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回复: 0

”无名”之”道”为何又”其名不去”?--"道"是无名却有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1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熟读《老子》者都知道,在传世本第25章中老子说“有物混成……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说明在老子之前“道”是无名的。在第14章中也有“绳绳兮不可名”的说法。

而在传世本《老子》第21章中,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无名”的“道”又怎么能够“其名不去”(有名)呢?这看起来好像存在明显的矛盾。难道老子“恍惚”了吗?

为了弥合这个”矛盾”,已故任继愈老先生把“其名不去”翻译为”它的名字不能废去”,陈鼓应老先生类似地翻译成“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但这样的翻译没有语法支持,明显越界了。

其实”其名不去”和”强为之名”(或者说”有名”和”无名”) 根本就没有矛盾,当然也就无须刻意弥合矛盾。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名”是“同名而异谓”。



“道”自古就是“有名的”

《老子》第21章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这段话韵律很美,但文字也真乱,乱到真假难辨,足以让人恍惚。

“恐德之容,惟道是从”与本章核心内容无关,在此存而不论。

“自古及今”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不知盗自何处的西汉竹简本和盗自西楚霸王项羽妾墓的傅奕古本中都作“自今及古”,之后的版本才改作“自古及今”,这涉及到世界观问题,我以前的文章已讨论过,也不再赘述。

传世本中的“窈冥”字,在帛书本中原作“幽鸣”,在西汉竹简本中“鸣”就变成了”冥”,而则到了两汉之交时期“幽”才变成“窈yǎo”。窈者,幽静也。冥者,幽也;传世本中的“精”在帛书本中原作“请”;其中的“阅”,在帛书本中原作“顺”。三处不同其实都是不同时期通假字间的转化,这在帛书本和西汉竹简本帛书本出土前是难以想象的。其中“请”字通“情”(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同时期的山东银雀山汉墓本《孙子兵法》中),“情”又通“精”。帛书本中的“顺”在西汉竹简本《老子》中写成多音字“说shuì”(此二字在先秦时期属于“旁纽双声”通假),而“说”的另一读音”悦yuè”与传世本中的“阅”属同音通假。

最关键的是“惚”“恍”二字。惚恍者,物的形态或人的意识模糊也。传世本中“惚恍”,在199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中均作“忽望”。“望”在先秦时期是“芒”的同音通假字,而“芒”又是“茫”的古字(西汉竹简本《老子》和傅奕古本中均作“芒”。)。我们知道《庄子·至乐》中“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和《庄子·天下》中“芒乎何之,忽乎何适”的“芒芴”也被后人解释为“恍惚”。

《老子》中的“忽望”(“惚恍”)又是什么意思呢?以前只能靠猜。而我们从复原后的《老子真经》中却发现,老子对此早已经有明确的解释文字,只是这些文字散落在三个章节中。还原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忽呵似或存,望呵若无所止,是谓忽望。”有了这样一个定义,再加上第21章接下来的文字描述,“忽望”二字的字义也就确定了。忽者,忽然也,风云雷电之飘忽也;望(茫)者,茫然不见也。幽者,天籁寂静也。鸣者,雷电之轰鸣也。

这样,“其名不去”中的“名”的字义也就确定了,就是"名色”,也就是人的五官所能感受到的“道之物”也就是“气”的“气象”。

关于“道之物”,在《庄子》中已经说得很明确了: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通天下一气耳”,也就是说,“道之物”无非是巨大无比的“一团气”罢了。这一观点与马王堆帛书《道原》对“道之物”的描绘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也是相符的。而讲述宇宙生成论的《太一生水》,第一句话就是“太一生水”,这里的“太一”就是“道”之本源,也就是“气”,“太一生水”就是气到水的转化。

只是从《庄子》开始,“道”的内涵发生了转向,已经不再用来指代物之本源,而专指成仙之道术了。所以才有“道不可传”的说法。

先请看复原后的“道之物”的第一部分:

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似或存,望呵若无所止,是谓忽望。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下面是对这段诗情画意般描述的翻译:

道的名色,是茫然和忽然(飘忽)的。忽然(飘忽)间好似有物质存在,茫然间又好像无所驻留,这就叫做忽茫。忽然啊茫然啊,其中有形象。茫然啊忽然啊,其中有物质。幽静啊轰鸣啊,其中有情报。这情报甚为真实,其中有诚信。自当今追溯到远古,其名色都不曾离去,以此来顺导众人。我怎么知道众人是如何行动的呢?就凭这个啊。

《老子》这段话明确讲到“道之物”是“有名”的,“有象”“有物”“有声”(“幽鸣”)“有情”“有信”,而这个“有名”的特点是“忽茫”,也就是飘忽不定、时有时无的。实际上这段话就是对“道”之气象(天象,风云雷电)的描绘,老子最终总结为“天象无型”(湖北荆州郭店楚简本老子作“天象无型”,帛书本和西汉竹简本作“天象无刑(形)”传世本作“大象无形”),意思是大天的气象没有定型。老子说:“自今及古”,“道”一直通过其“名”指导众人的行动。而众人却只闻其“名”,不知其“本”。



“道”又是“无名”的

传世本《老子》第14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一章以“视之不见”开头,却对这个“之”字没有交代,说明这段话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际上这一章是第21章阐述的自然延续和深化,这个“之”就是前面提到的“道之物”。

标注为红字部分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它的上面既不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昏暗,绵延不绝,不能命名,又归于没有物体。这就叫做没有身形的形状,没有貌相的貌象。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部,跟随它也看不见它的后体。

尽管文字叙述顺序有些混乱(包括但不限于连续出现两个”是谓”),却分明可知这是对一个“处处均一”的庞然大物的描绘,毫无恍惚可言。倒是接下来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不恰当地出现在这里,会让崇拜者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如果说,古往今来的人们以为《老子》经文原本就是这样的而不敢提出质疑,尚属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在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出土后,注家们依然以传世本为标准,这就不可救药了。

对应传世本第14章的帛书本部分是这样的: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㨉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传世本中的“诘”在西汉以前作“计”,“计”“诘”上古音分属脂部和质部,二者以阴声入声对转而通假。

与传世本的“其上不曒,在下不昧,是谓惚恍”不同,帛书本作“其上不攸,其下不忽,是谓忽望”,传世本中的“曒”“昧”由西汉竹简本中的 “杲”和“没”改来(杲gǎo者,明亮也;没mò者,昧也,昏暗也),在更早的帛书甲本中分别作“攸(悠)”“忽”(乙本中分别作“谬”“忽”);“惚恍”则由帛书本中的“忽望”二字改来。攸(悠)者,迟缓也,慢悠也;忽者,快速也。可见老子明确地说这个“道之物”并不“忽攸(悠)”,却有那么多《老子》注家被传世本《老子》“忽悠”惚恍了。

经过还原以后的该章文字是这样的: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㨉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这段文字可以这样翻译:

用眼睛观察它(道之物)却看不见,可命名为“微”(微小);用耳朵倾听它却听不见,可命名为“稀”(稀疏);用手抚摩它却抓不到,可命名为“夷”(平顺)。这三个命名都不能深入考察,所以把它们综合为“一”这个名字。所谓“一”,其上既不慢悠,其下也不快速;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体,迎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头部。绵延不断,不可命名,又归于没有物体。这就叫做没有身形的形状,没有貌相的貌象。

按照传统的以貌取名惯例,对于这样没有形状、没有貌相的既极大又极小之非常物,当然是“不可名”了。

值得注意的是,帛书本的“微希夷”在西汉竹简本中就已经写成了 “夷希微”。这种改动的动机尚不得而知。

对于“道”的特征名字“希(稀)”,老子在全篇结尾总结为“大音希声”。其实在已知最早的楚简本中“大音希声”本作“大音寡声”,“大器晚成”本作“大器曼(慢)成”。“寡”和“慢”在上古韵部中因分属鱼部和元部而通韵。传世本把“寡”改成“希”后则与“晚”失韵了(尽管“慢”和“晚”上古音同)。



“道”有多少名字?

虽然难以对“道”进行命名,老子还是对“道”赋予了多个名字。

首先是传世本第25章中给出的“大”和“道”。

其次是第21章中给出的“忽”“芒”和“幽”“鸣”。

最后是第14章中给出的“微”“希”“夷”和“一”。“微”“希”“夷”只是运用“视”“听”“触”三感官的结果,如果再加上“味”和“嗅”两个感官,可命的名字就更多了。

在楚简本《老子》的姊妹篇《太一生水》中,有“道亦其字也,青(静)昏(为)其名”的表述。这个“青(静)”与“幽”义近。

尽管 “道”有这么多名字,最重要的名字无疑是“道”“大”和“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