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回复: 0

[综合讨论] 【转载】 周谷城:荀子的地位不能低估,荀学是综合学也是实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1 07: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荀子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他专门写了一篇《非十二子》的文章,集中批判了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鈃、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子。其实不完全只这十二子。先秦诸子几乎没有一个不为他所“非”。荀子的“非”,并不是把人家的思想简单地否定,对于那些他认为有用的观点,他予以吸收继承,或者加以改造,融汇贯通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成为了具有特色的一家之言。此为荀学。
荀学是综合学,它综合各家各派的学说。诸子百家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学派都有其历史地位。荀子所谓“非察是”,就是说那些基本错误,即使被历史淘汰了的学派,也有其对的一面。在《非十二子》篇里,荀子批判了它嚣等十二人,在指出他们学说错误的同时,也肯定他们(学说)得以存在的合理性,说他们的学说“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这是荀子刺取诸说、综合百家的理论根据。
综合是一种丰富学说、提高智慧的知识规律。汉代思想家有一段精彩的评论:“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这里的“相灭相生”、“相反相成”道出了诸子们在相互辩难中,各派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而趋向于融合的规律。“皆原于一,不离于宗”,随着政治上的分裂,思想学术界也逐渐形成各家各派。正如《庄子·天下》篇所讲:“道术将为天下裂。”此“裂”,就是说由无党无派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学派。各学派又通过互相批评、互相吸收而趋向融合,亦即谓“百家争鸣”而统一认识。思想上的融合,认识上的一致,有利于政治上的统一。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为秦始皇所用,就在于两大弟子继承荀子的思想并进一步阐发了荀学。在赞颂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绩时,绝不要忘记给(为)秦始皇提供统一思想武器的李斯、韩非以及他们的老师荀子记上一功。
荀学也是实学。春秋战国时期,阴阳灾异、天人感应的迷信邪说相当盛行。神学蒙昧主义的出现,否定了人的价值,要人们蔑视自己,顺从上帝,沦为上帝的附庸。荀子博大精深,刺取诸说,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敢于对世人的盲从迷信作揭露与批判,敢于离经叛道,不从俗说。他严正宣告:“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提出人“最为天下贵”,这是划时代的口号,没有理论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不能提出的。
荀子讲究事实,他认为学说的生命力在于从实际出发:“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礼论[性恶]》)所谓“有符验”,亦即有根有据。不论学术活动中,还是政治活动(中),荀子的准则是“正名”,以求“名实相符”。他有“正名”的专论,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主张,认为名称是各种事物的反映,不得虚假。此为历代思想家敬仰之所在。
荀子的思想相当丰富。荀子的弟子认为那种“孙卿不及孔子”的说法,是“不察其实,乃信其名”的结果。今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荀子的地位不能低估,笼统地说荀子不及孔子,那是不科学的,孔子有孔子的伟绩,荀子也有荀子的伟绩。
多年来,特别是遇难之年,我一直未放弃学问。郭志坤同志常来我的寓所,纵论古今,每论及历史人物,尤其是荀子,便特别感兴趣。十几年来,据他自己说谈了百余次。他好问肯学,时有笔记,他把我的话题引伸开来,深入下去,写成了《荀子与荀学研究》,值得钦佩。
一九八八年五月周谷城  (林桂榛整理)
    这是三十年前的文化事,今天,方有“孟荀统合”的研究课题。同样,三十多年前有萧萐父先生的文化理论:倡扬船山学,以及历史接合点的文化接轨。何期进入实质性的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究?都是三十年前的文化事,何其感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