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1|回复: 2

[大師軼事] 季羡林与林庚“相期以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3 1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春,北京大学中文系隆重举办林庚教授95岁寿庆,首先朗读季羡林先生的祝词:“相期以茶——贺静希兄九六大庆 弟季羡林乙酉春。”在场的人都知道季先生正在住院,可是看到他仍能用毛笔写字,笔锋流畅有神,大家都在心里以“相期以茶”祝颂两位前辈。接着,主持人又朗读季先生的贺信:“静希兄:祝贺九六大庆。从我们友谊之久、之笃来看,克家一走,唯兄独占鳌头矣。在清华时,你写过一首诗:‘破晓时天旁的水声,深林中老虎的眼睛。’又随便说了一句话:感觉进化论未加解释。我却至今难忘。你不以文艺家自命,但是从你这些简短语言中,我深受影响,至今七十年来未曾忘记。值此庆寿之际,我希望再提了出来,不知你还记得否?你我都是老实人,不喜作惊人之谈。 弟季羡林乙酉春三○一医院。”这封信语言朴实,有深厚的七十年的情谊,令人感动。季先生虽然身在医院,心里充溢着青春的回忆。参加会的人喝着茶,似乎都品味到“相期以茶”的滋味。
! V+ S+ _- q* Z
* W1 R& O2 P" {0 S) ^
2 t& X5 ?* m# x! i6 v2 o% T“相期以茶”是中国人祝寿的习惯用语。“米寿”、“茶寿”成为老年人对生命的期望。汉字“米”的形体,一看到便知如同“八十八”合起来的。茶字的形体,很像米字之上加上草字头。草字头“艹”,如同数字“廿”(音念,即20)。这样,米字上加上“艹”就成为108岁了。所以称108岁为“茶寿”。我请教过一位正在编中英词典的教授,“米寿”、“茶寿”如何译成英语,他想了一想,说很难,得用一段话来说明,即使说明好了,也索然无味了。看来,“米寿”、“茶寿”是真正有民族特色的用语。: s& i7 H0 a" ]& @7 W3 I, G

6 Y1 @4 h5 N1 R, F) _0 {% C
- J+ g6 s, ^  X8 S林先生字静希,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该校中文系。正好与从经济系转来的吴组缃先生同班。因为一个热心写诗,一个热心写小说,很快成为朋友。季羡林先生19301934年间就读清华西洋文学系。因为一起选文学方面的课程就很快相识。以后,吴、林、季与李长之先生被称为清华“四剑客”。8 R/ h' n/ X7 U8 `. V& J$ ]6 B( B

5 z' y3 V1 _* `& N
4 `0 Z+ `3 U& e& S  R0 `6 N* |6 i上面季先生引用的两句诗,其实可写一段新诗史上的诗话。这在林先生1935年写的《甘苦》一文中也分析过。原来,1931年“九一八”后日本军队侵占东北,北平已临前线,清华大学每学期有三星期全校军事训练,届时每天吹升旗号,这比起床号早一个小时。军训结束后,吹升旗号、按时升旗已成定规。但学生们却不用起床,于是常又回归梦中。林先生抓住冬日黎明军号声的感受写了一首诗《破晓》,只有九行,“费掉我一个星期以上每天从早到晚的时间”。他不断修改,有时一个人听号即起,孤身一人沉思在操场上,漫步在土山旁,徘徊于诗的境界。有时躺在床上,忽有所悟,高兴得直跳起来。季先生引用的两句诗,为这首诗的开头。林先生作过介绍:“我深爱这头两句,因为在这两句里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力量;当深夜时,我们一切山河大地都看不见了;这时做主人翁的,在天上是晶莹的星辰,在山中则是老虎的眼睛;这两只如火的眼睛在一个无边的夜里,将是如何一个有威严的力量啊,然而当破晓来时,山河在模糊中渐渐有了影子。”“还记得羡林兄特别喜欢这一首,尤其对于末一句屡次向我说其中有无穷的韵味。”(指“在梦中隐隐的传来了”句——引者注)“在过几天的晚上,雪后月夜,我与长之兄在校外河边散步一阵后,便绕到一多先生家,他一见我的面忙高兴地说:‘那首诗看到了,真是水到渠成!水到渠成!’这话里有盛意我是万分感激的,但‘水到渠成’四个字的甘苦在当时则只有我自己的心里知道得最清楚。”(《甘苦》)艰苦创造与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相融合,与七十多年的友谊相辉映,就成了历史性的佳话。这正是我十分珍视两位前辈手足之情的原因。
+ q/ p9 E# _; b; N1 j
& h$ j$ D3 a0 C  ~ , \( f9 P. E6 X* U8 y1 F
林先生比季先生长一岁。2006年是季先生的95岁寿庆,这就自然地让我们想起编《“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集》。这里的“相期以茶”四个字,请林先生题字最为完满了。2005年底,我们去拜见林先生,先生欣然命笔。他题的“相期以茶”,用了硬笔,显出苍劲有力。林先生自谦手有点抖了,但他的签名仍保存原有风采。现在林先生题的四个字就选用在季先生散文集的封面上。季先生的散文凝聚了他的人生体验,凝聚了他的智慧、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的跌荡起伏,林先生也正是这几十年的见证人。携手共度七十载春秋的风霜雨雪,友情是很宝贵的。经常有人询问两位老人的长寿秘诀,这里当然有千言万语。在我看来,其中一条应该是:友谊能使人长寿。令人扼腕痛惜的是,97岁高龄的林先生已于2006104日仙逝了。季先生直面不幸消息,显示了坚毅无畏。这里,我们虔诚地祝福季先生能实现茶寿的愿望。季先生的散文中洋溢着“相期以茶”的思想力量,它也必将鼓舞广大读者更积极乐观地创造生活。' j, @' w+ b; c( V4 J8 M' E% y9 J6 V

% h1 X- Y& H5 p1 b

# q9 q6 b9 H) ]. U9 B9 @*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l' F# R+ D' L1 |
季羡林

6 w4 \, b( K5 N. \' w

* S& G' g2 z' V2 q/ l. G!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k" l& V& n) j$ L* t- k# e# c' z
2 H& R, R: o! b
/ o& I( Y; c1 Q( R5 l% O)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 Y" [, J& I; ^
林庚
/ u: N7 Z' o7 e9 ?) l

! b6 V. N6 F'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n2 B# N. j. C+ H&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梦溪:季先生教我感受学问

我看到的季羡林先生始终没有变过。现在是这样,三十五年前也是这样。9 O: k% g+ P  S! w7 ]8 W
+ w& z* B' p" d
    我不是北大毕业,但有幸在三十五年前已经在听季先生的课了。那是1961年,季先生给人大文学研究班上专题课,讲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勃罗多》。当时我还是本科生,听研究班课,是经过系主任特许的。季先生讲课的内容,不觉得有太多的特别之处,主要是亲切平易,便于接受,不像萧涤非先生,讲到动情处,会用拳头敲打桌子。季先生留给我最深刻的一个印象是他的穿着打扮:剪得很短的已经白了的头发,一身旧的但洗得很干净的蓝布制服,和一双圆口的黑布鞋。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也是这样的打扮,如果远远地看,有时还不好分辨呢。穿得笔挺而有派的,是吴组缃先生和侯仁之先生。9 T6 Y" F- k6 C$ Q+ j! [/ F( J- r2 q
( z  B. ]5 k+ ~/ v
    后来我想,也许越是精通外国学问的越愿意使自己的装束中国化,而研究自己固有学术的学人则常常具有世界意识。不管我的痴想对不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见到季先生的时候,他的穿着确实还是和60年代一模一样。大学我念的是中国文学,毕业后用力较勤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对外国的东西心有所好,却不能进入,因此季先生的关于印度古代语言与文学的著作,可以说我是茫无所知。他送我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也没有好好地看过。但我喜欢读季先生的散文,《夹竹桃》《春满燕园》《西双版纳礼赞》等名篇,60年代初在报刊上发表,就兴奋地阅读过。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季先生的散文合集,有了通读的机会。! G! G( Y1 J) T
2 n3 S7 t7 x. d* l  N# a4 O
  季先生的散文,一如他的为人他的讲课,朴实无华,隽永平易。如略加分别,早期的风格显得低郁惆怅,更接近于诗,50年代之后,调子渐趋明朗。总的看,他写的是复调的散文,有时甚至有繁丽的特点,只有诗情浓郁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作品。尤令我诧异的是他的体物之细和对生活的特殊敏感,往昔的回忆、异域的风景、人情的翻覆、节候的变换,都可以漫不经意地在笔下化做优美的文学意象。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因梦集》,写在印度见闻的《天竺心影》,作者的角色不期而然地发生了转换,已由超离的学者一变而成为极富人生关切的抒情诗人。
" b) T* W- x; m: [7 ^* L1 J9 ~. S4 ^, N& G- A$ |9 C, I# F
    当然他感受最深切因而写得最多的是校园生活,他热切希望春天能够在校园永驻。20世纪60年代初一个暮春的晚上,他走过燕园,看到教职员宿舍里流溢出来的灯光,于是“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通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来说,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似乎都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而第二天早晨,他再次走过校园,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
1 P9 s( D; ?: C( W0 C7 N$ E
2 |' \) d/ o. I+ P5 X  这时候,辰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处,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如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进去。
  Q# @5 r. y& c% s* a1 ]: k, s4 U) v8 i( c) G6 ^* O4 `' Z
    季先生的眼里心里,如果教师可以心无旁顾地备课、研究、写作,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而不必受学术以外因素的干扰,就已经称得上校园里的春天了。
8 ^2 T4 |4 g* }+ y+ s. _5 ?5 Y, H+ ]2 _4 _. e
    他情不自禁地写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陡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所以他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春满燕园》,写于1962年5月11日。然而燕园的春天是短暂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春留住”。没过多久,前所未有的寒冬突然来临,而且是那样漫长而黯淡,直到十多年后的1979年,季先生才有可能和有兴致再来写《春归燕园》,他说:“我在这里终于又听到了琅琅的书声。”
( q! q& g( v2 T, l+ }# m5 a. t- V1 ^. I0 u2 L. h
  校园里男女大孩子们渴求知识的青春律动,永远是季先生学问生命的不竭的源泉。随着祖国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季先生迎来了自己学术创造的高峰期。继长篇译著《罗摩衍那》竣事出版之后,《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罗摩衍那初探》等论文集和专著,以及近十万言的《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和吐火罗文不同文本《弥勒会见记剧本》的系列研究,都出版或发表于这一时期。正在撰写的《糖史》,则是关于中外文化交流史个案研究的一部力作。而中华文化的特质、整合规律及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更是季先生近年集中思考的大课题。他有感于钱宾四先生最后一篇文章阐述的证道观,多次著文论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全身心地期盼本民族的文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能够成为强势文化。为此,他除了自己著述,竭尽全力支持、护持有志于此道的中青年学人,在这方面我个人有深切的感受。# _; X, h$ ^% |
  G+ I. Q$ u# m0 \9 `* V" F8 m
    我主编的《中国文化》杂志是1988年开始筹办的,老辈学者中第一个给予全力支持的就是季先生。他高兴地出任学术顾问,并提供新作《新博本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十五和十六张译释》给创刊号发表。待到翌年秋天《中国文化》正式创刊出版,季先生喜不自禁,说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本刊物。接着,第二期、第四期、第九期,都有季先生的文章。在一些学术活动的场合,他也常常提到《中国文化》。有一次可能是学界的朋友误传了,说《中国文化》由于资金困难,面临关张的窘境。季先生非常焦急,专门派一名弟子向我问讯,得知尚能维持,才放下心来。5 V& }. C& E8 M% L1 z  C
3 g% Y. x  u9 V% E8 W# O$ m/ z
    不知底里的人,很不容易理解已是耄耋之龄的季先生,何以还要参加那么多社会性的学术活动。其实他是想以自己的影响力并通过言传身教来激励后学、推扬学术。他觉得我们大家都耽搁得太多了。我个人平时很少去打扰季先生,但《中国文化》杂志和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召开的有关专业学术会议,季先生总是有请必到。1994年夏天,中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所举行,一整天的会议,季先生自始至终端坐在会场,倾听发言,参加讨论。季老如此,会议便开得格外认真,国内学人、印度文学院的客人都非常满意。  T3 h* P! Z" h# e1 @
( E3 r* u) |1 @. j. c, F2 w+ X
    季先生是陈寅恪的学生,其治学方法深得陈学肌理。我本人因近年一直在作陈寅恪研究的题目,因此多了一重向季先生问难请益的机会。记得一次在季先生书房,他捧来上面有陈寅恪批语的《高僧传》让我看。他说“翻翻,感受一下”,这句话,对我的启示甚大。王国维、陈寅恪的学术方法,一向以重原典实物著称,季先生也是这样,他启示于我的,是通过原典实物感受做学问的方法。的确,自从看了《高僧传》的批语之后,我对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精神的理解,更具象化也更立体化了。尽管对义宁之学的具体看法,在理解上我与季先生有不尽相同之处,季先生比较强调陈氏祖孙三代的爱国主义,我则更看重陈学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7 Z3 q; c* F" G8 Q% V1 ?# C* d
/ B! c5 R5 z. J" ?6 J) _
    前两年季先生结识了一位泰国的石头收藏专家“奇石馆主”周镇荣先生。他称这位周先生为“石颠”,并写出文字记盛。后来他知道我也有“木”“石”之好,便欲安排与周先生会面。因当时正在准备一次国际会议的论文,也由于自知己之所好不过是略寄自然之趣,不足以见告于大方之家,遂未果。但季先生写来一信,说:“一个人‘颠’石或者‘颠’木,并不容易。那些颠名颠利的人,至死也难以理解。这个境界他们永远达不到的。我微有颠意,只是忙于其他事务,至今也还没有成什么气候。”
1 A2 G1 g' Z/ I  }
$ \/ e9 J+ M( y9 r' `  P# q4 k% {    这就是季先生,我所尊敬的教我感受学问的季先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7 0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之交,如斯人也!相期以茶,见真情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