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4 07:07 编辑 红山道人 发表于 2017-9-30 01:46 不动手、不思考就随意说,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尊重。 按本帖标注的方法,只一种结果,不信你试试。 |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就其图形而言实质性内涵是内部八个卦项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形与外部条件结合然后发挥是它们的应用。 |
六十四卦绝不是线性顺序那末简单。 河洛两图向人们展示的都是平面,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也是,方图和圆图也是,而直至今日研究卦序的人们仍然停留在线性思维,走不出死胡同、不收实效一点都不奇怪。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12 18:59 编辑 |
郭志成 发表于 2017-10-7 07:58 此项研究,意义重大。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0-7 11:47 编辑 本来只用红线下面的图就完全能够说明问题,但早考虑到一些读者易学基本功不过关,特意列出了红线上图,结果果不其然,江先生也会出现如些低级的认识。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0-7 13:02 编辑 再好好想想,为什么我说“一些读者易学基本功不过关”?为什么我要列出红线上图?想想河图,想想洛书? 对于原创作者,首先要尊重。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先冒充权威扣帽子“你错了”、“不合逻辑”,而是应该学学郭老,不知就问。作为诤友,就这个先扣帽子的毛病我其实是提醒过江先生多次,坚决”抵制“的,也是这种学术讨论中的不良习俗。当然,如果对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有“改头换面”窃为已有的行为,我更是坚决“抵制”。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7 12:54 编辑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作为四种特定状态,它们各要素所能代表的方位是一定的。 以平面来说,太一周全,两仪各占半周,四象东南西北,八卦四面八方,古今同识。 这是讨论状态与过程的问题,在四种特定状态下不可能“两仪四方位、四象八方位”,而在“...生...”的过程中,必然有由少到多的转化。这个问题认识上的差异根源就在于此。 |
注意:两仪各占半周的形式。 |
应该学学郭老,不知就问。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0-7 14:37 编辑 问了”问什么?“没人解释。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0-7 14:46 编辑 不知什么?不知如何强词夺理?还是不知什么叫强为已有? |
不必“己有”“己有”的,已经一再声明,这是在讨论。我可以再次声明,我公开在这样的论坛中的东西,不限于此篇,全部内容都是公众的。 第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不是你我的发明。 第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也不是今天的东西,探讨其出处、易理、逻辑大有人在,不仅仅你我二人。 第三,这个问题的讨论本来在你的帖子上进行的,你不愿意只好另起帖子,并且尊重你,挂你大名,你又不愿意。老虎屁*股摸不得,谁都看得清楚。 第四,你研究了后天八卦,不是画地为牢,这个“牢”你也画不像样。 鸡对鸭讲,争论可以休矣。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12 18:54 编辑 我对于后天八卦形成机制的认识的表述已经完整地反映在下图,当然这一认识的基础得益于乾坤客、郭志成两先生的讨论启发。至此乾坤客先生并不认可我的阐述,不同于他的表达作为一家之言留存于此,供其他同好推敲指正。 关于这个话题非实质性问题我不再回帖,以造孤掌难鸣之势,维护论坛良好氛围。 |
大家看得很明白,我从来不反对真正的学术讨论,但坚决反对别有用心的人以强词夺理的手段企图将本人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据为已有的这种有违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不是笔者的发明,但用之于后天八卦序的主体研究思路,笔者是第一人。拿“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研究后天八卦序而不承认这是笔者的首见,可以想象,这已然不是想与笔者讨论,而是已有”窃取“笔者研究成果的主观企图。 二、先冒充权威说笔者”四象序“不合逻辑,结果,江先生本人画的图完全采用的是笔者采用的”四象序“。 三、无理指责笔者先定”立足点“和”左右“不合逻辑,改头换面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概念出现,被笔者指出后,故意再次以偷换概念的方式进行辩解,再次被笔者严正指出其错误后,以”无赖“、”不惜几十楼唾沫吵了一路“的语言对维护本身权益的原创作者进行人格攻击和诸如”幡然悔悟是好事“的讥讽。 四、在《周易天地论坛》发布有关双方对卦序讨论的贴子,对笔者的讨论内容断章取义以抬高自己。对笔者在本坛的贴子《后天八卦序观象设卦方法解析》进行改头换面,以《后天濱绎》的题目在其他论坛发布, 其主体思路和关键环节完全采用笔者思想,对读者以这种方式的称道,坦然受之,完全不提及笔者。 五、在”四象生八卦“这个关键环节,在四象符上下加阴爻或阳爻是笔者的独见方法,笔者对为何加阴爻为何加阳爻有完整逻辑思想,这个也是笔者独到见解。江先生的图式同样采用的是笔者的方法。 整体思路是笔者的首见,关键环节是笔者的创见,在笔者的贴子中讨论,无理指责笔者尚有情可愿,故意以偷换概念的方式进行辩解和人格攻击则属学术不端,作为原创作者和版主,到这一步,只好结束讨论。江先生另起贴子,笔者不反对,但改头换面不加引用,并另行挑衅,则更不合学术规范。 |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7-10-7 17:45 编辑 江先生终于留存下来自已的”一家之言“,不过,这一次,这个一家之言前面特意提及”认识的基础得益于乾坤客、郭志成两先生的讨论启发“,这个是作为学术成果的必要条件。江先生谈及”乾坤客先生并不认可我的阐述“,是的。 1、主体思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没有疑问,得自于笔者的启发,江先生这一方面没有什么新的创见,我自然不能有什么恭维之处。 2、两仪生四象关键环节,这个四象序采用的是笔者的序,也不值得恭维。 3、四象生八卦关键环节,也采用的是笔者的四象符上下加阳爻或阴爻的方法,也不值得恭维。不但不值得恭维,还存在一些没有说明白的小问题,比如:只说顺时针方向补上爻,补什么爻?阳爻还是阴爻?为什么?读者不知道。要说明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再受笔者的首创解读启发。 4、更让笔者不以为然的是太极生两仪这个环节。太极生两仪是对万世万物中阴阳矛盾对立这种现象的高度抽象,传统太极图是对这种高度抽象现象的形象化画法。但是,我们已然是在有方位这个现实原型基础上来阐述太极分两仪,太极生两仪的思想必须与方位这个现实原型相结合,才能合理地理解太极生两仪的方位形象图。用圆表示太极的话,只要能把圆分成不同的两部分,无论这两部分相连不相连,都符合太极生两仪的思想。比如从1到10这个自然数序列作为一个太极,那么阳奇阴偶,就是太极生两仪,不一定非要1至5为阳,6到10为阴。不了解这个原理,只是机械式地搞一个传统抽象太极图太极生两仪形象图。至于到两仪生四象时,四象一会儿是一个太极圆,一会儿是半个太极圆。就这一方面,江先生还拿传统抽象太极图来给我说事儿,还要我认可他的作法? |
该批评的批评了,重了点,但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下去。 |
《系词·上》云: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8 09:25 编辑 后天八卦 |
你们争论了二士五个回合,我水平低,到了沒弄懂你们说出的,周易图八卦時空方位的合理与否,以后我会说说我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7-10-16 15:04 编辑 没有说出我的看法之前,首先应当肯定的立场和看法是: 1,阴阳平衡是核心、主体、是对称分割、再分割,,,,形成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都是阴阳转换形成宏微无限的、千奇百怪的、万事万物的,互需、互求的,生生不息的转换过程,。 2,看法不同,立场不同,就很难同归、同理、同道。有意者請表态。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0-16 06:53 编辑 后天图由四象作图口诀: 完整一圆周,通经界始终;双阴又双阳,少牵老周游;加爻小成卦,四四分阴阳;阳卦添上爻,阴卦则补初;周游逆时针,西北见乾纲。 |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7-10-17 11:00 编辑 杰明先生:后天厂八卦核心逻辑,费劲不小,最后还是文王八卦图。文王八卦图,一半径对阴阳不对称、不平衡,有违易老自然天道,但它反映的是商灭周兴時代的政治地理形势。也是文王反紂的依椐,64卦是治世道不平的战略战策,真情实意,請看64卦内容,文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