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4|回复: 0

[戏曲综合] 壮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8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7-18 12:15 编辑

壮剧
来源:传统戏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剧旧称“土剧”“土戏”,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广西和云南等地的壮族聚居区。后流入云南的又发展成为“云南壮剧”。
  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
zj0tim.jpg
  形成与发展
  壮剧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根据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不同,壮剧有不同的流派,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云南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等。

  南路壮剧
  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主要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

  北路壮剧
  是在民间说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流行区域以田林、隆林为中心。

  壮族师公戏
  又称“壮师”或“调师”,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

  云南富宁壮剧
  原称“土剧”,是在壮族的民歌小调以及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云南广南壮剧
  原称“沙剧”,是在沙族歌舞的基础上吸取汉族戏曲发展而成的。
  在过去,各流派的壮剧均无职业班社,只有一些业余戏班,于农闲时演出;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农民充任;后成立了专业壮剧剧团。

  音乐与唱腔
  壮剧有三种语言和四种主腔。其唱词格律和形式多为“腰脚韵”和“勒脚韵”两种,另包括“四句欢”“勒脚欢”“嵌句欢”“长短句欢”等。句式包括“五字句”“七字句”“五七言嵌句”“长短句”等。
  “北路壮剧”为联曲体式,唱腔包括:沙梨调、卜牙调、哀调哭调、恨板、骂板等;板式分为慢板、中板、散板、快板四类。
  “南路壮剧”为板腔体,唱腔包括:采花、喜调、平板、叹调、寒调、哭调、诗调、扫板、快喜调、高腔等;板式分为慢板、中板、散板、快板四类。
  “壮师剧”为联曲体,唱腔包括:三界、安座、化竹、三光、行游、回坛等,“壮师剧”在不同地区的唱腔各不相同。
  不同流派的壮剧伴奏乐器亦不相同。“北路壮剧”的伴奏以马骨胡为主,辅以葫芦胡;“南路壮剧”的伴奏以清胡为主,辅以土胡;“壮师剧”的伴奏以瓦鼓为主。

  舞台与表演
  壮剧的不同流派,表演各有特色。
  北路壮剧
  “北路壮剧”的表演最完善,每个角色在出场时,都要蹲身向左兜转一圈,有说有唱并且边唱边舞。
  生角出场时以右手执扇,左手在胸前握帽带,挺身摆手,肘稍向内,步法雄健。
  武生有各种武打套子,表演气势雄浑、粗犷,颇具壮族武土之风。
  旦角先做“挑帘”“整发”“理领”等动作,然后再亮相,走台步的动作柔和妩媚。
  丑角出场后先以背对着观众,转正后向前直走或向台中转弯。
  南路壮剧
  “南路壮剧”的各角色在上下场时都要走直角,走到转弯处要将后脚跟踮起来,然后再起步。
  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出场方式
  丑角在出场时,要用小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丁”字形,然后转身亮相。走快步时,则两脚同跳,区别在于右脚向后踢、左脚向后跳;
  净角要弓着身子出场,两只手平腰从胸前弯过头顶,另外要“踢旁腿”,即右脚踢右手,左脚踢左手,并连连转身移位。
  “南路壮剧”的“走场子”很有特色:一人走“之”字形,两人走“8”字形,三人走“三穿花”。下场时,一人下去后,另一人再起步,少有并肩下场的时候;旦角的身段步法包括:“十字步”“快步”“慢步”等。

  师公戏
  “师公戏”的表演,正戏前先有几个女角(或男女混合)“踩台”,女角为一手拿纸扇、一手拿手帕,跳细踮步,向前后退、左右旋转,同时舞扇花,所舞扇花包括:“扑蝶舞”“花扇舞”“背后舞”“滚扇舞”“扬手舞”“扭扇舞”等;男角则以跳“跑马舞”为主,右手执鞭,左手握手帕,模仿骑马动作。
  角色与行头
  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丑等。
  “北路壮剧”的生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服装多为白布涂染彩画而成,男角身穿蓝色对襟,头围黑色头巾,女角佩戴龙额,一般穿蓝布大襟短袄,其领口、襟头、袖子的中间部分多用壮锦图案镶花边。
  “南路壮剧”的正面人物服装特点是华丽,反面人物的服装特点是破旧。文生的服装多为白色和花色,武将要戴盔着甲,仿照壮族的服装。武丑的脸谱要在两眉之间绘只怒蛙,取壮族把蛙视为图腾之意,以示勇猛。
  “师公戏”在早期时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