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0|回复: 0

术数文化之追根究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3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国际易学*联合会 孔令伟 易经
  《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年,从其形成到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周易》,《易传》和历代易学。国际易学*联合会孔令伟指出,后人把《易经》视为《周易》本经的简称,而本文此处说的《周易》,指《易经》或其中“经”的部分。
  《易经》作为上古时代算命的典籍,强调人的努力和智谋,不是一切听天命于天启,显然是先民理性思维发展的产物。《易经》本身含有自省和忧患意识,又经后人阐发,成为论述宇宙人生哲理之典籍。
  “由于《周易》是一部奇书,既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些上古时代社会历史,以及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此对于后世的自然科学的变化、哲学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先秦时期形成的诸子学派,不论是儒、道、墨等各家,无不受《周易》的影响。老聃、孔丘、墨翟、公孙龙等人,对《易》学均有极其高的造诣。后来的道教、佛教以及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史,变化发展,从头到尾,不论哪个朝代,那个学派,都没有离开过《周易》。” 国际易学*联合会孔令表示。而术数文化和易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有一种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即认为《易经》是脱胎于远古术数而形成的人文经典,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毫无疑问的是,学易和学术数的关系在古代就有先后之分,即主张“未学易,先学筮”,“筮”即数。
  卜和筮是中国历史产生最早的两种术数活动。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在河南省安阳县的殷墟遗迹中发掘出了大量的龟甲,这些龟甲上烧裂的纹路皆为象形文字“卜”,以此推断并证实殷代正是盛行用龟甲来占断吉凶。到了周代,改为用蓍的茎占卜,即“筮”。这两种都是最高规格的占卜。后来,占筮取两者兼而用之。《史记·龟策列传》中有“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王者决定诸疑,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卜在先,乃利用物之象;筮在后,则利用物之数。《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言:“龟,象也;筮,数也。”《易经》之卦由筮产生,实质都是数的问题了。国际易学*联合会孔令伟表示:“《周易》经传,注重数,数学家们又引易学原理解释其数学原理以及演算的公式。宋代的易学家邵雍提出的先天卦序图,含有二进位制思维的萌芽。清代大数学家焦循,其数学成就同其易学的修养,也是分不开的。”《易经》利用数字的抽象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便具有了哲学意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这样概括:“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来源: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