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回复: 6

[百家论战] 杨鹏:《稷下学宫如何塑造了中国大学的模因》观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5 1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如何塑造了中国大学的模因,鄙文不置褒贬,对其言述的稷下学派的主要思想认同,一是老子道家传承的黄老学,理论应用有汉初文景的无为之治,二代而终,流入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君主专制时代。二是从孟子民本论理,到荀子人能弘道的物物道与物欲观,《易传》人参天地的三道三才理论。儒道同流,符合该时代的历史逻辑事实,值可肯定。
一、文章结论,绝对要反驳。“《荀子》的一些思想,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信口雌黄了。先讲政制理论,荀子倡礼法合治的礼主法辅,船山提升为“天治者,神以依”。在治世清明心性健康时代,礼主法辅的势有轻重;若处乱世心性质野时代,法主礼辅的势成轻重。扭转质野心性,逐渐回复势成轻重的礼主法辅。理据现实逻辑,传承荀子与船山的礼法合治,还是黄老无为之治?何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二、秉承孔儒人文化成天下理念,倡人能弘道的精于物者物物道,文化传续有船山自然之化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现代经济活动,传承荀子物物道,还是道家道法自然的物化道?荀子精于道者兼物物,有礼义调理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文化传续有船山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显然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的两个人类目标的逻辑次序,不是习主席提出两个满足人民日益需要的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是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道体论均一之化发生的不平衡?不是因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而存在发展的不充分?传承物物实德的物欲观富裕生活,人道理欲观的美好生活,还是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有无相生物化德?看来,以习主席两个满足的文化理论,新矛盾论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原真理路的研究,刻不容缓。
三、“道家为树根,法家为树干,儒、墨、名、阴阳等为枝叶”,完全混淆和掩饰了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之间的是非善恶之理论本质差异,完全遗弃传统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精神,遗弃了道器两层次的人能弘道主体精神。随着主体精神失落,还有会通古今通义和经世治用的圣神文政導?还有健顺(刚柔健顺)五常(仁义礼智信)主体的实践理性?还有人类理想目标的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
1)船山言:是非善恶,义判于几”。以法家为例,传承法家君本人治的法术势,还是传承儒家民本的礼法合治?秦暴法治的“苛政猛于虎”,二世而终,经过同样是二代而终的汉景无为之治,进入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君主专制时代,从汉唐生长期的经世致用,走到盛唐辉煌,面对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逆道走近法专制家的忠君报国政治道,定理内修文理道的宋明衰落期。汉夷两度陵替后,进入君师一体,治学一统的法家专制回潮,“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文化逆转。对内以理杀人和礼教食人的文化专制,对外经不起帝国列强的侵略欺凌,祸国殃民的衰亡路。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致满清法家化的宋明理学专制文化后世沿流。对法家专制的文化荼毒还不清醒,还要不分是非善恶推崇儒道合流?以往的文贴已有儒法、儒道、儒墨的是非善恶判述,此文不再重复。
2)荀子解蔽诸子学的蔽于一曲,闇乎大理,去其偏蔽之失,取其偏蔽之是,纳入儒家体系中研究,阴阳学,转变为儒家的天道阴阳学。《易传》三道三才,仁义人道融入的天道阴阳,从天道自然,进入到天人合道的有为自然,仁礼本体客体构成的易简立本;张载言太虚即气的阴阳乃道,形下器道的一物两体,有天之能参的一故神,二故化。船山提出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太极即一定理道的道建阴阳,阴阳与道为体,即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体用中庸。非道生阴阳,太极生两仪的道家说及周敦颐太极图的道家儒学化。名则纳入人事的名实范畴,与尊卑在位的逻辑相接,《易传》天道阴阳人事理则的名实相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船山说:“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名实相副的定位,,配以安居乐业成心性理则的恒心恒产,《易传》言心性理则为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定位定性。船山在《易传》易简理得和心性理则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人文理论,即张载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成然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名实学和性命学。即天命之性其原和气质之性其都的名实学和性命学。
从文章结论,清楚看到张无屮先生的理论原型,在学术界普遍存在。也许,张无屮们是识时务者,我是不识时务者,只能是门前冷落无车马,“理有屈伸以伸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顺天应人的理势必然。作为学术草根人,当效法先圣前贤,尊崇真理的文化正义感,不会折服于偏蔽逆流而随大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何时方看到学术真理潮流成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5 15: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8-2-25 15:40 编辑

转载自:

文章转自:http://news.ifeng.com/a/20180216/56081038_0.shtml

1:中国思想史上孟子这么重要的民本思想,最初是从论证田齐政权合法性的角度出发的。人类历史有一个现象:行动者的出发动机未必是高尚神圣的,但也可能产生出具有历史意义的结果。
---------------------------------------------------------------------------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放逐了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经传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问:“臣弑其君可乎?” 臣子可以弑杀君主吗?
我觉得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得自于历史的感悟,这个原因商汤、周武王就已经成型了,说【孟子这么重要的民本思想,最初是从论证田齐政权合法性的角度出发的】有点本末倒置了。


2:稷下学子们帮助田齐政权打通了一套理论:一个要点就是由舜追溯到黄帝,认祖归宗于黄帝,这样就摆脱了周王朝王系叙事的历史约束。:另外一个要点就是依托老子思想。老子本是陈国人,陈国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兼并,所以后人又称老子为楚国人。老子是陈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反对周王朝以礼治国的传统,稷下学子们要在黄帝的传说和老子的思想基础上,建立新的意识形态,以超越周王朝的意识形态约束。这就是稷下学派以黄老道家为主的政治背景。
-----------------------------------------------------------------
这个说法有可能,但是需要证据:俾下学宫中有哪些道家代表人物?黄老道家与老庄道家的交集次序?《管子》《慎子》《文子》成书时间需要证据。

3:稷下黄老道家成型以后,影响巨大,刘邦厌恶儒家,西汉开国名臣张良、陈平、曹参是黄老道家的信奉者。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是信奉黄老道家的君王,采取稷下黄老道家的治理模式,有了文景之治。
--------------------------------------------------
黄老道家的实质是法家为主道家为辅的结构,是法家商鞅变法、秦二世而终的教训,一方面依法治国效率很高,一方面单纯依法治国弊病很大,所以汉代初期有了黄老法道结合的兴起。

4: 稷下学派创立了一个政治愿景,效法远祖黄帝,平定天下。采取老子的办法,以天道为法,顺乎自然,顺乎人性,依法保护无为而治,靠臣民自主自发之中释放的活力去使国家富强。
------------------------------------------------------------------------------------
这个方法在当时施行了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为什么民本思想不会出现在孔子时代,而是出现在孟子时代?历史逻辑次序就是时代性演变的义理逻辑史。提出孟子民本思想,我觉得并未完善,提出民本实学便完美了。“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完美为民本实学的概念,通贯传统儒学的历史逻辑史。直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启蒙的理论源根出自张载正蒙,心性启蒙;实学的理论源根就是孟子的民本实学。自然经济时代传统儒学的民本实学,到商品经济时代的现代儒学,质变为民主实学了。任何后人的理论光辉,出自对先人事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感悟而来,所以有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学问道是前人学问集成的通经正经,思辨道就是接着讲的通经正经的文化承前与启后。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诠释存在,按照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追求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需要的逻辑次序,改变存在,逐渐进入唯物辩证的成熟阶段。思维辩证的神理,应用辩证神参,达成会通古今通义与经世治用理一,形上導的神化理想。文化承前启后于通经正经接着讲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都有启蒙,百年挺儒与反儒论战,至今依然激烈震荡,为什么?言必孔子,止步于二千数百年前的学问道,抽空二千数百年的时空性逻辑的学问道,不是害成近百年的文化乱相路?理据于适应君主专制时代,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所产生儒学异化极度的宋明理学,以及儒道佛文化,倡导是抑情制欲的善性文化,若成为传承的传统优秀文化,还有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吗?惨重教训吧!先生言必老子,还要往后探寻,去论证老子代言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而不知合法性不能止步文化承前,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启后。历史逻辑之神理辩证和现代逻辑的应用辩证,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理想目标,即习主席两个满足的文化理论,应对和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新矛盾论。文化承前的通经正经,必要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抽丝剥茧的层层剖析造成百年文化乱相的所以然之理,才能完成传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文化工程吧!孔子开创论理学时代,人文化成天下的仁礼思想源根,理据于论道不论理时代的人文文化,群居生活事实逻辑的合群明分,方有民所共由理道的仁统同与礼明分。心性仁礼的孔学义理逻辑质变转换,《易传》三道三才的理论过后,逐渐明晰为体用仁礼。孟子民本实学也有前人的人文感悟,其中有文章之论证,也有先生所说的商周人文,都是孟子感悟的历史人文,却不能说是定型,民本实学的理论逻辑定形出自孟子。按照杨鹏文章结论构成,传统儒学这个大树的特征是:通过对诸子学的解蔽扬弃,吸收集成,人文化成天下为大树根,民本实学为树干,枝叶茂盛过程就是文化承前与启后的历史逻辑全过程:孔儒原真理路与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原真理路开花结果的满园春色。却又是围绕实现人类两个理想目标,植根于人文化天下的土壤里,民本实学树干的枝叶茂盛而结成丰硕的理论成果。两个理想目标按照历史逻辑演变的先后次序成形:荀子物欲观,追求富裕生活的物质经济与物欲需要的文化同步,与《易传》的富有盛德,天人合道的功能价值观,完成了孔儒的原真理路。逻辑辗折于曲折反复,成然船山人道理欲观,追求美好生活的天人诚道与诚信道文明同道。完成了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人类理想的两个目标,以及衍生丰硕的理论成果。传统儒学这个大树特征,难道不是传统文化主流学派的大树特征?能否说是习主席两个满足的文化理论,新矛盾论文化承前于传统优秀文化的通经正经接着讲,也是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质正、质实而纠正百年的文化研究乱相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中国文化研究该要进入健康正常的传承发展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论理学时代的孔儒义理逻辑,该要从非论理学时代寻找人文的文化源根,不言自明。奈现代人探究非论理时代的人文逻辑以质正孔学,历史真相和逻辑真实都因该时代的文字学,及论道逻辑的直觉简单非论理性质,历史逻辑的严重局限,与论理学时代的历史逻辑截然不同,需要考据学去质正和质实,给论理学时代的义理学研究提供史前社会的历史逻辑资源。当未得考据学给予实证资源时,义理学的理据只能依仗文化承前与启后的历史逻辑先后次序的义理会通,去辨析前人理论的逻辑原真,正如孔子仁礼,其义理承前便是群居生活的合群明分,心性仁礼的文化启后:体用仁礼。心性仁礼离不开一个重要概念:人际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忠恕,欲立欲达的礼义忠恕。人际忠恕的文化启后,便有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的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道定所的人道理欲观,美好生活的理论探究。重心于须有安排的于人欲见天理,诚信义理的公平正义社会原则贯彻落实,实现更无转折的天理达人欲的文明同道。进入商品经济时代,须有安排延伸到更无转折的于天理达人欲。人欲见天理和天理达人欲的须有安排,商品经济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特征:抽象性的哲学文化科学与应用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同道并举。义理学理据于历史逻辑的先后次序,会通古今通义去还源于古人的逻辑原真。其中不可缺失的是:以历史逻辑去质实质正现实逻辑,也以现实逻辑质实质正历史逻辑。世道清明心性健康的时代,持孔子忠恕人品的君子,被世人推崇为楷模!乱世的心性质野,反差为傻子典型。治世通行乱世遗落,方有忠恕到仁恕的理性循序!能止步于二千数百年的孔学踟蹰不前,言必孔子?能结论出“稷下学派以黄老道家为主的政治背景”?
三、倒秦战乱结束的汉朝初立,数百里无人烟的荒凉,急需养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社会实在。汉高祖刘邦亭长出身,近乎文盲。时代造就义气江湖有襟度会用人的刘邦,不知怎样做皇帝?依然按照江湖义气规矩,能有皇帝名实?儒生教其皇庭规矩,恐怕不是法家规矩吧!法家规矩就不会有黄老之治。改变汉初荒凉的养民生息发展经济,确实需要无为而治。当发展经济,有了富足,出现贫富悬殊,豪强兼并,地方官富中央穷的社会不均不公平时,政局和民生社会都是多事之秋,匈奴外侵多事之秋,无为而治的国策还能持续下去?张先生愚腐了。结果是文景之治二代而终,流转为汉武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时代,历史逻辑的演变次序。不是从历史文化事件的先后次序去认识该时代的事件发生和人物心性,所下的结论肯定错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2: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从稷下学派流转,到君主专制的独尊儒术时代,儒道同流是历史逻辑事实。在第一次大动乱期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外来佛教入世,开始儒道佛同流的历史逻辑事实。在第二次大动乱期的五代十国后,经“外则儒术,内则道佛”流行,致儒学复兴的道德内修位置恢复,便有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儒道佛文化互补,依然是儒道佛同流。直到今天为止,只要百年文化研究乱相路的乱麻不解开,未能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儒道佛文化依然同流,现在不是有佛道儒思潮吗?习主席提出两个满足的文化理论和新矛盾论,15段金句箴言,是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南。改革开放所经历质胜文则野的官场贪腐和世道人心质野时代,缺失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不是流入丛林竞争相残撕裂,远离人性而接近动物性的质野时代?文革经历过对所谓党内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的无情斗争,对民间黑五类反动分子的专政拳头,红*色*恐*怖?文化专制?文革前所经历的文胜质则史的时代,其实就是宋明理学及儒道佛文化同流的现代重演,缺失了对富裕生活的目标追寻,是人群?接近和睦相处的动物源!其实,文史与质野的心性时代,都是彭林教授所说的半人时代,接近动物源。质野心性的明显半人,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道德人生,佛门视实相为空境的幻化人生,道家虚无境界与世浮沉的无为人生,都是抑情制欲的善性文化,会开出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全人时代?难道不是和睦共处的半人时代?船山的实学心性:“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适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从稷下学派流转,到君主专制的独尊儒术时代,儒道同流是历史逻辑事实。在第一次大动乱期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外来佛教入世,开始儒道佛同流的历史逻辑事实。在第二次大动乱期的五代十国后,经“外则儒术,内则道佛”流行,致儒学复兴的道德内修位置恢复,便有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儒道佛文化互补,依然是儒道佛同流。直到今天为止,只要百年文化研究乱相路的乱麻不解开,未能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儒道佛文化依然同流,现在不是有佛道儒思潮吗?习主席提出两个满足的文化理论和新矛盾论,15段金句箴言,是正本清源于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南。改革开放所经历质胜文则野的官场贪腐和世道人心质野时代,缺失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不是流入丛林竞争相残撕裂,远离人性而接近动物性的质野时代?文革经历过对所谓党内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的无情斗争,对民间黑五类反动分子的专政拳头,红*色*恐*怖?文化专制?文革前所经历的文胜质则史的时代,其实就是宋明理学及儒道佛文化同流的现代重演,缺失了对富裕生活的目标追寻,是人群?接近和睦相处的动物源!其实,文史与质野的心性时代,都是彭林教授所说的半人时代,接近动物源。质野心性的明显半人,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道德人生,佛门视实相为空境的幻化人生,道家虚无境界与世浮沉的无为人生,都是抑情制欲的善性文化,会开出富裕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全人时代?难道不是和睦共处的半人时代?船山的实学心性:“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适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