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回复: 0

[戏曲综合] 梁山灯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4 1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山灯戏
来源:文旅中国

  戏曲·梁山灯戏|影响深远的地方小戏
  梁山灯戏是长期流传于四川省川东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因其起源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所以称之为“梁山灯戏”。该剧种在2006年5月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e3e6709c93d70cf9a3efa9415be1d07b8a12bc9.jpg
  历史渊源
  梁山灯戏多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传统民俗活动期间在民众聚居区上演,特点是小、喜、闹,场面不大、情节简单、人物很少。
  梁山灯戏是一种融“玩灯”和“秧歌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明代正德年间,“秧歌戏”的说唱表演形式吸收了“玩灯”的舞蹈动作特点,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形成表演形式更加活跃、表现力更强、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独立地方戏剧种——梁山灯戏。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梁山灯戏的主干音乐“胖筒筒调”也从梁山地区逐渐向临县、临省和更远更广的区域流传,并渗透进12个省、数百个县的地方剧种的音乐中。梁山灯戏发展到清末民初时期,逐渐走向衰败以至濒临灭绝。
f3d3572c11dfa9ece9e96c5a89b23b04908fc126.jpg
  艺术特点
  梁山灯戏扎根于民间,既有农民口头文学的风采,又有民歌、薅秧歌的音律和花灯、车灯的舞姿,还有年画、蓝印花布的色彩感觉,土得自然,俗得有味,使老百姓喜闻乐见。过去的灯戏编辑和演员,大多是既种田又演戏的业余临时班子,编排的也都是自己熟悉的乡土风情,田园牧歌,家务琐事,民间轶闻,剧中人物不是村姑农夫、工匠佣人,就是懒汉乞丐、和尚尼姑,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泼辣的俚俗的山间风味,使梁山灯戏具有民众性的特色。
  梁山灯戏的音乐系统包括三种声腔、间场音乐和锣鼓。三种声腔即胖筒类——灯弦腔、徒歌类——神歌腔、俚曲类——小调 。灯弦腔和神歌腔属戏曲板腔体,小调则是曲版体,特色鲜明,风格突出。口语化的台词和嬉闹性的情节又赋予了它幽默通俗、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
  梁山灯戏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嬉、笑、闹”与“扭、拽、跳”。热烈、放纵、土俗,以逗笑取乐,以丑态娱人,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圣人君子,都富有喜剧色彩,不脱离“老天真”“少可爱 ”的格局,从而让人在剧情的滑稽幽默、玩世不恭甚至演员的打情骂俏、嬉笑说唱当中,忘却烦恼,进入到无穷愉快的精神世界。
9358d109b3de9c820909d8a683e34c0d19d84311.jpg
  剧目
  梁山灯戏的剧目,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间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代表剧目有:表现山乡风情的《松林遇美》《柑子坪看亲》;表现田园牧歌的《小放牛》《雪山放羊》;表现家庭趣事的《蒋明休妻》《三舅接哥》;表现民间轶闻的《秦仲抱瓶》《水打兰桥》;表现小手艺人的《补缸》《裁衣》;表现樵夫渔婆的《刘海砍樵》《渔家乐》;表现懒汉浪子的《古老六做媒》《浪子薅豆》;表现怪和尚的《湘子度妻》等等,此外梁山灯戏的剧目还有《正德王访贤》《四仙配》《烧窑封官》等表现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的剧目,以及《抢财神》等新编的现代剧目。

  传承价值
  梁山灯戏是梁平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形式,是梁平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了梁平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既是历史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文化艺术价值的宝贵资源。因为它在地方戏曲声腔传播影响中首屈一指。因此,保护、传承、弘扬梁山灯戏,不仅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研究民间民俗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系统,丰富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史学、分类学和曲式形态学等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科学价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