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2|回复: 1

[原创] 论“格物致知”(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3 15: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2-24 08:31 编辑

                     论中国人类学的根基,传统文化的本源,儒家文化的命脉,自然的形而上学
                                           ——“格物致知”
                                               一个悬置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疑案之破解探索

                             第     “郁郁乎文哉”的“太阳”之“格物致知”



     我们先来看一看令孔子大加赞赏的周文化,孔子的原文是:“ 殷困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围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其意思是说:周礼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文采丰富而完善我遵从周礼
        孔安国注:,视也言周文章备于二代当从之
        邢《疏》:郁郁,文章貌言以今周代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周之文章备于二代故从而行之也
刘氏《正义》引《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由《汉书·礼乐志》的解说则知周公制礼时是以夏商二代之礼加以损益并根据周代的“三教先忠”循环,“忠、敬、文”的“文”之形式表现,故其“郁郁乎文哉”,而成为有文章的周礼古注虽依《说文》以有文章解释郁郁”,但三代礼文既以周礼最为完备郁郁二字自然包含的本质与条文,两者兼备而相平衡也就是文质彬彬之意平衡无过亦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所以孔子赞美周礼之后即说:吾从周《礼记·中庸》亦记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我办政治即从周礼,依中道而行
     周代何以要“文哉”呢?据《白虎通》的“三教先忠”,周代的“文哉”是有前二代之“因”的必然致“文”的结果。所谓的“三教”,就是指夏、商、周不同的文明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夏人“尚忠”,商人“尚敬”,周人“尚文”。这“三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该文载:“王者设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之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秦)尚黑,制与夏同。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由此可见,司马迁在评儒家时说“儒者博而寡要”是与此说相通,并是有历史根源的。同时也说明,“太阳崇拜”之“儒”文化是与夏、商两代的制度形式相继承的,早有历史渊源的文化,并非是只从周代开始,只不过在周代更趋完善,在“文”上反映得“郁郁乎”而已。
     《白虎通》还说:“三教所以先忠何?行之本也。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故王者行之有先后。何以言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也?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意思是说,这“三教”本来就是“一体”的,故不能单独实施,而是有主有次,主为主导,次为辅助。
     《白虎通》还以董仲舒的“天人相应”解说“先忠”的道理,他说:“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即法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至也;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所生,地敬養之,以敬为地教也。”而周代的“文”,则是效法“天”而形成的,天上的代表是太阳,与周代的天命为“火”吻合,故周代的“文法天也是制度要求的必然,周代也确实是以太阳为“格物致知”之“物”而构成“文”形式的礼仪,也是“傧鬼神,考制度”而制“礼”的根基。
     由上述记载可见,“三教”由“忠”、“敬”循环到周代时为“文”,到汉代时又循环地转到“忠”,所以“三教先忠”在汉代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行为,也成为当时社会所最为需要的时代精神例如东汉时的“三国”中,关羽便是被歌颂其“忠义”的典型代表。同时在东汉也积淀构成了《忠经》的形成。至宋、明时代的儒家对“忠”评价为“天理”。如二程说:“忠者,天理也”。
     根据“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的三教记载,周代的儒家继承前两代的“教”后产生的“文教”,并且,这个“文”是“文法天”的第三“教”。周代的“文法天”应该是“法”什么呢?也就是“文”以什么来“格物”达到“致知”呢?进而被孔子认可,盛赞“郁郁乎文哉”,继而表态:“吾从周”呢?
         “郁郁乎文哉”的“文”,是在周代“其事则火”的“天命”中产生的,说明周代的“太阳崇拜”是在“周监于二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文采”和“人文”方面的完美结合,是“顺时施宜有所损益”的优化、创新和发展,故而显得“郁郁乎”。
     从儒家文化是在“太阳崇拜”文化的角度上,通过“形而下(之谓器)”的“太阳”进行“格物”,达到“形而上(之谓道、谓学)”的“致知”,形成的以“太阳”之“道”,统“人文”之“德”,以“德”为“教”,以“教”修“(人)性”,以“公(阳)”为“本”,以“公(与私相反)”为“礼”,构成“大公无私”的“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己奉公”、“克私复公”、“克阴复阳”、“光明正大”、“大公无私”。而“大公无私”的“克己复礼”,就是中国古代封建“公有制”之“国”就是“家”的理论基础也是“平天下”的根基。在此理论基础上,以“礼者,傧鬼神,考制度也”为前提,形成的“文以载道”,而且这个“文”是较前两代更具文采,有“文”有“质”,“文质彬彬”的文化,故而令孔子大赞“郁郁乎文哉”的“文”。
     下面,我就列举儒家对“太阳”进行“格物致知”,所体现的“郁郁乎文哉”体系:
     1、周代为什么要“以德治国”?
         周代是以“火德”之“天兆”得天下的,故“太阳”之“道”转化为治理天下的“普世”之“道”,将“太阳”之“德”转化为人文道德的“普世”之“德”。在中国文化的格式化中,“太阳”为“阳”称“德”,“月亮”为“阴”称“刑”。据明代张岱的《夜航船•日月》之《天官书》在对日蚀月蚀的记载中说:“圣人扶阳而尊君,曰:‘日,君道也。’于其食,谨书而备戒之,日食为失德,月食为失刑。”从“日食为失德”看“日”与“德”对等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就是“德”。以“火”为“天命”的周代就是在实施效忠“天”的“日,君道也”,以“太阳”之“道、德”治理天下,是不违背“天命”,或谓“天命不可违”的“替天行道”。这就是周代为什么以“太阳”为“格物致知”之“物”,并确定“以德治国”为治国方略的根基本和基础。
         2、周代以“太阳”为“格物致知”之“物”,是如何体现的“郁郁乎文哉”的?请看下列“格物致知”的对应表所反映的“太阳”之“品格”:
周代以“太阳”为“物”的“格物致知”与儒家文化体系对应表
   格物(形而下)      致知(形而上)
    (自然的太阳)     (人文道德)

         光明              正大(亦为“正大光明”的反置。故宫中有“正大光明殿”,是天子与君臣议政的
                                            主殿,以效法“太阳”的“正大光明”和体现、象征着“光明政治”。)
          天下              为公【“太阳”是“公”、“阳”的总代表,有天上的太阳,便有天下的光明;“太
                                         阳”以“天下”为己任,体现为群体的“公”、天下之“公”;在太阳的照耀下,天
                                       下一片光明,针对黑暗,是另一层含义的“天下为公(阳)”。】
        不息              自强(是儒家“弘毅”、“任重道远”的理论根基)
                                    【实为“自强不息”的反置。源自《象传·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
                                      子在《论语·子路》中宣扬奋发进取精神时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
                                      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为也。”《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
                                      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
                                      者”。是“刚毅木讷近仁”的自强不息者。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巻一
                                       载:“自强不息,学者之所以希矣。……息则与天不相似矣。故曰:……此千
                                      圣 不息,固道之不息者为之。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臣之所望陛下者,
                                     法天地之不息而已。”】
     浩然              正气(儒家“养吾浩然之正气”的根源,即既要明辨是非善恶,也要有脱离低级趣味
                                      的正义与至善的人格状态。)           
                                     【孟子说:“吾善養浩然之气。”其弟子公孙丑曾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
                                       气?”孟子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養而无害,则塞于天地
                                      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
                                       也。”(见《孟子·公孙丑上》)文天祥在《正气歌》序中说:“是殆有養致
                                       然,然尔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
                                        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作正气歌一首。”
                                     有“浩然之气”者可称为“士”。《论语·八佾》:“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行已有
                                     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之士矣。”《孟子·尽心上》:“王子垫问曰:
                                    士何事?孟子对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士”的这种“尚志”的精神状态,就是“浩然之气”。这是中国正能量的中坚力量,
                                    称之为“仁义之士”,指代“浩然正气”。其中提到的知“耻”,后儒认为是立身之
                                    本。顾炎武在《亭林诗文集》卷三中说:“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
                                     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矣。’呜乎!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大丈夫”品格:“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公孙丑
                                     下》:“焉有君子可以取货乎?”《荀子·修身》:“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君子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论语·卫灵
                                      公》:“君子谋道不谋食。”针对男人(阳)的要求是“安贫乐道”。此“道”就
                                     是“太阳”之“道”,“无欲则刚”、则正、则大、则明。
                                    “仁义之士”在“义”上是尚义远利的。“义”本意为“仪”,《周礼·大司徒》:“故书
                                     仪为义。”当“义”与“利”对举,“仪”与“礼”联系形成“礼仪”时,可知道“克已复
                                      礼”与“克己奉公”的关系,“礼”就是“公”;也知道义与利反应的是公与私。《国
                                      语·周语上》:“行礼不疚,义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二:“义者,天理
                                      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可见“义”指向的是“天理”道德,“利”指向的是人
                                       情私欲。《论语·八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
                                      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当然,是人就应当谋生,个人
                                      的谋生就是“私”,但谋生之私与义的关系是,在保证“义”不受损的前提下:“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见《论语·季氏》)《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
                                       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舍身          取义(太阳燃烧自己,“柔生”万物,施恩天下,不求回报。)
                                   【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程氏、朱熹提出:“存天
                                     理,灭人欲。”在《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
                                       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后汉书·李杜列传》:“生与理全,死与义合。”
     坦荡荡            君子(实为“君子坦荡荡”的反置。有“浩然正气”者,必然像阳光一样,是“光明正
                                        大”的“坦荡荡的君子”。)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大公              无私(儒家伦理体系礼、仁、义、智等等伦理体系的根源,详见拙文《儒家伦理
                                        体系与太阳文化》。)
      普天同照       天下大同(太阳一出天下白,“普天同照”、“天下公平的享受光明”的自然之“道”,
                                        由这种现象,引伸出儒家的理想社会“天下大同”。同时,也是“治国、平天
                                         下”的“形而上、下”之依据。)
                                        【《礼记·礼运》载“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存天理            灭人欲(儒家的“天经地义”理论根源)
       刚正不阿          无欲则刚
        以天下            为己任(儒家的“入世”理念、为民请命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之根源以及儒
                                 家“士”之“世有道,则以道殉身;世无道,则以身殉道”之人生观。)
                               【“君子有终身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也”(《论语·述而》)《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离娄
                               上》:“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告子
                                 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
                                  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奄之《岳阳楼记》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济世         悬壶安民    (儒家:不为良相,便是良医。)【《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荀子·修身》“士君子不为贫困怠乎道。” 北宋林亿曾言;“通天
                                  地人曰儒,通天地不同人曰技。斯医者,其实儒者之事乎?” 余姚邵晋涵序《神
                                  农本草经》:“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
                                  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
                                   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黄帝内
                                   经》乃至其它中医经典中的众多理论又源自《周易》。特别是《内经》一书,
                                    全面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历代医学名家,无不在周易上下大功夫,于是
                                     易、医之理交相辉映的医学名著不断涌现。人们深刻体会到,“不知易,便不
                                     足以言知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古代的合格的好医生,都必须懂得阴阳禄命,五行休旺,七耀天文等。古代医
                                    圣药王,孙思邈在《千斤方》中写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
                                    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
                                    仲景、王叔和、阮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
                                     法,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方为大医。”】


           和煦           热情 (儒家的“亲亲”、“孝”情之根源。)
         信守季时     忠、诚、信(儒家的“忠于职守、诚、信”之源。)
              3、“太阳”之“道”与人文“教”“载道”
          儒家“太阳”为“格物致知”之“物”,让自然的太阳与人文结合在“载道”上,体现在“郁郁乎文哉”,“一道同风,四夷来王”的记载中有何特点?
      儒家的这种“郁郁乎文哉”,还体现“天经地义”上,“一道同风,四夷来王”的“天朝”文化之形成上。这就是以各种人文文化“载”太阳之“道”,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网络”,这个“网络”大致是用下方式表现出来的:
     祭以载道:各种祭礼以“夏季、天”为“祭”体现。周代为“火德”,所以用“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论来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的统治方略时,就以“太阳”之“德”为统治的理论依据。而属于南方之楚的“离卦”就是“太阳”,主司的是“夏”季,故《周礼•春官宗伯》载:“凡(大型)乐事,大(型)祭祀、宿县,遂以(乐)声展(现)之。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受祭的死者)出入,则令奏《肆夏》;(用于供祭祀和宴享的牛、羊、猪等)牲出入,则令奏《昭夏》。”《礼记•钟师》记载:“(钟师主)掌金奏。凡(大型)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夏》、《夏》,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在这“九夏”中,均后缀以“夏”字,可见其崇拜“火德”的礼仪,是以“夏季”为“道”之载体的。
     政以载道: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式和公式,以“阳”为“德”,故,周代的治国方略为“以德治国”,以体现崇拜“太阳”之“德”的“政教合一”,其统治方略的形成,圴是通过“傧鬼神、考制度”,形成的儒家“文”化体系,以“克己复礼”为社会公德,体现其核心文化“一心为公”的精神,并用“礼乐”为“教”的方式,以“乐所修其内,礼所修其外”的“乐教”构成中国特色的宗教。通过“格物致知”,品格太阳的道德,要求对太阳道德的崇拜要“诚意、正心”,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教目标和由“小我”变成“大我”的过程,为人做事讲究“光明正大”,有“浩然正气”,天下要用“向明而治”的政治,天子要“坐北朝南”,面向光明的处理天下政务。还通过“君为阳,臣为阴”的朝拜方式,让大臣“北面称臣”,以体现对“天、天子”的敬奉,表现君臣一心一意“事天”的“替天行道”。儒家文化还强调“慎独”,对个人的修养尊“教”表现在无时无处,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体现“克已奉公”的品格。以“太阳”为“教”突出“公”即“礼”,以天下苍生的幸福生存为己任,强调要以太阳的“生生之仁”为念,行为要“止于至善”。为政要“廉洁奉公”,要“存天理,灭人欲”,并以“公”为“善”,“私为恶”的理念为人文之“道”,突显“施恩不图报”的太阳之德,用“以德服人”的行为感染人,教育人。为天下的公平而奋斗,“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就是像太阳一样,公平地照耀天下,即所谓的“平天下”。政治统治的衡量标准,以“红色”的“人心为道”,成败以“得人心者得天下”来检验。……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太阳的道德讲究“刚柔相济”并非是一味的柔弱,故儒家的品质虽是文质彬彬,却有一身的浩然正气,犹如“儒将”一样,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行为有礼有节,是非分明,有一种在正义面前令人亲和,在邪恶面前让恶人胆寒的气质。儒家并非是柔弱迂腐的代名词。这种现象与后来的“格物致知”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疑案,让儒家文化在行为的发展走上歧路,加之其本质上因“文”,而存在“薄而寡要”之弱点有一定的关系。
     史以载道:《春秋》以记史,反映出儒家的道德观念,并以史为镜,“以先王之道濡其身”,教育后代,在继承和发展中以为范本。
     文以载道:各种文献载“太阳”之“道”。如《周易》、《周礼》、四书经、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武术等等。
     言以载道:西周时,每次说话,前面都要加上《诗经》的诗句。这种现象就像“文化革命”时讲话要先引用“毛主席语录”一样。
           行以载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行合一”,其最终的目“平天下”,而所谓的“平天下”,就是“天下大同”的另一种说法,是以“太阳”的“大公无私”、“普天同照”为榜样,将“太阳之德”以人文的形式落实到行动上,进而惠及自然、人间。
     制以载道:以德治国、礼制、乐制、井田制、国家制等等。《礼记·礼运》载:“礼者,傧鬼神,考制度也。”
           教以载道:宗教、政教、教化、教育、乐教诗教、史教“太阳”之“道合。
     南以载道:方位载道。其中“南面”是“向阳”之“道”。《说卦》云:“离也者, 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者。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可见,“南面”就是中国“光明政治”之说法的起源。
     风以载道:将《南风》列于《诗经》首篇,以“南”体现“向阳”之“道”。
     俗以载道:“日,君道也。” “上行下效”以为“俗”,将太阳文化落实到人的风俗习惯中,形成“俗以载道”。例如,“火”为红色,在中国人的风俗中便崇拜“红色”,有“红喜事”之说,还认为“红”能驱邪。“红”与术数“五”是一个文化链,故又有“红五”之说,这种联系与自然中飞溅的火星是“五角形”有关,故儒家的理论多以“五”为制,如“五常”、“五音”、五脏、五方、五行等等。
         人载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说明了“人”就是“天”,人就是“道”,人就是“自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就是自然、小宇宙之的缩影和载体,如人体的“五脏”与“五行”、“五色”、“五味”吻合,并形成中医、中医药、针灸理论,故说“人载道”。因此,“道”存在于人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中,让生活知识与德性统一于人身而能自悟,自身之体的阴阳五行平衡之“道”,是每个人能否健康生存的根本和前提,可以令其能够与自然和宇宙在行为上统一,并在人的生存中品味“道”的精微,感知天、地、道、命、性的关系,进而作出“合命题”的选择。
         人载道:将人体的“人心”与“红(赤)色”结合,与“太阳”之“色”挂钩,形成儒家的“心性”文化,亦成为“以德治国”的“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文化链成为中国首创的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首创之源。人体的“五脏”与“五行”关系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天人合一”之“道”的体现。同时,也是“儒、医”相通的体现。
    物以载道:中草药与“五味”、“五色”和人体“五脏”的关系,形成中国的中草药学,构成天地间有一物,必有一制者也”之医疗的“制衡”之“道”。同时,也成为“养生”的借鉴之“道”。人体与食物、植物的关系之“道”,又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中国传统与本土文化人类学中,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和中国是自然崇拜的现实。
         谋道不谋食: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 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还包含着一种敬业精神在内。“君子忧道不忧贫”,自己的追求还是不能放弃。
       天经地义载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的无私就是人文之“道”的榜样,也是天经地义的核心。在这个“大公无私”核心文化的坐标下,又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自然的阴阳之道,上升为人文之“道”。同时,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阴阳五行”之“常道”,“物事之类,无所不载”之“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天衣无缝网络结构,与儒家的理论体系完全融合,构成儒家的凝聚力和不可颠覆性。
     天地秩序载道:天上地下的自然阴阳现象,根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式,构成人文的等级秩序,形成“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对应,这个“卑”是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辅助和不可或缺的关系,却绝不是卑贱的、低贱的、被歧视的意思。这种上下的秩序,在人文的各个领域均有反映,如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男女有别、君臣关系、国与家的关系、家族制度、社稷传位的嫡传、师徒关系等等,甚至结合“忠孝节义”构成社会的文采和社会公德的组成部分。尊上爱下,成为行为规范,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准则,其中也隐含着爱国主义的元素,也是“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之一。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6: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9-2-23 16:30 编辑

编辑的格式与发出的文章格式不一样,几次三番的修改,仍然是一塌糊涂,这个段落在:               


    格物(形而下)    致知(形而上)
   (自然的太阳)    (人文道德)
          光明                  正大
      天下                  为公
      不息                  自强     (自强不息的反置)
      浩然                  正气
         舍(生)身            取(仁)义
     坦荡荡                君子        (君子坦荡荡)
     大公                  无私
     普天同照              天下大同
     存天理                灭人欲
     刚正不阿           无欲则刚
    以天下                为己任
    济世               悬壶安民
    和煦                  热情
    信守季时             忠、诚、信
      后面的文字是对其的说明,应该排在后面,但怎么也处理不好,没有办法了,只好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