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回复: 0

[原创] 文化嫁接绝对不是“四理之乱”的治理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3 1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卢麒元先生提出“四理之乱”的理论,很值得深思探究。然而,卢先生提出的治理模式是:基督教教伦理与儒家最先进部分的孟子相结合,不能不摇头了。两次中西文化论战的碰撞,历史已雄辨证明:中西文化可以义理会通,决不可以文化嫁接!
中国文化背景的卢先生,熟悉西方经济学,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也熟悉西方的文化史。然而,卢先生欠缺传统儒学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研究,也不是专业的文化学者,所以,提出的治理模式是错误的。
一、传统儒学开拓人文化成天下的思辨论理学,思辨质文心性的三类型,论理人的本质属性的中庸质文与刚柔文质;论理性情相需功贞情,“音容,天也;言事,人也”的天人合一;论理天下仁恕理道定所仁礼忠恕的道德理性,“天地者,生之本”与“先祖者,类之本”的社会基本矛盾,如卢先生所说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矛盾理论,与基督新教伦理义理可以会通。却有大前提:传统儒学是人文化成天下的理论理性,西方的基督教伦理是以宗教的传教方式,可以文化结合?文化嫁接?况且,如卢先生所说,决定中国在全世界100年后的地位,中国的地位,绝对不是文化嫁接的结合方式,而是领先和优越于西方宗教性质的理论理性,传统儒学人文化成天下的思辨论理学与思辨哲学,走进现代化社会的传承创新,这就是萧萐父先生所提出:探究古今文化接轨,中西义理会通的历史接合点!
二、在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传统儒学体系,孟子与《大学》、《中庸》,都是继承孔子的学脉,“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儒发展系统的开拓阶段。仁内礼外的心性对流,荀子提出以礼义质正仁心,质实仁义动机,礼义规范成为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正如卢先生所说:“理论进化是站在实践实证的基础上”。卢先生不会感觉到,儒学最先进部分,不是孟子,是创新了孔孟学说的荀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理角度,荀子的儒学地位,远远胜于孟子。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文理角度,是孔儒思辨论理学更高阶段,张载与船山的思辨哲学,会通古今义理的“是非善恶,义判于几”。张载与船山的思辨哲学,也是现代儒学体系的基础理论,代表着儒学的最先进部分。
三、卢先生提出西方基督教伦的异化问题,其实,诸子百家争鸣出来的主流学派,民本儒学也发生异化,长达二千余年,百世皆行秦王制的君主专制史,从独尊儒术的汉儒初度异化,到宋明理学忠君报国极度异化的四理之乱。
(1)儒家学理的异化,集中体现在两大学问道方面。“-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尊德性学问道,理道定所仁礼忠恕的天下仁恕,“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异化成:“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不以一毫私意自蔽”。“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问学学问道,理道定所于性与天道和仁礼本体的形上道体论:“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均一之化备矣”。异化成“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天理浑然定夺的人事当然,“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无欲理亦废”的存天理去人欲,尊卑定理定位定性的天命之谓理。儒学两大学问道的学理异化,是非混淆!
(2)伦理异化,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伦名实,亲亲为仁的忠恕之道,人生名利的仁礼忠恕,走到爱人境界的人际和谐,走到天下义利,天下礼乐的天下大同,环境造人为生民立心立命的百姓日用伦常。然而,伦理异化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进一步下滑,阳明后百姓日用皆道负向,不管谁当皇帝,都是穿衣吃饭的自扫门前雪。再度下滑,满清极度专制的民族劣根性。直到现代社会,依然影响着国民心性。
(3)至于治理异化,从民本儒学的仁礼德政,走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神導德政。异化成儒法合流的法术势治理。世袭专制的治不及三代,引发出三大积弊恶化,官场贪腐,势尊必蔽,文有法而礼无法。三大积弊恶化的环境造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儒家礼法合治理论的异化。文理礼治的益质载道治心,治理效应是仁心自觉的礼义规范;政制法治治生民安居立命,治理效应是精于物物的社会礼义规范秩序。共同点是礼义规范的礼法合治。治理异化,从君主专制的天下私法,以法杀人;走到尊卑定理的以理杀人,这就是戴震所痛斥的,“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四、治理“四理之乱”,首先要治理世袭专制和专制儒学异化的“四理之乱”,复归民本儒学的“四理之治”,探究从自然经济社会的传统儒学,通往商品经济社会的现代儒学,古今义理会通的“四理之治”,形下器道弘扬思辨论理学,形上神導弘扬思辨哲学,人文化成天下的“四理之治”。立足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的历史逻辑,中西义理可以会通,人文文化与宗教文化不能混杂!绝对不是结合宗教形式的基督新教伦理,绝对不是文化嫁接的“四理之乱”的治理模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