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自在:
先生说我质朴,如果以回归儒学传统为质朴,恕不认同。《易经》时代的国民心性质朴,道家道法自然,回归《易经》逻辑是也质朴。孔儒及脉理传承是精明的“神”学,理性务实的哲学世界观。尤其是船山学,对宋明理学及儒道佛互补的批判和扬弃所形成的船山学。现时仍停留在宋明理学及儒道佛阶段去理解传统文化,离船山学的理论水平差远了。我刚发贴的《船山论理的言事与音容》,“言事人也、音容天也”,看看船山如何论理?《荀子解蔽•张载参两•船山理一》文贴,论述矛盾理论的古今通义。再看船山如何论理,从矛盾理一、君子奉一为本原、纲举目张,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对矛盾理论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足以令现代人汗颜。
先生说方向,方向有必然性。证照偶然,体现自然,走势必然。从传统的“外则儒术,内则道佛”,到儒学复兴的道德内修,儒道佛互补,走下去是船山学。今天的学术时代,从研究现代新儒学思潮,到现时的佛道儒互补,非儒道佛,走下去同样:昭明船山学,成古今文化转换、中西文化会通文化基础的昭明船山学,是深化改革成理性回归的昭明船山学。现时已走到佛道儒互补阶段,离昭明船山学,事实胜于雄辩的时代还远吗?船山提倡会通古今通义,“生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现在是袭古今擬议之名,历史逻辑的大循环,历史思潮在现代社会的重复与重演。最终还是走势必然,成方向性的理势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