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8|回复: 24

[综合讨论] 【转贴】郭齐勇:探寻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记萧萐父先生(节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 0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大精深
    明清之际学术思潮只是萧萐父的一个研究领域,绝不是他的全部。他有博大的气象,这当然是指他的心胸和意境,也指他在理论建构与学术上的多面相。
    萧萐父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理论*功底,能融会贯通。他的理论贡献集中在启蒙论说、传统反思、哲学史方法*论与中国哲学史及辩证法史的架构等方面;他的学术贡献集中在他深度地、极有智慧地探讨了中国哲学史的多个面相,在经学(主要是《周易》)研究,在儒、佛、道的研究,在汉唐、明清、现代等断代哲学史的研究上,有创新见解,又开辟领域,培养人才,使之薪火相传。
    关于《周易》,萧萐父考察了易学分派,提出了“科学易”与“人文易”两个概念,并倾心于“人文易”,指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乃“人文易”的核心。
萧萐父揭示了“人文易”内蕴的民族精神,其中包括时代忧患意识、社会改革意识、德业日新意识、文化包容意识等。他重视反映人文意识新觉醒的近代易学。
关于儒家,萧萐父肯定了《礼运》大同之学,孟子的“尽性知天”之学以及分别来自齐、鲁、韩《诗》的辕固生的“革命改制”之学,申培公的“明堂议政”之学,韩婴的“人性可革”理论,认为它们皆属儒学传统中的精华。而子弓、子思善于摄取道家及阴阳家的慧解而分别涵化为《易》《庸》统贯天人的博通思想,尤为可贵。
    萧萐父肯定了《易》《庸》之学的天道观与人道观,认为所谓“至德”,并非“索隐行怪”,而只是要求在日常的社会伦理实践中坚持“中和”“中庸”的原则,无过不及,从容中道;只有这样,在实践中,“成己”“成人”,“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就可以达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最高境界。重主体,尊德行,合内外,儒家的人道观体系也大体形成。他阐释了儒家的儒经、儒行、儒学、儒治的传统及其多样发展,并且特别重视对儒学的批判与创造性转化。
   关于佛教,萧萐父力求透悟佛教哲学的一般思辨结构(缘起说、中道观、二义谛、证悟论),重视解析其哲学意义,他对佛学中国化过程中极有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对慧能,对《古尊宿语录》,对禅宗的证悟论都作过深入研究且有独到见解。
    关于道家与道教,萧萐父对老庄哲学、道家人格境界与风骨、隋唐道教、黄老帛书均有精到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学术界涌动着一个“当代新道家”的思潮,萧萐父是其中的推动者之一。他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的入世关怀。他倡导“新道家”,当然与他的际遇和生命体验不无关系,他是一个行动上的儒家和情趣上的道家。
    萧萐父的生命,儒的有为入世和道的无为隐逸常常构成内在的紧张,儒的刚健自强与道的洒脱飘逸交织,互补为其人格心理结构。总而言之,他肯定的是道家的风骨和超越世俗的人格追求与理想意境……相形之下,他对儒、道的取向又确有差异。
    当然,这并不妨碍萧萐父对儒学的真精神采取宽容态度,更不妨碍他自己的真精神中亦不乏浓烈的儒者情怀。他所批评的只是儒学的负面与儒学的躯壳。
    至于明清之际哲学思潮,则是萧萐父的专长。他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这一思潮,把这一段哲学史作为一个断代,作为哲学史教材的一编,予以凸显并细化,又特别深入地研究了王夫之、黄宗羲、傅山等个案。他是当之无愧的王夫之专家和明清之际哲学的专家。
    关于现代哲学思潮,萧萐父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诸流派及其他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方面,他对李达、郭沫若、侯外庐、吕振羽、冯契等人作了深入研究;在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方面,他对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徐复观等人作了深入研究,还研究了梁启超、刘鉴泉、蒙文通等学者的思想与学术。
萧萐父还积极开拓了中日思想的比较研究领域,支持了楚地简帛的研究等。他培养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等领域继续跟进他的开拓,予以补充或深化。他也鼓励自己的学生按个人兴趣向科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向发展。
    萧萐父坚持启蒙论说,反对取消、解构启蒙的看法。实际上,他强调的“启蒙”,内涵十分丰富,不是近代西方的“启蒙”所能包括的。
    萧萐父“启蒙观”的要旨,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自己的现代性根芽,强调本土文化中孕育了现代性。他主张的是中国式的启蒙,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彰显,而不是全盘西化与全盘式的反传统。他驳斥过中国自身不能产生现代性因素的西方偏见,这就疏离、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也就蕴含了“启蒙反思”。
    萧萐父说,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全方位的西方化,而只能是对于多样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一番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选择、文化组合和文化重构。因此,就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必要而且可能现代化的内在历史根据或“源头活水”,也就是要找到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文化接合点。萧萐父不希望继续陷入中西对立、体用两橛的思维模式之中。
    萧萐父认为,所谓启蒙,是中国式的人文主义的启蒙,是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失去主体性的,走别人的路。他强调,中国有自己的文艺复兴或哲学启蒙,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在特定条件下展开过这种自我批判。他的关键性思路是从我国17世纪以来曲折发展的启蒙思潮中去探寻接合点,与西方思想家视西方启蒙为绝对、普遍的立场,决然不同。他特别重视“自我更新”,即依靠涵化西学而强化自身固有的活力,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消化西学,重建“中华文化主体”。
    萧萐父的思想和精神中有显隐之两层,显性的是“走出中国中世纪”,隐性的是“走出西方现代性”,这两层交织一体,适成互补。他批判了理性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生态灾难与人之生命的迷惘,批判了历史的虚无主义与道德价值的相对主义。他强调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当代中国伦理共识的重建,并多次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中国”的讨论。
    萧萐父多次参与国际性的“文明对话”,他一贯充满了文化包容意识与多元开放心态。他说,对世界文化的考察,要摆脱东方中心或西方中心的封闭思考模式,要走向多元化,承认异质文化的相互交融;东方与西方有共有殊,东方各民族之间、西方各民族之间也各有同有异。他主张尚杂、兼两、主和的文化观,在差异、矛盾、对立中互动。
    综上所述,萧萐父通过文化反思,针对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现实、紧迫问题,着力于理性与启蒙价值的引入,特别是发扬中国传统中与之相契合、相接植的因素(例如他下过功夫的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新思想萌芽等)。
    萧萐父是一位东方、中国的有底蕴的学人,他论说启蒙的时代又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开端,在现代性的弊病暴露无遗之际。在这种背景之下,由这样一位中国杰出的诗人哲学家,这样一位生命体验特别敏锐的思想家来论说启蒙,其意涵已不是西方近代启蒙主义的内容,而恰恰是超越了启蒙时代的启蒙精神,包涵了诸多反思启蒙或启蒙反思的内容。他实际上有着双向的扬弃,意在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恰好低估了萧萐父学术思想的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 1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萧萐父是一位东方、中国的有底蕴的学人,他论说启蒙的时代又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开端,在现代性的弊病暴露无遗之际。在这种背景之下,由这样一位中国杰出的诗人哲学家,这样一位生命体验特别敏锐的思想家来论说启蒙,其意涵已不是西方近代启蒙主义的内容,而恰恰是超越了启蒙时代的启蒙精神,包涵了诸多反思启蒙或启蒙反思的内容。他实际上有着双向的扬弃,意在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恰好低估了萧萐父学术思想的意义



这个“意在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的“意在
现在,不用“意在”了
中华先祖,早就为我们建立好了
只不过,是我们在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 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错误
只要,对出现的问题、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
我相信,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会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1904020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06: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泛泛而论,像百货店而不是精品店。没有特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7: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教授赞扬萧萐父先生的丰功伟绩:探寻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太精辟准确了。真正的文化源头,必然是活水源流。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民所共由理道的人文化成天下,从“人文易”为核心的尊德性,完善为科学易的道问学,尊德性学问道与道问学学问道,整全逻辑的源头活水。进入论理学的源头,传承史前社会的人文文化,进入人道教化,端正人性的庶物人伦时代,孔子尊德性的仁礼忠恕,道问学的性与天道,活水源流是孟子的明庶物察人伦,尊德性的仁义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道问学的非行仁义,圣神境界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中庸》的准确定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进入成熟时代,荀子解蔽诸子百家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弃其非,深究其是,集成诸子学说而充实到孔儒主流的理论体系,完善其不足,纠正其偏差,进入孔儒的成熟期。解蔽于老庄道法自然的“蔽于天而不知人”,衍绎出尊德性的物欲观,道问学的物物道。“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解蔽于墨学蔽于一曲的兼爱相利,失亲亲为仁的忠恕人伦,失正义利物利民生的整体理性,即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解蔽法家的法术势理论,蔽于法治而不知礼治有礼法合治,失礼治的仁礼心性,忠恕之道的有耻有格。法治恶果,心性负面的民免而无耻。蔽于术的政治手段运作,失儒术诚行,离开天人诚道循物理事则,专制治人恶果,法家术的性质:导致世道的人心奸诈失人道,失天人诚道。蔽于势而不知理,失去理势言天的形上導,失去文理繁,情用省的礼之隆,失去王制理想的“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势的性质是文化专制主义,“源头腐水”,与民本理道,人文化成天下的源头活水背道而驰。开新古易的《易传》言道器层次,“易与天地准”的探赜索隐,极深于通志,研几于成务,天地人参的三道三才,定理于循物理两大事则有实事实理的实事实证,天人继善富有大业的道问学,成之者性日新盛德的尊德性。
孔儒理论理性的尊德性与道问学整全逻辑,真正文化源头的活水源流。解蔽诸子而集成诸子,孔儒进入成熟期,离不开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郭教授赞扬萧萐父,熟悉诸子百家学理偏蔽的所以然之理,方有探寻孔儒理道的源头活水。赞扬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并不等同视诸子百家为“中华先祖”,荀子言礼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天人诚道的物物道;“先祖者,类之本也”,明于庶物合于人伦,先祖文化共由理道,合群明分的仁礼忠恕。合群明分是先祖的文化理性源头,承续先祖文化而进入孔子论理学时代,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心)内礼外(言行规范),推己及人的仁礼忠恕,孔子承续史前文化的源头活水。可怜赞诸子百家为“中华先祖”者,蔽于先祖人文理性本根的合群明分,先祖人文的主体意识,进入论理学时代,演绎成仁礼忠恕。不知诸子百家根本背驰于先祖理性的合群明分,乃私蔽大杂烩,“源头腐水”。老子道法自然三无为,从先秦则重无为自然,有无相生的(人)无为(道)无不为的自然混沌;到汉初养民生息时代,演变为则重于无为政治,流失并终结在汉武的有为时代。转入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的道佛合流后,道法自然定在为无为人生。五代十国时代的内则道佛,到宋明衰落期的乱世道佛文史心性,与乱世杨墨质野心性相互制衡并存,乱世道家和杨墨的“源头腐水”!进入到“为万世开太平”的清明时代,必然要消失!法家法术势理论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从秦王朝蔽于独裁而不知理势言天的礼法合治,逆天理而行暴法专制的短命而亡。到汉武独尊儒术,实质阳儒阴法的民本与专制并存,通过有道伐无道的正义战争,成然礼有损益的王朝正常陵替,走完经世致用的汉唐生长期。盛唐过后,面临顺乎物则天下走势的唐宋变革时代,蔽于忠君报国而失民生利益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专制压制民本的逆道物则恶果,也是宋明理学浮明理论的文化恶果:汉夷王朝的两度陵替。满清专制的文化逆转,君师一体,学治一统,宋明理学阳法阴儒的法家化,明亡以后无中华。法家专制主义回归的文化沿流,自然经济时代民本与专制并存的“源头腐水”。当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的民主自由与科学的文化时代,逆天理而行的法家专制,寿终正寝!视私蔽杂烩的诸子百家为先祖文化,“源头腐水”视作“源头活水”者,道理不辨,事理不穷,不知历史逻辑的因果事实,不学无术的狂妄之徒!竟对郭教授所说“源头活水”的文化真蕴,言出不耻的文化糟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8: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孔儒发展系统的原真理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解蔽于诸子各家的“源头腐水”,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那么,诸子各家就不能“解蔽”孔儒?老子批评孔学多多,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礼者,乱之首,等等。批评见解,只能促成孔儒走向成熟,成为源头活水的推助力。反而,老子的道法自然学,从则重无为自然到无为政治,定型为无为人生的逻辑全程,并没有改变源头腐水的文化性质。荀子以礼之隆与礼之杀区分开来。礼之隆的“文理繁,情用省”,何以文理繁?船山言:“天之所齐,不待齐也”。仁心统同,各正性命,天之所齐;若要齐同,难于上青天,仁心统同的文理繁。“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性命分殊,礼义明分。人事定位的易简理得,定位定性健顺五常的心性理则;理所定所的定位定性,需要解决社会分配原则的合理公平,“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统揽为礼义明分的“不可齐也”。“天之所弗齐”,礼义明分的文理繁。文理繁,知几神理,精义入神,义理精深,明以至诚与明钦至实,方有大道至简的情用省,礼义明分的仁心统同。致力于人文自然观的精于物者物物道。精于道者兼物物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王制理想的“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礼法合治社会效应的有耻有格,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诸子各家不能解蔽,也不容改变孔儒性质,因果是礼之杀的“文理简,情用繁”,心性文史与心性质野,违反中庸理则的情用繁。认知肤浅的诸子各家文理简,焉能认知义理精深的文理繁,比如,孔儒的格物致知,诸子各家谁能认知?即使现在推崇诸子百家集汇,无缝接于现代文化的认同者,谁能认识格物致知的义理深蕴?儒学内部的义理精深者,方能沿续格物致知义理深化的活水源流。义理精深者,传统言圣神,现代言学术领头人,理论权威的名实真蕴。《易传》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至于命”为客观条件的格物穷物理,尽性致知于“易与天地准”的人事理则与心性理则,天地人参的三道三才,格物致知义理深化的活水源流。船山以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通经正经接着讲的整全逻辑,再度义理深化的心物理论:“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顺乎物则的心性唯物,循物理的两大事则。客观存在顺乎物则与逆道物则的正负两路向。决定因素是主体人,疑乎人心的心性辩证。格物无涯,致知无涯,便有“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继善成性义理深蕴的格物致知。不仅承续孔儒解蔽诸子各家认知肤浅的文理简,同时也解蔽于宋明理学理论浮明的文理简:理则至极定理守常的格物致知。一切认知的肤浅化,与浮明的文理简,焉会理解到文理繁的义理深蕴?正如郭教授所说探寻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推崇诸子百家集汇,无缝接于现代文化的认同者,焉能认知源头活水的哲理深蕴?
二、也如荀子解蔽于诸子学而集成诸子学,张载与船山,也是出入而熟悉儒道佛文化,深知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因果事实的所以然之理,深知治乱循环不已对社会的磨难,心性的折腾,阳明过后出现百姓日用皆道负面,实惠人生的自扫门前雪。对儒道佛文化的熟悉与理性认识,深刻认知传统儒学经典的义理深蕴,传承和开新,方完成孔儒脉理传承的活水源流。萧萐父先生同样理据于宋后君主专制的理道大环境,精深研究儒道佛互补的善性文史,社会演变的因果负值,完成对船山学传承开新的活水源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开新船山学,促成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儒学,通往商品经济时代现代儒学的文化质变。因于宋后逆道物则的专制恶果:汉夷王朝的两度陵替,满清极度专制的文化逆转,终结了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荒芜船山学,致业已完成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流离失所。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阶段,自然而然进入到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百年现代文化研究的乱相路。从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到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进入中西文化的碰撞路。全盘西化论与国粹论的第一次碰撞,传承孔孟儒学的国粹说,止步孔孟,知孔孟的源头活水,不知孔孟后的活水源流。止步孔孟,自然无果。请问:止步于源头腐水的诸子集汇,有果?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的第二次碰撞,立足宋明理学为传承基础,内圣中体的现代新儒学,李泽厚先生一针见血,所谓中体内圣,实质中学内圣。孟子言圣神境界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船山言明钦至实的明以致诚,“非诚之离明,明以离诚矣”。即是说,中学为内圣体的宋明理学,理论浮明的明以离诚,名实全然不副的中体内圣。中体内圣,与中体外王逻辑同源同构,焉能断分为二?船山言述清晰:“循理而应乎事物,内圣外王之道尽矣”。明以致诚,孔儒的人文自然观,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理道,心统性情的心性能动,性与天道的心性应用,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为中体致用,内圣外王之道;船山唯物辩证的哲学理一观,内圣外王之道的明以致诚,明钦至实,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理道,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为中体致用。体用中庸的实函斯活,性情相需的体用相函,内圣外王之道。四代传人的现代新儒学,该要走入穷途困境,当要还中华文化正道。非传承宋明理学为中体基础的中学内圣,而是内圣外王整全逻辑的至诚至实。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信道,性情相需,体用相函,始终相成,继善成性的体用中庸为中体中用。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开新出带有商品经济的时代特征,遵循商品经济客观规律的天人诚道,文明同道于古今义理会通的天人诚信道,依然是性情相需,体用相函,始终相成,继善成性的体用中庸为中体中用。从自然经济时代的文明同道,走到商品经济时代的文明同道,必要摆脱并结束两个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盖棺论定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探寻中国哲学源头活水的活水源流。萧萐父先生提出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时空性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昭明船山学,开新船山学,完成现代儒学的哲学圆圈。开新船山学的古为今用,传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文化工程。结束百年的中西文化碰撞路,必须熟悉西方哲学文化的洋为中用,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也是马哲中国化源头活水的活水源流,这又是郭教授赞扬萧萐父先生对探寻中国哲学源头活水的丰功伟绩。丰功伟绩的源头活水,体证为孔儒发展系统的原真理路→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原真理路→完成现代儒学哲学圆圈文化全程,马哲中国化的活水源流。郭教授赞扬萧萐父先生用语的精辟准确:探寻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8: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长期研究船山学,十分赞赏郭先生用语。我曾以船山学理为理据,论理马哲中国化。思想习主席的理论精辟,亦以船山学理,给习主席理论寻找传统哲学的源头活水。船山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中奏以天的理道定所,社会效应有二:一是始奏心性人的活力释放,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终奏物,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二是人、天、物道体的均一自然之化,“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习主席言述的发展新矛盾理论,传统哲学理据的源头活水,船山的道体论。习主席的文化价值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要,传统哲学理据的源头活水,船山无极而太极的继善成性理论,“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我为习主席理论探寻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据,骂我是腐儒?有能耐者,批驳我的逻辑理据;有能耐者,从诸子各家,不管是杨朱私己,墨学兼爱相利,还是老子道法自然观,法家法治的法术势理论,为习主席理论找出诸子学的逻辑理据;有能耐者,不要畏葸不前做缩头乌龟!我宣扬的船山学,距今三百多年历史,骂我腐儒?接轨的诸子学,远隔二千数百年。若以家庭世代的文化传承,二千数百年是什么概念?过百代人,接轨现代文化?“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今日无他年之道”。承前启后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不学无术的狂妄之徒,还厚颜无耻赖在不退去?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凡是真理为崇者,不管学识博浅,无限欢迎。对败坏学风者,拒之门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19-4-4 11:08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9-4-4 08:15
四、长期研究船山学,十分赞赏郭先生用语。我曾以船山学理为理据,论理马哲中国化



19040401.jpg



真是“一屁过江来”
我,不是,没有看到,你为顶层设计,寻找理论依据

能,寻找到,理论依据,又有什么啊!
就能,脱了,“腐儒”这层外衣
你的儒学,书本知识,好(自叹,不如)
但,这,并不代表,你能,应用,好!


关键
把,所学所识,服务于大众,用于创新!
你,能,明白吗?

日本的新年号是;令和
说是,出自,他们自己的《万叶集》
可,结果
却,还是,在,中华典籍中,有他的踪影

这,说明什么问题啊?
这说明,任何时候
在中华民族面前,都不要,妄自尊大

什么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好、领会一下

领会、领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 简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0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兴论坛也算民间的学术殿堂吧!我总算见识了鬼才。如泥鳅般,遇不测,闪避而过,拿把沙,卖个口乖,占过大便宜,心不跳脸不红的洋洋得意状。看来,与鬼才打交道,也是门学问。忆思传统一句哲语:“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似有参悟,神鬼命途,终归有“地曰示”吧!
言归正题,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也有断流时。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心性启蒙,君主世袭专制的治不及三代,酿成三大不治之症:贪腐天下;势尊必蔽;文有法而礼无法。启蒙实学,批判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以理杀人;延续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为往圣继绝学,心血劬劳是船山。避离满清专制迫*害,躲入深山,凭一己之心力与财力,专注于儒学经典研著,目标明确:传统哲学的源头活水。为天下学术的活水源流,全力以赴的肝脑涂地,谁可比拟,谁愿仿效?真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至善举动,却为满清专制不容。为天下学术创新的丰功伟绩,为何失迹天下三百多年之久?明亡以后无中华,中华民族子孙,是否负起数典忘祖的断流责任。惊天地,泣鬼神,却不能触动国人的文化正义感?船山天灵不甘?
上世纪八十年代,结束文革,进入改革开放而出现文化热时代,启蒙学者萧萐父先生提出历史接合点理论,宣扬船山学的源头活水。船山的人道理欲观,“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失迹而弃用的文化恶果:文革浩劫的心性文史!“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失迹而弃用的文化恶果:官场贪腐与流俗质野!进入深化改革时代,我为习主席的发展新矛盾论和文化价值观,接上船山学的源头活水。若活水源流中断,文理效应如何?深化改革的社会效应如何?船山一段话:“天治者,神以依”。源头活水是荀子的礼法合治,礼治于至善者理性自觉的行为规范,文理益质礼载道;法治于不善至者的乱法行为,维护礼治的社会规范秩序,礼主法辅。再追踪源头,孔子的礼法之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活水源流到船山学,神以依的礼法权衡轻重,定理于质文心性形态。中庸质文的治世清明,礼主法辅。若是官场贪腐引发的流俗质野,法主礼辅,遏制质野心性下滑恶化,逐渐回复礼法合治的礼主法辅。深化改革时代治理官场腐败,挽救人心,提倡法治,符合船山治理心性质野的礼主法辅理性。深化改革历经多年,只闻法治,未见礼治?礼治乃文理的益质载道,文理不清明,何有益质载道的礼治人心?没有文理礼治的有耻有格,孤行于政制法治的民免而无耻,治理官场贪腐的前景如何?治理文化心性的前景如何?深化改革的前景又如何?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续流的现代应用,中断引发的社会动荡,世道人心便见分晓。船山学失迹人世三百多年,船山天灵不甘;萧萐父先生辞世过十年,启蒙理论未能明迹天下,萧萐父先生天灵不安。我专注于研究船山学,昭明船山学,命运是否与船山、萧萐父先生同?既然走上这条路,坚信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不会断流,那就仿法船山与萧萐父先生,坚定不移走下去!顾不了有用与弃有。学术人,不是墙头草,不是投机客,也不知是否识时务。毕竟已进入商品经济时代,需要有遵循商品经济规律的学术文理。骥望能见到:昭明船山学的源头活水,成就天下学术的天命降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0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9-4-5 02:52
复兴论坛也算民间的学术殿堂吧!我总算见识了鬼才。如泥鳅般,遇不测,闪避而过,拿把沙,卖个口乖,占过大 ...


夸夸其谈,拾人牙慧一言不合,恶语相加
妄自尊大,军阀作风



有什么资格,评论他人


要是
船山先生,知道,研究他思想的后人,如此,没教养
气的也会,从坟墓中跑出来,扇他大耳刮子

为什么,要扇他大耳刮子
因为
他的学术思想中有“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相信,教育出人才!
不是没有人才,是老师方式方法有问题

船山先生学术思想,简览

19040500.jpg



船山先生,在其学术思想第五中,只把名、辞、推告诉你们
但,忘了教你们如何应用,遗憾

今天
我用实例,教给你们
如何,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也算是对,老先生,遗留的遗憾的一种弥补

19040502.jpg


看到红线部分了吗?
足以撼动中华民族的立命之基
传统知识加结论,所学所用,震撼人心
这才是,其,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0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人人皆知
“诸子百家”人人晓得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千多年了,有谁,说清楚?

我,说明了!!!
(谁占便宜,谁知道)

08思想体系.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2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今日一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鬼才宵小,勿论理,避免惹事缠身。惹事了,不要影响心情,枉为气动,浪费宝贵时间,不值得,摆脱为上!我在论坛非一年半载,进入论坛,得到支持开设主题领地:《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结束后,更多并入《炎黄春秋》。往事历历数年,论坛知根知底。任其胡为!信口雌黄能伤我皮毛?辱骂等同放屁!呆到无意思,自然消失。应对鬼才宵小的不寻常方法,涵养与智慧。
言归正题,对于传统哲学源头活水的概念,我之所以十分认同和极力推崇,与《荀子学与船山学》的主题往事有关。我有意识按照历史逻辑的理性次序去研究,学问根柢浅薄不成理想。论理逻辑不透彻,不清晰,回头重看,不是味道,看出问题所在。也许有这个主题,迫着写文贴的自我加压,认真研究原著文理,思考义理逻辑,久而久之,“思愈困而学必勤”,“学愈博而思愈远”,学思辩证的良性循环,促成学识长进的量变和质变。饮水思源,感激论坛而不可忘怀。举个实例。研究船山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理论,“于其定所见其定位,于其定位行其定性”。“夫无定所以为定位,则出入皆非其疾,位以安安而能迁,曰素位。无定位以为定性,尊卑皆非可逾,性以下济而光明,曰尽性。素者,位之博也;尽者,性之充也。迁以安安,有事以为功于位也;下济而光明,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人事常变动,尊卑可易位。非人事当然的尊卑定理。理道定所定位的人事变动,实践实证是“迁以安安,有事以为功于位也”。“于其定位行其定性”,定性的功能实证是以至于命的健顺五常,尽性穷理的主观能动。“下济而光明,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研究船山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理论,很自然联接张载的形上導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船山的“于其定所见其定位”,“为生民立命”,道问学的学问道,各正性命的体用相函,“有事以为功于位也”,“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各正性命。理道定所的“于其定位行其定性”,为天地立心,尊德性的学问道,性情相需,仁心统同的礼义明分,“下济而光明,情交以尽性而至于命”。同属形上導的哲学命题,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活水源流便有船山的理道定所定位定性理性。形上導的逻辑理据,形下器道的基础理论。孔子的民可使由之(天命),生民立命;不可使知之(气质),生民立心。生民的立命立心,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命学,《易传》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形上導理道定所的一定之理道,明以致诚与明以离诚的正负向,成就生民立心立命正负向的理道大环境。明以致诚的理在神中,導向成然形下器道的实践理性,性命、理气的两体理一。明以离诚的理在气中,儒道佛互补的善性文史,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从孔儒人文自然观的生民立心立命命题,到哲学理一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命题,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传统儒学两阶段的源头活水,原真理路的历史逻辑理性次序。现在,无论是研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文理,都从源头的活水源流的历史逻辑全程,即船山会通古今通义的理性高度,务求理解出义理逻辑的清晰和透彻。
不少人认为,船山学理晦涩难懂,研究距今三百多年的船山学理,比研究二千数百年的孔儒文理还要难。确实如是。理解船山的仁恕天下,难过理解孔子的仁礼忠恕;理解船山的道体论,难过理解荀子的物物道;理解船山的人道理欲观;难过理解孟子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子之谓信”,难过理解荀子的物欲观;理解船山的“情交尽性以至于命”。难过理解《易传》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等等。船山所说:“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所说的“形气存乎神理,则数数之,类应之”。“夫知,用奇也则难而易,用偶也则易而难;能,用偶也则繁而简,用奇也则简而繁,然天下之辨此者鲜矣”。等等,初读真是如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很长时间也许依然是烟雾弥漫,不知意涵;也许皓首穷经,也不知其义理真蕴。比起孔、孟、荀文理,难理解甚多。从思维角度,孔儒文理仍直觉性质,有文字阅读基础,有一定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都会读懂;船山是追究古今会通的义理深化,透过经验积淀作深层本质的辩证论理,直观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逻辑差别。正因为思维的逻辑差别,传统儒学史理路的曲折反复,出现肯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的高低两阶段。孔儒肯定阶段后,出现否定阶段的宋明理学,出现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满清文化逆转的明亡以后无中华,强势的西方文化套解,传统话语体系退化,范畴意蕴失真,以心性学为理论核心的逻辑义理被消磨。百年的现代文化研究乱相路,不是止步于孔孟之道,就是止步于宋明理学和儒道佛文化。只见旁杈枝叶,不见主干分枝源头的活水源流。孔儒程朱一脉相承的铁板一块,业已完成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源头活水被堵塞了。形上文理的哲学认识肤浅化,船山的义理深奧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而擱置。正如张载气学被宋明理学作教条定理的曲解,船山学理何妨不可以置学问于理学门户?哲学认识肤浅化,掀带着社会心性的文化退化,不是出现过工农兵哲学吗?所以,船山学理深奥,认为晦涩难理解,成为昭明船山学理的文化障碍,客观原因就是哲学认知的肤浅化。
《荀子学与船山学》,论理荀子学到船山学脉理传承的活水源流。孔儒体系完成阶段的荀子学(包括《易传》),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完成阶段的船山学。传统儒学两阶段的重量级人物,都发生变故。荀子学被宋明理学摒出儒学圣坛,其学理被世人遗忘。埋在沙尘金子,终会发光。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认为经典四书,应补增《荀子》,开启了研究荀子学的学术风尚。“撑嘴”了宋明理学,悟醒现代新儒学。继承非内圣中体,而是传统社会内圣外王之道的中体中用,通往现代社会内圣外王之道的中体中用。船山学被满清文化逆转,失迹人世三百多年,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时代,出现启蒙学者萧萐父先生的倡扬船山学理,视之为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历史接合点的基础理论。适应商品经济社会的客观规律,船山学天下昭明,促成商品经济社会健顺发展的理势必然。当船山学昭明之时,惨遭变故成文化劫难的传统儒学两个重量级人物,当复归于历史文化本然应有的文理定位,天下文理畅顺。《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真正完成使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0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山城 发表于 2019-4-5 21:34
路过……今日一游

欢迎光临!见解歧路相左不重要,学术殊途同归见光明,离不开学术交流与崇尚真理。希望共同长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6 17: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9-4-6 08:37
对于鬼才宵小,勿论理,避免惹事缠身。惹事了,不要影响心情,枉为气动,浪费宝贵时间,不值得,摆脱为上! ...


190406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8: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荀子学(续后《易传》),孔儒体系的完成阶段;船山学(前承张载),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完成阶段。完成阶段的文化形态,一是过滤净化。荀子学的过滤净化,解蔽于诸子学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弃其非,究其是,集成于儒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纠正孔孟仁而礼偏失的克己复礼为仁,反本成末的礼而仁,质正仁心和质实仁义。仁礼的心性内外,非单向流,而是双向流。道德定律的治世通行,则重仁而礼的克己复礼为仁;乱世遗落,则重于礼而仁的反本成末,质正仁心和质实仁义。仁内礼外,心内物外,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相资以相成,而相胜以相节,则极重而必改;相制而相抑以相生,消息之用存乎其间”。形上導的哲学理一观,神理矛盾的两体理一,缺失神理的形上導,矛盾基础理论的一物两体,相成相反的正负走势。负向相反,唯心教条的定理守常。船山学的过滤净化,解蔽宋明理学及儒道佛互补,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性善文史的浮明之学。回归孔儒经典的脉理传承,完成哲学圆圈的更高阶段。二是文化的新能源机能,荀子人文自然观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通往更高阶段:哲学理一观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整全逻辑,文化新能源的活水源流。荀子的活水源流,被君主专制环境逐渐消磨了。汉唐独尊儒术,民本与专制并存和相互抗衡,汉唐经世致用的活水细流;转折到宋明忠君报国的逆道物则,逆道民本伤民生,活水细流逐渐枯竭;汉夷王朝两度陵替后的满清文化逆转,学治一统,君师一体,文化专制主义彻底压倒民本,明亡以后无中华,枯竭的活水细流被堵塞干枯了。人文自然观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异化质变为纯粹天道自然观的道问学和尊德性。道问学的异变,道体之大的天理浑然,不以私意自蔽;尊德性的异变,道体之细的人事当然,不以私欲自累;整全逻辑的异变,“变易以告人”,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百姓日用的伦常之道。食饭穿衣是天理,追求美食美色的人性欲念是人欲。荀子文化新能源的活水源流枯竭,随着荀子学被摒弃,失理人世。船山学哲学理一观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是通往商品经济社会的活水源流,被满清文化逆转而荒芜,失迹三百多年。中西文化碰撞,止步于孔孟之道的国粹说,止步于宋明理学的现代新儒学,满清文化逆转成文化劫难的恶性因果,中断了船山学的活水源流,浮明之学为时尚的空谈心性,形上導文理的哲学认知肤浅化,失去益质载道的文理功能,社会文化的心性退化。船山学义理,也就晦涩难懂了。若是活水源流畅通,古今义理明晰,会晦涩难懂?
一、如船山所说的“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若对荀子礼义调理的物欲观逻辑熟悉,活水源流通畅,也就不会感觉晦涩难懂了。“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生乎自然”,荀子人文自然观的顺天而制天;《易传》仁礼本体的极深通志,研几成务,“易与天地准”探赜索隐的观象言数;人参天地,“动则有吉凶晦吝”,便有形上導的“易与天地准”,探赜索隐的观象言数;活水源流,船山象数天理的礼易常变,事物循序渐进,古今易道的“生乎自然”,实函斯活的体用相函,“仁则活之理赅而存焉,仁则活之体赅而存焉,仁则活之用赅而存焉,然而必于实矣”,道体论的人、天、物自然之化理论。“函之所至,无不至焉;与函相得,无不浹焉。函之所透,不容已而透矣,然后活矣。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礼,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象数互生的礼易常变。“蕴之乃以絪緼之,流之乃以条理之,渾之乃以发挥之”。实函斯活的量变和质变,连接马哲中国化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活水源流。顺天而制天,形上導理道定所的中奏以天,主体能动的始奏以人,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而不是主導失误的明以离诚,造成能动实践的逆道物则,逆天道自然有违于象数天理,失道于循物理事则的事物循序渐进,实证于事物运程的曲折反复,出现不必要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造成社会磨难和心性折腾。事物运程的曲折反复,不必要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理势自然,却又是天人继善成性的理势必然,“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回归原点,肯定阶段的更高复归。“易与天地准”的“准”意蕴,“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防避不必要的曲折与反复,不必要的哲学三阶段。“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船山道体论的活水源流,接通习主席的发展新矛盾论;船山道问学的“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接通马哲中国化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活水源流。以古今义理言活水源流,从孔儒人文自然观的理性自觉→船山哲学理一观的唯物辩证→马哲中国化的源流活水,船山的深奥义理,不难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8: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又如:“夫知,用奇也则难而易,用偶也则易而难;能,用偶也则繁而简,用奇也则简而繁,然天下之辨此者鲜矣”。奇偶,阴阳变化用语。张载言“一故神”,哲学理一的“用奇也则难而易”;“二故化”,阴阳变化的一物两体。“性性为能存神”,张载与船山的哲学理一观;“物物为能过化”,孔儒的人文自然观。矛盾体的两体理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辩证,“相资以相成,而相胜以相节,则极重而必改;相制而相抑以相生,消息之用存乎其间”,哲学理一观的形上導范畴;矛盾体的一物两体,对立统一的矛盾基础理论,有相成与相反的正负走向,人文自然观的形下器道范畴。矛盾基础理论的一物两体,矛盾辩证的两体理一,是马哲中国化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活水源流。知能易简的逻辑,出自《易传》的循物理两大事则,人事理则的乾易知与坤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易简立本的客体基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定位定性,心性理则有健顺五常,尽心尽性的主体能动。“易简至善配至德”的实践实证,主体的心性人活力,元亨利贞的事物运行。繁简概念,出自荀子的礼之隆与礼之杀,“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从荀子的繁简论理的礼隆礼杀,《易传》易简知能逻辑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到张载“一故神,二故化”的活水源流,方能准确理解船山知能学理的义理深蕴。“用奇也则难而易”,“天之所齐,不待齐也”的仁心统同,与“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的礼义明分,神化仁礼矛盾的一物两体,成然两体理一的文理繁,大道至简的礼易常变,“难而易”;“用偶也则易而难”,形上導等同形下器道一物两体矛盾相反的心性形态。缺失哲学理一的文理繁,缺失仁心统同的礼义明分,缺失尊德性学问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缺失探究“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的人道精微。矛盾逆行的相反走势,文理简的“易而难”。坤简能,“能,用偶也则繁而简”,矛盾基础理论的一物两体,“用偶”;文理繁,哲学理一的“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理一分殊神化理论的仁统同与礼明分,实践理性的性命、理气两体理一。文理繁,情用省的大道至简,“用偶也则繁而简”。“用奇也则简而繁”,矛盾一物两体定理为一的守常而不知变,文理简的唯心教条,失礼义明分,何有仁心统同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违反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理在气中的心性文史和流俗质野两偏极。文理简的形下因果,心性乱相成理气驳杂的情用繁,“用奇也则简而繁”。“然天下之辨此者鲜矣”,只知道德固化的心性文史,致良知的存天理,致良能的去人欲,存理去欲的知行合一。止步于道德固化的宋明理学,推崇阳明的知行合一,浮明肤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只知穷理尽性的道德固化,遗落以至于命的定理定命。易简知能的健顺五常,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深刻意蕴,追究实践效应的知行合一。“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行之效”。乾易知的明诚道,“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矣”,明以致诚,明钦至实的明诚道,不是深刻批判了阳明道德固化的知行合一论。义理的清明,只有从易简知能,健顺五常的实践理性高度,方能从实事实理的事物运程,洞明知行之辨的实证实效。然而,止步于阳明知行合一的浮明肤浅,遗落义理精深的船山学理,易简知能,健顺五常的知行之辨。“然天下之辨此者鲜矣”,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何以张扬阳明的知行合一,沉寂船山的义理精深,易简知能以至于命条件下,探究实证实效的知能理论?文理肤浅化的文化大环境,焉有益质载道的文理礼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19: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哲学本体论,源头活水,出自《易传》三道三才,仁义心性融入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心性人事的仁礼本体。仁心人道,尊德性的学问道;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的礼本体,道问学的学问道。心性人事一体,尊德性与道问学整全逻辑的仁礼本体论。《易传》的活水源流,义理意涵,船山精确:“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义理明晰:“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义理深奥:“形有数,理未有数,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气有类,神未有类,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也”。船山义理深奥的源头活水,《易传》的道器层次理论,“易与天地准”的天地人参。天地人参的精于物者物物道,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可以是道以弘人的的无为自然,逆道物则的妄为自然。儒学的顺天而制天,人能弘道的有为自然,体现为形上導的“易与天地准”。有实事实理,实践实证。“易与天地准”的有为自然,与缺失“易与天地准”的无为自然与妄为自然,实证实效,正负两极。有儒学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也有佛门生驻异灭的事物运程;有性情相需的功贞情,有心性的文史情罪与质野情淫;有理欲辩证的礼乐文明,也有矛盾相反两极,道德固化的存理去欲,与礼崩乐坏的人欲横流;有神理導理气,益质载道的实践理性,也有理在气中的治世道德善性,乱世道佛善性和杨墨恶性;有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也有违逆中庸理则两极向的文史与质野;有中庸理则的体用相函,实函斯活的象数天理,也有违逆中庸理则,中为心体庸守常,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有人文自然观,也有纯粹的天道自然观:有哲学理一观的实学人生,“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也有无为人生与空境人生,存理去欲的道德人生。形上導功能效应是否“易与天地准”,反差如天渊之别。《易传》形上導的“易与天地准”,船山言神理与神参。哲学理一观:神理。有无神理的形上導,反差如天渊之别。
尚没有神理形上導的人事本体,刚柔定位的人事结构,生民立命的天命之谓性,各正性命的体用相函,“形有数”;未能循物理事则,“理未有数”;未能遵循,各正性命的人事本体,成为神理应对的客观存在。“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尚没有神理形上導的心性本体,质文的心性文化结构,心统性情的性情相需,生民立心的理在气中,“气有类”;未有为天地立心的智神境界,“神未有类”;未有智神境界,生民立心的理在气中,神理应对心性的客观存在,“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神理应对的客观存在,道原并建的刚柔质文,心性人事的仁礼本体。
神理形上導向的人事本体,仁义人道融入的天道阴阳,有人事理则的名实义理,乾易知与坤简能定位的结构性排序,易简立本的客体基础。仁义人道融入的刚柔地道,定位定性,有心性理则的性命义理,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文化结构,“易简之善配至德”,主体能动的事物运行。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则,与心性理则的健顺五常,神化至理的循物理两大事则,“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气有驳杂的心性形态错综复杂,气之精粹者入神,神气的理在神中,排除驳杂的心性错综,礼义明分,“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成就仁心统同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性情相需的功贞情,实践理性的性命、理气的两体理一,“循理而应乎事物,则内圣外王之道尽”。外王道尽,为生民立命的天人诚道,“是故由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内圣道尽,实践理性与功贞情,为天地立心的天人诚信道。“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神理于心性人事的仁礼本体,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大中即寓其间”,天人的诚道(形理)与诚信道(神气)文明同道,“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人事定数于象数天理的数成象和数生象,天人继善的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命日降而性日生”的天道酬勤,“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类应之也”,继善成性的文化文明。
从继善成性的仁礼本体,到“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也”的哲学本体,是通往马哲中国化的哲学本体的活水源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1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船山言:“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人事往来成古今,活水源流的古今义理基础,依然是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心统性情,人事定命的易简理得,有精微之几;人道定性的健顺五常,有精微之几;存在音容天的人物之元,民生的生存利益有精微之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存在音容天的鬼神之绍,有危微之几。精微之几与危微之几,即阴阳不测之几。心统性情,情有功罪贞淫,“性情以动静异几”。天人继善的神理導理气,唯物辩证于情的功罪情淫。性以发情的以性贞情,完善伦理全体的“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防避礼崩乐坏的滥欲淫情;情以充性的性为情节,发展物质经济与增长物欲需求的文明同步,继善成性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防避事物定理的道德内修,止步文明的去欲情罪。功贞情的继善成性,性情相需的源流活水,形上神理的阴阳不测之谓神。
“体用以德业异迹”,德业,尊德性学问道的日新盛德,道问学学问道的富有大业。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学问道和思辨道的学思辩证。从人文自然观进入哲学理一观,“体用以德业异迹”。事物运程,“体以致用”的顺乎物则,防避“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以为明”的唯心教条,“维天之体即以用”。“用以备体”,释放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中者体也,庸者用也”,“循理应乎事物”的内圣外王之道,理一分殊的各正性命,防避于心为中体庸守常,心性凝滞废体用,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变易以告人”的纯粹天道自然观。“体以致用”,“凡天之用皆其体”。“体以致用,用以备体”的继善成性,体用相函的活水源流,形上導顶层设计,须有安排的天理达人欲与人欲见天理的唯物辩证:精义入神,接通马哲中国化的辩证唯物的活水源流。
“始终以循环异时”,实函斯活,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大中即寓其间”。大中,体现着实函斯活的体用相函,如张载所说:“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大有,前接《易传》的《大有·彖辞》:“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以‘元、亨’”。“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形上導的神效应。船山明晰:“存亡进退,义殊乎时”。体用中庸的“义殊乎时”,“存亡进退”,应验在循物理事则的事物运程,是否元亨运通,达成正义利物利民生,大业富有与盛德日新。大有的实践实证,始奏心性人的活力释放,“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大中的物质基础是大有,大有的元亨利贞,象数互生礼易常变的事物循序渐进,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大中即寓其间”。“始以肇终”的顶层设计,精义入神,“极其大而后中可求”,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象数互生的事物循序渐进,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终以集始”,顶层设计完美施行过程的元亨利贞,天人诚道有实事实理的诚道实德,“物物为能过化”;天人诚信道有实践实证的人道明德。“性性为能存神”,明明德的神理与神参,顶层设计的明以致诚,明钦至实。继善成性活水源流的始终相成。始终相成,《易传》的文化价值观:天人继善的“富有之谓大业”;成之者性的文化文明,“日新之谓盛德”。《易传》文化价值观的活水源流,船山“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文化价值观。天人继善,“富有而不吝于施”;成之者性,“日新而不用其故”。格物无涯,致知无涯,无有不极言太极,无有一极言无极,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继善成性活水源流的哲学抽象,并非理道固化,太极即无极的心性守常,无极证确太极的事物定理。形上導穷神知化的生生不息,新故相资新其故的“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船山“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文化价值观,接通习主席的文化价值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求的活水源流;船山抽象哲理的无极而太极,接通马哲中国化的无限与有限哲理的活水源流。
《易传》的继善成性,也是心性文化走向文明的活水源流,孔儒人性论和心性论至真至实的义理明晰。活水源流,便有船山容光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观,传统儒学的两个阶段:《易传》人文自然观的继善成性;船山哲学理一观的继善成性。孟子从克己复礼为仁的仁礼忠恕言性善,荀子以礼义规范正仁心,扭正人性自然之淫乐,辨仁义之实证,言伪善性恶。殊途同归,倡扬儒学仁义礼智信的人道明德。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是继善成性的活水源流,完善人性论和心性论全程的驿站而已,不探究继善成性的精深意蕴,“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的活水源流,反而将精力消耗在性善与性恶的辨理,哲学认知肤浅化的其中一方面。戴震言:“善,其必然也;性,其自然也;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此之谓自然之极致,天地人物之道于是乎尽”。所说的适完其自然,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所讲的性善其必然,形下器道的诚信明德,天人的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形上導的神理与神参,理势言天。“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继善成性义理深蕴,连接形下器道的象数天理,连接形上導的理势言天,其深奥义理,不言自明。接通习主席的文化价值观,探究继善成性的活水源流;接通马哲中国化的无限与有限的哲理逻辑,研究船山无极而太极哲理的活水源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0 09: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9-4-9 10:34
四、船山言:“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人事往来成古今,活水源流的古今义理基 ...

我,就,再做一次“宵小”吧!希望,你能到
【道可道非常道】与【道可道也非恒道】
http://www.gxfxwh.com/forum.php? ... 3&fromuid=36065
(出处: 国学复兴网)

看看,我的回帖

好好,反省一下

能,懂,多少“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继善成性的活水源流,象数天理礼易常变的易道文明,国学精粹: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
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孔儒人文自然观的循物理事则天人诚道。天人继善的物物道与物欲观: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
船山哲学理一观的易道文明,天人的诚道与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文明同道的实事实理功能,与价值观的实践实证,“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
尊德性学问道的易道文明,“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价值指向:“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显然道德理性的易道文明。
道问学学问道的易道文明:“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的活水源流。象数天理的礼易常变,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循理应乎事物”,各正性命的事物循序渐进,“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活水源流,道问学学问道的易道文明。
从文化价值观的哲理高度,“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天人继善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成之者性的文化文明,“日新而不用其故”。继善成性活水源流的易道文明。
从哲理抽象而言,格物无涯,致知无涯,继善成性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永无止境的“新故相资新其故”。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无有一极之无极,无有不极之太极。哲理抽象的易道文明。
《易传》“易与天地准”的弥纶天地道,形上導的易道文明,理势言天。船山神理与神参,明以致诚与明钦至实。神理導理气,益质载道的理道定所,心统性情的理欲辩证,性情相需的功贞情。神参天命的生民立命定性,性命、理气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音容言天。形上導的存在理势天,導向成然存在音容天的功贞情与实践理性,道器层次的易道文明。
理势言天和音容言天,显然道器层次的易道文明,“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人文化成天下的传统哲学文化,如何理绪出国学精粹的预测学?
预测学的活水源头在《易传》。一是有关观象言数。象者像也,“象其物宜”,“遂知来物”,“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开物成务”;“象事知器,占事知来”的象数天理;二是“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1)“象者物宜”的“开物成务”,张载注释:“物,凡物也;务,事也;开,明之也,成,处之也”。开物成务,人事定数言天。“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开物成务通畅的“圣人则之”,循物理的两大事则。船山明晰: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心性唯物的文明同步。谁能“推而准之”,始奏人释放心性活力的顺乎物则,体证于人的心性辩证,“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心物理则的仁礼本体论,物物道与物欲观,探究自然经济时代转型为商品经济时代的活水源流,思究马哲中国化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张载注释:“言易于人事终始悉备,行善事者,易有祥应之理;萌兆之事,而易见著之器;疑虑而占,则易示将来之验”。船山论象数的“祥应之理”,“象自上昭”,“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已然以观自然”;“数由下积”,人事理则和心性理则的人事定数,“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期必然以符自然”。象生数的“数由下积”,“乃数因于有象,象则可测矣,可测则可积矣”。预测学源根,出自“象自上昭”的象生数;预测学源由,出自数成象和数生象的“数由下积”。“人之仰观(易象)俯察(礼数)而欲数之,欲知之,则有事矣。有事则有时,有时则有渐”。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是故畴成象以起数者也,易因数以得象者也。畴,人事也,而本乎天之自然;易,天道也,而行乎人之不容已”。“象者气之始,居乎未有务之先;数者时之会,居乎方有务之际。其未有务则居也,其方有务则动也。居因其常,象,至常者也。动因其变,数,至变者也”。“易全用而无择,礼慎用而有则,礼合天经地纬以备人事之吉凶。……易兼常变,礼为贞常。易道大而无惭,礼数约而守正。故易变而礼惟居常”。易象与礼数,是预测学的基础部分,所以船山定理象数:“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相融相结而象生,相参相耦而数立。融结者称其质而无为,参耦者有其为而不乱。象有融结,故以大天下之生;数有参耦,故以成天下之务。象生而日生,阴阳生人之撰也;数者即生而有,阴阳治人之化也”。“君子常其所常,变其所变,则位安矣。常以制(治)变,变以贞常,则功起矣。象至常而无穷,数极变而有定。无穷故变可治,有定故常可贞”。“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数成务而因行道之时。器有小大,时有往来,载者有量,行者有程”。常以制变,顺天的“易兼常变”,“称其质而无为”的“大天下之生”,“天地万物已然条理”的象生数。制天,数有“参耦者有其为而不乱”,”故以成天下之务”的“极变而有定”。数成象与数生象的仁礼本体,“器有小大,时有往来,载者有量,行者有程”,“易见著之器”,形下器道的礼易常变,事物运程的象数天理,易道文明的预测学。“乃数因于有象,象则可测矣,可测则可积矣”,“易示将来之验”。
形下器道的象数天理,预测学的基础部分。“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的心性唯物与辩证。预测学的主導部分形上導的神理与神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道定所,形上導效应:“天下惟器而已”,马哲中国化的物质第一性原理的活水源流。“治器者则谓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治器者,礼法合治的神以依,神治效应:性情相需的功贞情,中庸理则的质文心性;循理应乎事物的实践理性,合乎道体,仁义健康与礼义健顺的社会质文;“道得则谓之德“,形上導明诚明钦的明明德→形下器道的诚信明德→天人诚道的物物实德的三德连贯为理一;“器成则谓之行”,器成者,元亨利贞的事物运行;“器用之广则谓之变通”,因乎人情而循物理事则,情交尽性以至于命,顺乎物则致力于尊德性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力于道问学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变通,终极目标是:“器效之著则谓之大业”。大业富有,与盛德日新。心性主体人活力释放效应的两方面:继善与成性,马哲中国化的意识第二性原理的活水源流。“天下惟器而已”的“治器者则谓之道”,自然经济时代转型为商品经济时代的活水源流,论理马哲中国化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3)“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看张载注释:“开物于幾先,故曰‘知来’,明忧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开物成务,极深于通志,研几于成务。知几神理,“阴阳不测之谓神”。研几有四义 一是人事易简定命,“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审微以定命之谓神”。定命易简,有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的矛盾辩证,一物两体与两体理一的极深研几:“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矣”。二是定命定性于“循理而应乎事物”,“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实证着心性理则主体的健顺五常。循物理的两大事则,必要极深研几。易简立命,有人事错位现象,必有定命定性的刚柔杂居。易简错位的人事职能,与刚柔杂居的心性职责,超出矛盾的同一性限度,成矛盾相反的逆道物则。三是究其事物深层本质的矛盾因果:“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研究正义利物利民生利益的道心精微,研究“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心性危微,出自人有私蔽的隐患和大患,理道的文化大环境,造就着社会的质文心性,“情有贞淫功罪”。四是究其事物深层本质的矛盾因果:“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极高明者,仁智同用的智内神外,明明德效应的明以致诚,明钦至实效应: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体用中庸,实函斯活的“大中即寓其间”的时中点,体证为性情相需,始终相成,体用相函的仁礼本体运行。道中庸的道问学,礼易常变的象数互生,“因已然以观自然”,“期必然而符自然”,人天物道体的自然之化,显然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天理。综述精微四义,循物理两大事则的精微二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与“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尊德性与道问学整全逻辑的精微二义:“是非善恶,义判于几”,与“进退存亡,义殊乎时”,即是“开物于幾先”的精微四义,掌控“知来”的学问道和思辨道。也是藏往学问道与思辨道,“明忧患而弭其故”的精微四义。
(4)“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古今义理得以会通,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知以藏往,神以知来,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船山言:“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其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朱门诸子,唯不知此,反贻鹅湖之笑,乃有数字句、彙同异以为学,如朱氏公迁者。鸣呼!以此为致知,恐古人小学之所不暇,而况大学乎”?探究藏往之学的精微四义,学问基础是循物理事则的精微二义的格物之功,进而探究出“明忧患而弭其故”,尊德性与道问学整全逻辑的精微二义,“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皆其所学问之事”。“学愈博而思愈远”,知以藏往的学问道。“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思辨于现实社会的精微四义,“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思愈困而学必勤”,神以知来的学问道。“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学问道明晰:“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其所循也”:传承开新的思辨道,致知在格物。格物无涯,致知无涯的易道文明,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学问基础是藏往之学精微四义的古今会通,“学愈博而思愈远”,传承孔儒经典的通经与正经。学理应用是“始以肇终,终以集始”,神以知来的学问道,“思愈困而学必勤”,传承开新孔儒经典的通经正经接着讲,“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其所循也”。若然是孔、孟、荀、《易传》理性次序,孔儒发展系统的学理一脉相传,通经正经接着讲。若然是传统儒学的孔儒脉理传承,存在哲学圆圈过程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体现为事物过程曲折反复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如船山指责宋明理学纯粹天道自然观的道德固化,“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废格物之功的致知道,“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以为明”,“以此为致知,恐古人小学之所不暇,而况大学乎”?正视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止步于宋明理学的通经正经接着讲,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儒学铁板一块,异化孔儒经典,埋没真正的孔儒脉理传承,传统文化研究的乱相路。藏往知来的易道文明,当正本清源于孔儒经典,神化经典,明以致诚,明钦至实的明明德,在明经而正经的学理基础上,会通古今义理精微四义的通经正经接着讲,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活水源流,藏往学问道与知来思辨道的学思辩证,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08: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本清源于孔儒经典,当要明晰孔儒的脉理传承理路:易道文明,天人的继善成性,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
一、现代新儒学的新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基础是宋明理学,止步于宋明理学传承的现代新儒学,止步于儒道佛文化的传统文化研究。先从易道文明方面看宋明理学。朱熹言天人诚道;“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为人之道也”。孟子言圣神境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孔儒的天人诚道,循物理两大事则的物物道与物欲观。朱熹的圣境是诚者天道浑然天理的真实无妄,天理本理;诚之者人之道,当效法圣人浑然天理的真实无妄,择善而明善,固执诚身而不勉而中,执持于天理浑然的人事当然,道德固化为心性之“真实无妄”的道德内修:无人欲之私。以纯粹天道自然观论事物,非孔儒天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如船山所明晰:“无以知天,于事物知之也;知事物者,人也”。心统性情与各正性命的“循理而应乎事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内圣外王之道。朱熹理学浑然天理的事物意涵:“物,犹事也”。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穷至事物之理”,无人欲之私的“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孔儒“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也被朱熹理学理解成“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存心所属的天理浑然:“不以一毫私意自蔽”。“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析理而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与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致知之属的人事当然:“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孔儒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循理应乎的事物范畴,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易道文明。相反,程朱理学的“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的极乎道体之大,天理浑然的尊德性;“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的致知道体之细,人事当然的道问学,与“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的“物,犹事也”;真实无妄的天人诚道,会有易道文明?是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孔儒脉理传承?
再看继善成性方面,孔儒是天人继善的富有大业,成之者性的日新盛德,朱熹理学又如何理解:“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百姓日用伦常)而各具是道也(人事当然)”。张载注释《易传》的富有大业与日新盛德:“富有,广大不御之盛與!日新,悠久无疆之道與!富有者,大〔而〕无外也;日新者,久〔而〕无穷也”。朱熹借用张载论语,弃“广大不御之盛與”,言“富有者,大而无外”,变易以告人的浑然天理;弃“悠久无疆之道與”,言“日新者,久而无穷”道德固化的人事当然,将张载气学的富有日新意蕴,作理学意蕴的重新注释。对于《易传》太极理道的阴阳学说,“事常变,易无体,神无方”的易道文明,后儒作无极而太极的理论探讨。船山清晰《易传》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无有不极言太极理道,无有一极言格物无涯,致知无涯之无极,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涵泳的逻辑至理:天人诚道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朱熹理学的理解,“太者,大,无以加之谓;极者,至极之义。以其无形之可见,故曰无极”。以其无形,理在气先的先天定理之无极;又是可见,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之太极。事物定理的至极之义,以太极论理无极,以无极证确太极,“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朱熹理学无极而太极的事物定理,断隔易道文明的“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定理)以为明”,没有天人继善的易道文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失去是天人继善,成之者性文化文明的情罪路。
《易传》预测学意蕴的“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朱熹如何注解?“圆神,谓变化无方;方知,谓事有定理;易以贡,谓变易以告人。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所谓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杀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谓”。荀子言“物必不屈于欲”,船山言“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于天理达人欲,于人欲见天理的功贞情,朱熹言“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谓”。《易传》言“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所以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立心立命说。船山精练为“情交尽性以至于命”,情交者,上情下达,情理交融的功贞情,圣神境界明明德,明以致诚与明钦至实,何以是:“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非人文自然观的循物理事则,如同“蔽于天而不知人”的道法自然,(人)无为而(道)无为的有无相生,转换成道德固化性质的“变易以告人”;道法自然的逻辑,成浑然天理逻辑;与世浮沉的无为人生,成人事当然的定理内修。儒道合流的纯粹天道自然观,以及儒家道德固化的社会人生观文理,会有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
二、治世道德通行,定理内修唯心教条的宋明理学,断隔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何来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乱世通行的道与佛,同样如此,善性文史的社会人生观理论。
道家的纯粹天道自然观,配置的“道器人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礼者,乱之首”等。仁礼忠恕有正负走向,老子揭露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心性事实,也是杨朱私己,墨学兼爱相利理论成为显学之因果所以然。孔子言人心不古的吾继周,所开创的论理学,传承史前社会的人文文化而开创出仁礼忠恕的论理学,张扬主体精神的人能弘道。续后有孟子反身以诚的尽心尽性知天事天;《大学》八条目;《中庸》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述天人诚道,定论儒学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完成阶段是荀子、《易传》的人文自然观。荀子顺天而制天的物物道与物欲观,《易传》的道器理论,形上“易与天地准”的弥纶天地之道,形下器道天地人参的仁礼本体(三道三才),论理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老子言人心复古,传承复归史前社会混沌自然观的天地人同,质朴心性人执古道纪的道法自然,对立是儒学的人文自然观;其“道器人道”主无为,显然“因噎废食”的“礼者,乱之首”,社会存在基本理则的规范行为和规范秩序都不需要,对立是儒家弘扬主体精神的道德理性。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时代,形下器道的传承开新,是孔儒的人文自然观,还是老子的纯粹天道自然观?不容置疑的社会事实,偏偏有这样的糊涂人,竟要传承老子的道法自然观,断隔易道文明。不做弘扬主体精神的文明心性人,做执古道纪的质朴心性人。道器理论的传承开新,是孔儒人能弘道的道德理性,还是老子“道器人道”主无为?进入到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时代所需要的诚信人道,不容置疑的社会事实,偏偏有至极的糊涂人,不是张扬儒家仁礼忠恕的道德理性。漠视礼义规范理则的客观存在,莫非要过离群索居的鸡犬不与相闻,质朴心性人的孤寂生活?主孔子代言人文,老子代言哲学,哲学与人文断开而分为两截,不是至极的糊涂人?更有甚者,力主废主流一家,集汇诸子文理基础上建设所谓的现代文化论。其中有老子自然学与儒家道德学合流,力证于集汇诸子学观点。“蔽于天而不知人”,不知这种儒道合流结果,乃宋明理学的现代重演。止步宋明理学的文化研究,断隔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何来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佛门视循环往复的事物运程为生驻异灭,实相为空境的人生幻化,避离人为因果报应的禅静修行,实质与道家自然的无为人生同道,自然无为与人为因果避离的道佛双枝,内则道佛与乱世道佛。对立于儒学主体精神的人能弘道,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象数天理的礼易常变,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佛门实相空境的生驻异灭。儒道佛互补的文理同路:断隔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何来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6 0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孔、孟、荀、《易传》的理性循序,孔儒发展理路的义理原真,展示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那么,孔儒的脉理传承,传统儒学也是彰显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儒学经典的通经正经接着说,也是彰显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然而,现代的传统文化研究,并没有彰显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为什么?理解的孔儒经典,宋明理学删定的四书集注,荀学被摒弃出儒学圣坛,《易传》论理的易道文明,被宋明理学作定理守常的注释而异化,孔儒完成阶段的人文自然观遗落了,孔儒理性循序的原真理路被中断。失易道文明,还有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失去人文自然观,成为现时普遍认同的道德儒学。易道文明的人文基础,孔孟儒学的道德理性,成形上教条的道德固化:存理去欲的情罪文史。这样,由宋明理学为内圣的传统文化主流:受佛理的月印万川逻辑影响,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道德固化,与道家的道法自然,即纯粹天道自然观的儒道合流。缺失荀学和《易传》完成的人文自然观,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流失了。孔儒的整全逻辑有真正的脉理传承,“为往圣继绝学”的张载学,“希横渠之正学”的船山学,完成阶段是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思潮的文化理论,也是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完成阶段。文化思潮被终结,文化理论被荒芜,业已完成的传统儒学哲学圆圈流失了。宋后逆道物则,失理于易道文明和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汉夷王朝两度陵替的满清文化逆转,明亡之后无中华。从此至今,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杳如黄鹤。
一、满清逆转的文化恶果: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中西文化碰撞的文化恶果:传统的话语体系逐渐被西方的话语体系所取代,范畴意涵逐渐失真;传统哲学核心的心性学,逐渐被西方心理学所取代,哲学义理逐渐失明。止步孔孟,发生全盘西化与国粹论的文化碰撞;止步宋明理学,发生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的文化碰撞。从此,传统儒学被认同:孔孟程朱一脉相承铁板一块的道德儒学。没有荀学与《易传》完成的孔儒肯定阶段,没有张载学与船山学完成的传统儒学否定之否定阶段,百年研究的传统文化,止步于宋明理学的传统儒学否定阶段,自然而然沦为止步于现代新儒学,现代儒学的否定阶段。天下学术文章堆积,注释经典文本堆积,基本都是止步于宋明理学注释的经典文本,张载学和船山学“为往圣继绝学”的注释文本有多少?精深研究张载学与船山学的文章有多少?止步宋明理学的教条浮明,“文理简,情用繁”,焉有张载学和船山学义理精深的“文理繁,情用省”?痛心疾首!缺失国学精粹整全逻辑的义理彰显,百年现代文化研究的乱相路。
二、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文化文明的古今转换,乃继善成性易道文明的活水源流。即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儒学,通往商品经济时代现代儒学的活水源流。现代儒学性质,马哲中国化。止步于宋明理学研究,能从宋明理学的定理守常,纯粹天道自然观与存理去欲的道德固化,找到马哲唯物辩证与三大规律原理的传统哲学源流?找到无限与有限哲理逻辑的传统哲学理据?止步于宋明理学的传统儒学研究,止步于儒道佛互补的传统文化研究,没有哲学!无怪乎蒋庆先生说,中国没有哲学,将哲学还给西方。回看自己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习主席提出不充分和不平衡的新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需要的文化价值观,传承开新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标识,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能在宋明理学体系见诸?没有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没有顺应人情物理数者,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根本不可能存在习主席文化理论的源头活水。止步于宋明理学的传统儒学研究,止步于儒道佛互补的传统文化研究,百年的现代文化研究路,当要正本清源,改弦易辙了。恢复荀学的精深研究,质正还原《易传》的易学逻辑,还原孔儒发展理路的逻辑原真,神理孔儒经典的通经与正经。寻找古今文化转换,中西义理会通,时空性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昭明船山学。船山学易道文明的象数天理;人文化成天下,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预测学;“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用其故”;继善成性的活水源流,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国学精粹整全逻辑的源头活水,活水源流,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标识,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传承开新,发扬光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0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明理学,儒道佛互补,没有哲学,充其量是应对社会治乱循环的文化大环境,善性文史的智慧人生而已。治世道德通行,“变易以告人”的百姓伦常日用,执持人事当然于天理浑然的道德人生;乱世道佛通行,道家有无相生的(人)无为而(道)无不为,道法自然的无为人生;佛门视事物运程的循环往复:生驻异灭,实相空境的幻化人生。都是“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失易道文明的道德人生,无为人生与幻化人生,与理性实学背道而驰。认可儒道佛为哲学文化,哲学被贬值了。哲学世界观,民所共同理道的仁智同用,智内神外的神理与神参。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几神理于精微四义的明以致诚;精义入神顶层设计的明钦至实,穷神知化的象数天理,“性性为能存神”,形上功能效应是形下器道的价值目标:人文自然观实践理性的“物物为能过化”。哲学世界观有四大整全逻辑:一是基础理论的人文自然观,循物理事则天人诚道的整全逻辑;二是哲学理一观的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整全逻辑;三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理道定所的整全逻辑;四是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四大整全逻辑的智神观:内圣外王之道。神理知几有精微四义,涵容人文自然观天人诚道的精微二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的人事精微;“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健顺五常的心性理则,却又是“事物,人也”,疑乎人心的事物精微与心性危微。涵容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整全逻辑,理道定所的精微二义。私蔽隐患与大患积弊的社会存在,文化大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理在气中,“善恶是非,义判于几”;象数天理的礼易常变,体用中庸理则的事物循序渐进,“原始以建中,终乎大始”的时中概念,“存亡进退,义殊乎时”。四大整全逻辑与精微四义,精辟归纳为哲学理一观。“事物,人也”的一定之理道,心性的唯物与辩证,道器层次的存在理势天与存在音容天。形上導与形下器道的矛盾辩证,显然对立统一规律(一物两体与两体理一)、质量互变规律(实涵斯活体用相函的“大中即寓其间”)、否定之否定规律(传统儒学历史逻辑的原真理路),显然有限与无限(无极而太极)的哲理逻辑。应对社会治乱循环的文化大环境,善性文史智慧人生的宋明理学及儒道佛互补,“升格”为哲学,真正的哲学文化被埋没了。孔儒人文自然观开出的脉理传承,“为往圣继绝学”的完成阶段,船山的哲学理一观。神理与神参導向成然的实践理性,“为天地立心”的明以致诚,“为生民立命”的明钦至实,“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的天道酬勤。易道文明继善成性的活水源流,顺应人情物理数者,人文化成天下的预测学,国学精粹的整全逻辑杳如黄鹤。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复兴人文化成天下的心性学研究,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个体人心)和符合道体的社会质文(整体道心),即哲学理论核心的心性学研究。进一步是四大整全逻辑及精微四义的精深研究。会通古今义理的天道酬勤及人道至理,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儒学。通往商品经济时代的现代儒学,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的文明同道:马哲中国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