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6|回复: 4

[综合讨论] 易三义最值得商榷的问题:易简与简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7 09: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郑玄言;“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一也,不易一也”。
三义之一,变易。从易极变的象生数,天地万物已然条理未发幽微的天道始元:“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转入已发彰显的天道亨通运程,礼贞常的数成象:事变体易神有方。象生数,数成象再生象的象数互生,易极变礼贞常的易礼一体。神道“感而遂通”,弥纶天地道的易与天地准。也是失天地贞正致物极必反的循环往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运程的自然与必然。《易传》论事物、体用与神導三位一体的变易义,概念逻辑古今沿流。当道体论的人天物之间关系发生变化,出现问题时,事、体、神的概念意函发生变化,易礼性质也发生变化。当神導失贞正于“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循环往复穷途变通的易礼自然而必然。当神導失贞正于“合于天而不因乎物,执其常而不知变”,易礼理道流入执持天理浑然的道法自然,事变体易神有方的主体刚健精神和创新能力失去,无事其心寂然,有事神知之用于人事当然的定理内修,易礼的逻辑意函变质了。“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道体均一自然之化的易极变,未发幽微始元的“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已发彰显亨通运程的事变体易神有方,道体均一自然之化的礼贞常,实函斯活的神導有方:活之物则事理的“蕴之乃以絪緼之”;活之体的“流之乃以条理之”;活之用的“浑之乃以发挥之”。未发幽微(元)的象生数,已发彰显(亨)的数成象,“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兴的收获言知幽明,非言有无的精于物者与道者的物物道。利之大业富有,贞之盛德日新,天道元亨利贞全程的经验集成,转入新一轮天道元亨利贞的未发与已发,数生象、象生数的象数互生,神无方的知幽明道。无有不极之太极,无有一极之无极,无极而太极的易礼道,通经正经接着讲。《易传》弥纶天地道的易礼一体,船山实函斯活的易礼实学。古今通义辨识:变易。
三义之二,不易,世界上只有永恒变易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法则。客观法则的不可改变,熊十力认为是体用,备体致用有着不可改变的客观法则,即应用和能动所蕴涵的客观法则。应用部分的客观法则,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生民立命,正视命的客观条件,实践理性的习以性成,理在气中的心性认知,为生民立命的客观法则:心性唯物的经世致(治)用,于天理达人欲的更无转折。能动的客观法则,心统性情的为天地立心。性情相需的以性发情,情以充性,情有贞淫功罪的阴阳不测之几,显然理欲矛盾因果正负的多路向。“情有不可而必可,匡之以义以调之”。避离罪淫情的文史与质野,通往心性中庸的文质彬彬,体用中庸的社会质文。性命通贯天道酬勤,蕴涵人道诚信义理。能动部分的客观法则:心性辩证的古今义理会通,于人欲见天理的须有安排。违逆于天理达人欲的经世治用,治世道德的文史心性;违逆于人欲见天理的诚信人道,乱世道佛及流俗质野的世道人心不可收拾。从《易传》阐述的刚柔地道地曰示,矛盾辩证的因果事实:刚柔杂居吉凶见,刚柔相接相推的险阻生和吉凶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易传》论说事实因果的矛盾辩证,船山论理不可改变的两大客观法则,经世治用和古今义理会通,义理彰显的明晰古今。
三义之三,易简。易简是《易传》阴阳天道的人事理则,乾易知,坤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易简立本”成客体基础的阴阳天道,连接“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刚柔地道。易简理得的人事理则基础上,连接心性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易简理得的生民立命,心性理则的生民立心,仁义人道融入的天地立心与生民立命。逻辑之元,易简理得。宋后出现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形上学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续后有船山完整清晰的哲理,理道定所定性的为天地立心,理道定所定命的为生民立命。“天尊地卑,义奠于位;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理势相函,一定理道矛盾辩证的因果路。
后人将易简辞语倒置作简易解,简易即易简?客观法则并不复杂(“简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即是说天地的道是以正示人的。天下人的行动,端正在一个“道”上,不是形上教条的当然之理?肯定是大道至简,以简御繁?须要辨析: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易简逻辑为何成简易逻辑?历史与逻辑如何演变而成?教人深思而思究,易三义最值得商榷的问题:易简与简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道建阴阳以居,阴阳与道为体”。阴阳天道,易简理得;刚柔地道,乾刚健与坤柔顺;仁义人道,共由理道。乾坤合道体,有定位的乾易知职能,气质刚,令下必从;精神健,履道易知职能的健精神。健精神的乾易知,易与天地准的乾道变化,方有坤职能定位的坤简能。坤气质为柔,服法乾刚气质的执令而行;坤顺精神,顺应着乾道变化的乾易知,方有坤道的能与知,“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的乾易知,方有柔得尊位的知与能,大中而上下应之,天道元亨运通之大有,易简逻辑之元,契合简易逻辑?
(2)“天地之道贞观者也”,以天地道贞正示人。天下人的行动,端正在一个“道”上。二千数百万历史,能以“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概以论之?治世多还是乱世多?文理是实学清明多,还是浮明肤浅多?哲学圆圈三阶段,曲折反复的否定阶段历史时空长,还是循环往复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历史时空长?正视历史与逻辑的客观事实,能以“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定在简易?客观法则并不复杂?大道至简,以简御繁?
(3)易知与简能,乃乾坤职能;易简理得,仁礼本体的人事理则。简易的客观法则不复杂?实践落实也不复杂?简易对立面是繁与难。《易传》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能说简易不繁难。“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能说简易不难繁?简易与繁难,本体形态;易知与简能,乾坤职能;易简理得,人事结构合理的客观法则。能以简易取代易简理得的客观法则?能取代刚柔健顺心性理则的客观法则?能取代理道定所的客观法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7: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4)大道至简,以简御繁?仁礼本体,仁统同简,礼明分繁,贞正礼明分的繁,仁统同繁而不简,所以有仁智同体,“仁智同藏仁为宝,仁智同用智为先”;性命通贯天道酬勤,各行各业的各正性命简,社会分工的性命分殊繁;“循理而应乎事物”,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的性命分殊繁,各正性命繁而不简,所以有道心统性和人心统性矛盾辩证的“审微而定命之谓神”;于天理达人欲简,于人欲见天理繁。“音容者,人物之元,鬼神之绍”。民生利益精微,鬼神心性危微的阴阳不测之几,“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于人欲见天理繁,于天理达人欲能简而不繁?宋明理学有心学和理学。心学简易,天道物理,人道伦理,置放在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框架内,简易的心学因果,阳明后百姓日用皆道的实学,悖逆于心学浮明的生活儒学。理学也有简,执持天理浑然的人事当然。无事其心寂然的不以私意自蔽,有事神知之用而不以私欲自累;理学也有繁,性即理,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以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以简制繁:存天理去人欲的定理内修,唯心教条的肤浅浮明,适应君主专制时代的社会人生观理论。
(5)礼明分之繁,仁统同繁而不简;性命分殊之繁,各正性命繁而不简:于人欲见天理繁,于天理达人欲繁而不简。船山言:“天之所齐,不待齐也”。仁统同,各正性命,于天理达人欲,协力同心的天之所齐,应对礼义明分,性命分殊,于人欲见天理,繁而不简的不待齐也;“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天之所弗齐的礼义明分、性命分殊、于人欲见天理,如宋明理学以心即理,性即理的定理内修;以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唯心教条,大道至简,以简御繁的存理去欲。“莫恶于肤浅”的文章伪敝,因果定论:不可齐也。症结出自性命分殊的礼明分,易简理得的人事结构,级能排序有等级界别,隐潜着无法消失的不平等根源,无法齐同的客观实在。正视和抑制不平等事件的发生,只有两个方法,落实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得,避离刚柔杂居的人事错位,没有门第、资历的一切门槛,实至名归,命自性来,以人的材质定其位,建构机会平等的仁礼机制;二是倡扬礼义忠恕的理道定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心性人事通贯的易简理得。症结出自于人欲见天理的礼明分,有富贵贫贱的物欲级差。正视不平等根源的客观实在,抑制强凌弱,富掠贫,避离贫富悬殊人间惨剧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家的须有安排,公平正义社会原则的实施通行。在自然经济时代,须有安排的人欲见天理(天人诚信道),与更无转折的于天理达人欲(天人诚道)矛盾辩证的文明同道。在商品经济时代,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文明同道,抑制礼明分潜隐的不平等根源,防避推波助澜的恶性肿瘤滋生,坚执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理道定所的人事易简和心性理则的刚柔健顺,持恒实践理性的健顺五常主体性。
(6)礼明分繁,仁统同繁而不简;性命分殊繁,各正性命繁而不简:于人欲见天理繁,于天理达人欲繁而不简。何以大道至简,以简御繁?乾易知令下必从的刚气质,配备是柔顺气质职能配称的坤简能。更需要健精神弘道的乾易知,保证易与天地准的气质刚。乾易知需要的健精神,君子弘道上进,自强不息的健精神;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健精神;坚执社会正义、人民正义、文化正义的健精神;也是“极深研几,探赜索隐”,“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形上導的健精神,有着明确立场的价值观: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日新,继善成性的文化文明。努力不懈,改善世界为宜人社会的健精神。易简理得精义最值得珍重,通达乾易知的健精神,以及健精神持恒的文化大环境。没有价值观立场的健精神,没有健精神持恒的文化大环境,私蔽大患致乾易知职能变质了。私,失于公的共由大同;蔽,“偏于一曲,闇乎大理”。试问:无事其心寂然于浑然天理,有事神知之用于人事当然,定理内修的存理去欲,以及空境幻化,虚境无为的道佛善性,一切浮明肤浅的文理,会有文化正义,乾易知的健精神?乾易知的健精神,易简精义的逻辑深化,其精粹体现在形上導的哲学理一观,非繁而不简的形下器道,非繁而不简的社会人生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04: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7)大道至简的天地贞正,方方面面客观法则普遍成立的以简御繁,离不开抽象性质的哲学理一观,心性的唯物与辩证。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心物定律,“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引出神理的思维辩证:“会通古今通义”的形上文理法则,乾易知健精神的以简御繁;引出神参的应用辩证:经世治用的形上政道,乾易知健精神的以简御繁。抽象哲学理一观以简御形下器道的繁而不简,御社会人生观的繁而不简。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后,增多一项:抽象哲学理一观以简御“繁有其音容”的方方面面,抽象的哲理指导,研究社会心性逻辑事实的具体性社会学科,以简御繁性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离开抽象哲学理一观,离开乾易知健精神的以简御繁,不存在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
(8)抽象哲学理一观的以简衘繁,连涉“函三为一”的太极理论。太极,现实彰显的一定之理道。老子论道不论理,道法自然的一生二,二生三,“冲气以为和”的三生万物。儒道合流,宋明理学家程颐如同朱熹浑然天理的道法自然说,按照老子有无相生论的三生万物去表述其“一三”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有一便有二,才有一二,便有一二之三,以往更无穷”。张载天之能参的神化中正论,承《易传》道器理论的乾坤易道,批驳老子学及儒道合流道法自然的三生万物说,明确太虚即气的太和之谓道:“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易礼常变的体用法则。“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三)也”。《易传》形上導易与天地准成然形下器道的天地人参概念,逻辑提升为天地神参的神化概念。续后的船山将神化概念的一物两体称谓两体理一。形上導的两体理一:以人事天的理一而已,神理思维辩证与神参应用辩证的两体理一。神理于理气会通古今义理的心性辩证;神参于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循理而应乎事物”,经世治用的心性唯物,唯物辩证的文政两体理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形下器道的生民立心立命,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性命一也,理气一也”。哲学抽象的以简御繁,实践理性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没有哲学抽象理一的以简御繁,便没有实践理性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实践理性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检验着哲学抽象理一的以简御繁。
(9)哲学理一观“函三为一”的太极内蕴,连接三才二之的哲学公式。仁礼主客的体用中庸:天道阴阳的乾坤易简;地道刚柔的刚健柔顺;人道仁义的仁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礼义忠恕。建构在道器层次基础理论的三道三才,理一分殊,致广大而尽精微。哲学理一观神理明察散之万殊的广大与精微,“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仁智同体的两体理一:存在理势天。理势自然,理有屈伸与顺逆,势有轻重成可否;理势必然,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理成势者,势有轻重应乎人的势成理者。理成势者,会通古今通义的心性辩证;势成理者,经世治用于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的心性唯物,心性唯物辩证的哲学理一观,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理势天。散之分殊成广大精微的生民立心立命,立心于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立命于体用相函的始终相成,实践理性的存在音容天。心性唯物的“容有迹而音无方”,心性辩证的“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存在理势天導向成然的存在音容天,道器两层次的两体理一:以简御繁的大道至简,心性的唯物与辩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06: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道器层次基础理论的三道三才,仁礼主客的体用中庸,定位立命的乾易知与坤简能,与定性立心的乾刚健与坤柔顺,体用中庸的人事理则与心性理则。与形上導的理道定所,道器层次成就体用中庸的客观法则: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人事理则易简立本的易简理得,是其中的客观法则之一。易简内蕴自身的客观法则,连接其它二个相连一体的客观法则。易简义理不可能等同简易逻辑,大道至简的以简御繁,不可能与易简相提并论。“是以知:言事人也,音容天也。不可以事别,不可以言纪。繁有其音容,而言与事不能相逮,则天下之至广至大者矣。动而应其心,喜怒作止之几形矣;发而因其天,郁畅舒徐之节见矣,而抑不域之以方所,则天下之至清至明者矣。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则天下至亲至密者也。尽乎一身官竅之用,而未加乎天下,则天下至简至易者也。该乎万事,言不足以传其神;通乎群言,言不足以追其响,则天下之至灵至神者矣。故音容者,人物之元也,鬼神之绍也。幽而合于鬼神,明而感于性情,莫此为合也”。至广至大的“繁有其音容”,至简至易“尽乎一身官竅之用”的“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离不开至清至明,“动而应其心”的尽心尽性,“发而因其天”的知天事天;离不开至亲至密的人道理欲观,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离不开至灵至神,顺应人情物理之数者。神理人物之元,民生利益精微;神察鬼神之绍,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心性危微。心性的唯物辩证,质实鬼神心性,情通天下情理而感于性情相需的功贞情路,以简御繁的哲学理一观。仁礼主客体用中庸的音容天,繁而不简;性命分殊的社会人生观繁而不简;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散之万殊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心性的唯物与辩证。哲学理一观的以简御繁,方有实践理性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
孔儒历史逻辑演变的发展系统,孔孟的理论开拓,完成阶段是荀学与《易传》。荀学被摒弃儒门,《易传》发生异变,易简理得作大道至简的简易解。孔孟仁礼理论,通往道器层次的哲学理一观通道被堵塞,显然被君主专制的文化环境所改变。形上文政導之间理势失调,强弱失衡,长期处在势有轻重成可否,成然理有屈伸与顺逆的势成理者中运行。理势自然的曲折反复循环往复。失去理势必然,失去哲学理一观生存的空间,失去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失去定位定性的实践理性。没有哲学理一观的理势天,也没有实践理性的音容天,何来以简御繁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君主专制的文化大环境,根本不存有天地贞正的大道至简!从汉武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后,根本改变了孔儒民本的文化性质。汉儒初度异化的文化因果:儒道佛三教鼎立;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文化因果:儒道佛互补的治世道德,乱世道佛。适者生存于君主专制时代的儒道佛善性文化,浮明肤浅的社会人生观理论。哲学理一观的张载正蒙,弱势;民本实学与心性启蒙,文化思潮被终结,哲学观文理最高水平的船山学被荒芜,满清专制的文化逆转。文化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弄懂明晰人文哲理:易三义最值得商榷的问题:易简与简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