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回复: 0

[原创] (八)潜江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同化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3 2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潜江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同化地
              




  我们常将“荆楚大地”的文化称为“荆楚文化”,或者称为“楚文化”,但主要是称“楚文化”,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定见,总之是将“荆”省略,把“荆楚大地”上的文化,概定为“楚文化”了。这样称谓对吗?其中有哪些根源?如果说“荆”的文化不能省略,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来龙去脉?
  我不揣粗浅,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1、对历史学之“楚文化”称谓的岐议



  据张正明先生在其著《楚文化史/导言》中说,“所谓楚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两个大小套合的概念。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历史学上的楚文化,则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根据这种概念,如果说在历史学上以“楚文化”称之,则将南方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统统以楚文化概括,而楚人是中原人,南方的文化中原化了吗?我认为不妥。
  楚人是从中原到南方来的,如若以楚人的文化为主导,将荆人的文化摆在次要地位,甚至忽视、抹杀,用认同史籍对南方的“污名化”和“抹黑”观点,以“楚文化”取代史前的南方之“荆州”文化,将造成如下严重后果:
  一、抹杀了史前南方数千年的水稻种植文化的主导地位;
  楚文化是因楚人和楚国而得名,是周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处于东邻的吴越文化和西邻的巴蜀文化之间。楚文化代表的区域是史前的南方之荆州,是华夏文化中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地区。从湖南发现的史前“谷种”文物已有一万二千年的历史分析,东周时代的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时,荆州的农耕文化已经发展了八九千年。且不说1993年和1995年,考古学家先后两次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的古栽培稻谷。只说湖北潜江张金镇鸟林台首次发现的大型史前遗址,面积达30平方公里,距今也有八千年,到史上传说的炎帝、黄帝时代出现,这一带已经有了几千年的种植文明。这种种植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体现为一种以“南”为“道”的“道统”,其精神文明的核心,为太阳文化体现的“天下为公”之“公德”文化,它是儒家理论体系中“顺阴阳”的结晶,或者说是儒家“格物”的来源,也是儒家“明教化”,或者说是“致知”形成的理论依据。
  史前的荆州区域,也是中国成为农业国的起源地。而楚文化是以中原的祝融为楚人的代表始祖形成的文化,即使从南方的炎帝开始说祝融,他也只是“炎帝之佐”,一个负责南方、分管教化的“司徒”之“官”而已。在楚祖祝融来南方之前,代表南方地域的“荆”文化,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楚人来后,合称为“荆楚”也是后来的事,其间的历史差距是以几千年计算的,不在一个比较层次。
  由于史上“荆楚”混淆不清,后来干脆将南方的“荆”删除,只有了“楚”,所以“楚文化”成为整个南方文化的代名词。
  然而,以楚国和“楚人”命名的“楚文化”,其根却是源于中原。如以“楚”命名,便会将史前南方之“荆州”几千年的史前水稻种植文化产生的“顺阴阳”和“格物”之“根本”全盘抹杀。
  如果没有史前的荆州人顺应“阴阳”的自然规律,便不能产生水稻的先进农耕文明,祝融便不能用史前土著荆州人的水稻种植文明进行普及性的“明教化”,中国也不能产生农业国之结局。所以,没有南方荆人水稻种植之“源”,便没有楚人的“明教化”之“流”。
  目前,在楚文化的成分中,国内外的专家们最多只承认南方文化有辅助因素,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不计。但我认为,以“楚文化”取代“南方”的水稻种植文化,却是本末倒置的表达,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例如,儒家没有南方荆人“顺阴阳”的基础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先进性,就不会有“司徒”之职务的“明教化”职能和普及、推广的必要。
  在儒家的“八目”中,没有“格物”的基础,便不能进入下一步的“致知”,更谈不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以“楚文化”之名,代表不了史前的“荆州人”(包括其他民族的土著民)形成的水稻种植文化。我认为,正确的提法是“荆楚文化”,且是以荆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这才是事实。
  二、导致《周易·离卦》代表的“南方”、“夏季”,以及太阳文化、火文化、“徵动心而合正礼”等相关内涵无所依托;《周易》以“离卦”取代先天八卦的“乾”而成为“南(方)”的代表卦,周公和召公到南方采风,便确定了以“离卦”代表南方的太阳、五行之“火”的政治地位,也是“周公模式”在一年的时间里,能够完成“礼乐”制定任务的基础。
  其一、根据“阳”为“德”,“阴”为“刑”的华夏传统文化格式,以五行之“火”为“替天行道”的方位,故“南方”成为周代的政治取向方位,行“以德治国”之方略。其中,离卦代表南方太阳的光明,故其篆辞载:“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其中的“重明”,乃化成天下的“明”,就是“日月”之“明”构成的“阴阳”之“易”。尤其是太阳之明,才是可以“化成天下”的“明”,并由太阳扩展出光明的道德意义。意思是要用光明纯正的道德教化人民,使社会文明大治。而以楚人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没有这个功用,且“离卦”代表的是“天”,中原代表的是“地”,可谓是“天差地别”。
  其二、太阳属于南方之“夏季”的“天象”,与中原之“地理”形势无关。根据华夏的文化格式:天称“象”为“圆”,地称“形”为“方”,例如,“地方”就是约定俗成的称谓,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文化范畴和定义,不可混淆。此乃“天上地下”有别,有天地悬殊之差。故以中原的楚人代表南方,有许多说不通顺的地方。首先在“南”和“中”之方位上就出了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其它领域也出现问题,例如五色、五常、五事、五音、人体的五脏格式,全部错位,打乱了所有的传统文化格式。从而导致“离卦”的内涵无所依托。
  其三、抹杀了土著荆人的精神文明成果,例如“鸡鸣歌”的产生,对“天人合一”所起到的“乐教”指导作用,“天下为公”之“道”的形成与导向作用。中原的诸侯认为南方为“南蛮”,是没有“礼”的“蛮”人。但是,周公和召公却千里迢迢地跑到南方来采风,以为“礼乐”之“燕乐”和“雅乐”。典籍记载“唯南合于雅”,南方的乐音为“徵”,便有“徵动心而合正礼”的文化格式。而“唯南”便排除了“中”;且中原的乐音为“宫”,不是“徵”;中原的五脏是“胃”,不是“心”。这明明白白地说明“礼”在南方,这些文化格式和内涵都与中原无关。南方怎么就成无“礼”的方位?中原的乐音是“宫”,南方的乐音为“徵”,这是五方与五音的配备格式。难道周公和召公不知道应该以什么为“礼乐”?!晕头转向地朝南方而走错了方向与地方?中原人自认为是有“礼”之地,周公怎么没有到中原去寻“礼”采风,却将《南风》列于《诗经》之首呢?没有荆人的《南风》,哪有屈原的《离骚》和后来的《楚辞》?“风骚”之说不是全部乱套了吗?!这种矛盾现象怎么解释?究竟是谁出错了呢?!由此,又引出下面一个问题:
  三、周公和召公到南方采风,导致《南风》失去了居《诗经》之“首”导向意义;据《吕氏春秋·音初》载:“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周公和召公到南方去采风,指明“唯南合于雅”,在《诗经·钟鼓》中说:“以雅以南,以龠不僭。”《后汉书》注,薛君章句载:“南夷之乐曰南,四夷之乐,唯南可以和于雅者,以其人声及龠不僭差也。”可见四方之中,只有“南”合于“雅”,方位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淮南子·泰族训》则载:“音不调乎雅颂者,不可以为乐。”而“南”所代表的既是是南方的风俗,或者说是荆人在几千年中形成的风俗,也是对“雅乐”的定性。它是“周公模式”的“乐教”根基。而祝融对南方文化的整理,或者叫对南方的太阳道德进行“格物、致知”,形成了早期的儒家文化,但是,如若没有土著荆人的水稻种植文明基础,或者新石器时代没有进行水稻农业生产,就没有《南风》,还会有传说中的炎帝吗?而作为“炎帝之佐”的祝融,还能有“光融天下”的功劳吗?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周公和召公到南方来,也完全失去了意义!可见,“乐教”的音乐根基在南方的荆人这里,“鸡鸣歌”的形成,不应该在楚人的原籍——中原。
  四、导致史前早期的游牧文明取代了南方水稻种植文明的错误;楚人是中原人,祝融的根基在中原,如果完全以楚人为主导,形成所谓的“楚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将会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导致中原文化取代南方文化。但是,中原偏离北纬三十度,并不是水稻种植的最佳地域,例如:中原人吃面,不是吃稻米,可见中原文化不能取代南方的水稻种植文明,黄帝初期的游牧文明也不能取代炎帝的水稻种植文明。还有疑问:中原是代表太阳、代表“火”的地方吗?中原是以“凤凰”为图腾的地方吗?!如果不是,楚文化的“凤凰”是从哪里来的?!中原在五行中是“黄色”,南方五色为“红色”,那么请问:“楚文化”是“红色”?还是“黄色”?故单独以“楚文化”称谓,取代南方荆人的文化,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五、南方的“道统”变更了内涵:据楚文化研究的权威张正明先生著《楚文化史》的“导言”说:“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就分成了北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这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而与时代大致相当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遥相辉映。”对楚文化的概念,张先生说:“所谓楚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两个大小套合的概念。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历史学上的楚文化,则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这些概念,就是以“楚”取代“南”和“荆”,成为南方文化的代表。
  我认为,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以“楚文化”的说法和称谓取代南方文化具有片面性,正确的叫法是“荆楚文化”,且以“荆”为主,以“楚”为辅。就像“祝融为炎帝之佐”,而不能说“炎帝为祝融之佐”一样,祝融只是管理南方的官员,是炎帝的辅佐,并不是祝融来了才有南方和南方文化,才有史前的水稻种植。所以叫“楚文化”,则彻底地抹杀了荆文化,取消了“炎帝”文化,只有“黄帝”文化,我们还是“炎黄子孙”吗?这叫以偏概全。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