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凤来仪
《 尚书. 虞书 益稷第五》中说:
夔曰:“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韶”,虞舜乐也。《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三代《韶》为庙乐。武王克殷,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韶》始入齐。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入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传于汉,汉高祖改名《文始》。及至曹魏,魏文帝曹丕命《文始》复称《大韶》,以为庙乐。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乐,以《大韶》名《大观》。后经唐历宋,不知所终。
“箫”,乃乐器,非乐名,箫是乐器之小者。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成”,谓乐曲成也。郑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
“仪”,有容仪。《易·渐卦》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是仪为“有容仪”也。
总之是言凤为灵瑞,是以难致,备乐九奏,凤皇来仪。
凤凰作为四灵之一,出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安宁(说文)。凤凰又作为至德的象征,无时不在预示着天下风气,《淮南子.缪称》云:“昔二皇凤至于庭,三代至乎门,周室至乎泽。德弥麤,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到了春秋,凤不出世,孔夫子不由得哀叹道: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篇第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