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回复: 0

[易学研究] 温海明:论卦变是理解卦爻辞的总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7 17: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载:《周易研究》2018年第六期
摘要:卦变在易学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卦变存在,有人否定卦变存在。承认和否定卦变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彖传》的态度,即《彖传》是否具有解释卦爻辞的权威性。如果认为解释卦爻辞不能离开《彖传》的提示,那么,不承认卦变就站不住脚。《彖传》有很多爻变的提示,纵观历代《易》注,不承认卦变者几乎都注得模棱两可,甚至作者自己都不知所云。不承认卦变的存在,就不符合《周易》卦爻辞成书的实际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卦变引发的象的变化,才能把卦爻辞每个字的来源讲明确。
关键词:卦变;卦辞;彖传;爻辞;象

在易学史上,关于卦变的争议很大,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卦变存在,一派否定卦变存在。承认和否定卦变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彖传》的态度,即《彖传》是否具有解释卦爻辞的权威性。如果认为解释卦爻辞不能离开《彖传》的提示,那么,不承认卦变就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彖传》里面有很多关于卦变的提示,除了用爻的上下推移来解释,很难做其他更好的理解。几乎每一卦的《彖传》都交待刚柔爻位置的推移,这就是卦变的方式。如果不承认卦变,就无法把《彖传》中与爻变有关的内容解释清楚。纵观历代《易》注,不承认卦变者对这些文字几乎都注得模棱两可,甚至作者自己都不知所云。并且,不承认卦变的存在,就不符合《周易》卦爻辞成书的实际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卦变引发的象的变化,才能把卦爻辞每个字的来源讲明确。
《说卦》《系辞》《彖传》多处讲到卦的变化,所以卦变当为客观存在,也是解《易》的必经之路。至于《周易》古经原来的情况,可能跟《彖传》《说卦》《系辞》的解说有所不同,但并非全无联系。《易传》有关卦变的说法必有所本,但不确定春秋战国时的卦变有没有像后来卦变图那种比较严密的图式。
一、《彖传》是卦变存在的根据
卦变最重要的根据是《彖传》,比如“刚柔始交而难生”(《屯·彖》);“刚来而得中”(《讼·彖》);“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谦·彖》);“刚来而下柔” (《随·彖》);“刚上而柔下” (《蛊·彖》);“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贲·彖》);“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无妄·彖》);“柔上而刚下”(《咸·彖》);“刚上而柔下”(《恒·彖》);“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彖》);“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彖》);“柔以时升”(《升·彖》);“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涣·彖》)。这些《彖》辞明显提到阴阳爻的推移和变化,但如何落实在具体阴阳爻的推移当中,历代易学家都绞尽脑汁。
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经常会出现另外一卦的卦名,这可能提示着此卦与彼卦有关系。比如,蒙卦ls“困蒙”或许跟困卦有关系。其他的爻比如:小畜卦初九爻辞“复自道,何其咎”,九二“牵复”(复卦);履卦九五“夬履”(夬卦);离卦初九“履错然”(履卦);兑卦九五“孚于剥”(剥卦);临卦初九和九二“咸临”(咸卦);损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上九“弗损益之”(益卦);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随卦);需卦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恒卦);未济卦九四“震用伐鬼方”(震卦)等。这些卦爻辞提到别的卦名,有可能就是该卦涉及其他卦的一种提示。虽然这只是猜测,但历代易学家都没有排斥这种可能性。
卦变之说很难轻易否定,但要考证出一套卦变系统,难度又比较大。历代关于卦变的体系并不多,能够贯通六十四卦的解释系统就更少,因为卦变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周易》体系豁然贯通,而且每个爻都要能够精准对应才可以,其难度非同一般的解《易》方法和途径。可以说,卦变是《周易》解释体系当中最为深层的结构,也是理解《周易》卦爻体系难度最大的内容。
二、汉易卦变
刘大钧认为,汉代易学家解释卦变的方法有旁通、上下象易、往来、消息四种。[①]第一种叫旁通。旁通来自《乾·文言》:“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旁通卦虞翻使用较多,如比卦与大有卦旁通,即两卦的阴阳全部相反。类似地,小畜与豫、乾与坤、履与谦、同人与师,都互为旁通卦。一些卦爻辞也显示了旁通卦的关系,如同人九五爻“大师克相遇”有“师”字,有人说是因为天火同人与地水师是旁通卦。丰卦九四“遇其夷主”和涣卦ls“匪夷所思”都有“夷”字,是因为丰卦与涣卦旁通。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和鼎卦九三“雉膏不食”都有“膏”字,可能因为两卦正好是旁通卦的关系。总之,爻辞有相同的字词,有可能是因为两卦正好旁通。
第二种叫上下象易,即一卦的上下经卦相互换位,如泽天夬上下经卦换位就变成天泽履,雷风恒上下卦换位之后是风雷益,泽山咸上下换位以后是山泽损,这就是卦上下象易。
第三种是往来。《系辞》曰“往来不穷谓之通”,往来是因为两个爻互相来往,交换位置,一个卦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卦。比如地雷复卦,初九跟六二换位则为地水师卦,火山旅卦六二跟九三互易成为火水未济卦,九四跟六五交易成风山渐卦。这就是爻的往来。往来在汉代又称为“之”,“之”就是两爻相易。比如咸卦三之初,就是三爻跟初爻换位,变成泽雷随卦。
第四种为消息。“消”和“息”是卦中阴阳消长变化的意思。一个卦体中,阳爻去而阴爻来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为“息”。《易纬•乾坤凿度》说:“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②]用“消息”解《易》据说传自西汉孟喜,虞翻则用消息来解说卦变。比如虞翻注复卦云:“阳息坤,与姤旁通。”[③]复卦是坤卦中阳爻来而初六阴爻去,所以是“阳息”,复卦跟姤卦阴阳相反,是旁通卦的关系。临卦是“阳息至二,与遯旁通”(《周易集解纂疏》,第222页),临卦下面两爻是刚爻,相对复卦,阳爻继续生长到二爻。消息卦总共有十二个,即所谓十二辟卦。前人以十二消息卦分主一年十二个月,比如: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遯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这是十二辟卦配十二个月。泰、大壮、夬卦配春,乾、姤、遯配夏,否、观、剥配秋,坤、复、临配冬,这样十二消息卦能够通于四时。
汉末荀爽、虞翻认为,《彖传》对爻的推移提示得非常清晰,爻在卦中的推移导致卦的变化,后人谈卦变也基本上来自他们。荀爽的书已经残缺不全,很难搞清楚。现存文献中,荀爽讲乾坤生六子,六子生其余五十六卦。如他解释屯卦“刚柔始交而难生”说:“此本坎卦,案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刚柔始交也。”(《周易集解纂疏》,第96页)屯卦来自坎卦,坎卦初六与九二互相交换变出屯卦。又如,荀爽注蒙卦曰:“此本艮卦也,案二进居三,三降居二,刚柔得中,故能通。”(《周易集解纂疏》,第106页)这是讲艮卦六二与九三互换成蒙。如此看来,似乎是六子生其余五十六卦。然而,荀爽解卦注云:“乾动之坤而得众。”注《解·彖》曰:“乾坤交通,动而成解。”(《周易集解纂疏》,第368页)即解卦不本于六子,而是本于乾坤两卦。另外,他又说火山旅卦本于天地否卦,讼卦来自遯二三爻互易,晋卦是观卦ls升五。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荀爽认为,山泽损卦从地天泰卦变来,此说为王弼、孔颖达、程颐等众多义理派易学家继承,说明他们其实都承认卦变的内在合理性。但今天否认卦变的解释者们,不仅难以正确理解汉易的卦变说,而且对义理派易学实有肯定卦变的传统也不能同情地理解。
荀爽的卦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虞翻的卦变说跟荀爽有相同的地方,但比荀爽更加完备可观。虞翻主张乾坤两卦生十二辟卦,十二辟卦再生其他五十二卦。但虞翻注比卦曰“师二上之五得位”(《周易集解纂疏》,第139页),注颐卦曰“晋四之初”(《周易集解纂疏》,第282页),注中孚曰“讼四之初”(《周易集解纂疏》,第515页),注小过曰“晋上之三”(《周易集解纂疏》,第521页)等,均不本于十二辟卦,即虞翻的卦变说多有特例。这说明,虞翻的卦变说还不是一个彻底一贯的系统。
三、宋易卦变
宋人力图建立卦变体系,但说法互有参差。通常来说,影响比较大的是朱熹《周易本义》里的《卦变图》,还有朱震在《汉上易传》里列出的李挺之的《卦变反对图》《六十四卦相生图》。苏轼力主六子卦变说,与程颐的说法一致。他说:“凡《易》之所谓刚柔相易者,皆本诸乾坤也。乾施一阳于坤,以化其一阴而生三子,皆一阳而二阴。凡三子卦有言刚来者,明此本坤也,而乾来化之。坤施一阴于乾,以化其一阳而生三女,皆一阴而二阳。凡三女之卦有言柔来者,明此本乾也,坤来化之。故言此者,皆三子三女相值之卦也。非是卦,则无是言也。”[④]苏轼的讲*法虽然有理,用来解释卦变却滞碍难通。卦皆从三爻乾坤而来,用以解释“往来”稍显勉强,用以解释“上下”则基本没有可能。质言之,乾坤生六子、生子生他卦是六十四卦的产生序,乾坤生十辟、十辟生杂卦则是六十四卦的变化序。二者是不同的序列,不能混为一谈。这两个序列在《周易》中都存在,至于各卦是怎样变化的,则需依照《彖传》的说明,认真琢磨研究。
朱熹把李之才的《卦变图》放在《周易本义》当中。他说,一阴、一阳之卦各有六卦,分别从复、姤卦变而来。师、谦、豫、比、剥,从复卦而来;同人、履、小畜、大有、夬卦,从姤卦而来。
二阴、二阳之卦各十五卦。临、明夷、震、屯、颐;升、解、坎、蒙卦;小过、蹇、艮;萃、晋;观;这些是两个阳爻的卦。遯、讼、巽、鼎、大过;无妄、家人、离、革;中孚、睽、兑;大畜、需;大壮;这是两个阴爻的卦。上述各卦都从临卦或遯卦卦变而来。
三阴、三阳之卦凡二十卦:泰、归妹、节、损;丰、既济、贲;随、噬嗑;益;恒、井、蛊;困、未济;涣、咸、旅;渐,否;三阴三阳之卦,都从泰卦和否卦变来。
四阴、四阳之卦各十五卦。大壮、需、大畜;兑、睽;中孚;革、离;家人;无妄;大过、鼎;巽;遯;这些卦是四阳卦。观、晋、萃;艮、蹇;小过;蒙、坎;解;颐、屯;震、明夷;临;这些卦是四阴卦。四阳卦和四阴卦皆自大壮和观卦变来。
五阴、五阳之卦各有六卦。夬、大有;小畜;履;同人;姤等五阳卦,剥、比;豫;谦;师;复等五阴卦,都从夬卦和剥卦变来。
这是朱熹的《卦变图》[⑤]。该图按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四阴四阳、五阴五阳分类,由十辟卦变出六十二卦,加上乾、坤两卦,共计六十四卦。张克宾指出:
此《卦变图》每组按照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变化,如将每一卦分作上下两经卦来看,每组诸卦的下卦均按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先天卦序或顺排或逆排,虽然每组未必八卦皆全,但先后绝无错乱。以从临卦来的十五个二阳四阴卦为例,临之下卦为兑(二),明夷之下卦为离(三),震、屯、颐之下卦为震(四),升之下卦为巽(五),解、坎、蒙之下卦为坎(六),小过、蹇、艮之下卦为艮(七),萃、晋、观之下卦为坤(八)。再如,从否卦来的二十个三阴三阳卦,否之下卦为坤(八),渐、旅、咸之下卦为艮(七),涣、未济、困之下卦为坎(六),蛊、井、恒之下卦为巽(五),益、噬嗑、随之下卦为震(四),贲、既济、丰之下卦为离(三),损、节、归妹之下卦为兑(二),泰之下卦为乾(一)。其下卦都是按先天卦序顺逆而推。再由此细推,每组之中凡下卦相同的数卦,其上卦也是依先天卦序顺逆推排,如上例自临卦而来的十五卦中萃、晋、观下卦为坤,上卦依次为兑、离、巽;自否卦而来的二十卦中益、噬嗑、随下卦为震,上卦依次为巽、离、兑。由此可知,朱熹的卦变图每组依先天卦序为排列原则,由所本之消息卦开始,先下卦后上卦,一一推定,丝毫不乱。[⑥]
张克宾认为,朱熹创造了与前人不同的《卦变图》,从而使卦变看起来更有条理,逻辑也更为缜密。朱熹虽称卦变为后天之学,但他以先天卦序作为卦变图的排列原则,应该是朱熹对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思想的运用和落实。然而,朱熹《卦变图》总共推排出一百二十四卦,很多卦重复出现,而李之才的“六十四卦相生图”则没有重复的卦。黄宗羲曾言:“《易》之‘上下往来’,皆以一爻升降为言,既有重出,则每卦必有二来,从其一,则必舍其一。以《彖传》附会之,有一合必有一不合。”[⑦]可见,朱熹的说法已经偏离十二消息卦的传统,是自己另造的体系,这个体系与《彖传》的内容不能吻合,自然无法用来系统地解释卦的变化。
事实上,朱熹在《周易本义》里也没有按照他的卦变图来解释各卦的变化。以随卦为例,《本义》称:“以卦变言之,本困卦九来居初,又自噬嗑卦九来居五,而自未济来者,兼此二变,皆刚来随柔之义。”(《周易本义》,第69页)单是随卦就有多种卦变方式,且与卦变图所列的随卦由否卦、泰卦而来截然不同。通观《本义》,朱熹解上经三十卦,提及卦变者有九卦,其中只有讼卦与《卦变图》相合,其余皆不符。解下经三十四卦,提及卦变者有十卦,除晋卦同于《卦变图》,其余均不相符。就此而言,朱熹的《卦变图》只是一个形式,基本不能用于解释卦爻辞。要么他没有努力去琢磨一套可以解释每卦每爻变化的卦变体系,要么是努力之后放弃了。尽管朱熹的学问影响巨大,但其《卦变图》解释力太弱,以至于后世很多易学家对卦变的存在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今天,很多易学研究者由于不能理解卦变说,便认为卦变说本身有问题,应当抛弃。本文认为,我们既要重新认识到卦变的合理性,又要提出超越朱熹的卦变系统。
四、卦变是理解卦爻辞的总纲
综观易学史可见,卦变是象数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象数体例的核心内容,是最为典型的治《易》范式,也是理解卦爻辞的总纲。
首先,卦变说生动地诠释了阴阳变易流转的宇宙图景。追溯阴阳之源,则乾为天、坤为地,阴阳往来、交易、盈虚、流转,造就了节序物候的四时变化,如《易传》所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可见,圣人作《易》是由阴阳消长开显出一个变易的世界。在哲学意义上讲,阴阳爻的往来,模拟的就是年复一年阴阳之气出入乾坤、贯通四时的情状,故《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以阴阳诠释易之整体的思想。《系辞》又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阴阳爻的推移变动产生各种变化,则“刚柔相推”的卦变,乃是理解《周易》的必由之途。由刚柔相推开显出的“变”的原则,蕴含于象数体例之中,即形成了一个囊括天人的辩证、动态、整体、多维的宇宙图式,这对易学哲学的建立有一定的范导作用。
其次,《易传》讲“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说明刚爻与柔爻在卦中推移摩荡,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在宇宙间变化的真实显现。卦生成之后,爻在其中推移,由于爻的变动,卦也发生变化。爻是活动的,所以有爻的推移序列,而不是六十四卦生成之后,又各自去从乾坤里索取。这种爻的推移序列反映了阴阳多少的一般状态与变化出来的复杂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体现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彖传》中的卦变线索,从卦的变化中取象,辨明卦爻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卦爻辞中每个字的来源都讲得清楚透彻。
卦变是理解卦爻辞的总纲,不可忽视。汉易尤重卦变,如荀爽、虞翻、干宝等人。后人认为王弼尽黜象数[⑧],看起来似乎把卦变也扫荡无余,随着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成为后人学《易》的权威文献,大部分易学家,尤其是义理派易学家,都不敢超越王注和孔疏来理解卦爻辞。结果是,绝大多数《易》注已经穷尽了乘承比应的解释空间,但还有相当多的卦爻辞无法解释清楚。影响所及,今天很多易学研究者不能理解王注、孔疏存在的问题,违背了卦变是卦爻辞来源的客观事实,公开否认卦变的存在。
五、王弼、孔颖达、程颐等对卦变说的继承
事实上,王弼注、孔颖达疏、《程氏易传》都对卦变有所继承。兹举几例:

1

1
《涣·彖》:“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弼注:“二以刚来居内,而不穷于险,四以柔得位乎外,而与上同。内刚而无险困之难,外顺而无违逆之乖,是以亨,利涉大川,利贞也。”[⑨]王弼此处虽未明言,但认同涣卦是由否卦二四互易而来。否之九四降至二位,即“二以刚来居内”;否六二升至四位,即“四以柔得位乎外”。对比可知,该注解与虞翻“否四之二”、卢氏“此本否卦,乾之九四来居坤……坤之六二,上升乾四”(《周易集解纂疏》,第506页)相同。可见,王弼虽极力扫尽汉代象数,却仍不能避免将卦变说涵化于其解《易》体系之中。对此,清儒焦循曾讥讽道:“循按王氏此注,亦用卦变否四之二之例,而讳言自否来。”[⑩]也就是说,王弼认可卦变,只是避而不谈。

2

2
《程传》也继承了王弼的注解:“涣之成涣,由九来居二,六上居四也”[11]。这表明,程颐也认可王弼继承卦变之说的合理性。
《贲·彖》:“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王弼注云:“刚柔不分,文何由生?故坤之上六来居二位,‘柔来文刚’之义也……乾之九二,分居上位,‘分刚上而文柔’之义也。”(《周易注·附周易略例》,第121页)“文”即“刚柔交错”。刚柔不交,天地不通,刚柔相交,即有天地交泰之象。“刚上而文柔”曰“分”,乃分内外与本末,泰内卦为乾,故本之于内之诚实,故刚上有“小利有攸往”之义。王弼的注虽然表面上没有说贲卦自泰卦来,但他的解释其实与汉儒一致。如荀爽、虞翻认为,贲卦自泰卦来,泰上六来居二位,处二阳爻之中,此为“柔来而文刚”;泰之九二居上,处二阴爻之上,此为“分刚上而文柔”。孔颖达疏则明言:“阳本在上,阴本在下,应分刚而下、分柔而上,何因分刚向上、分柔向下者,今谓此本泰卦故也。若天地交泰,则刚柔得交。若乾上坤下,则是天地否闭,刚柔不得交,故分刚而上,分柔而下也。”[12]可见,王弼、孔颖达都认为贲卦是泰之九二、上六换位而来。在此,卦变之说用于解《易》的合理性得到了确认。

3

3

对此,程颐并不赞同。他从乾坤卦变说出发注解贲卦曰:
卦之变,皆自乾、坤,先儒不达,故谓贲本是泰卦,岂有乾坤重而为泰,又由泰而变之理?下离,本乾之中爻变而成离;上艮,本坤上爻变而成艮。离在内,故云“柔来”,艮在上,故云“刚上”,非自下*体而上也。乾坤变而为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之变也。(《周易程氏传》,第89页)

    程颐的卦变说,是由乾坤父母卦变出震、坎、艮、巽、离、兑六子卦,八经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别卦,并不存在某个别卦生出另一个别卦的现象。据此,他认为贲下卦离是由乾卦中爻变来,上卦艮由坤卦上爻变来,根本不存在乾坤二卦重而为泰、泰卦变为贲卦的道理。进一步说,《彖传》所谓“刚上柔下”“损上益下”,乃是“谓刚居上,柔在下,损于上,益于下,据成卦而言,非谓就卦中升降也”(《周易程氏传》,第89页)。
朱熹认为程颐的说法有两个问题。首先,程颐“卦变皆自乾坤”的说法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所谓卦变,是有了六十四卦之后,用来解释卦爻之间关系的学说,是后天之学:“且《程传》贲卦所云:岂有乾坤重而为泰,又自泰而变而为贲之理!若其说果然,则所谓乾坤变而为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而变,其说不得通矣!盖有则俱有,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而八卦成;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而重卦备。故有八卦则有六十四矣。此康节所谓‘先天’者也。若‘震一索而得男’以下,乃是已有此卦了,就此卦生出此义,皆所谓‘后天’之学。今所谓卦变者,亦是有卦之后,圣人见得有此象,故发于《彖》辞。安得谓之乾坤重而为是卦,则更不可变而为他卦耶?”[13]其次,程颐的解释牵强难通:
伊川不取卦变说,至“柔来而文刚”“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诸处皆牵强说了。王辅嗣卦变,又变得不自然。某之说却觉得有自然气象,只是换了一爻。非是圣人合下作卦如此,自是卦成了自然有此象。[14]
    朱熹指出,王弼和程颐都讲卦变,只是讲得不对。程颐注“柔来而文刚”云:“下*体本乾,柔来文其中而为离,上体本坤,刚往文其上而为艮。”(《周易程氏传》,第88页)这明确是主张卦变,但随后又立即否定,自相矛盾。无妄卦“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明显是说卦中之爻的往来,程颐非要解释为“据成卦而言,非谓卦中升降”(《周易程氏传》,第89页)。按照程颐的讲*法,外卦乾没有减损一个刚爻,无法解释“刚自外来”,这种刻意否认卦变的解释很不合理。
再如,王弼注损卦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曰: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三人,谓自六三已上三阴也。三阴并行,以承于上,则上失其友,内无其主,名之曰“益”,其实乃“损”。故天地相应,乃得化醇;男女匹配,乃得化生。阴阳不对,生可得乎?故六三独行,乃得其友。二阴俱行,则必疑矣。(《周易正义》,第172页)

5

5

孔颖达疏:
六三处损之时,居于下*体。损之为义,“其道上行”。“三人,谓自六三已上三阴”。上一人,谓上九也。下一人,谓六三也。夫阴阳相应,万物化醇,男女匹配故能生育,六三应于上九,上有二阴,ls、六五也。损道上行,有相从之义。若与二阴并己俱行,虽欲益上九一人,更使上九怀疑,疑则失其適匹之义也。名之曰“益”,即不是减损,其实损之也,故曰“三人行则损一人”。若六三一人独行,则上九纳己无疑,则得其友矣,故曰:“一人行则得其友”也。(《周易正义》,第172页)
      此爻王注、孔疏可以不用卦变来理解。不过,“上失其友,内无其主”的说法或许隐含着损卦从泰卦变来,上面三个阴爻失去一个朋友,成为损卦的六三;九三在卦变中消失,所以下卦乾失去一个阳爻,没有了“主”。如果不讲卦变,则“上失其友”应理解为上面(上卦或上九)失去上九之友。“友”与“朋”不同,“朋”是同性(坤卦“西南得朋”),“友”是异性。如果理解为上面失去异性之友,上卦艮或上九如何失去“友”,难以自圆其说。“内无其主”应理解为三四五三个阴爻中,六三成不了主宰。六三若为主宰,就不会失上九之友。这里涉及“上”和“内”的理解问题,把“内”理解为六三、ls、六五三阴爻,比较牵强;把“上”理解为上九而不是上卦,把损益理解为爻的损益而不是卦的损益,又跟王弼注《彖传》“艮为阳,兑为阴。凡阴顺于阳者也。阳止于上,阴说而顺,损下益上,上行之义也”(《周易正义》,第170页)以下兑之阴顺上艮之阳为“损下益上”的上下卦关系不一致。所以,“名之曰‘益’”应该是指卦变当中,刚爻九三升上,增益上卦坤,阴爻上六降三,增益下卦乾。“其实乃‘损’”应该是指卦变当中,上卦坤的三个阴爻损失了一个,下卦乾的三个阳爻也损失了一个。孔疏“上一人,谓上九也。下一人,谓六三也”的字面意思,应该理解为“上一人”指上九,“下一人”指六三。但是,也可以把“上”“下”理解为动词,“上一人”就是上去的一人,即上九是从下卦上去的,“下一人”是下来的一人,即六三是上卦下来的。
王弼解损卦六三刻意不言卦变,但解释得很牵强。孔颖达顺着他的思路,没有给出更好的解释。一般认为,程颐发挥王注、孔疏的讲*法,不谈卦变。然而,程颐发现了损卦六三的核心问题,最终继承发展了汉易六三与上九换位的说法:
损者损有余也,益者益不足也。三人,谓下三阳,上三阴。三人同行,则损九三以益上;三阴同行,则损上六以为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也。上以柔易刚而谓之损,但言其减一耳。上与三虽本相应,由二爻升降而一卦皆成,两相与也。初二二阳,四五二阴,同德相比,三与上应,皆两相与,则其志专,皆为得其友也。三虽与四相比,然异体而应上,非同行者也。三人则损一人,一人则得其友。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待,生生之本也,三则余而当损也,此损益之大义也。(《周易程氏传》,第165页)

6

6

      程颐注此爻明显用了卦变说。“损九三以益上”是泰卦九三爻升上位,或到上卦的上方去。“损上六以为三”是上六降到三位。九三是到上位去还是到上卦的上方去,要看后面的解释,后面说“上以柔易刚而谓之损”,说明泰卦九三是到上位去,把上位的柔爻换成刚爻,是柔爻减损。“上与三虽本相应,由二爻升降而一卦皆成,两相与也”,也是讲泰卦九三、上六升降换位而成损卦。
损卦来自泰卦九三升上的说法,始于东汉荀爽:“乾之三居上,孚二阴也。”(《周易集解纂疏》,第375页)此后,历代易学家多用卦变来解说此爻。如朱熹《周易本义》:“下卦本乾,而损上爻以益坤,三人行而损一人也。一阳上而一阴下,一人行而得其友也。两相与则专,三则杂而乱,卦有此象,故戒占者当致一也。”(《周易本义》,第125页)冯椅在《厚斋易学》中引朱子注并有所发挥。[15]《诚斋易传》:“六三本乾三之阳也,与初九、九二三阳同行者也,而六三独损为阴。”[16]如何损呢?杨万里说:“以乾之上九降而为六三,以坤之六三升而为上九”。(《诚斋易传》,第143页)这是明确肯定卦变。郭雍认为:“以泰之乾坤论之,则下乾也,上坤也,乾坤交变。”[17]赵以夫认为:“卦本泰,泰自坤来,三阳由下而升。”[18]元人王申子说:“‘三人’者,谓下三阳本乾行者也,乾九三独损而为兑以益上六,是三人行则损一人也。”[19]
当代很多易学家也用卦变来解说此爻。金景芳、吕绍纲说:“下卦本是乾,乾三画都是阳爻,损去其中上边一个阳爻以益上卦。上卦本是坤,坤三画都是阴爻。现在由于下卦损一个阳爻来益它,它的上边的一个阴爻变为阳爻,下卦上边的一个阳爻变为阴爻。”[20]徐志锐说:“‘三人行’即是指泰未变损之前下*体乾阳三个刚爻共同上进。”“‘一人行’之后九三与上六交换整个卦爻的关系就变了。”[21]余敦康说:“损卦是由泰卦的九三与上六相互交换其刚柔之位而成。”[22]陈居渊说:“损卦是由泰卦的九三爻辞与上六爻辞置换而组成,李鼎祚《周易集解》:‘坤之上九下处乾三,乾之九三上升坤六,损下益上者也。阳德上行,故曰其道上行也。’由此知其义荀爽、蜀才同。”[23]朱高正说:“损卦本从泰卦而来。”[24]“‘三人行’指泰卦下*体三阳,‘损一人’指九三减损为六三。‘一人行’指九三上行而成上九,并以其正应六三为友。”[25]傅佩荣说:“六三居上下卦之际,对于泰卦变为损卦有所观察。”[26]张其成说:“损卦是从泰卦变过来的。”[27]闵建蜀说:“损卦可由泰卦转化而得。”[28]寇方墀说:“损卦由泰卦调整变化而来,泰卦下*体三阳爻,上体三阴爻,减损下*体九三而与上六交换位置,体现了损下益上、损刚益柔的精神。”[29]这些说法,都认为损卦由泰卦九三、上六换位变来的卦变说具有合理性。
其实,王弼注“三阴并行,以承于上”固然可以理解为损卦三四五三个阴爻顺承上六,但如果理解为泰卦九三与上六互换,并不能出现“三阴并行”的情况,唯有九三升到上六的上方,使泰卦三个阴爻并行下来,才有“三阴并行,以承于上”的可能。如此解释的话,“三阴并行”指三个阴爻一起下行;“以承于上”指九三跑到上六的上方,使得三个阴爻都顺承上九这个阳爻。这样,“三阴并行,以承于上”只有阳爻上到上爻的上方才能讲通,那就不一定是九三上去,也可以是马恒君说的初九上去。无论如何,只要王弼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阳爻初九或九二、九三升到最上方,那么,就等于王弼继承了汉易卦变。换言之,王弼名义上扫荡象数,其实继承了卦变说的合理之处。
综上,王弼、孔颖达、程颐这些义理派易学家,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卦变说,都承认卦变说有其合理性。后来一些易学家反对卦变,其实是认为乘承比应可以完美地解释卦爻辞,于是走上了否定卦变的道路。卦变说本来是解《易》的常例,当然,其中存在是否取用和解释力度的问题。可发展到今天,使用卦变解《易》是否合理,都成为了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否定卦变的易学研究者是被义理派的方法给误导了,走向了易学传统的反面。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王弼、孔颖达、程颐等人对汉易卦变说的继承和肯定,而不应该继续否定卦变说。
六、马恒君的卦变系统
马恒君在《周易正宗》中对历史上的各种卦变说进行了总结,认为卦变是构成《易经》的三大序列之一,可以通过《彖传》中的大量文句获得证实。《周易正宗》的卦变体系回归汉易卦变,在荀爽、虞翻卦变说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更具体系性的卦变系统。
概言之,乾坤变十二消息卦,即乾变出姤、遯、否、观、剥、坤六卦,坤变出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姤变出小畜、同人两卦;夬变出履、大有两卦;复变出师、豫两卦;剥变出比、谦两卦;遯变出讼、无妄、离、鼎、巽、中孚、家人七卦;大壮变出需、大畜、大过、革、兑、睽六卦;临变出屯、坎、震、萃、明夷、解六卦;观变出蒙、颐、晋、艮、小过、升、蹇七卦;泰变出蛊、贲、恒、损、井、归妹、丰、节、既济九卦;否变出随、噬嗑、咸、益、困、渐、旅、涣、未济九卦。[30]
这套卦变系统继承了十二消息生六十四卦的汉易传统,并对如何用卦变来解释各卦各爻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迄今为止,马恒君的卦变说最为完善、系统,解释力最强,得到了傅佩荣等当代易学家的承认。[31]
七、卦变举例
通观古今各《周易》注本可见,很多卦爻辞不讲卦变就难以解释清楚。兹举几例:
同人卦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此爻不讲卦变就无法讲清楚,到底是不去打,还是打不过,到底是打不过所以不打,还是打得过故意放敌人一马?)
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九三从剥上六下来,是“天道下济”,带有谦卑下降的意味。不讲卦变,“天道下济”就没法落实在爻象上。)

7

7

随卦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只有通过卦变,初九来到六二之下,成为全卦主爻,理解到初九对六二来说有超过九五的地方,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失”丈夫去系恋小子。)
蛊卦卦辞: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卦变可以讲出下乾即前三位到上坤即后三位。关于“甲”的出处,卦变说最为精确到位。卦变之后,阴气在下,往下,阳气在上,往上,方向相反,阴阳不交而生蛊。)
颐卦ls: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看象和卦变就知道,象辞的“光”指全卦为大离,“上”指九二向上,从而使全卦成为大离而大放光明。)
晋卦彖辞:柔进而上行。(观ls升至五位。)
损卦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如果不讲卦变,上九如何“得臣”,何以“无家”,很难讲清楚)
益卦ls: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卦变对于“迁国”的理解较为直观。不讲卦变,对“迁”的理解就难以落实。)
归妹卦彖辞:“征凶”,位不当也。(如果不从卦变上分析,只能知道它们的位置不当,但为什么是“征”来的,却不可能说清。只有通过卦变才能清楚地知道,是因为各自“征”了,结果都变凶了。)
丰卦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初九在卦变中没有动,配合不默契,如果能主动上往跟正应换位就会有益,所以说如果前往会得到推崇和嘉尚。从象的角度来讲,是前往可得到上位。“遇其配主”,不讲卦变很难讲通。)
兑卦六三:来兑,凶。(六三从大壮卦五位下到三位,全卦变兑,有放弃自身阳刚之壮,下“来”奴颜媚膝地取悦他人来谋求喜悦之象。)
涣卦九二:涣奔其机,悔亡。(九二从否卦上乾九四中分离出来“奔”向二位,是从否卦那种涣散剥退的境地脱身出来,来到下坤“顺”中位,有顺从可依之象。九二与初六象一张有两条短腿的几案,案上有手相依之象,互艮为手。)
小过卦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九三原是观卦上九,在卦变中与六三换位成九三,不但没有越过,反而被观的六三、ls两柔爻即小人越过去了,所以说九三不仅不肯过于防范(被上六吸引而冲昏了头,不顾一切地冲下来面对下面两个强势上升、志在摧毁中间二阳的阴爻),还随从小人(观六三、ls升为小过上六、六五)之后,等于自己站到摧毁自己人的敌方阵营里去了,帮助敌人打自己人,而且自己下来进入互兑(受伤),明知是凶也毫不犹豫,最后肯定要受人戕害,不论是行动之前(两个阴爻上长),还是行动之后(自入兑伤)都有危险,所以进退都非常凶险,而且凶险程度根本无法预料(前后都有,只是程度问题),如此危险之境,实在不知道能怎么办。此爻讲*法很多,从卦变看爻的推移最能准确地理解爻辞的出处。其他解释也有道理,但清楚程度和凶险程度都不如卦变说。)
小过卦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卦变时,观卦先变晋卦,六三先在离卦(网罟)之下。六三与上九换位,等于是自己飞上来落入网罟(上离)之中。飞鸟自投罗网,当然凶险。象辞的意思是上六位置太高,说明不识时务,越俎代庖,飞得太过了,当然会有天灾人祸。与九四“弗过遇之”相比,九四想要扭转态势,希望通过小过来改变被动局面。上六虽然本身被动,但仍然想维持六五猎杀二阳的局面,只是自入罗网,疲态尽显,很难维持太久。此爻之难在于“弗遇过之”和“离之”的取象,前人解释众说纷纭,如果不讲卦变,就不可能讲得通,义理也无法贯通下来。)
综上所述,解释卦爻辞只有从爻变和象上梳理清楚,才能明白经文没有一个字没有出处,“观象系辞”的说法绝非虚言。卦变,可以说是一个被拆掉的脚手架。研究《周易》卦爻辞,如果不从卦变体系入手,就无法知道卦爻辞这幢精美的大厦是如何构造起来的。这就是两千年来的易学家难以彻底破解其中密码的原因所在。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57-61页。
[②]林忠军《<易纬>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24页。
[③]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262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④][宋]苏轼《东坡易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⑤][宋]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1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⑥]张克宾《论朱熹基于先天学的卦变说》,载《周易研究》2015年第6期。
[⑦]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1,载《黄宗羲全集》第9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⑧]如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王弼“全废象数”。
[⑨] [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311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⑩] [清]焦循《周易补疏》,载[清]阮元编《清经解》卷一千一百四十八,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627页。
[11] [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36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12] [魏]王弼撰,[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3年,第108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13]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1667页。
[14]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1666页。
[15] [宋]冯椅《厚斋易学》,载《中国古代易学丛书》(十),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395-396页。
[16] [宋]杨万里《诚斋易传》,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与页码。
[17] [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载《中国古代易学丛书》(七),第143页。
[18] [宋]赵以夫《易通》,载《中国古代易学丛书》(十二),第249页。
[19] [元]王申子《大易辑说》,载《中国古代易学丛书》(十九),第190页。
[20]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94页。虽然金景芳、吕绍纲在其《周易全解》修订版序中对卦变持否定态度,但此爻解法仍然带有明显的卦变色彩。
[21]徐志锐《周易大传新著》,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266页。
[22]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23]陈居渊《汉魏易注综合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7年,第855页。
[24]朱高正《易经白话例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25]朱高正《易传通解》,台北:TW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467页。
[26]傅佩荣《傅佩荣译解易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305页。
[27]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年,第432页。
[28]闵建蜀《〈易经〉解析:方法与哲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5页。
[29]寇方墀《全本周易&#8226;精读本》,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255页。
[30]马恒君《周易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第35-36页。
[31]傅佩荣《傅佩荣译解易经》,第2页。


4

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