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回复: 0

[原创] (八).2、潜江的釜、鼎与楚式鬲的历史“自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9 17: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23-5-10 06:08 编辑

      2、潜江的釜、鼎与楚式鬲的历史“自白”

  关于“荆、楚”的关系问题,体现在时间差距上的悬殊证据,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出土文物。
  在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鸟林台史前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物残片,可辨器形有釜、罐、钵、盆、双耳罐等,器表多饰绳纹。看到其中有“釜”就让我想起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还有成语《破釜沉舟》、《釜底抽薪》等等。遗址中出现的器物残片,是潜江人的史前祖先用过的遗物,其中的“釜”就是他们的主要炊器。
  “”是什么形状?见下图:(下图是铜釜,早期的釜是陶制品)
77_2707_ed460178029acce.p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釜。有耳的可以吊着烧,无耳带足的可以加热直接使用,不带足的需要有支撑,或与鬲等加热工具配合使用。是最广为人知的古代炊具,如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釜底抽薪等。釜是最接近现代锅的古代炊具,煎炒煮炖均可兼任,可视为现代所使用的前身。因生命力最为长久,考古权威苏秉琦先生曾将称为中国文明的火花”。
  古代类似釜的炊器有三种:鼎、釜、鬲,其形制有区别。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地层越下,越是粗糙,就越古老。陶器是铜器的祖宗,江汉的鼎、釜是东周出现之“楚式鬲”的祖宗。且这个“祖宗”不能用“祖宗八代”为换算单位,而是要“千年”的计量单位来看时间差距。在“千年”的史前历史中,南方的荆人会创造出多少文化惠及华夏?无法计算。请看下图:


77_2707_a7e8f604529c006.png
三足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7_2707_1b6626e1869e7f4.png
四足鼎


77_2707_702f20c842e011d.p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潜江出土的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鼎作为最重要的礼器,最初也是从炊具演变而来的,用于煮肉。有三足圆鼎与四足方鼎之分圆鼎用来祭天,方鼎用来祭地,因为“天圆地方”,在祭祀中通过形制来体现理念,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此说存疑。圆鼎在商代至更早就已出现,方鼎出现于商代晚期,更偏重于礼器。
77_2707_5bae93b05e58c07.p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鬲(音)。深腹袋足(又称乳足)侈口,用来煮水加热的炊具,初为三足,后发展为四足。秦以后已经不再出现。
77_2707_6c9710297ac8d0b.p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潜江出土的文物(注:凡潜江出土文物图片,均由原潜江博物馆长罗正松先生提供。)

   后来发展成有三足的鼎、鬲,也有三足的釜,当然,史前的初期是非常粗陋的,江汉一带从用火烤野兽的游猎时代,到用火、水来煮种植的水稻,以及水产类的食物,让这些炊器在漁米之乡具有煎、炒等功能,必然是有生活实践的过程。最初的釜可能没有足,后来加上三个足来支撑釜,以防止翻倒倾复,都应该是有一个发展历程的,在八千年前,能用陶器制作出鼎、釜来烹调食物,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其间也不知经历过多少时间,产生过多少曲折和启发,最终才有了这种陶器制造形制,并形成这种称谓的器物。其实,当我们看到遗址中这种器物残片时,前面产生陶器的发展历史过程已经被省略,这其间也不知有多少年的摸索、产生、变化、发展,才有我们所看到遗址破粹的陶片。
  制陶工艺产生于什么时候?据相关考古发现,中国早期陶器的出土地点十分广泛,南方有广西桂林岩庙、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北方有阳原虎头梁等地。这些遗址的年代大致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甚至更早。玉蟾岩遗址就是距今大约距今15000年和距今12300年左右,较晚的南庄头遗址也是距今大约有10000年左右,这些早期陶器一般保存比较差,只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及湖南等地遗址,才发现了一些较为完整的考古资料。
  从潜江发现的炊器釜残片和遗址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已然形成了很大的城镇居民点,所以,潜江地域的史前历史,应该远不止这八千年,早到什么时候?这些陶器是从南方的广西桂林岩庙湖南或者江西传过来的?还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什么时候?如何产生?都不得而知!
  通过观察不难推测发现,远古的炊器开始时只能生火加热,因此炊具发展到带足有一个过程;又由于古代生火是在土地上挖坑做灶,或者用三块东西搁置生火;还有部分炊具需要吊在灶火上方,因此有耳。到了后世出现了青铜器和灶台,炊具只要架在灶台上即可防风炊煮,因此逐渐演变有了各种炊器、储藏器、装盛器,包括避免烫手而使用的勺子、夹食的著(筷子)这些在情理中产生的事物在生活经验的自然里,有着随时随地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且都遵循一定的生活原这说明,潜江人的祖先,在生活中不断地提高着生存的智慧,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文明。这,就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先进。
  这种古代的“釜”、“鼎”也有大小之分,是什么原因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石兴邦先生介绍,在晋东南一个四面皆山,中间为谷地的沁水、阳城地区,较为闭塞,当地的习俗是,房子一边,有一个大的方形的灶炉台和我们的灶头高低差不多,灶台上有几个出火口,灶台为方形或长方形,有3—4平方米,比我们用的大一倍多,上面周围放着许多大小不同、形制各异“锅”,有圆底锅,有三足器等炊煮器,也有鬲形器,统叫锅。大多用铁制,间或也用陶制的有意思的是各有用途:有一人锅、二人锅、五人锅,多少人就用多大的锅做饭,和我们的习惯不一样,很可能这是古俗流传下来的,大家吃饭是围着灶头转,没有饭桌子。从这里我们也可知道古俗的一些情况。这种现象,民族学上称 “文化岛”。想一想,也有可以理解的道理,一个人不可能用很大的锅,很多人不可能用很小的锅。由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史前鼎、釜、鬲的大小,分析出吃饭人数的多少,进而推测当时的人口状况。
  民以食为天,华夏民族在饮食男女方面,都很有天赋,创造了许多的文化。其中,潜江发现八千年前的“釜”,作为其中的一个器物,发挥的作用,至今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烹调器物与相应的食物有关,江汉鱼米之乡,稻种与渔猎经济发达,故炊器应该与当地的食物和生活习俗相联系。
  有三足的叫三足炊器。它们大致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区域,其中鼎为城背溪文化的代表,鬲为中原一带的代表,江汉流域则以釜和鼎为代表。
  什么叫“楚式鬲”?鬲是流行于中原一带的三足炊器。据《尔雅·释器》说鼎曰:“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释鼎也说:“其空足曰鬲。”鬲与鼎是形态相似的三足器皿,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在足部、器体与三足之间的器腹内壁,无凹窝的称鼎,有凹窝(足呈空状)的叫鬲。
  据杨权喜先生在《江汉地区的融与楚式鬲》一文解释“楚式融”说:
“由于南北两大地域的不同和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差异,中原地区的日用炊器鬲传到江汉地区之后,逐渐发生了变异,它与江汉地区的日用炊器鼎,由并存发展到互相融合,慢慢出现两者相结合的形态——似鼎非鼎、似鬲非鬲的‘鼎式鬲’,即通常所谓的‘楚式鬲’。”
77_2707_3ea776704eb3e72.png
附:文章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杨权喜先生在该文中特别提出了这种“鼎式鬲”的炊器,主要表现在C型鬲上。文章说:

  “鄂西地区,不仅是楚文化的渊源所在地和楚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同时还是我国鼎文化、鬲文化、釜文化的交汇地,我国古代不同地域的鼎、鬲、釜三种日用炊器,在鄂西由并存发展,到相互融合,形成了B、C型楚式鬲,尤以C型鬲最为典型,C 型鬲的形态似釜似鼎似鬲,鄂西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除鼎以外,还盛行釜,无论是宜都石板巷子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存,还是沙市周梁玉桥商代后期遗存,都以鼎、釜并列为基本炊器。而C型楚式鬲的器身为宽圆底,与鄂西传统的垂腹宽底釜极为相似。据此,可以看出,楚文化来源主要因素除包括长江中游的鼎文化和黄河流域的鬲文化外,还包括了长江上游的釜文化因素。C型楚式鬲融诸文化于一身,是探讨楚文化渊源的重要器物。”

  这种现象在潜江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充分的验证。同时,文章的结束总结还说:

  “楚式鬲的研究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种种现象表明,江汉地区鬲的出现与中原民族的南移分不开,而楚式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就是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大约从西周晚期开始,在鄂西沮漳河流域、蛮河下游和长江西陵峡部分地区,楚式鬲日用基本炊器的地位首先逐渐显示出来,证明楚文化发源地在鄂西一带,进入东周以后,特别从春秋中期开始,用于殉葬和祭祀的鬲形态多种,尤其出现一些周式鬲,反映了楚文化因素的复杂,风格的灵巧多变和楚国兼呑‘诸姬’的历史事实。”

  从上述“楚式鬲”出现与中原民族的南移有关,考古上出现的时间,大致是从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中期开始。这种现象与芈姓楚人进入当时的潜江地域的今黄罗岗,且在时间上基本吻合。
  而南方鄂西一带的鼎和釜出现,则在八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早期,这期间的历史相差太大,几乎不能相提并论。基于此,我认为,以“楚文化”称谓取代南方的江汉荆人文化,不科学。
  这种以“楚文化”称谓取代南方“荆文化”历史的现象出现,我认为与篡改的史料有关,与儒家文化北方论有关,与中原文化主导论的思潮有关,也与“中国无宗教论”有关,它们是对南方进行“污名化”、“黑化”的产物,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74页。)南方之“道”与天地之“阴阳”有关,儒家文化与“太阳道德”相连,“天下为公”与“以德治国”同理,它们都是华夏文化格式中的演绎推理学问。但这一切,“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北纬三十度的南方,对吃、喝、住、穿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有大量大面积的遗址存在,有考古作证,有历史记载。
  综上所述,我认为,正确的提法应该是“荆楚文化”,且是以“荆文化”为主导地位的文化,而“楚文化”则是后生于“荆文化”,依靠“荆文化”发展而形成的融合性文化奇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