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6|回复: 0

[學者風采] 王国维二子王仲闻之死及王国维寻死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9 0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国维之孙王庆山谈父亲王仲闻之死,作为对“被埋没的国学大家”的补遗2 Y% V6 E* @/ y6 n
“感谢贵报还原父亲的学术价值”  L( R" @( b1 S4 d( z3 r1 X. `( z
王国维几个子女中,最聪明、最用功、最调皮的是二子王仲闻。高中时,王仲闻进了上海的教会学校格致中学。每年圣诞学校放假庆祝,王仲闻和几个要好同学则要求孔子生日也放假庆祝,学校不予理睬。孔子生日这天,王仲闻和两位同学就没去上课,第二天学校张贴布告,把三人开除了。王国维没办法,只好让他去考邮局,寻个铁饭碗。王仲闻和王国维一样没上过大学,全靠自学成才。他在基层邮局工作出色,很快被调入邮政总局。他靠听广播,学会了俄语,竟能看原版书。
& L. z& E: H9 d5 u2 k1949年底,王仲闻调入邮电部任秘书处副处长。1950年初将王国维的遗稿、遗物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其中不少文物已成“镇馆之宝”。鉴于王仲闻以前参加过一个邮检部门的培训班,属中统管辖,1951年审干时被定为“特嫌”,遂调往地安门卖邮票。这场转折并没让他灰心,反使他走进了国学研究的大门。他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做学问,很快在词学研究、考据方面小有名气。和唐圭璋、夏承焘、王利器等名家切磋书信不断;出版了《人间词话校释》、《南唐二主词校订》;《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几乎期期都有他的小文章。* [9 C" K9 ]0 r' O! @8 M9 [
1957年,王仲闻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几位朋友欲办同人刊物《艺文志》。就在这时,有人在《人民日报》的“不平则鸣”专栏上发文章称,王仲闻在词学考据方面很有成就,南京师范学院欲调他去教书,可北京邮局不放,这是践踏人才。正是火上加油,王仲闻就此打成右派,并开除公职。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还在部队里的二子王庆同被划为右派,被下到广西林场改造;还在上大学的王庆山也成了右派,后被流放到新疆农场。
* _+ i* V, q9 f4 Z0 K  v( n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仲闻似乎忘了他是戴着两顶帽子的人,对国学研究依然痴心。在爱才若渴的国务院古籍小组组长齐燕铭推荐下,得到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的支持,王仲闻悄悄来到了书局文学组。虽然此时他只能当一名没有名分的“临时工”,但他要的不是名分,而是学术工作。后来有人统计过,在中华版文学类图书中,不少帙部和难度很大的书都经过王仲闻的加工。至于《诗人玉屑》、《渚山堂词话·词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唐五代词新编》等更由他直接校勘整理。他的《李清照集校注》被学界誉为“古籍整理典范”。遗憾的是王仲闻的多数校注著作都没有得到署名或署了其他名,如王学初、王幼安、王全等,以至于王仲闻的名字几乎被世人忘却。
, ~+ f# l; R0 s3 Z3 u  ]& C王仲闻在中华书局最有成就的作品是编辑修订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他编辑态度极为认真,几乎踏破了北京图书馆的门槛。他倾其四年的全部心力,使原书增加约三分之一新内容。但在当时,一个临时工又有“特务”嫌疑的人,哪能在书上署名。学者陈鸿祥这次告诉王庆山说,当年唐圭璋先生亲口对他讲,王仲闻学问深厚,《全宋词》没有他的署名,他深深不安。所以文革后唐圭璋无论如何也要为他加上大名。后来再版时有了“唐圭璋编,王仲闻参订”的署名,并在后记中记下了他的劳绩。这成为中华书局史上由作者请求编辑连署名字的佳话。) ^9 o" r" _0 q' Z! q% Q
1968年,7年未还家的王庆山终于有了一次探亲机会。当他回到北京时,王仲闻已经被清退回家。他没有单位,所以“文革”还没触动他,儿子暗自为父亲庆幸。王仲闻仍沉浸在国学的大海里,整日关在小屋里,每天仅睡四五小时,写他的文章。儿子看他如此痴迷,劝说他这些东西不会出版。王仲闻却回答,我不管出版不出版,将来会有用的。那天上火车站送儿子,临别还劝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堂堂正正做人。王庆山说,他似乎对前程充满信心,谁知这次告别会成为他们的永别。
. N/ _$ c' V" j* P几年后,王庆山再次回北京经调查才知道,原来他走后不久,邮电部搞出了个“朱谷特务集团”。王仲闻与时任邮电部正副部长的朱学范和谷春帆曾是邮电总局的同事,说他们是一伙潜伏下来的特务,还称王仲闻家中那台电子管收音机可用来发报。于是批斗、抄家。当时母亲已经瘫痪床上。在这样内外交困下,王仲闻才有了死的念头。他曾两次来到颐和园鱼藻轩,当年王国维投湖处,面对一湖寒水,悲哀欲绝,只因游客太多,才回家服“敌敌畏”自尽。王仲闻历年所写文章的底稿、收集的笔记,王国维的遗墨、拓片、字画等,特别是那本被钱钟书称为“一部奇书”的20万字的词学考订专著《读词识小》,均已荡为烟云。6 Y' }, B5 W& `: n7 C
王庆山追昔抚今,尽管自己的父亲谢世后没有任何形式的纪念,骨灰至今下落不明。海宁他的墓内只有一副身前用过的眼镜。但国学依然如青山,满目青翠,那些曾为它辛勤耕耘者,诸如王国维、王仲闻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3 G' V7 N# a; @/ e( i3 K; u7 ]
王国维后人纷纷踏足国学传承家风8 E7 Q2 B6 d* K% E
今年6月1日及7月3日、6日,本报刊出的《以水之品性书写永远的“人间词话”》、《王国维后代有人研究国学》和《王国维次子,被埋没的国学大家》等文,不仅将去年底盛传的“王国维后代无人涉足文科”一说被彻底推翻,而且在深入采访中发现,王国维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是一位学问奇人,更是蒙尘已久的国学大家。本月3日,欣逢国学大师王国维130周年诞辰,记者专程来到上海虹口,见到了王国维的孙子王庆山,他是王仲闻的三子。年已70高龄的王庆山十分激动,不仅告诉记者,文章发表后的反响,而且披露了“最新情况”,特别是老王家“薪火相传”势头不减。+ M& x2 Y  K$ F) `
王庆山从新疆测绘局退休后,定居上海。他刚从浙江海宁归来。这次与王令之(王国维孙女)一起应海宁市政府邀请,参加了日前举行的纪念王国维诞辰13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贵报的两篇文章,我复印了四十多份,拿到会上,‘一抢而空’。”老人笑着告诉,“这次研讨会有来自日本、卢森堡和香港、台湾及内地二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你们的报纸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的为诸多专家所不知。来自南京的著名学者陈鸿祥(《王国维传》作者)看了后说,我的书再版时,有的材料我要作补充。海宁市文联的同志更表示,《海宁文艺界》将转载这两篇文章。”: q* h! A' h1 Q; S
对于“王国维后代无人涉足文科”一说曾一度流传之事,王庆山说,多亏你们及时“甄别”。7月4日,文章发表的第二天,我就接到现居深圳的老朋友谢希哲(复旦大学已故校长谢希德胞弟)的电话,不仅告诉我文章的事,而且特买了报寄给我。不久又收到深圳另一位朋友寄送的报。这表示社会各界对王国维及其后人的关注。我当即复印了十多份深圳特区报,分别寄送远在美国和台湾的亲属。亲属们反应强烈,纷纷关心王家“薪火相传”的问题。今年初,王国华(王国维之弟)后人王则明“创办”了一份“家亲信息”,读到报纸后,更激发了他办好这份家庭通讯的信心。" G2 R6 G- h3 H3 e
关于王国维寻死之谜9 `- A6 G) p0 c) L
大师王国维自沉后,留给人间一个难解的谜。对此几十年的悬案,这次有机会见到王家后人,记者十分希望能听听他的看法。
# v! }/ h8 _0 Y% M2 c4 B# W0 i王庆山告诉记者,1983年8月王国维三子王贞明和长女王东明在台湾曾发表过特稿《父亲之死及其他》、《最是人间留不住》。兄妹俩缅怀父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他们认为,“父亲自尽与大哥(潜明)病逝有很大关系。父亲最爱大哥,大哥病逝给父亲很深的打击,而罗振玉先生又不声不响地偷偷把大嫂带回娘家,还拒收恤金……面对罗振玉这位数十年培植资助他的挚友和共同研究学问的伙伴,是一件痛苦的事。……此事后,不再见父亲的欢颜,不及一年他投湖自尽了。”兄妹俩否定“殉清”之说,写道,“其实父亲只是一颗棋,也是他(指罗振玉)预布的羽翼……渐渐地父亲感觉到已卷入“浑浊世界’的大漩涡,必须脱身出来,因此婉拒代缮奏章,代递奏折,代为进言,并表示‘闭门授徒以自给’,以求心安理得,罗氏对父亲的态度颇为不满……”王东明撰文指出:“王氏后人大都秉性沉默,且有不少流寓海外的,不能广集多方意见,仅凭罗氏家人之言做成结论,自有偏差。”0 T4 V. S! y: E2 L  N" C( M" x
王庆山表示,他同意姑母和三叔的看法,王贞明是当年在北京时王国维身边最亲近的男儿,父亡之时,他最早一个奔赴出事地点,最早读到父亲遗书,手头又握有第一手资料;王东明是王国维最宠爱的女儿,相处时间最长,熟悉其性格和内心世界,因而他俩的话应该说是真实可信的。
: y* b4 L0 ^" u& m7 i王庆山补充说,他小时候没关心这件事。1968年探亲回家时,父亲曾告诉他,我们王家长子娶的是罗家的小女儿,最根本的是你大伯与伯母的婚姻是不平等的。你祖父对这门罗王联姻并不赞成,只是因为我们生活靠罗(罗振玉)支助,所以他出于无奈,才同意这门亲事。我们王家人不求名利,又爱自责。当年祖父对大儿子的死,十分难过,又自感对不起。. o! ~4 ~/ o9 o  S& D3 r
王庆山谈到此,又想起自己父亲王仲闻的死,“我总感觉父亲的自尽与我祖父的投湖有某种同一性。明明不是特务,非要你承认,那就有一种被侮辱,而不愿受辱的反抗。我想祖父也一样。”
2 y# i( j" s& z% W+ P9 x* I+ J! V9 ]可喜薪火相传有后人
. O( L; [6 }/ p) v" C6 p王国维第二代共有8人,6男2女。长子王潜明已于1926年早逝。1949年以后,3子留在了大陆,2子和2女去了台湾。目前在世的仅剩在台湾的长女王东明和在成都的五子王慈明。王庆山就大陆3支后人作了介绍。
6 u# p# T8 |5 o" U0 W在第二代中,二子王仲闻无疑继承了王国维的衣钵,并大有建树。
1 _# q" f+ Y0 F2 R2 t1 k8 b在第三代中,由于历史原因的耽误,大都学历不太高,12人中只有一位硕士。值得一提的是六子王登明的长女王令之。1968年插队落户安徽农村,经刻苦努力考进了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大学中文教师。后调回上海从事行政工作。其间除发表教育论文外,对王国维学说颇有研究,并广泛收集资料,著有《王国维传略》等,为王国维研究做了大量基础工作。0 ?* b2 G! R! Q0 z
第四代中情况大有改变,14人中已有3位学士、3位硕士和3位博士。王庆山笑着说,他儿子王亮成了传承代表。+ k; G  G+ `- h3 h% W, v
王亮读初中时,居住在上海的六叔公王登明寄了一套上海古籍书店影印的王国维全集给他,自此开始接触其曾祖的学问。1989年从新疆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古籍研究所硕士班,后又投奔著名古典文献学教授吴格的门下,成为他的博士生,研究课题是《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主攻古典版本目录学。现为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的研究人员。. q- Q  N% |$ }. d. C  `
作为古典文学与史学研究的年轻学者,王亮认为,崇拜王国维而不了解他的人很多,真正研究有素的人很少。研究的领域也不均衡,若把对王国维研究比作田作的话,有一部分被精耕细垦,但陇亩之间,仍有不毛之地,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 p1 c9 x8 `2 d1 B0 t0 C3 P明清著名藏书家蒋汝藻的“传书堂藏书”富称海内外。1919年,蒋汝藻经罗振玉介绍,延聘王国维编撰《传书堂藏书志》。1922年,蒋汝藻又请王国维排印《观堂集林》。王国维离沪时,《传书堂藏书志》初稿已完成大半,以后在北京仍继续编写修订。不幸后来蒋汝藻因经商不利,停止了此项工程。直到1974年,蒋祖怡的校抄本《传书堂藏书志》才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影印出版。此书在大陆一直未有出版。王亮知道后接手了这个任务。经三年标点、校勘,整理本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今年出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