛刻,但对行正步时的排面、迈步的频率还是有要求的。所以,你会看到俄军正步腿抬得不高,脚尖保持自然位置,但依然走得很整齐。特别强调的是,受阅方队没有被要求所谓“压住步子”,而是迈开步伐,保持较大步幅,身体重心靠前,强调脚步力度,并严格与进行曲合拍,基本速度为每分钟122步,方队皮靴整齐拍打地面的声音配着雄壮的进行曲,非常有力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6 N" u" s3 s! s" e# D/ ?  2015年的红场阅兵,解放军派出了100余人的方队参加检阅。相比较俄军动作而言,解放军的正步身体重心偏后,步幅较小,踢腿力度大但落脚力度小,如果按照每分钟122步速度跟上俄军的军乐并与俄军等其他方队保持同样节奏,相对较小的步幅极可能很难保持与前后方队的间距,而且与俄军比较可能略显缺乏力量、豪迈和勇往直前的气势。但是解放军的方队一定是最整齐的。
7 a% \! T% Q0 _0 R7 y# l jfj0tims.jpg
) U9 @  z  T# l+ c$ j$ J. U  七、进行曲2 S1 q& h, y. O9 C
  俄罗斯的军乐数量多,这得益于民族尚武的传统和优秀的艺术水准。红场阅兵的进行曲以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和现代作品为主,经常出现的包括:《胜利者凯旋进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神圣的战争》、《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为俄罗斯服务》、《舰队是个大家庭》、《胜利节》、《英雄》、《斯大林空军进行曲》、《因为我们是飞行员》、《莫斯科保卫者之歌》、《出发》、《喀秋莎》等,其中有一些本不是进行曲但比较受欢迎的歌曲,经俄军军乐团改编就成了相当不错的进行曲,比如《歌唱动荡的青春》、《士兵叙事诗》、《我们一心只想着胜利》等,甚至听说2015年红场阅兵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M- n7 `+ j0 v7 w  军乐的演奏基本与受阅方队的性质相配合,比如2014年当收复克里米亚的部队入场时,军乐是《传奇般的塞瓦斯托波尔》。一般情况下火箭炮部队配《喀秋莎》,空军配《斯大林空军进行曲》等。7 r# B" `! X0 ~+ \- Q
hctim4.jpg 9 b' |% S, V% d, N; t
  八、结语$ N/ {- [& ~% t5 V; x+ s- l
  对以前的苏军也好,对现在的俄军也好,红场阅兵绝不是简单的表演和作秀,这里面包含几层意义值得我们思考:7 t9 i  c+ c1 P& B( ^$ u4 ?
  一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强调战胜国的地位,而且这地位是用自身武力取得的,是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代价的。) u& W1 P0 G7 p& h2 u0 R: a+ {8 h# q
  二是向世界展示国家武装力量,展示建设成就和军队的良好状态,震慑敌对势力。
/ k/ {, I- C" `0 T/ q  i  三是团结与激励国民,强调国家和武装力量的统一与完整。
! X8 v, `/ Q) S$ S& D5 U  四是使受阅部队官兵积极充分向外界展示荣誉,强化军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 v( y' i0 ?$ B# ?9 j$ `* C; z
hctim6.jpg
+ U1 d( O" Z- U7 i4 ~; x: u2 t, k hctim5.jpg ! \- C/ c) a& u. o  l( Z  `*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11-15 17:35 编辑
- B8 Q# O& s; h0 B0 R5 S' a0 H8 e+ B! D/ S8 \' L7 A
1941年阅兵! C; T# [" @9 N
  1941年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刻。180万德军,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坦克距莫斯科只有25公里。德国政府的宣传大臣戈培尔(1897-1945)叫嚣着,下令各大报纸在头版空出显著位置,准备刊载“德国胜利”的所谓重要消息。$ J, t3 {. W( g  F) R- l8 f
gprs6343.jpg % i' C8 W: z6 l, I& ]' H9 a( N3 c
  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铁血斯大林(1878-1953)毅然决定:阅兵。时间就在传统的十月革命节。( K: i  v/ U, j) d( ^/ y% b# B+ G
( O" \$ A# A& m/ q& a2 M5 I
  铁血斯大林惊人决定- ~6 z% p8 k, k; W2 O
  11月1日,朱可夫(1896-1974)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对他说:“今年十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我们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这样做吗?”
# _* `; Z: Z( g9 a  朱可夫说:“德军在最近几天内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在10月份的作战中遭到了严重损失,现在正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但是德国军队能够而且肯定要进行破坏。”' i8 ]1 u* p7 E4 u0 A6 J1 w
  两人最后决定,无论如何要举行阅兵式。为了防备在庆祝活动中遭到空袭,从其他方面军调来战斗机,两个师的空军保卫首都的空防。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证,决不让一架纳粹轰炸机飞到红场的上空。$ l+ ]- x9 o4 v; b
sdl90823.jpg
7 Q7 n. ^+ C$ S  T* O2 T9 u  白雪平添肃穆气氛
7 M: L' i& k; M0 u6 X( u% u; @$ ~  1941年11月7日的清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
% `( l4 h1 n% G" u  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他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从列宁墓的讲台上传出的那个熟悉的声音:“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 m: r4 c2 u' {( D" ~: U9 d
  可以感到,斯大林很激动,他在心灵深处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的这次阅兵的严肃性和特殊意义。他接着向那些直接从红场开赴战场的人们说道: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
: @% K6 s) T, K# l  斯大林停顿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者!”- o6 E! {& a! H' o5 Z
  最后,斯大林列举了俄国的伟大先驱者和民族英雄的名字。他说,希特勒德国一定会由于其罪行累累而崩溃。“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8 I. h, K7 _6 `( F6 D3 y
  伴随着斯大林的讲话,革命歌曲响彻云霄,口号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全场都在高呼:“伟大的斯大林,乌拉!”“伟大的苏维埃SHZY共和国,乌拉!”
/ o) J! O) a) C% @5 W& t0 c  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0 N5 p4 H2 b5 N hch200.jpg
5 f2 g: U. q. l; c/ z! d hch201.jpg : j+ L9 M) |& y" y- }3 G8 G
hch202.jpg
# H7 x3 D% J+ G4 B! P) x hch203.jpg $ H! f/ s% F/ ?0 s
hch204.jpg 3 K0 W$ m! H" k& {7 Y4 e4 B
  “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6 R' |4 i) c* w. O
  阅兵带给苏联战士和人民的鼓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当时,斯大林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非常时期的阅兵,不亚于增加几个师的军力。对于这次阅兵,英国《新闻纪事报》当时报道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后来的战争过程和结果给此做了准确的“认证”。7 y: _( B  K& k, C3 M5 M# ]: {& H
  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疯狂进攻,但最终失败的却是他们。1942年初,士气高涨的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16.8万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20公里到2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50个师,伤亡83万多人。. I/ E6 x. {2 ]
  德军在莫斯科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1889-1945)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7 M- I& E! u+ W' P# M" m; u xtls6343.jpg 3 E1 V. m+ u* L: x
) n, k8 i1 p7 o! f/ S- E% H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3-20 21:17 编辑 * }& F2 \: l% `% z

+ D# `, o! W8 l2 j莫斯科保卫战2 ]/ D* L6 x5 v5 K7 P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
3 f" ^7 h* X! a+ \8 w. U- k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集中了190个师的兵力,向毫无任何战争准备的苏联发起全面进攻,战役代号为“台风”。希特勒德军不宣而战,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殊死决战。% }5 m8 ~+ L( P. G  `
  此前,中国战略情报专家阎宝航(1895-1968)成功获取德国即将对苏联发起全面进攻的情报,通过一些渠道送到了莫斯科。尽管阎宝航的情报非常准确,但并未引起重视。
3 Q) b+ p' r4 G& Z, t8 [$ n ybh0tim9.jpg
& L3 K4 p$ F6 o, v$ e7 I5 M  这时的苏联迫切希望调动西伯利亚地区的60万苏军参与战斗,保卫莫斯科。而同时,因为德军在欧洲战场的所向披靡,也坚定了日本在亚洲向南扩张的信念,日本国内的好战气氛猛升。日本会不会乘机进攻苏联也是一个未知数。在这关键时刻,苏联著名间谍佐尔格(1895-1944)在日本得到日德签订反对美英协议等情报,得知日本愿意与德国结盟,近卫内阁发表关于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还弄清了希特勒完成发动反苏战争的准备计划的详细情报。就在苏联军民抵抗德军最艰苦时,佐尔格还向莫斯科报告,日本不打算入侵苏联。斯大林随即把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主力从远东地区调到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才获得了胜利。, t5 ^0 @  P: {7 J
zrg01load.jpg
% B) g$ U- ?" P  1941年9月,德军向苏联两翼发动进攻,莫斯科中央方向,出现短暂的平静,苏联红军在莫斯科接近地,筑起了一条800公里长,由3个方面军,即科涅夫(1897-1973)将军指挥的西部方面军,叶廖缅科(1892-1970)将军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布琼尼(1883-1973)元帅的预备队方面军,构成环莫斯科防御圈,总兵力12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500门,坦克1044辆,飞机1368架。  _  P7 c4 c# q
knf3b50b.jpg 5 \8 u7 o& j9 A9 C1 L& g
ylmk8224.jpg
' p' v0 e7 a$ D! L6 N bqn0im.jpg
( l5 }% a" f/ }  1941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日。上午8点,莫斯科大雪纷飞,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参加阅兵式的坦克、大炮、汽车和每一个苏联军人的双肩和后背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这次阅兵的特殊意义,与以往阅兵不同的是,这次接受检阅的苏军将士走过红场后,直接奔赴近在咫尺的战场。而在此之前的一天,希特勒召开了参谋会议,开始部署庆祝占领莫斯科事宜。德军以闪电战的进攻方式突入苏联腹地850公里至1200公里,此时已推进到莫斯科郊区,莫斯科保卫战到了关键时刻。7 ?; {, u6 m. t# X3 p
  从红场直接开上战场的苏军部队开始在每一寸的土地上同德军拼死作战,常常战斗到整营、整团不剩一个人为止,使德军每前进半步都必须付出无数血的代价。
5 H: j/ I  i% w: g+ H" X8 I" L  此时距离莫斯科郊外的克林小镇已完全被德军占领并遭受着摧残。在克林南面不远,距克里姆林宫西北32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红色波良纳的地方,今天它已改名为希姆基。12月3日,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攻占了红色波良纳,这里是德国军队推进到莫斯科市最近的地方,他们甚至从德国运来了建造胜利纪念碑用的石料。德国陆军元帅冯·博克(1880-1945)及时赶到了红色波良纳,他登上一座塔楼,从望远镜中极目远眺,整个莫斯科郊区的大地尽收眼底。突然,他激动得喃喃自语:“看到了,我终于看到了……”原来,在他的望远镜中出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尖顶的红星。博克迅速赶回指挥部将此消息电告希特勒。然而博克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梦想中的克里姆林宫。就在博克离开红色波良纳镇一个多小时后,苏军就集中部队发动猛烈反击,甚至工厂的工人们也举着生产工具投入了战斗。由于德军立足未稳,后续部队又跟不上来,加之一夜之间突然降至零下40摄氏度严寒的折磨,经过近一天的惨烈血战,突入的德军终于被赶出了红色波良纳。此后,德军再也无法接近莫斯科。1 F9 m: H  L$ e& R4 ]
fbka4012.jpg
; p/ u1 x& j* l$ B$ G; Y2 R jnv191.jpg 2 m4 L3 D- d' X3 X1 b) v- x  q
  1941年底,德国占领了苏联许多城市,伤病员不断送往后方。于是,正在苏联学习生活的中共领导人李富春(1900-1975)与蔡畅(1900-1990)夫妇的独生女李特特(1923年生)前往战地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每天与伤病员吃住在一起。尽管生活艰苦,医疗条件很差,但她觉得那些伤员“可敬可爱,就是自己的亲人”,因而干得很出色。/ O. \7 {+ y& k2 S
lt3xss.jpg   @& C" i. r% Y- K
lf3xss.jpg
; ~% a8 p* e7 E& s% v: M  到1942年1月7日,莫斯科会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将近半年。这是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之一,战役代号为“台风”。此次战役之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情势急转而下,而苏联红军逐渐夺取了战争局势的上风。本次战役给予了德军以不可磨灭的打击。但德军却没有在莫斯科战役后立即全面崩溃,而是硬撑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6 d1 V6 |* j! P
  苏德双方在莫斯科战役后力量仍很均匀,苏联红军对德军并无压倒性优势。. Q  g6 Q! z8 x, y! w( i
  莫斯科战役之前的战斗中,德军已消灭苏联红军大大超过300万人,击毁或缴获大炮2.2万门,坦克1.8万辆,飞机1.45万架。事实上,在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上下处于一片混乱状态。战争第一周,苏联红军就损失了5个集团军。莫斯科战役进行中,列宁格勒在重重合围中,顿巴斯和克里木半岛在德军占领下。可见莫斯科战役前夕和进行中,在整体局势上苏联红军仍占下风。从莫斯科战役伊始莫斯科附近双方实力数据来看,苏联红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德军比苏联红军人员超过0.4倍,坦克超过0.7倍,各种火炮和迫击炮超过0.8倍,飞机甚至超过1倍。9 O6 v5 k+ B$ A( F# I/ a. E
  而且,朱可夫从列宁格勒返回莫斯科时,得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可怕的结论:西线的防线实际上已经被摧毁了,由于没有后备力量,无法弥补由此导致的巨大缺口,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道路实际上是畅通无阻的。* G8 m! Z, A1 }
  综上所述,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城下进行的防御,完全是背水一战,可以说占劣势。德军进攻的是俄罗斯族生活了几百年的核心地区,抵抗强敌,为国尽忠的决心和报复侵略者的力量支撑着苏联红军。在这里引用朱可夫元帅的一句话:“不是雨和雪在莫斯科附近阻止了法西斯军队,而是受到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撑的苏联红军的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打败了德军百万以上的精锐部队。”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他们的战斗相当英勇,这不可否认。而这种士气的力量是在首都城下聚集起来的, 精神力量使苏联红军士兵们对德军拼死一击。另一个方面,德军仇视苏联人的事实也令莫斯科人倍感惧怕。政府许诺的奖赏和己方强大的后备力量则让他们安心。两个因素叠加起来,铸造了对德军视死如归的苏联人。4 j0 g1 R) H# D
  但苏联红军在士气上不占太大优势,那么在实际军事实力上呢?据俄罗斯公布资料,苏联红军自9月30日到12月5日的战役防御阶段,共战死和失踪514338人,负伤143941人。战役反攻期间的12月5日到1月7日苏联红军共战死和失踪139586人,负伤231369人。战役中总共损失约103万人。与此同时,德军在整场战争中兵员损失还未满100万人。
( R: a! q  c' }# B4 b+ v* ?% x  苏联红军大反攻前夕,双方在莫斯科附近兵力情况:德军比苏联红军多60万人,6000门火炮,500辆坦克。只有飞机方面,苏联红军略胜300余架。况且当时的苏联红军武器,在技术和质量上都逊于德军。可见苏联红军对德大规模进攻确实有些实力不足。苏联红军部队的人员素质也相形见绌,直到1944年,苏联红军还要以牺牲6个人为代价消灭1名德兵。
1 S% `4 ^+ W# x2 n* }6 s4 J* u* Z2 ~  援军方面,苏联红军固然可以从远东调兵谴将,但德军更可以从北方、南方两集团军群、西线的大量守备军、国内驻防军和法西斯盟邦处搜集大量实力。(莫斯科战役末期,德军从西线调来的12个师又2个旅对抵挡反攻起了不少作用。当时希特勒还曾下令将因汽车报废而无所事事的司机们编成战斗部队、裁减后方机关并由战俘替换德国工人。1942年中期,德国又从其盟邦处搜集了52个师的炮灰)
$ n  G% y; D  }* `" r  从宏观的全局上看,德国人在莫斯科战役后仍拥有占苏联*总人口45%,工业总产量33%和耕地面积的47%的广大土地。当时苏联的牲畜头数也减少了一半。苏联的军工生产更是在1942年才恢复战前水平。亲德的日本人(1942年前期,他们一直压着美国打)和土耳其人牵制着不少苏联红军部队。德军从南面攻过来的危险也不得不让苏联人防备。* A  u7 e: B- o/ u: v
  而德国方面,当时英国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记(这一点英国方面曾多次承认),美国人刚刚参战,而且欧洲最富饶的地区几乎都在希特勒掌握之下,在1941和1942年,论国土和人口苏联也不占上风。反之,1942年,希特勒的土地却达到了巅峰。所以,从战争全局上看,德国仍占上风(虽然失败的种子已在成长,但还没有长成大树)交战双方至少是势均力敌。
/ T& C# a8 T! d# C  回到指挥艺术层面。朱可夫在10月接任苏联红军西面方军司令之后,苏联红军防御战术大为转变。不断完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加强对空和对坦克防御,重视战略预备队的组建和适时集中使用,组织炮兵进攻,及各军兵种和游击队的协同. 坦克作为火力支援,布置在纵深防御体系里,不再进行反突击。于是,德军指挥官的老一套自然失灵,造成失利。但这毕竟是朱可夫尚未成型的思想,而且身经百战的德军军官也决非等闲之辈。在战役末期,德军可说已有了一些适应之法。
& p* m- P( m) C( Q) j) G. w8 U6 a  毫无疑问,莫斯科战役作为一次转折性战役,给予了德军以痛击,令德军元气大伤。但由于总体战略态势和苏联红军反击中的指挥失误等原因,德军所受的打击并不是致命的,没有在莫斯科战役后立即崩溃。. B, r% u: a' L! s% G" s" y
  朱可夫的精妙指挥艺术是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原因之一。
  K2 W% a6 F3 u$ I  在整个会战中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_: o; P& @& Q' A# F% y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1881-1948)元帅、冯·博克元帅、古德里安(1888-1954)上将、哈尔德(1884-1972)上将、施特劳斯(1879-1973)上将等被撤职。
: l9 V* |. t# ~0 F% a- J; F blxqtim0.jpg
7 x3 }- C3 ]6 T9 h1 a& Q+ l gdlan61o.jpg # I# Z" M$ v  o, E: t3 _8 a+ P5 ^
hrd09926.jpg * |. |7 L; Y6 f: {* M  [
stls0690.jpg ! K2 G1 `" G* e0 l
  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9 e3 F: F, J  s, E0 f  但是如果德国人在台风行动中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对莫斯科进行了占领,战争的结果应该也不会发生变化。考虑苏联的国土面积的战略空间,苏联人完全能够做到类似于拿破仑1811入侵俄国,俄国在博罗金诺战役后所做的一样将一座空城交给德国人。而且苏联人已经做了,包括工厂的转移,人员的转移。虽然莫斯科的失守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只要苏联人的有生力量还在,经过恢复,还是能最后拖死德国人的。4 d2 ~& w4 M, I3 s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9 X$ H  w& d6 O6 g- O
msk061y5.jpg   X- b2 S9 w4 d; {2 H
msk161y5.jpg
1 m8 @' n6 K5 h+ c( L: g* b msk162y5.jpg   H0 `9 O" o; Q
msk163y5.jpg " q( S1 R: l( Q2 x+ |

, U6 {. D5 N. ^+ O神圣的战争
) o9 o% O& {/ h' s0 r  《神圣的战争》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卫国歌曲。1941年6月下旬,德国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联军队奋起反抗,频频受挫,伤亡惨重,数以万计的大小城乡毁灭在德军的炮火下,上百大中城市沦陷。危难时刻,为了鼓舞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斗志,亚历山大罗夫连夜谱写出这首歌曲,旨在鼓舞苏联人的斗志。歌曲很快响彻苏联的大小角落,苏联士兵用钢铁般的身躯阻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由防御转为胜利。鉴于歌曲的鼓舞之大,被铭为了苏联卫国歌曲。后期,被众多国内外歌舞团演唱。
( `1 @/ `( n8 K) ]* c- J; N" z# N) |+ [# ?/ O: i" l
  中文名称:神圣的战争
6 q  |9 W0 R- b# f7 _$ v% h2 r. K  歌曲时长 3分33秒6 C0 \2 F: w/ T% `
  发行时间:1941年
, C/ t* l) w6 d" ]& n: A  歌曲原唱:苏联红军歌舞团
: z* f' z( \, h' v* i8 M  音乐风格:进行曲
7 m2 I7 C8 ~, L' j* d0 ~  歌曲语言:俄语
, w0 p5 K- O5 k  N2 n3 k" d  简述:苏联卫国战争著名歌曲
: Z  H6 R5 Q% h2 y  作词:瓦西里·列别杰夫-库马奇(1898-1949)9 |+ e) i+ O! Q$ D, T- o) k" {
  谱曲: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1883-1946)+ t% `5 I, y. |* g
sdl45be6.jpg 1 b$ J/ |6 H" C: U
  创作背景
& |. ?! \- t/ Q* R5 X5 S5 ~$ m  1941年6月22日,纳粹军队攻入苏联。炸弹摧毁了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死在炮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怀着痛苦和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战争的第三天,这首诗登在了红星报和真理报上(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
6 p& ?5 \' Y+ N1 l( _) A  当天,一名红军指挥官拿着报纸去找红旗歌舞团的团长亚历山大罗夫。这首诗道出了所有苏联人的心声,也深深打动了亚历山大罗夫,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首诗。他连夜把这首诗谱成了歌。
4 |1 |2 Y1 m% f  {! H6 J  ?5 O& y4 c  U  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的黑板上,来不及油印,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大家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下了词和曲。6月27号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的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的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了《神圣的战争》的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了起来,掐灭了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
% B! J# J! c! C+ x9 o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有一个特色,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
$ }3 z$ o' W& j! T2 g: y- j  A- t3 f- @' x. K' ]
  歌词
3 W( S/ \7 k, J. q/ ^8 l& `* n% b  起来,巨大的国家
3 S7 S' ]0 G5 B8 \- q- X  做决死斗争!' v' @! k" h. `, q1 J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
, x3 ]1 G4 J8 k) M' r$ `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0 ^- A7 [3 }% ?* \
  进行人民的战争!
7 V# z+ h- `/ f  神圣的战争!4 e4 l  }1 G* l/ R; ]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
" r0 `) Z" \& n' }$ ?8 q  进行人民的战争!
7 V" e5 W3 F) j$ G0 y) R  神圣的战争!' z7 k, ~3 \4 k, |7 V- u1 j; r8 G
  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回击那刽子手; p" E+ t: p& J+ L) X
  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
$ o5 d' f3 Y1 |9 Z9 R1 l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1 u$ J$ T8 r3 p' Q% ~4 c! U
  进行人民的战争!
! [' ]' R  E, p( {) V) F  神圣的战争!6 j+ }, B) E6 t# L
  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
, t4 [: x* g9 a- X. P  Z' b& p& I  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让敌人蹂躏!
9 R/ i  f- |' _- K6 S0 V( d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 G' w6 \, ?' ]: l$ ?6 j* Y
  进行人民的战争!
8 S/ O) m, M: r( |6 g( W; g  神圣的战争!
; [/ \* S. F6 M+ A) |  b: }' F+ P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袋1 T5 j2 S! G$ \: n9 H
  为人类不肖子孙,准备下棺材!. C/ @5 o; T# Z) ^2 J, w
0 N. Q. y( w' q6 L/ q
  社会影响: x! T$ {' @, A6 F; r, D0 M
  影视应用) N2 K* {0 I$ o& N; _2 k5 s6 j
  影视作品,特别是苏联老电影里经常出现神圣的战争的曲调,比如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有一段镜头:红旗歌舞团在阵地中演奏神圣的战争并通过数部电话机将歌声传向保卫莫斯科的各个前线,前线的步兵,炮兵,坦克兵听到话机里的歌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齐向敌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击毁了敌军大量的装甲车辆与坦克,保卫了莫斯科。
& q$ }( i# {  q  I  变体
* j+ e( ?$ V5 ~/ T) K, V; s& l) r  2006年的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用此曲作为插曲。剧中连长高城最喜欢听的,也是他在钢七连解散后用来遮掩他的哭声的前苏联军歌。
; I0 f2 {0 g+ t6 F2 y3 M8 ~  2008年的中国电视剧《潜伏》主题歌《深海》就是用神圣的战争的旋律填词的。《潜伏》一剧自播放以来,深得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新的《深海》词中也凸显了共产党人信仰高于生命的坚定信念,是难得的革命歌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