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卜,殼,貞旬亡憂。王占曰:“乃茲亦有咎。”若偁。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葉車馬硪愕王車,子央亦墜。
癸巳。一月。
□□(卜),□,(貞)旬亡(憂)…(有咎)…八日…來艱。
《合集》10405反面釋文:
癸亥卜,殼,貞旬亡憂。王占曰:“有咎。”其亦有來艱。五日丁卯,子殊,不殟。
王占曰:“有咎。 ”
王占曰:“乃若偁。”
王占曰:“有咎。”八日庚戌,有各雲自東母,昃亦有異,有出虹自北飲於河。□月。
由《合集》10405正面可知,該版初次占卜在某年十月癸酉,第二次占卜日期是來年一月癸未日,第三次占卜日期是一月癸巳日,第四次占卜日期缺失,這個日期應位於骨版左上角,此處有“八日”的字樣。反面的“出虹”卜辭中也有“八日”字樣,“出虹”卜辭應是第四次占卜的內容和驗辭。
由《合集》10405反面卜辭“王占曰:有咎。八日庚戌,有各雲自東母,昃亦有異,有出虹自北飲於河,□月”,可知,“□月”是本次“王占曰”的占卜月期,未必是驗辭“有出虹自北飲於河”這一天象事件的月份。“庚戌”前八日當為“癸卯”。這個“□月”《合集釋文》作“十月”,未必正確,從拓片上看不出具體月份,從正面卜辭的內容分析當在來年一月之後。
從林宏明先生的綴合第879例之卜辭可以看出,從戊(辰)日占卜,經丙日、丁日,自丁日再過91日為丁未,從丁未再過三日為庚戌出虹日,卜辭最後有“十月□”字樣。甲骨文的月份一般指占卜日期的月份,從“十月□”的“戊(辰)”占卜日,到“出虹”日,至少經過了三個多月。這個“十月□”有學者釋為“十二月”[ ,劉影,賓組甲骨新綴一則:《合》13442反+《合》17274,先秦史研究室網站,
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2762.html,2009年9月5日。],也有學者釋為“十一月”[ ,晁福林,說殷卜辭中的“虹”——殷商社會觀念之一例,殷都學刊,2006年第1期。
],筆者以為當是“十月”,合文“十月”上面的“□”也有可能是泐痕,因為就按十月戊辰為占卜日來說,經三個多月,“出虹”日也到了來年一月之後。由此可知,合集10405反面卜辭“王占曰:有咎。八日庚戌,有各雲自東母,昃亦有異,有出虹自北飲於河,□月”中的月份不應該是《合集釋文》中所雲的“十月”。
那麼,這個一月之後的“出虹”日在哪一個年份和月份呢?且看筆者復原的武丁伐方前後這一時段的曆譜。
筆者曾提出,商人與方之戰應發生在BC1222至BC1218年,由曆譜可以看出,符合十月份有癸酉、來年一月份有癸未和癸巳、“出虹”日在一月之後的癸卯日條件的年份,唯有BC1223年的武丁44祀至BC1222年的武丁45祀。
BC1223年,十月朔日甲辰,晦日為癸酉;BC1222年正月朔癸酉,正月十一是癸未,正月廿一是癸巳;“出虹”日當為二月庚戌。如果《甲骨新綴第879例》中的月份不是泐痕,而是十二月,那麼,“出虹”日當為四月庚戌。
考慮到《合集》10405为卜旬辞,初卜日期為十月,第二次和第三次占卜日期是來年一月,且这个殷历一月的下旬是“癸巳”,而庚戌“出虹”日的前八日是“癸卯”,从卜旬辞的角度来看,二月上旬的“癸卯”正好接继着一月下旬的“癸巳”日,因此,庚戌“出虹”日在“二月”比“四月”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甲骨新綴第879例》讓我們瞭解到商代更多的一些史實:商人與工方之戰在武丁伐下危之前,就有所準備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