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回复: 13

[综合讨论] 象数学与义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0 05: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象数学与义理学,在人文自然观时代,用张载的话表述:一物两体。两个不同意涵的哲学范畴,便有研究易学的两个不同学派。进入哲学理一观时代,象数学与义理学,两个不同文化范畴的相资而相成,“相依为命”,道器层次的一定理道下走到一起来。象数学即义理学,义理学即象数学,用船山的话说:以人事天的两体理一,研究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研究仁礼知识体系,人文化成天下的理论课题。
一、象数,源于《左传》所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有象,象而后有滋(生),滋而有数”。《易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参天两地而倚数”,数定人事之理势,“形而上者谓之‘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因已然而观自然),而观其会通(易与天地准)以行其典礼(礼易常变的事变体易神有方)”。极深而通志,研几于成务,神有方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形下器道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循物理的人事理则,易简理得的阴阳天道,易简立本的客体基础;“立地之道曰刚与柔”。循物理的心性理则,乾刚健与坤柔顺,健顺五常的刚柔地道,“易简之善配至德”的主体运行。“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易传》三道三才义理明晰的仁礼本体。礼本体的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天人诚道的象数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仁本体,天人诚信道的义理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义理学,普遍皆宜的道理,讲求经义的会通古今通义,探求名理的循物理两大事则,名实相副的性命学。形下器道的仁礼知识体系: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形上導的明以致诚,明钦至实,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学问道。仁礼知识体系与学问道揭晓,两体理一的象数与义理,“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象数学即义理学,义理学即象数学。
二、张载注释《易传》的“知幽明之故”:“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离开“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何有“象其物宜的物生有象”?若没有圣人的观其会通,行其典礼,成然三道三才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道器层次的“易与天地准”于天地人参,何来“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象而后有滋(生),滋而有数”?知幽明的义理深蕴,从天地人参到天地神参,从仁礼知识体系到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学问道,非纯粹天道自然观,物化道的有无相生;而是人文自然观,物物道的象数天理,知幽明道的事物循序渐进。“‘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象数互生的知幽明道,与事物运程元亨利贞的逻辑连接。新事物运程的“元“,“象者气之始,居乎未有务之先;数者时之会,居乎方有务之际”,”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的象生数,因“已然而观自然”的“象其物宜”,“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观其会通,行其典礼”,“数成务而因行道之时”,便有循物理的人事理则,“易简立本”的阴阳天道。新事物运程的“元”阶段转入“亨”阶段,“相融相结而象生”,便有“相参相耦而数立”,“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循物理的心性理则,“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刚柔地道。“融结者称其质而无为”,无为于“因已然而观自然”的象生数;数有参耦,“故以成天下之务”,数成象的事物运程亨阶段。“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以时行,是以‘元、亨’”,有为于“期必然以符自然”,人事定理势之实践效应:利与贞。元亨大有的生民之用曰利,天人继善的富有之谓大业;立民之道曰义的精神文明,成之者性的日新之谓盛德。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象生数和数成象,物质与精神的文明效应,继善成性的富有盛德。元亨利贞事物运程完满,转入新一轮事物运程的“元”阶段:数生象。再度的循环往复,无为于“因已然而观自然”的象生数。象数互生,“象者生而日生,阴阳生人之撰也”,生民之用曰利的天人继善;“数者既生而有,阴阳治人之化也”, 立民之道曰义的成之者性。“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数成务而因行道之时 器有小大,时有往来,载者有量,行者有程”,见诸于“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的体用相函,实函斯活的象数天理,理有屈伸顺乎天的天人诚道,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也是“势有轻重应乎人”的天人诚信道: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
三、象数学与义理学相依为命的两体理一,源由出自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将诚者天道与仁义礼智的信者人道连接,仁礼整全逻辑的知识体系,事物元亨利贞运程的完满结果,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若蔽于一曲于天人诚道的象数学,遗落天人诚信道的义理学,等同遗落了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焉有象数学的天人诚道?焉有事物元亨利贞全程的继善成性?天人诚道被瓦解成诚者天道的“蔽于天而不知人”,纯粹的天道自然观。包括道家道法自然的有无相生,宋明理学以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佛门事物运程生驻异灭的实相空境。遗落了仁礼知识体系的天人诚道,等同遗落了道问学学问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焉有尊德性学问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失明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人诚道,还有循物理事则的象数学?还有事物元亨利贞全程的继善成性?“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人天物自然之化的道体论定夺:天人诚道的象数学,同时要配备天人诚信道的义理学。从仁礼知识体系的整全逻辑,完满结果的事物运程元亨利贞,象数学就是义理学。
蔽于一曲于天人诚信道,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的仁义行,信者人道的仁义礼智,是推动非行仁义性质的天人诚道,事物元亨利贞运程的继善成性。只言天人诚信道,遗落天人诚道,实质已遗落了诚之者人之道,天人诚信道被瓦解成超时空纯善性质,“合于天而不因乎物”的浮明体系,“文胜质则史”的文理简,情用繁,丧失了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丧失了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遗落了事物元亨利贞的富有盛德。天人诚信道义理学的蔽于一曲,闇乎大理,失明诚于尊德性学问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焉有道问学学问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失明诚于“致广大而尽精微”义理学的天人诚信道,焉有天人诚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象数学。超时空纯善性质的“合于天而不因乎物”,宋明理学道德人生的事物定理及心性内修,道家无为人生与世浮沉的自然修行,佛门幻化人生的禅静修行。心性的内修与修行,还有“精于物者而物物”,天人诚道的象数学,还有“精于道兼物物”,天人诚信道的义理学,失明诚于义理学,等同失诚明于象数学。人道理欲观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船山的人道理欲观明晰:于人欲见天理的须有安排,天人诚信道的人道义理,价值目标是完美实现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于天理达人欲的更无转折,天人诚道循物理事则的象数天理。因此,义理学就是象数学。
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整全逻辑的仁礼知识体系,道器层次一定理道的以人事天,相依为命的两体理一:象数学即义理学,义理学即象数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犹如,天籁之声

就是,不知,能,否,解我心头之疑虑


19030802(乾八卦d).jpg



1;先天之数,来自何方
2;后天之数,来自那里
3;五行之数,又是,如何形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0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专崇“诚”,发展民生的“诚者,实也”。天人诚道,发展民生的生活富裕;天人诚信道,发展民生共同富裕的生活美好。荀子提出的儒术诚行,“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正视秦王法治妄为的糟蹋诚道,汉初文景无为之治的形上无为,造成形下妄为,内外矛盾激化的诚道中断,汉武有为的独尊儒术,在君主专制条件下发展民生的儒术诚行,民本与专制并存的相互制衡,有道伐无道的人民正义,促成王朝正常陵替的礼有损益,成然经世致用的汉唐专制生长期,取得盛唐辉煌,迎来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唐宋变革。宋后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糟蹋诚道成唐宋变革负面的两逆向,一是社会逆向,失人民正义的有道伐无道,汉夷王朝两度陵替,揭开落实文化民族统治者执政的形上導历史,明亡以后无中华的数典忘祖史。二是心性的文化逆向,阳明后百姓日用皆道负面,自扫门前雪的实惠心性。满清文化逆转的继续恶化,君师一体,学治一统的秦王法治“复辟”,独裁妄为的诚道糟蹋;实惠心性的下滑,诚心丧失的民族劣根性。宋后抛弃了汉武独尊儒术的儒术诚行,一千多年社会文化逆向的历史教训:不诚无物伤民生。
论坛的学术讨论贵诚道,发展儒学民本,接轨现代民主的学术诚道,专崇学术真理而发展学术文化。对于个体而言,提高知识素质和学术水平。不论是否初学,学问高低,秉持应有的学术修养,走到一起来。诚心相待,利在千秋。与不诚者打交道,惹出麻烦而遭受不必要的精力损耗和心性纷扰,前车之鉴,何必?船山学是代表传统儒学的最高水平,古今通义的文化集成者。研究船山学的半辈人生,《象数学与义理学》,自认是文理深度的文贴之一,看不明白读原著,船山学的著述等身,尤其是《周易外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05: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西哲言事物的客观规律,中哲言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物由心生,立事设人。“无以知天,于事物知之矣”。事物意涵与西哲同。“理化天也,事物人也”,形上導的存在理势天,理道定所于形下器道的存在音容天,道器层次的主導与能动之间的矛盾互动成一定理道的事物范畴。正视人有私蔽隐患和积弊,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致事物运程出现正负利害的“善恶是非,义判于几”,究事物矛盾因果所以然之理的唯物辩证,“知事物者心也;心者,性之灵,天之则”。“物物为能过化”,天人诚道效应的天之则;“性性为能存神”,天人诚信道效应的性之灵。“理化天也,事物人也”,心性内外的人为与自然矛盾辩证的事物范畴,来自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天人之辨。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便出现人文自然观的知幽明道,与纯粹天道自然观有无相生的儒道殊途,嬗变为儒学内部的理论殊途:知幽明道的礼易常变,与变易以告人的定理守常。
二、西哲言事物的循序渐进,中哲言象数互生的事物运程“元”阶段与“亨”阶段。“天地万物已然条理”,“因已然而观自然”,象生数的“元”阶段,便有“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的人事定理势,“期必然以符自然”,数成象的“亨”阶段。收获利与贞的文明成果后,进入新一轮事物运程的“元”阶段,数生象与象生数,象数互生原理,如西哲的事物循序渐进的逻辑同。不同的是:中哲依然究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矛盾因果正负利害。儒学论事物运程的“元”与“亨”,与佛门论理事物运程的“生”与“驻”,意涵没有大的出入,殊义是儒学的人能弘道,中庸质文心性活力推进的功能价值观,利(物质文明)的“富有之谓大业”,贞(精神文明)的“日新之谓盛德”,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佛门道以弘人是善性文史,社会治乱循环必然要引发事物结局的“异”阶段和“灭”阶段,实相为空境,事物运程定在为生驻异灭的循环往复,论说人为因果轮回定论的纯粹天道自然观。有意思吧!究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矛盾因果正负利害,中哲特色的象数互生原理,与西哲逻辑的事物循序渐进,即有中西义理会通的一面,却因心性辩证存有客观实在,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之间的“善恶是非,义判于几”。遵循人能弘道的象数天理,中西的义理会通路,若是执持道以弘人的儒道佛互补的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超时空纯善,中西文化的碰撞路。宋后社会逆向和心性文化逆向,走到中西文化的碰撞路,千年文化坎坷灾难路的历史教训,记忆犹新。
三、儒门道德,依然要究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矛盾因果正负向的利害两途。“立人之道曰义”,仁义行的以性贞情,防避情淫欲滥的心性质野;“生人之用曰利”,民生日用的利用往来,非行仁义的性为情节,“情交尽性以至于命”的功贞情,理有屈伸顺乎天,防避于无欲理亦废的情罪文史。纯粹天道自然观的道德人生定理内修,以及同源同道的无为人生和幻化人生,心性文史的不同善性类型。“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义利之辨,客观存在着矛盾因果正负向的利害两途,也是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之间的“善恶是非,义判于几”。“利义之际,其为别也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利义之际的其为别也大,人能弘道的道德理性,与道以弘人的道德文史,都是主张以性贞情的道德原则。然而,仁义行的道德正人心,功能价值观非超时空纯善性质,与非行仁义的易道文明继善成性断缘,纯粹天道自然观的道德人生、无为人生和幻化人生。人能弘道的道德理性,与道以弘人的道德文史之间的道德殊途,甄别点是有无思辨哲学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 “天尊地卑,义奠于位”,思辨哲学的“审微以定命之谓神”,易简理得的天命之谓性,焉会是尊卑定理的天命之谓理?“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循理而应乎事物”,深究心性理则主观能动的健顺五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道定所。“其相因也微”的思辨哲学,焉会是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形上教条?“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私蔽大患的心性危微,哲理思辨要正视:“明有礼乐,幽有鬼神”的心性矛盾现象:“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焉会是人事当然执持于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不以私意自蔽而存天理,不以私欲自累而去人欲?“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思辨“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义殊乎时”,象数互生的礼易常变,实函斯活的大中涵化:体用中庸。“中者体也,庸者用也”。体用相函的“体以致用,用以备体”。焉会是“合乎天而不因乎物”的“执其常以为明”,中为心体庸定常?思辨哲学当要思究“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的四精微,礼义明分于仁心统同的理一分殊,大道至简的“文理繁,情用省”。焉会是变易以告人的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浮明肤浅的“文理简”,失去益质载道的“情用繁”?传统思辨哲学的道德理性,乃整体理性的理道定所条件下,个性能动的活力释放,“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不同于西哲的道德理性,思究个性活力所需要的整体理性。中西道德文化的特色不同,所发生的理性偏偏蔽也不同。若整体理性走向负面的文化专制主义,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尊卑定理滞弱个性的“不能芚愚之化”,与老子主张执古道纪道法自然的质朴心性人类同,传统儒学理性偏蔽的文化专制主义,其特征是超时空性质的纯善体系。与西哲理性偏蔽的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成反道德理性的两偏极。究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矛盾因果正负向的利害两途,重心是思辨哲学所必要思辨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0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能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思辨哲学,与西哲事物客观规律逻辑的义理会通,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的“理化,天也;事物,人也”,“无以知天,于事物知之尔”的“天之则,性之灵”,因此要辨析人文自然观和纯粹天道自然观的儒道殊途,以及在儒家内部,孔儒人文自然观的物物道,与宋明理学变易以告人的纯粹天道自然观之间的殊途,有荀子解蔽的“蔽于一曲而闇乎大理”,诸子数蔽中,解蔽与荀子同时代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出世的道法自然,何况不是解蔽于老子入世的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的(人)无为而(道)无不为。何况不是对症下药,解蔽于宋明理学的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解蔽于“蔽于一曲而闇乎大理”的“蔽于天而不知人”,以及解蔽于诸子学数蔽的“蔽于一曲而闇乎大理”,思辨哲学的活水源头,应对和解决矛盾因果正负向的利害两途:究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是非善恶,义判于几”。
二、与西哲事物循序渐进逻辑义理会通的象数天理,逻辑连接的天人诚道逻辑,存在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的“是非善恶,义判于几”:事物运程元亨利贞的人能弘道与事物运程生驻异灭的道以弘人之间的逻辑辨析,究其矛盾因果所以然之理,理悟张载为什么要疾呼“为往圣继绝学”的用心,人能弘道的“为万世开太平”,必要从理论要修正和提升孔儒的礼有损益论,如船山所说的会通古今通义。“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形上導天地神参的“一故神”,形下器道天地人参的“二故化”。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该要解决汉唐时代治乱循环引发生驻异灭的道以弘人问题了。“为往圣继绝学”的用心于“为万世开太平”,义理精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船山明晰为理道定所定位定性。定位定性逻辑的活水源头,《易传》循物理两大事则:定位于人事理则的易简理得,定性于心性理则的刚柔健顺,即船山的健顺五常。定所,明以致诚和明钦至实,圣神導的文化大环境,有精微四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四义精微,事关仁礼知识体系的整全逻辑,也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的学问道大全,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通经正经接着说的藏往知来学。以人事天的哲学理一观,当正视生民立心立命的心性文化现状,心性内外的人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即实践心性一物两体的矛盾基础理论,如何能導向成实践理性,理气与性命两体理一的矛盾辩证?这就是为天地立心的义理精粹:心性学能动部分的心统性情学,性情相需的功贞情与理欲辩证;也是为生民立命的义理精蕴,心性应用部分的天道酬勤性命学,体用相函的“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心性学基础理论部分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其功能价值观,心性学时空部分的始终相成,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哲学理一观的理论核心,心性学整全逻辑的四大部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义理精粹,也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抽象: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人能弘道的文化正义。应对和解决社会治乱循环的生驻异灭运程,通畅事物运程元亨利贞的象数天理,离不开形上圣神導,会通古今通义的明以致诚,矛盾辩证理论的非诚之离明,明以离诚的明诚理一;经世治用的明钦至实,人能弘道的有为自然,非道以弘人,形上導的妄为自然,形上无为,造成形下妄为的环境造人。探究形上有为,避离妄为与无为,顺应人情物理数者,元亨利贞事物运程的四义精微,能没有思辨哲学?历史逻辑演变的理性次序,荀子解蔽说的源头活水。
三、儒门道德的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天人诚道,仁礼的知识体系一脉相承是“利义之际,其为别亦大”,以性贞情的仁义行;却也因仁义行于非行仁义的富有日新,发展物质经济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问题,出现儒学殊途: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与定理内修的超时空道纯善体系的对立。弄清理论对立的矛盾因果所以然之理,“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相因的精微之几是心性学。心性学基础理论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却出现违反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的心性负面两极向;中庸理则的体用质文,“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也出现违反中庸理则的体用质文,中为心体庸守常的流俗文史,与礼崩乐坏的流俗质野。进入到心性学能动部分,中庸质文是心统性情的功贞情,“情交尽性以至于命”的“我情自性,不能自薄”,以及“人欲行于天理之中”的理欲辩证;违反中庸理则,情淫欲滥的流俗质野,“无欲理亦废”成流俗的情罪文史。进入心性学应用部分,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弘扬个性活力的“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违反中庸理则,断送易道文明的流俗质野,“专于己而不通于人,则困于小而忤于物”,杨朱私己与墨学的利益抱团,与易道文明断缘的超时空纯善文史:中为心体庸守常,“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则执其常而不达于变”,“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进入心性学时空部分的始终相成,中庸质文是继善成性的象数天理,哲学抽象的无极而太极。违反中庸都是失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负面两极向的道以弘人,治世道德通行,和乱世道佛通行的流俗文史,乱世心性人欲横流的流俗质野,以及失去人民正义,实惠心性的自扫门前雪。遵循或违反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心性形态的三种类型,一种米养百类人的林林总总,思究其矛盾因果所以然之理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执正开新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心性学,人能弘道的“文理繁,情用省”,理所当然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避离道以弘人的浮明肤浅,失益质载道功能的“文理省”,成文史质野,自扫门前雪实惠人生心性错综复杂的“情用繁”,理在气中成驳杂乱相的心性形态。神理于“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明以致诚与易钦至实的圣神導,能没有思辨哲学?能没有哲学理一观理论核心的心性学?
四、四义精微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显然思辨哲学,为什么没有彰显?明以致诚的神理導理气一也,明钦至实的神参導性命一也,導向实践理性的哲学理一观,为什么不能昭明?民所共由理道,導向人文自然观天地人参的神参天地哲学观,为什么不能在人类共性文化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反而让中西文化碰撞路走到今天,依然不知发生文化碰撞的因果所以然?为什么西方哲人会认为中国传统没有哲学观,没有思辨哲学,只有道德理性,而不知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性,有人文自然观与哲学理一观的高低两阶段。是西方哲人误解中国文化,还是中国学者“数典忘祖”而误導了西方哲人?为什么中国学者蒋庆先生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将哲学还给西方。为什么中国学术界会出现中国哲学合法性的文化讨论?伴随着宋后历史逻辑的文化事件在现代社会的重演,走到流俗质野,与超时空纯善文史性质的佛道儒思潮流行,以及生活儒学的实惠人生自扫门前雪,社会心性疾病病入沉疴。对这一切问个为什么,该要思辨深度:人能弘道与道以弘人,体证在心性学基础的质文心性问题上,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与体用质文,还是违反中庸理则的质野文史两极向?是礼义明分的仁义统同,益质载道的“文理繁,情用省”,还是浮明肤浅,失去益质载道的“文理省,情用繁”?道德理性,是究矛盾因果所以然之理,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完满元亨利贞事物运程的天人诚信道,仁礼知识体系的唯物辩证,还是定理内修,超时空纯善性质的唯心教条?是体现哲学抽象的无极而太极,易道文明继善成性的格物无涯,致知无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还是先天定理,成“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物”的“性即理”和“心即理”,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不以私意自蔽的浑然天理,存心于极乎道体之大的尊德性;不以私欲自累的人事当然,致知于尽乎道体之细的道问学?是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辨证,通经正经接着讲的藏往知来学,还是“圣人体具三者之德”,“圆神,谓变化无方;方知,谓事有定理;易以贡,谓变易以告人”。 “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的“而无一尘之累”?正视社会心性疾病病入沉疴的文化现状,失去益质载道功能的文理導愈行愈远,该要深度反省,作哲学思辨的正本清源,守正开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6: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长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马克思,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文明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熟之能详;传统人文自然观的天人诚道,循物理事则的物物道:精于物物而物物,逻辑连接生产力范畴;精于道者兼物物,逻辑连接生产关系范畴。物物道的“而物物”和“兼物物”,不是显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若能熟之能详于荀子和《易传》的人文自然观,天人诚道的循物理事则的物物道理论,体证为中西义理会通的马哲中国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熟之能详。传统哲学理一观的形上圣神導,明钦至实的明以致诚,“非诚以离明,明以离诚矣”,明诚合一的矛盾辩证。若能熟之能详于船山明诚与明钦的形上導理论,体证为中西义理会通的马哲中国化。
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自由时代发生经济危机的内外罪恶路,预测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出现SHZY的理想蓝图。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资本主义一国经济发展的质变路,若视为马克思预测的社会实践路,以根治经济危机为重心,建设福利社会。国家干预经济代替自由经济,哲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共通发展,取得经济飞跃发展的社会效应。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传统文化证验为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证验在商品经济时代,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准则的文明同道,“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须有安排;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的福利社会建设”。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质变,体证为中西义理会通的马哲中国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哲中国化,言述可以滔滔不绝,却有“浮明、与“实明”之分。“报以其实而‘实明’生,报之以浮而‘浮明’生”。“实明”,船山继往开来的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实明”与“浮明”的逻辑甄分。实践证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文明。马哲言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规律,船山言知幽明的无极而太极,无有不极言太极,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定理道,“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的“致知在格物”;无有一极言无极,文化文明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马哲中国化的无极而太极。
四、治理经济危机的根本目的:一是人的能力解放,二是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习主席所说: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的新矛盾。船山的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中奏以天的哲学意蕴,形上圣神導的存在理势天,理道定所于形下器道的存在音容天。“容有迹而音无方”的心性唯物,“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的心性辩证,一是应对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如何释放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终奏物。二是应对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人、天、物道体的“均一之化备矣”。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的继善成性。 “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明以致诚与明钦至实的圣神導,防止文理思维的误道与错谬,造成形下器道心性实践的坎坷和灾难,造成不必要的哲学圆圈三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防止否定阶段不必要的恶性循环往复,延误守正开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成阶段。人的能力解放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证验在治理经济危机的问题上,却贯通在人类文明史的全程中。《易传》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荀子的精于物者物物道,有着人的能力解放意蕴,逻辑连接是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易传》形上導的“易与天地准”,弥纶天地道的人参天地。荀子礼之隆的“文理繁,情用省”,大道至简的“精于道者兼物物”。儒学人文自然观的“顺天而制天”,社会平衡发展的活水源头,方有船山道体论的源头活水。所揭晓的是:顺应人性物理数者的象数天理,“因已然而观自然”,“天地万物已然条理”的象生数;数定人事之理势,“期必然以符自然”的数成象和数生象,循物理事则的“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易道文明的象数天理,连接是人的能力解放和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文化理论。从自然经济时代走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人类文明史,都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文明,历史逻辑的理性次序,无极而太极的继善成性。人类共性文化的文明史,走到今天,必要彰显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开新:马哲中国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4: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数学与义理学的整合,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自然经济时代文明同道的源头活水,沿流到商品经济时代的古今义理会通:遵循商品经济规律与遵循人道诚信义理一致性原则的文明同道。象数学与义理学,传统哲学的源头活水,也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马哲中国化的源头活水。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哲学理一观的学问道,尊德性的“致广大而尽精微”,道问学的“极高明而導中庸”。圣神導效应:明以致诚的神理導理气一也,明钦至实的神参導性命一也,哲学理一观導向的实践理性。哲学理一观的学问道,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马哲中国化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藏往开来,存在决定思维,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实际,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天人诚道,象数互生的事物循序渐进,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推动元亨利贞事物运程的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象数天理,会通古今的义理精粹。人文化成天下的集中体证:心性学的基础理论,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质,接通天人诚道,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理有屈伸顺乎天”,马哲中国化的心性唯物,“容有迹而音无方”,决定着意识能动的物质第一性原则。文以益质,修饰着质的中庸质文,接通天人诚信道,礼义明分的仁心统同,推动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文以益质,即是成之者性,日新盛德文化文明的质以成文,“因己然而观自然”;也是元亨利贞天人继善成性的文以益质,“期必然以符自然”。质文相资相成的矛盾辩证。文以饰质的人文化成天下,“势有轻重应乎人”的中庸质文。进入心性学能动部分是心统性情,性情相需的功贞情,理欲辩证;进入心性学应用部分,实践理性的天道酬勤,体用相函的“体以致用,用以备体”;进入心性学时空部分,始终相成的大中涵化,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文修饰质,基本条件是“理有屈伸顺乎天”,成然“势有轻重应乎人”的中庸质文,决定着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天人诚信道的中庸质文,“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决定着物质文明走势的意识能动,马哲中国化的心性辩证。存在决定的意识,存在音容天的中庸质文,哲学观核心理论的心性学。同道于心性唯物的文明同步,同道于心性辩证的文明同道,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质文”。从人事刚柔方面,仁礼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以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会通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从心性质文方面,仁礼知识体系蕴涵心性学的四大部分。“刚柔质文”的“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即仁礼知识体系整全逻辑的人事与心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意涵,“刚柔质文”的存在音容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传统文化源头活水,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马哲中国化的源头活水。
马哲中国化的理论探究,根系于形上導的学问道,形下器道的仁识体系,有“浮明”与“实明”的理论甄别。来自理论对实际意涵的理解,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理解。实践验证有理势两方面:“势有轻重应乎人”的中庸质文,“理有屈伸顺乎天”的继善成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9 09: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数学与义理学,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关联哲学理一观的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传统哲学理一观,能否会通马哲理论,实现马哲中国化的哲学观?
一、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心性唯物;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的文明同道,“音能节容,容不能节音”,“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的心性辩证。心性的唯物辩证,不是马哲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形上圣神導的存在理势天,形下器道的存在音容天,不是马哲中国化的哲学基本问题:存在与思维,存在与意识的哲学理论?
二、荀子的解蔽,解蔽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历史逻辑的理性次序,张载一物两体的矛盾基础理论,形上圣神導的“一故神”,“性性为能存神”,神導效应是人文自然观的“二故化”,“物物为能过化”。张载圣神導的“一故神,二故化”,船山清晰为以人事天的哲学理一,形下器道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導向质变为实践理性的性命与理气两体理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辩证。矛盾有同一相成,差异引发分离相反的正负走势。正视理势矛盾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清晰矛盾因果所以然的矛盾属性:“刚柔质文,皆道之用也。相资以相成,而相胜以相节。则极重而必改,相制而抑以相生,消息之用存乎其间”。人事心性的仁礼本体,刚柔质文的矛盾理论,心性内外的存在音容天,人为与自然的事物矛盾,“致广大而尽精微”,显然在心性学四大部分,以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连接天人诚道和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矛盾辩证,归纳到仁礼本体的知识体系中。两体理一的矛盾辩证,不是马哲中国化的对立统一规律?
三、从《易传》的大中理论:“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的“柔得尊位,大中而应之,曰大有”。到历史逻辑的新阶段,张载的《中正篇》:“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船山的大中理论:“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以实言之:中者体也,庸者用者”,体用相函的实函斯活:“实,充也,函,量也,充其量斯活矣,故曰;‘实函斯活’。君子有取于此,以似仁焉,函之中,仁也,仁则活之理赅而存焉,仁则活之体赅而存焉,仁则活之用赅而存焉,然而必于实矣。函之所至,无不至焉,与函相得,无不浹焉,函之所透,不容已而透矣,然后活矣。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蕴之乃以絪縕之。流之乃以条理之,浑之乃以发挥之”。所言的活之理,活之体与用,“报以其实而‘实明’生”。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连接成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活的意蕴,事物运程的元亨阶段和进入利贞的收获阶段,“因已然而观自然”的象生数,“期必然而符自然”的数成象。“函之所至,无不至焉,与函相得,无不浹焉”。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进入新一轮的生生不息,数生象和象生数,象数互生的事物循序渐进,性善必然,复完自然,“函之所透,不容已而透矣”,知时之变而更要掌控变之利贞。“是知时者,日新而不失其素者也”,“易极变而礼惟贞常”。“故先时者乘时者也,后时者因时者也,然后其及时都安时者也。斯则时之贞也”。元亨利贞的诚道事物,物质文明成果是利的终奏物,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精神文明成贞的始奏人,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终始的循环往复:始奏活力人的中庸质文,事物运程生生不息的心性动力源;心性学能动部分的性情相需,心性学应用部分的体用相函,心性学时空部分的始终相成。故此:“贞者天之幹,时者天之恒”。“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见证为实函斯活的体用中庸,知时之变而知变之利贞的理势言天,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运行。“蕴之乃以絪縕之。流之乃以条理之”,礼本体的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浑之乃以发挥之”,“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实函斯活的大中涵化,显然质量互变规律的哲理逻辑。传统哲学大中涵化的源头活水,是否成为马哲中国化的质变互变规律的源头活水?
四、船山道体论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如何理解均一之化?逻辑源头是荀子的物欲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理解均一之化的先决条件,“精于道者兼物物”,即天人诚信道的道心大环境,造就“精于物者而物物”的活力人心。船山传承:“乘气而不逐万物之变”。“乘乎气”是“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荀子的“物必不屈于欲”逻辑;“不逐万物之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荀子的“使欲必不穷于物”逻辑。从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进入到体用质文,历史逻辑传承开新的均一之化意涵,提高到道体论高度,“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面对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的治乱循环,佛门定论事物运程为生驻异灭的实相空境。如何坚守儒家人能弘道的元亨利贞诚道,知时之变而知变之利贞的“贞者天之幹,时者天之恒”,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神明“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明晰神理效应功能的明以致诚,神参效应功能的明钦至实。仁智同体圣神導的实至名归,承续孔儒肯定阶段的人文自然观,开新出脉理传承的哲学理一观,扬弃而批判宋明理学的蔽于一曲而闇乎大理,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的否定阶段,进入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唯物辩证。二千年儒学史显然哲学圆圈进程的三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阶段的宋明理学,兴盛在北宋时代,靠接法家独裁的忠君报国,开始儒道佛互补的治乱循环史,酿成百姓日用皆道负面:实惠心性的自扫门前雪。满清文化逆转的继续恶化,百年现代文化研究乱相路,中西文化的碰撞路。延续到今天,传统儒学的第一个哲学圆圈,走到现代儒学的第二个哲学圆圈。阳明后百姓日用皆道正向,明清之际实学和启蒙文化思潮的船山学,真正的孔儒脉理传承,传统儒学哲学圆圈否定之否定的完成阶段。船山明确论证,“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防避发生不必要的哲学圆圈过程,防避不必要的否定阶段的恶性循环,决定作用是圣神導名实相副的神理和神参,避离可以避离的哲学圆圈,否定阶段的恶性循环,缩短其循环周期及时空的灾难程度。应对和解决的理性方向,“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船山文理构想的“乘气而不逐万物之变,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价值取向明确,是否马哲中国化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源头活水?
五、传统哲学的价值观,源生于民所共由理道,从人文自然观的天地人参,走到哲学理一观的天地神参,定理道为“容光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继善成性的源头活水,从自然经济时代走到商品经济时代,成为马哲中国化的源头活水。为什么源头活水被堵塞,至今未能昭明天下?关涉到古今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理论,很值得深度反省的文化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8: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象数天理,即要研究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文化大环境,传统文化分为两阶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儒人文自然观时代的生民立心立命,到哲学理一观时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理道定所,用现代话语诠释,造就存在意识(心性文化)的文化大环境。“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心性危微有“善恶是非,义判于几”,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用荀子见解,存在礼之隆与礼之杀的正负向:“文理繁,情用省”,与“文理省,情用繁”。
一、研究文化大环境由来的文化承前启后,十分重要。唐朝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盛唐坠落的一去不复返,汉唐专制生长期结束,走入宋后专制衰落期。宋高祖赵匡胤立国后,防范陈桥兵变事件重现,杯酒释兵权,领兵打仗的将被领闲养,军力日益孱弱,屡受外来侵犯。忌讳朝臣不忠诚,国民造反,为稳固专制政权的一家之私,提倡忠君报国。汉唐有道伐无道的正义战争,视为乱臣贼子所为;汉唐正常陵替的礼有损益,质变为靠接法家专制到法家“复辟”,汉夷王朝的两度陵替。忌讳朝臣不忠诚,开始两套班子的施政运作,监督与政务的对立不协调,政务者失主观能动而逐渐淡薄社会责任感,汉唐独尊儒术的阳儒阴法,质变为 “外则儒术,内则道佛”的士大夫普遍心态。二套班子施政,冗官现象日益严重。忌讳国民造反,将灾民招募入伍,冗兵现象也日渐严重。冗官冗兵现象严重,加剧财政压力和危机,因而也加重了税收而影响民生,为什么北宋时代不断出现变法的政治运动,朝臣分为变革和保守两派争持而势力轮流?改变汉唐独善儒术的礼有损益,进入靠接法家独裁的“外则儒术,内则道佛”,宋代统治者作茧自缚,自作孽不可活,衰落必然。适应忠君报国专制大环境的宋明理学,为什么走入存天理去人欲的情罪文史路?源自加重税收而影响民生的社会现状,存在决定思维。在“天道远,人道迩”,经济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孔儒时代,孟子提出是“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荀子提出礼义调理的“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物物道与物欲观。为什么在盛唐过后,展现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唐宋变革时代,为什么出现存天理去人欲?浮明肤浅的情罪文史路竟然通行无阻?延续到今天,难道不值得反省,正如改革开放后民生物欲增长的时代,再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可以吗?会出现什么结局?这么简单的文化问题还不自悟?是超时空纯善的情罪文史,还是继善成性的功贞情,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庸文。宋明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逻辑连接是纯粹天道自然观,变易以告人,执持天理浑然的人事当然,天地之性限定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事物定理与道德内修。道德内修,致良知的存天理,致良能的去人欲,存理去欲的知行合一。阳明过后发生百姓日用皆道负面:实惠心性的自扫门前雪。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可以延用到商品经济时代?不发生中西文化碰撞路,障碍中华复兴才怪呢?孔儒尊德性学问道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什么竟然是不以私意自蔽于天理浑然,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的尊德性?孔儒道问学学问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为什么竟然是不以私欲自累的人事当然,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的道问学?宋明理学的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孔孟程朱一脉相承的铁板一块?能适应商品经济时代?能实现中西义理会通的马哲中国化?难道不值得深度反省和哲理沉思,思究其深层的所以然之理。君相造命三程序:受天命于原有文化大环境→造命于国运民生的文化环境→文化的承前启后,俟命的文化大环境。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造命于生民立心立命的心性文化,“造命”于政治制度的环境造人,“造命”于存在决定思维的理性文化,也造命于官员立心立命的“士大夫”文化。所以,宋明理学如此浮明而经不起推敲的情罪文史得以通行,乃宋明衰落期的国情文化所决定。为什么又可以延沿到今天,仍被吹捧为主流文化?该要研究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价值取向的方向感在那里?该要思考是: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象数天理,循物理事则的仁礼知识体系,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
二、哲学圆圈三阶段,否定阶段的恶性循环结束,走入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圆圈完成阶段,通过变革(或改革)三阶段完成。经济变革,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宋后的经济变革,唐宋变革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因宋后统治者一家之私的政道退化,宋明理学的文理退化,导致唐宋变革的负面逆向。财政与民生的双重困境,王安石变法等大大小小变革不断,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在汉夷王朝再度陵替的明清之际,理性实学和心性启蒙的文化思潮,从政治变革到文化变革。满清的文化逆转终结了文化思潮,荒芜了文化理论,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文理而进一步法家化。第一次变革的三阶段消逝。帝国列强的侵略,惊醒了沉睡于无为无欲的中国人,开始经济变革是洋务运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便有康梁的维新变革和后来共和制度的建立,政治变革。制度建立,并不等同政权巩固,军阀割据的国内战争不断,政权运作和制度巩固,需要更深一层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科学,方向是对的,可惜没有探究民主、自由与科学的传统文化源头活水,完成古今义理会通的文化接轨。批判的传统专制主义和民族劣根性,来自满清文化逆转和宋明理学的理道大环境。打倒孔家店的批判错位,意味着五四运动的文化变革是失败的,后遗症直引发挺儒与反儒的世纪论战,引出中西文化第一次碰撞路:全盘西化与国粹论的争论。接续是第二次的中西文化碰撞路: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走入现代新儒学的传承错位。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进入到现代儒学的否定阶段。否定阶段恶性循环的百年文化研究乱相路,也是文化承前启后的文化研究乱相路。
三、共和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止步于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社会,文化接轨并非是唐宋变革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古今文化义理会通的文化接轨。千年的唐宋变革负面的文化病源→近四百年前的满清文化逆转→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到现代新儒学的传承错位→百年的文化研究乱相路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路。文化承前启后的矛盾因果链路,一直未能真正从事文化整理的正本清源,影响着年轻的共和国,不知不觉让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在现代社会重演,高峰期在文革。经济陷入崩溃边缘。催促中国的理性悟觉,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社会从经济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羁绊,开始走入商品经济时代。完全真正走入,还需要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政法变革的法治治人,文理礼治治心。共和国前三十年情罪文史的钟摆惯性,走入到后三十年的情淫质野,官场贪腐引发流俗质野。中国进入到深化改革时代,开始治理官场贪腐的政治变革。船山的“天治者,神以依”,在流俗质野时代,法主礼辅,严明法治刑律的法治天下。国家掌控经济的顶层设计,理论理性導向是中庸质文的实践理性人。政道的法治治人,民免而无耻;文理礼治治心,有耻有格。文理益质载道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社会各阶层人群,都是生存于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中。“明有礼乐,幽有鬼神”,人有私蔽的心性危微。言教育,文化大环境“造命”的教育问题;言医疗福利和医患矛盾,有文化大环境的医疗问题;言电信诈骗,金融大鳄,保健传销,食品安全,制毒贩毒等,一切鬼谋诈骗,有導引其犯罪作案的心性环境。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物,心性内外的理在气中,归属到根本问题:理在气中的环境造人。为生民立命,必须要为天地立心,具有人民真诚心和正义心的中庸质文;为官员立命,同样要为天地立心,官员的社会责任感,文化学者的文化正义感。能否存有人民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正义感,有化学反应的“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文理礼治的治心根本效应:有耻有格,理性自觉的行为规范。文理繁于礼义明分,情用省于仁心统同。明以致诚的文理益质载道。非诚之离,明以离诚。情罪文史超时空纯善的浮明肤浅,文理省而失去益质载道的民免而无耻,心性形态错综复杂的情用繁。文化大环境理道定所有正负向,正向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负向是文胜质的心性文史,儒(宋明理学)道佛超时空纯善;以及质则文的心性质野。杨朱私己,墨学利益抱团。
四、理道定所的文化大环境,“致广大而精微”的尊德性,关乎到为天地立心,见诸于社会各阶层人群文化心性的每一个角落。“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关乎为生民立命,见诸于规范行为的安身立命。生民立心立命的文化大环境,造就正向的中庸质文,负向的质野文史两极向。哲学理论核心是心性学,必须注重对文化大环境的研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5 04: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数天理,“理有屈伸以顺乎天”,人文化成天下的民所共由理道。屈伸物欲顺乎天,屈物欲,荀子的“欲必不穷于物”,船山的“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伸物欲,荀子的“物必不屈于欲”,船山的“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屈伸物欲顺乎天,从荀子物欲观到船山人道理欲观的历史逻辑循序,“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出现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一个理性逻辑: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礼义调理,人事分工和利益分配的礼义明分,屈伸物欲的心性活力为动力源。非存理去欲抑情,滞弱心性活力而止步于物质经济的“守常而不知变”。象数天理,与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天人诚道的三个方面。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出现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二个理性逻辑:人能弘道的人文自然观,非道以弘人的纯粹天道自然观。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非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的物化道,非变易以告人,人事当然执持天理浑然的理一分殊,制限气质之性的天地之性。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象数互生的循环往复,非生驻异灭的事物运程循环往复的实相空境。荀子物物道的历史逻辑循序,有船山的道体论。促成事物运程的元亨利贞,象数互生的良性循环往复,避离生驻异灭的恶性循环,做好两件事:一是释放始奏人心性活力顺乎物则,习主席揭晓的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二是人天物道体的均一自然之化,“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防止事物运程的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不必要的哲学圆圈三阶段,以及否定阶段出现不必要的恶性循环,习主席揭晓的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道体论所显然要解决的发展新矛盾,决定着事物运程能否元亨利贞,决定着象数互生的良性循环。人文自然观提升为哲学理一观導向的人文自然观,做好两件事:一是人文化成天下的第三个理性逻辑: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所要应对和解决的是:诚之者人之道的循物理事则,与信者人道结合的天人诚信道,人道仁义礼智信推动天道元亨利贞的事物运程,事物循序渐进的象数互生,形下器道仁礼知识体系的整全逻辑。人文化成天下的仁礼知识体系,推动事物运程有动力源,文化核心是心性学。心性学能动的性情相需,心性学应用的体用相函,“中者体也,庸者用也”的体用中庸,非心为中体庸守常的体用中庸。二是形上導的学问道,深究仁礼知识体系的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便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藏往开来的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非不以私意自蔽的天理浑然,“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的尊德性,非不以私欲自累的人事当然,“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的道问学。儒家内部出现两种不同性质的理论体系:哲学理一观的唯物辩证,与社会人生观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
一、从横向角度,理解哲学理一观導引人文自然观的理论体系,即研究一定理道的理论理性,導引实践理性的道器理论。哲学理一观探究以人事天的理一而已,理一分殊,非天地之性的理一,限制各正性命的气质之性分殊。而是仁心统同,“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理一;礼义明分,“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的性命分殊。神理導理气一也,神参導性命一也,人文自然观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形下器道的矛盾基础理论,经哲学理一观導向成然,人文自然观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辩证。哲学理一观的矛盾辩证,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心性唯物;事物运程元亨利贞的人能弘道,非事物运程生驻异灭的道以弘人。“是非善恶,义判于几”,“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心性辩证。哲学理一观认知是心性的唯物辩证;社会人生观认知是心性定理守常的唯心教条。哲学理一观认知是象数天理的事物循序渐进,中庸体用的实函斯活,质量互变规律;社会人生观认知是“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以为明,而不能芚愚之化也”,超时空的道德纯善。哲学理一观认知是哲学抽象,无有不极言无极,一定理道的太极;无有一极言无极,格物无涯,致知无涯,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非太极即无极,无极即太极,先天定理的后天守常。哲学理一观導引一定理道的天人理论,有形下器道的仁礼知识体系,有形上道学问道和道问学。从横向角度,必须要深刻认识仁礼的知识体系,思辨道的逻辑事实基础,方有通经而正经、明经的学问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04: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从纵向角度,哲学理一观思究是,从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理论发展到仁礼知识体系所需要的形上導,哲学理一观的学问道与思辨道的学思辩证,继往开来的通经正经接着讲。即人文自然观的天地人参,通往哲学理一观的天地神参,導引人文自然观的天地人参,历史逻辑的理性循序。象数互生的易道文明,“大中即寓其间”的实函斯活,证验为格物无涯,致知无涯,知幽明的无极而太极。文化的功能价值观,人能弘道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易道文明的一定理道,理势言天,導向成然:易道文明基础的存在音容天。“容有迹而音无方”的心性唯物,神理顺乎物则于终奏物;“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的心性辩证,神明民心向背而益质载道于始奏人的活力释放。理势言天,導引存在音容天的“中奏以天”,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文化大环境。关乎生民立心立命的“人物之元”,如何应对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也关乎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文化大环境,理在气中的“鬼神之绍”。“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探究“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心性危微。传统儒学的文理思维,探究的道体论,演绎成传统儒学哲学圆圈三阶段。船山提出道体论的三个模式,揭晓历史逻辑的理性次序。
第一个道体论模式:“通于人而未合于天,即成于事而亏于道”。指的是孔儒人文自然观的仁礼忠恕知识体系。从孔孟克己复礼为仁的仁礼忠恕,走到荀子的反本成末,以礼义质正仁义,质实仁义的行为规范的实践检验,仁内礼外心性对流的仁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礼义忠恕,仁礼忠恕的孔儒阶段。历史逻辑的事实证验:道德定律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成因是“通于人而未合于天,即成于事而亏于道”的道体论。人文自然观的仁礼忠恕体系,传统儒学的肯定阶段,该要理论提升,通往更高层次的道体论阶段:理道定所于仁礼忠恕的文化大环境。
第二个道体论模式:“合于天而不因乎物,则执其常而不达于变”。“不因乎物,则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不因物的定理守常,丧失易道文明象数天理的富有大业,不因物的“不协于芚愚之化”,等同老子执古道纪的质朴心性人,丧失了心性活力,超时空纯善的道德人。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只知仁义行的“立人之道曰义”,以性贞情,以理正欲;不知非行仁义的“生人之道曰利”,功贞情与理欲辩证。孔孟程朱是否一脉相承的儒学铁板一块?该要弄清楚了。失去人能弘道较正于利义之别的心性唯物辩证,陷入唯心教条的定理内修,是孔儒脉理的传承,还是异化?失去人能弘道较正“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是非善恶,义判于几“。不以私意自蔽于浑然天理论是非,不是以易道文明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论是非;不以私欲自累的人事当然论善恶,不是以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论善恶,不以文化大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所以然之理去论善恶,何以知道仁礼忠恕道德定律的“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文化的因果事实: 孔儒道德定律的治世通行,乱世遗落,质变为“治世道德通行,乱世道佛通行”,适应宋明专制衰落期的治乱循环定律,超时空文史善性的儒道佛互补。心性下滑,百姓日用皆道负面,实惠心性的自扫门前雪。理据于宋明衰落期的事实逻辑演变循序,孔孟程朱是否一脉相承的儒学铁板一块?该要弄清楚了。按照马哲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理论指导,探究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原真理路。孔儒人文自然观的仁礼忠恕,传统儒学的肯定阶段。宋明理学背离孔儒人能弘道的文化方向,异化孔儒的唯心教条,传统儒学的否定阶段。传统儒学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真正的孔儒脉理传承,“为往圣继绝学”的张载学,在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中,成长而走向成熟的船山学。深刻探究船山道体论的哲学意蕴,足可证论真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0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是船山的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则均一之化备矣”。中奏以天的理道定所,应对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释放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的终奏物,应对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有历史逻辑的理性顺序。荀子的物欲观与物物道,逻辑升华到船山的人道理欲观和道体论;《易传》道器层次的“易与天地准”,循物理事则的天地人参,逻辑提升到天地神参的明以致诚与明钦至实,有循物理事则的精微二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立纲陈常,义辨于事”,以及理道定所的利害之际,其相因的精微有二:“是非善恶,义判于几;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关涉人道理欲观的理道定所,“乘乎气而不逐万物之变”。乘乎气而伸物欲,“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不逐万物之变”而屈物欲,“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屈物欲的“立人之道曰义”,功能价值取向,伸物欲的“生人之用曰利”,“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仁礼知识体系的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也是形上導尊德性和道问学,学问道与思辨道的通经正经接着讲。“存亡进退,义殊乎时”,关涉到应对和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人天物道体的理道定所,“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探究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前接荀子顺天而制天的儒学自然观,精于物者(天人诚道)和精于道者(天人诚信道)的物物道;《易传》的“易与天地准”的形上導,神理探赜索隐,极深研几的通志成务,神参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導向循物理事则的天地人参(诚之者人之道),理论创新揭晓:社会治乱循环不己,引发生驻异灭事物运程的循环往复。哲学理一观的理绪清晰,“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事物运程元亨利贞的象数天理。防避不必要的认识曲折和反复,不必要的事物运程的生驻异灭。从形上思维不必要的认识曲折,形下实践活动的道途坎坷,引发民生困境与灾难,心性危微之几的恶性连锁,出现不必要的哲学圆圈三阶段,出现否定阶段不必要的恶性循环,延误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圆圈完成阶段。如何应对解决认识曲折和实践坎坷?探究象数天理的事物循序渐进,“因已然而观自然”的象生数,“期必然以符自然”的数成象和数生象,象数互生的易道文明,顺应人情物理数者,人天物道体的均一自然之化,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船山提出一定理道的中奏天,理道定所于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关乎始奏人的心性活力释放,应对发展不充分的新矛盾;理道定所于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应对发展不平衡的新矛盾。理道定所的文化理论,深刻揭晓人文自然观走向哲学理一观的理势自然,传统儒学哲学圆圈三阶段的历史逻辑原真理路;也是理势必然,显然两阶段的脉理传承:仁礼忠恕的“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生民立心立命的人文自然观,传承开新出仁恕天下的哲学理一观,从直觉思维到唯物辩证思维的历史逻辑全程。从纵向角度,必要研究理势自然而必然,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历史逻辑全程,明晰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实践理性逻辑次序的理道定所,承前启后的文化大环境造就的心性文化演变过程与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03: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传统儒学全程有二个明显特征:一是人文化成天下,化成是什么性质的心性人?心性人有正负两极,体证在心性学的基础部分,正向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和体用质文。负向两极:质胜文的杨朱私己和墨学的利益抱团,小人禽兽引发的流俗质野;文胜质的儒道佛超时空纯善。儒家内部:是中庸质文与超时空纯善,失中庸的文胜质之间的对立分歧。在心性学能动部分,性情相需的功贞情、理欲辩证,与存理去欲、情罪文史之间的对立分歧。在心性学应用部分,体用相函的“中者为体,庸者为用”,各正性命天道酬勤的唯物辩证,与中为心体庸守常,“合乎天而不因乎物”的唯心教条之间的对立分歧。在心性学时空部分的始终相成,实函斯活的“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知幽明的无极而太极,与先天定理为无极,后天守常的理道为太极,无极即太极,太极即太极,丧失循物理事则的诚之者人之道,异化为未能真实无妄的诚之者人之道,以人事当然,执持于诚者天道真实无妄的浑然天理,变易以告人,安排百姓日用的天地之性。人文自然观与纯粹天道自然观之间的对立分歧。儒学的人文化成天下,是化成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仁礼忠恕)和体用质文,“刚柔文质,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还是化成文胜质的超时空纯善,“执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失去易道文明的天人继善,失去成之者性的文化文明。“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应乎人,非文胜质超时空纯善的心性人,而是中庸理则的质文心性人。
二是从人文自然观走到哲学理一观的人文特征:宜人生存理道定所的人能弘道,理在气中,与之对立分歧:理道定理的道以弘人,理在气先。理在气中的实践心性,“天命之性其原”,人事定位的易简理得;人事正位与错位,“天命之性其显”,存“天尊地卑,义判于几”。理在气中的气质之性,“气以理生化乎质”的命日降而性日生日成,有人心统性的“气质之性其都”, 有道心统性的“气质之性其藏”,关乎能否人尽其才的生民立心立命。受理道大环境所造就,决定理在气中的心性本质。“有定性,无定位”,等同无定性于健顺五常的心性理则;“有定位,无定所”,等同无定位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人事理则。缺失循物理两大事则的文化大环境,生民何以立心立命?“立纲陈常,义辨于事”,何以有“循物而应乎事物”的定位定性?“定所也者,先立一道以便性而不迁也”,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治世的道德通行,可以流入孔儒仁礼忠恕的中庸质文,可以流入文史善性的宋明理学。乱世道德遗落,证验孔儒仁礼忠恕矛盾因果路的“通于人而未合于天,即成于事而亏于道”,也可以是道佛通行的善性文史,道家与世浮沉的无为人生,佛门实相空境的幻化人生,抗衡于乱世的流俗质野。宋明理学的理在气先,漠视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心性的逻辑事实,力求以超时空的道德纯善,抵消理在气中存有正负向的事实逻辑,定理内修的唯心教条。道德提倡于“立人之道曰义”,蔽于一曲是漠视“生人之用曰利”的“出利入害,人用不生”;纯善而较执“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闇乎大理而不会探究“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儒学人能弘道的有为自然,对立于法家的妄为自然。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前后,出现有为自然的两个时代。前时代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实践心性一物两体的生民立心立命;后时代是圣神導向中庸理则的体用质文,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实践理性的性命、理气两体理一。前阶段的孔儒时代,人文自然观的有为自然,与纯粹天道自然观的无为自然,儒道的自然观殊途。转移到儒学内部,脉理传承所出现的文理殊途,哲学理一观的唯物辩证,船山道体论的心性学:中奏以天的理道定所,释放始奏人心性活力,顺乎物则终奏物的文化大环境;哲学理一的仁心统同,性命分殊的礼义明分,“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探究中庸质文的文化大环境。对立于宋明理学唯心教条的定理内修,理道定理的定位(尊卑定理)定性(天地之性制限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纯粹天道自然观超时空纯善的道德文史。唯物辩证与唯心教条的儒学殊途,实明真理与浮明谬论仅一字之差,理道定所与理道定理。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心性学原真理路: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实践心性一物两体的生民立心立命→纯粹天道自然观的超时空纯善的道德文史,理道定理的定位定性→圣神導向中庸理则的体用质文,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与传统儒学哲学观的历史逻辑进程三阶段同步:人文自然观的仁礼知识体系→纯粹天道自然观的道德体系→哲学理一观的学问道与思辩道的学思辩证,藏往开来学问道的尊德性和道问学。心性学的历史逻辑进程有三阶段,存在决定意识的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哲学观的历史逻辑进程也有三阶段,心性意识的社会存在,决定着思维存在的理势必然,适全意识能动的理势自然。理势自然;物质经济发展与物欲需求增长的文明同步,象数天理的易道文明,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理势必然,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易道文明的继善成性。形下器道有整全逻辑的仁礼知识体系,形上導神理与神参的学问道,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与思辩道学思辩证的藏往开来学问道。仁礼知识体系的文化核心:心性学;哲学观的理论核心:心性学。能否精深研究心性学,业已成为文理实明与浮明的性质甄别。如荀子所说:礼之隆的“文理繁,情用省”,即船山“文理繁”的明以致诚与明钦至实,“报以其实而‘实明’生”的“情用省”;礼之杀的“文理省,情用繁”,浮明肤浅的“故人之欲‘诚’者不能即‘诚’,而欲‘明’者则辄报之以‘明’也”的“文理省”,“报之以浮而‘浮明’生”的“情用繁”。哲学观与心性学文明同步的历史逻辑三阶段,该有明晰定论。哲学观的理势言天,“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人文化成天下,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势有轻重以应乎人“的人能弘道,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中庸质文和继善成性,心性学整全逻辑的四大组成部分。心性学,仁礼知识体系的文化核心,哲学观的理论核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03: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传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发展哲学理一观,从横向角度,是否要研究哲学理一观的天地神参,理道定所而導向人文自然观的天地人参?形下器道有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仁礼知识体系,形上導的神理与神参,有尊德性与道问道的学问道,有学问道与思辩道的学思辩证,藏往开来的学问道。从纵向角度,是否要研究人文自然观的生民立心立命,一物两体的实践心性,到哲学理一观導向的人文自然观,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性命、理气两体理一的实践理性。是否要研究人文自然观到哲学理一观的历史逻辑的理性次序?两阶段之间经历了宋明理学理道定理而定位定性,超时空纯善的情罪文史阶段,是否蕴涵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证验为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历史逻辑原真理路?无论是哲学观的横向还是纵向,形下器道的仁礼知识体系,活力能动的文化核心是心性学;形上導哲学观的理论核心,体证着唯物辩证原理的心性学。哲学观的理势言天,“理有屈伸以顺乎天”的人文化成天下,继善成性的易道文明;“势有轻重以应乎人“的人能弘道,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传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否要研究心性学整全逻辑的四大组成部分,研究中庸质文和继善成性的心性学?传统优秀文化和哲学观传承开新的文化研究路。期待现时学术界接上传承开新的文化研究路,是不现实的。张扬宋明理学文化,视儒道佛为传统的主流文化,传统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走到现代儒学哲学圆圈的否定阶段,与传承开新的文化研究路背道而驰。只有真真正正进入昭明船山学时代,完成传统儒学第一个哲学圆圈原真理路的基础上,理论落实为文化接轨的历史接合点,完成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儒学,接轨于商品经济现代儒学的文化转型,方有传承开新的文化研究路。昭明船山学的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完成现代儒学哲学圆圈全程的文化复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