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回复: 0

[原创] 漫谈伍子胥与楚国法典《离(鸡)次之典》(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8-10-9 10:43 编辑

漫谈伍子胥与楚国法典《离(鸡)次之典》(三)


          伍子胥出逃的历程与遭遇及鞭尸


      伍子胥为了给父兄报仇,他从楚国逃了出来。先到宋国,找到太子建。不巧,宋国这时发生了内乱,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和公子胜一起逃到郑国。郑定公同情他们的遭遇,让他们在郑国居住下来。
     然而,太子建报仇心切,打算与晋国合作,借晋国的力量消灭郑国,再借郑国的兵力去攻打楚国。郑定公发觉了太子建的计划,便把他给杀了。
    伍子胥惊闻凶信,急忙带着公子胜逃离郑国,投奔吴国。
    楚平王早已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他命人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挂上伍子胥的画像,嘱咐各地官兵严加盘查。
伍子胥本来是和太子建的儿子胜一起逃亡的他们白天躲躲藏藏,夜晚赶路。这一天,来到了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含山县北,关的兵士盘查得很紧,并有画像,要捉拿他们,伍子胥和胜只能各自逃跑,因为是徒步,差一点儿不能脱身。这真令伍子胥一时无计可施无奈的伍子胥只好躲到山中,恰好被东皋公所救伍子胥住在东皋公的家中的时候,由于急于过关,再加上遭受重大的打击,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东皋公有一个名叫皇甫讷的朋友,长相酷似伍子胥,恰巧皇甫讷和昭关的守将非常的熟悉。东皋公就将皇甫讷请来,让他化妆成伍子胥的样子,然后又让白发的伍子胥扮成皇甫讷的仆人。几人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看到长相和伍子胥非常相像的皇甫讷的时候,误把他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而真正的伍子胥则趁乱逃出城去了。事后,皇甫讷被士兵押到守将那里,守将一眼就认出了他不是伍子胥,教训了手下的士兵一顿就把皇甫讷放了。
    伍子胥逃到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翁撑着船,知道伍子胥很着急,就渡伍子胥过江。过江之后,帮助他渡江的渔翁见他有饥饿之色,让他在树下等候,要去帮助伍子胥找点儿食物。渔翁一走,伍子胥起了疑心,于是藏到了芦苇深处。没有多久,渔翁带着食物回来了,见树下没有人,就对着芦苇丛中说:芦中人,芦中人,你难道就不饥饿吗?这个渔翁非常聪明,他喊的是芦中人,一连喊了好几遍。当伍子胥从芦苇中走了出来,渔翁就说:我看见你面露饥饿之色,为你去拿饭,为什么要猜疑呢?伍子胥说:性命本属于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有猜疑呢?吃过饭食,伍子胥解下百金之剑送给渔翁,说是此剑已经祖传三代,上面刻有七星北斗,还有龙跃于渊,价值百金,以此答谢。渔翁说:我听说楚王已经下达了命令,擒获伍子胥的人,可以得到粮食五万石,得到楚国最高的爵位。我既然救了你,难道还贪图这百金之剑吗?渔翁不但没有要这把宝剑,还催促伍子胥赶紧离开。伍子胥于是问渔翁的姓名,以便日后报答。渔翁说:现在情况紧急,两个坏人相逢,我就是帮助你渡河的那个楚国坏人。两贼相得,得行于沉默之中,为什么还要知道姓名呢?你是芦中人,我是渔丈人,以后富贵了别忘记我就行了。伍子胥答应了。伍子胥临别时,不断地嘱咐渔翁将他吃剩的东西好生掩埋,不要泄露了行藏。渔夫答应了他。伍子胥行走数步,回头再看,渔夫已经翻船自沉江中。由于伍子胥称渔夫为“丈人”,这个典故便常用“江上丈人”代称之。
    伍子胥到了吴国,投靠在公子光的门下,在帮助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之后,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大夫,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一同受吴王重用的,还有军事大家孙武,他们共令夫差成为春秋一霸。
    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如此说来,当今的苏州名城,就是当时的潜江人,现在的监利人伍子胥主持修建起来的。名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侧面地介绍了姑苏城之美。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发兵六万攻打楚国,经过五次战役,终于把楚国的国都给占领了。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齐还是灭越的问题起了争执,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坚持先攻打国力强大的齐国。
     最后,夫差又听信谗言,误认为伍子胥暗中投靠了齐国,夫差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其自杀。伍子胥在自杀前曾对下人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双眼挖下放在国都的大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果然,九年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领三千越甲偷袭吴国国都,吴国被灭。






            关于伍子胥鞭尸的争辩
  



     史载伍子胥攻入的楚都,即现在发现的张金黄罗岗遗址。伍子胥若真有鞭之事,此事就发生在当时的潜江张金一带。但是,后人却有为伍子胥“鞭尸三百”之事正名者。
  伍子胥一生出将入相,成就了一个国家,两代君王。太史公司马迁于《史记》中为其立传。可就是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的行为,留下了不忠不义的话柄。但历史上,对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存在争议
  一、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
  三、否定说。近代也有人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其主要理由是:《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
  湖北省监利县伍场村小学校长伍修荣说:“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那是对伍子胥的污蔑。柳如梅老人,今年76岁,湖北省监利县文化馆退休职工。研究伍子胥已经历时有近40年,著有《伍子胥民间故事集》。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孙子兵法》栏目组采访时称,伍子胥尽管仇恨楚平王,但一个聪明且有雄才伟略的伍子胥,是不可能愚蠢地去鞭打楚平王之三百的。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罗运环认为,鞭尸的说法可能性不大。从时间上,鞭尸的说法要晚,而且文字简略,都是一些传闻。或者说是某些认为应该出气的人,根据伍子胥历尽的艰难坎坷,表达的一种行为心态。明末顾炎武和清代学者梁玉绳也非常反对伍子胥鞭尸这一说法。梁玉绳认为,伍子胥挖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那么在位的楚昭王也可以挖伍子胥的祖坟。当时的伍子胥难道就不能想到这点的?!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