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回复: 2

[综合讨论] 人文化成天下的软科学和硬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0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确立人为主客根本的哲学本体论,人文化成天下存有软科学和硬科学。源根:群居生活的合群明分。
一、合群,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孔子明晰:天命由之,生民立命的性与天道。现代话语:经济是个硬道理,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的文明同步,关涉到人性自然的心性本质。人文化成的硬科学:为生民立命。
明分,群体共同的生存道→民所共由理道→承受人世有道与无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明分的哲学涵义深化,孔子明晰:气质知之,生民立心的文化心性。现代话语:心性的仁义健康与礼义健顺,共同富裕生活美好的日益需求,天人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文以益质礼载道,人文化成的软科学:为天地立心。
合群明分源根,荀子清晰为明分使群。义理明晰的形上導命题:为天地立心的文理繁,为生民立命的情用省。合群明分源根,内蕴文化萌芽的软科学与硬科学,产生第一个非论理学的人文命题:文多质少则为史,质多文少则为野。从人文角度,质,自然人性的心性本质;文,饰质与益质的人文化成。非论理学性质的人文命题,显然:人文化成的软科学和硬科学:哲学观理论核心,心性学的基础部分:心性质文。
二、进入论理学时代,孔子承续前人的人文命题: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论理有理则:中庸理则。中庸,不偏不倚之谓中,庸者用也。“君子喻于义”,担负社会管理的君子义阶层,正己正人的天下利;“小人喻于利”,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小人利阶层,谋利重心,须有安排的天下义。天下义利的中庸之道,“理有屈伸顺乎天”。情情融通,察人伦明义理不穷于物的屈物欲;情物交融,明庶物正民生不屈于物的伸物欲,屈伸有道的仁义行,非行仁义,中庸理则。过于质不及文,过于文不及质,文质之间的矛盾失衡,失中庸理则的心性健康,失屈伸有道的仁义行,非行仁义:文史心性的文明止步,质野心性的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伤害文明,都在糟蹋质文心性的软科学和硬科学,“极重则必改”。心性学的中庸质文,君子斯文的文质彬彬;哲学本体论的体用中庸,心性人事一体,“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质文。圣人有为的文与礼。文以益质,为天地立心的君子斯文,与道体同辙的社会质文,人文化成的软科学;礼以载道,为生民立命的天道酬勤,人文化成的硬科学。软硬科学演变的历史逻辑循序:从心性学的中庸质文,人文化成走向哲学观的文化通道:哲学本体论的体用中庸。
三、孔儒理论有发展系统,理性的逻辑次序,质文心性的内涵及外延,软硬科学在文明演进中。
1)继孔子提出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孟子提出善政与善教两概念,发展孔子君子小人的义利理性。善政得民财,安居乐业的恒产者阶段,方有“充实之谓美”的天下利;善教得民心,安居乐业的恒心者阶层,担负正己正人的人道教化,率循是路,“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的诚信义理,方有“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圣神境界。充实,善政发展经济的硬道理,人文化成的硬科学;光辉,善教文以益质的诚信可欲,人文化成的软科学。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偏颇了。善政的制度环境造人,与文化环境造就心性的理道定所,同等重要,何有轻重?荀子反本成末,以礼义的规范行为质正仁心,质实仁义,实事实理实证的文理繁,情用省,与王制功能的藏富于民,文政一体。善教与善政也如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相得益彰的两体理一。孔孟与荀易之间有时代距隔,见证孟子见解偏颇。善政与善教并举,人文化成的软硬科学。  
2)进入实践实证的荀学时代,顺天而制天的物物道与物欲观,“精于物者而物物”,“物必不屈于欲”,人文化成的硬科学;“精于道者兼物物”,“使欲必不穷于物”,人文化成的软科学。荀子解蔽老庄纯粹天道自然观的“蔽于天而不知人”,人文自然观的硬科学;解蔽墨子质野心性的“蔽于用而不知文”,维护中庸质文心性理则的软科学和硬科学。
3)进入道器层次理论框架的《易传》时代,形上導“易与天地准”的穷神知化。穷神,探赜索隐,极深研几的通志成务。通志,心性理则的乾刚健与坤柔顺,健顺五常主体效应的“易简之善配至德”,刚柔地道地曰示,生民立心的软科学;成务,乾易知与坤简能,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得,“易简立本”的阴阳天道,刚柔主体的客体基础,生民立命的硬科学。主客根本的哲学本体论,有着人文化成的价值目标:继善成性。天人之继善的象数天理,天道元亨利运程的“富有之谓大业”,发展经济是硬道理,人文化成的硬科学;成之者性,人道仁义礼智信的诚之者人之者,推动诚者天道元亨利运行的贞固完美,“日新之谓盛德”,发展中庸质文的文化心性,人文化成的软科学。
《易传》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上承孔子的中庸质文,孟子的善政与善教,荀子的物物道和物欲观,孔儒历史逻辑理性次序的原真理路,也是人文化成软硬科学演变的历史逻辑过程。
四、孔儒过后先后出现两个阶段:否定阶段的形上教条,与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辩证法阶段。
否定阶段的治世道德文史,宋明理学以定理内修的形上教条去理解质文心性。朱熹也认定“文质不可以相胜”,所以,“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何谓不期然而然的成德?这便是朱熹的圣人体具三者的无一尘之累。一是“圆神,谓变化无方”的天理浑然,“无事,则其心寂然”,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二是“方知,谓事有定理”的人事当然,“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不以一毫私欲自累”;三是“易以贡,谓变化以告人”,不是“不期然而然的成德”?成德重心:“变化以告人”的“神知之用”,“无一尘之累”。朱熹又言:“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君子文,定理为天地之性的善性文化;小人质,气质之性有清浊善恶。事有定理,当以天命本性制限气质之性。朱熹提出的体用中庸,中为心体庸守常,承续孔子中庸的心性质文?非也!庸定常,异质于庸为用;况且,言体用,心性人事一体的刚柔文质。中为心体,遮蔽了人事刚柔的心性理则,转变为道德绑架的心性内修;埋没了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得,转变为事有定理的天命之谓理,循物理的两大事则皆失去。格物理,诚者天道;致知事则,诚之者人之道,天人诚道是一物两体;神理神参的形上導向,一物两体转变两体理一,矛盾基础理论与矛盾辩证的两层次。形上教条的矛盾固化,视物理事则文明止步的一成不变。“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以天地本性制限限气质之性的“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合乎天而不因乎物”的心物分隔,何分天人诚道,物理与事则的实践分界?何有格物致知的认知分界?治世文史的道德人生。与乱世文史的无为人生和空境人生,儒道佛的社会人生观文理,共同性质都是道法自然。善性文化抑情制欲的独善其身至真,止步文明而不能芚愚之化的情罪路。改变文史心性,“我情自性,不能自薄”。情物交融,增益情质与情商,丰富情感,提高情才,理情通天理。“以胥物而乐;惑者所以随物而化也”。至于乱世质野,失去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通于人,无所震耀,则情不警而乐不动”。应对流俗质野的心性时代,法主礼辅,严律刑法惩处,“懼者所以动之也”。质文两极的文史和质野,失中庸理则,障碍心性健康和文化文明,伤害人文化成的软硬科学。治理文史和质野,恢复软硬科学的建设,进入更高的理性阶段,即哲学圆圈完成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8: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在宋明理学主统文理时代,弱势学派张载喊出“为往圣继绝学”的呼声,掲开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序幕。孔儒阶段的生民立心立命,形下器道命题,推高成形上導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人文化成的软硬科学。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及实学理论,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全面展开,进入孔儒理性的更高复归阶段。孔子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逻辑提升为刚柔(人事)文质(心性)中庸理则的体用中庸。孟子善政与善教的形上導意涵,步入神理導向理气,会通古今通义的明诚明明德;神参性命通贯天道酬勤,经世治用的明以钦为本,顶层设计的天地神参。荀子的“物必不屈于欲”,“精于物者而物物”;“使欲必不穷于物”,“精于道者兼物物”,逻辑开新出:“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从物物道到道体论,物欲观到人道理欲观,人文自然观的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文明同步,到哲学理一观的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易传》道器层次理论,循物理的两大事则: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则,心性理则的刚柔健顺,演绎成实事实理实证的四义集合:“天尊地卑,义奠于位;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文化价值观的富有日新之继善成性,演绎出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理念: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天人继善,“富有而不吝于施”;容光不穷于所受的成之者性,“日新而不用其故”,天道酬勤的“命日降而性日生”,“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也是人文化成软硬科学的历史逻辑全程。
船山的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人文化成的软硬科学,融化在道体论程序自然之化的良性循环中。始奏活力人,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中奏限定的社会天,中庸理则的体用中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道定所;终奏以物,顺乎物则与疑乎人心的唯物辩证,“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发展经济的硬道理;均一的自然之化,象数天理的生生不息,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天人继善,成之者性,回归文化文明的始奏活力人。道体论程序的人、天、物自然之化,“因已然以观自然”,“期必然以符自然”,易道生生的良性循环,象数互生的循序渐进,人文化成通往哲学观的文化通道,软硬科学全方位整体思维的文化理路,  
六、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十八大习主席提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要的文化价值观,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新矛盾;以及后续的“回看自己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理论研究,刻不容缓;改变国人心性的斯文丧失,信仰危机,情势迫人。传统人文化成的软硬科学,融化在道体论程序的人、天、物三部分,与象数天理的人文自然观文化核心,哲学观的理论核心,改善世界,建设宜人社会的哲学智慧,仁智同用智为先的智神文化,是否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否属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是否要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07: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化成天下的软科学和硬科学,与人文自然观、哲学理一观的历史逻辑全程,高低两阶段显然。直观思维的基础化胚胎期,“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忠恕人际建立应该之理的孔儒经典阶段。通经与正经,经过“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形上教条当然之理的宋明理学阶段,方进入“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仁恕天下究所以然之理的唯物辩证阶段。天下学术正道,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时空性文化接轨的学术文理,历史接合点显然是:仁恕天下究所以然之理的唯物辩证阶段。学术失道,失去历史接合点的究所以然之理阶段。试问,学术界的研究人员。有多少人能明晰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文理精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哲学意蕴?神化一物两体的天之能参?有多少人探究船山哲学义理的人道理欲观和道体论?以人事天的两体理一,形上導的神理与神参,形下器道的性命与理气?有多少人能深刻悟觉会通古今义理于经世致用的明以致诚明明德?学术人才断层了!缺失学贯古今通义理的学术人才,也就缺失会通古今义理的学术书籍。当学术文化正本清源后,便会痛彻:学术书籍垃圾将堆积如山,非危言耸听!学术失道→学术人才断层→学术书籍垃圾堆积如山的连锁恶性,文理劫难的历史深重积患,文化灾难性的现代延续,让其恶化下去?社会责任感安在?文化正义感安在?
深化改革全程,法治行为的“民免而无耻”,法主礼辅开风气之先,治理官场腐败,流俗的质野行为,政制法治。逐渐要过渡到礼治人心的“有耻有格”,治理人心不古的质野心性,礼主法辅的善其终,关乎深化改革命运的礼治文理治人心。现时的学术文理状态,有礼治的学术职能?能担负起礼治文理的学术职责?少谈虚空理论,多研究文化潜在问题的恶性化。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延续至今依然激烈有增无减!历史的世纪论战,恶性因果是中西文化碰撞路;现实世纪论战的恶性因果,中西的义理会通,马哲中国化的纸上谈兵。坚执虚空理论的儒道佛,社会人生观文理,非改善世界的哲学观,会有研究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文化结果?试问谁有勇气正视鲜血淋漓,探究其因果所以然之理?理疗挺儒与反儒世纪论战的文化顽疾?若没有勇于正视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正义感,又如何有文理职能,担负起礼治的文理职责?“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可以从儒道佛的文化互补,提炼和展示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和展示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儒道佛善性文化的抑情制欲,有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文化价值观?宋明理学以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道德人生,与道佛的无为人生、空境人生,有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矛盾的文理依据?缺失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文化价值观,何有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矛盾的文理依据?回看自己的路,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儒学,走向商品经济时代现代儒学的义理会通路;比较别人的路,应对商品经济时代需要会通中西义理的马哲中国化。时空性的文化接轨,儒道佛文化能驳通?适者生存的独善其身至真,是抑压个性,还是张扬个性?能否释放心性活力,掀动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精于物物的创新思潮?有文理职能?能担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文理职责?关乎深化改革命运的天下学术,坚执儒道佛文理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该要作历史反省和文化沉思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