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三人行

[综合讨论] 也谈谈反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14-3-21 17:25 编辑

道长兄,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下这个问题,当一个东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纷繁复杂的情形时,原教义的理论有多大作用?
我想您应该清楚,古往今来比你清楚这一问题并且想改变的人多的去了,但是结果呢?所以这不是你认不认识提不提出的问题,也不是反对反对赞扬赞扬就能改变的问题。现代科学的发展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上帝是假的,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去信仰。你现在天天正儿八经的鼓吹上帝是假的这些已经科普了的理论,有什么意义,别人信仰或分析下天主教徒现象就是别人没有能力认识这所谓的真理了?
所以正视现实,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重要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2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清楚儒家并没有什么用,大家清楚了才有用。。。。

如果先生认为中国的“表象文化”与儒家无关,那么请继续沉睡。
我很明白装睡的人是唤不醒的。
很明显,我的每一个帖都是谈及儒家的内在问题,然而您只是觉得我在“发牢骚”,并不断地否定我的观点,您在回避什么?
如果不是您31楼号召“深入讨论儒家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我本来就不想回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作为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纽带,功不可没。现代国家的指导思想里,仍然渗透着儒学的精神。试问?不说现代,说说民*国以前,什么思想可以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里儒表,那个皇上”修身“成功了?什么精神纽带?
太监有着柔顺服从的表面,一旦夺权成功,别人最好都成为太监的太监。。。。

难怪日伪时期首要文化”复兴“,就是建立儒家学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不仅仅特指“三个人”,而是泛指;“师”不是狭隘指现在学校里的教师,而是说都对我能有所启发警醒。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对我有所启发,别人的长处我向其学习,别人不足的地方引发我自警、自查、自改正。孔子作为千古圣人,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自己,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成熟人,不应该拿这句话要求自己吗?作为负责人的父母,不应拿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孩子吗?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不应拿这句话指导自己的学生吗?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主管,不应该拿这句话引导自己的员工吗?这就是儒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4-3-22 12:23 编辑

道教产生于儒学思想被确定为国家指导思想的西汉以后,第一部经书《太平经》有大量的儒学理论,如:“阳者为天,为男,为君,为父,为长,为师;阴者为地,为女,为臣,为子,为民,为母”(《太平经合校》第271页)东晋道士葛洪大量援儒入道,用儒教的伦理纲常补充并改造道教,主张儒道双修。他说:“欲求仙者,要当以总、孝、和、顺、仁、信为根本。”指出修道离不开儒,实行儒家的伦常道德是成仙的根本。前秦至北魏的《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统道藏》第30册)引进儒教思想作为道教的基本戒律。当然,儒教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道教的精华,儒释道三教融合是必然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4-3-22 11: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不仅仅特指“三个 ...

阿里士多德曾经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以证明”地心论“。。。。
难道他说得不对吗?

这就是”地心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4: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有道学、佛学相对独*立的品性吗?它耐得了隐修吗?它,本质是泛政治化,是政治的附属。
       比如当今社会功利无处不在,土地财政是挥之不去的法宝,各层面道德江河日下,一个主义观去街头巷尾采访:你幸福吗?再,走出国门开“孔子学院”,外国人膜拜了吗?
    这类现象或许不全盘与儒学挂钩。但等级制度、百姓“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与现代经政体系格格不入的换汤不换药特色是滥殇于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2 17: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理论建立在”天尊地卑“感性的学术基础上,延伸下来的次级如仁、义、礼、智、信。。。。。。总是有些牵强。

儒家的“仁”是什么?
“克己复礼可以为仁”,“亲亲为仁”。。。。。这是两个不同的标准。

“克己复礼”,这是以“礼”为核心的“仁”,也就是说不问对错,不顾自己的感受,只要服从“礼”的安排,就是“仁”的表现。
现实社会里太多的例子了,如不顾自己的感受,服从于父母安排的婚姻;
又如岳飞的抗金,不管百姓的呼声,不理战场的利弊,皇上有旨,就韬汤赴火般赶上“风波亭”。
更为奇妙的是后人竟然不敢骂发出命令的皇帝,却骂上了维维媚媚的秦侩。。。。
都“克己复礼”啦!

“亲亲为仁”,谁亲啊?儿子?兄弟?学生?
这里有个指导。。。。父母、兄弟、朋友。。。。。“非吾族者,其心必异”。。。
所以权力的代换必言“正统”,官场的提拔必考“裙带”。
民间“帮亲不帮理”是正统,“只字不提”是靠边站。。。。
这里何曾有“民为先”的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09: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拿个别极端的例子说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09: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拿那个“个别”例子说事啦?

中国的“贞洁牌坊”还少吗?
“泡猪笼”,不是以“礼”杀人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历史局限和糟粕。我们不能因其历史局限和糟粕就否定整个文化包括其精华。我们继承其优秀精华,扬弃糟粕,继承扬弃的不仅仅是儒学也包括道教佛教乃至各民族各地域的风俗。既不全盘继承也不全盘否定。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发掘其符合当今人心需要能提升所有人道德伦理的文化精华。而不是死死盯住糟粕说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个文化的批判,就是否定这个文化吗?
是自卑心作怪,还是自大心作怪?

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我们往往听到了“太阳从东面升起”,就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科技。
这样还能孕育出什么科技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1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4-3-26 10:26 编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不仅仅特指“三个人”,而是泛指;“师”不是狭隘指现在学校里的教师,而是说都对我能有所启发警醒。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对我有所启发,别人的长处我向其学习,别人不足的地方引发我自警、自查、自改正。孔子作为千古圣人,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自己,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成熟人,不应该拿这句话要求自己吗?作为负责人的父母,不应拿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孩子吗?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不应拿这句话指导自己的学生吗?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主管,不应该拿这句话引导自己的员工吗?这就是儒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三个人” —— “三”不当数字解!在《易经》也有“三人”尤其指第一卦【键】—— 治水有功的人。—— 当行列;里;中。
2:“...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 —— —— 众也。

3:—— 甲骨文中“手”;手+月——臂膀也。一臂之力解;助,帮助也。

原话:...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对我有所启发,别人的长处我向其学习,别人不足的地方引发我自警、自查、自改正。—— ?

{: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4: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儒的人一般都是极端的心态,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是贱识还是见识?

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0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得看看的人是不是贱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4: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关于挺儒或反儒的讨论最后都会陷入口水战,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0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因“愚昧”而“精彩”,谁人免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0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4-4-10 09:40
呵呵
因“愚昧”而“精彩”,谁人免乎?

前边是贱人,这边是愚昧,惜字如金,字字带脏。不起口水才怪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2 08: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夷生 于 2014-4-12 08:19 编辑

儒是什么都搞不清,还来反儒?一班狂生而已!
其实他们要反的是龙,而不是儒!一班愚昧的人!
{:soso_e14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2 08: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4-3-26 10:2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不仅仅特指“三个 ...

从图中看,双手附身后,脸面朝天,一副自负之象。画面定格之显一人,且遥遥领先,一副自大之象。实有违三人行之实也{: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2 14: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历史历尽沧桑。从先儒到明清之际儒学也有二千多年的逻辑历史,焉能铁板一块。以性命学逻辑为例:先儒的性命学命题是:天命之谓性;宋明理学是:天命之谓理;明清之际船山纳入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的心性逻辑去解述。人心统性的心性逻辑是: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的心性逻辑是: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三个历史阶段有三个不同的性命学理论逻辑,儒家文化也历尽沧桑了。古今变迁,哲学功夫是:会通古今通义。
“独尊儒术.”,只能是君主政治所限定和适用的儒家文化,已不是自由心性的先儒文化,集成和解蔽诸子百家而融入的先儒文化。限定结果是:一是政治与思想的结合路;二是儒学异化了。唐宋间,“外则儒术”、“内则道佛”,成为真正意义的政治与思想结合的逻辑路。“内则道佛”,表现为儒家道德心性式微,方有宋明理学的儒学复兴,与道佛并行不悖、相益互补的道德内修心性学。内修学适应着君主政治融入的社会存在,倡导人心内修,自理与自持。其负面影响严重:不会探讨环境造就心性的客观化理论,不会探讨改善环境的主体性理论。抑制情欲的内修学不会悟觉情欲、乃至情才施展所发生的社会正能量;不会悟觉情才心性上升到神智心性,是哲学创新兴旺的心性基础。内修学阻滞了情才心性与神智心性的健康和发展,埋没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其弊端显而易见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2 2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臆学 于 2014-4-12 22:57 编辑

“这就奇怪了,在中国有地方不存在儒家的印迹吗?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了吗?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中国人的日常往来,思想看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儒家的传统看法。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所谓反儒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嘴里说着道家的文字,但是行事却是孟子骂遍天下的方式。道家和老庄会有这么激进的方式吗?用儒家的方式去反儒,何其搞笑哉?”


1、在中国有地方不存在儒家的印迹吗?
——这能作为楼主挺儒的依据吗?只要国家和阶级不消灭,维护等级和秩序的儒家就不会消失。
2、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了吗?
——请问楼主:您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相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说真话!
3、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中国人的日常往来,思想看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儒家的传统看法。
——三岁小孩都能知道儒家理论?据我所知,三岁小孩只知道饿了向他娘要吃的,困了就去睡觉,膀胱涨了就去撒尿。中国人长期受训于儒家的礼教,所以其日常往来与思想看法带有儒家的烙印不足为奇,但其骨子里真的信奉儒家那一套吗?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多作秀的人物呢?

A、所谓反儒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嘴里说着道家的文字,但是行事却是孟子骂遍天下的方式。
——不要管人家用的什么文字,采用什么方式,需要反省的是人家说的话是否真实而且有道理。
B、道家和老庄会有这么激进的方式吗?
——道家的实质不在于是否激进,而在于他的思想内涵,在于它所揭示的自然之道。
C、用儒家的方式去反儒,何其搞笑哉?
——请楼主说说什么是儒家的方式?然后再来判断是否搞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07: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不是为了自己好?俺晕了{:soso_e134:}
俺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冲突{:soso_e113:}
甚至整部儒学都是建立在“人要为己”这个前提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09: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性表述崇儒或反儒的倾向,只能是“瞎子摸象”般的想法。以孔子的忠恕理念为例,忠性求实、推已及人、仁礼同道,不对吗?问题不在对不对,在于人世间可以通行否?儒家道德,治世通行乱世迷惘,已成定论。道心与人心的范畴,是儒家心性文化的重要范畴。人心,个体心性;道心,整体心性集合,成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环境造人.。所以要研究环境造就心性的客观化理论,研究改善环境的主体性理论。即是讲,忠恕的道心环境造就忠恕的心性意识,有着客观化的逻辑原理。二千数百年前的孔子思想,是直觉性质的知性思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客观评价而不能人为拔高。宋明理学的道德内修心性学,核心思想一个:理在气先的天理论。“一分为二”,一是“存天理,去人欲”,避免因情欲致人为争斗的道德意识;一是“天命之谓理”,君相造命,人事言天,人事就是天命。安份于天命赋予的社会位置,履行角色的道德规范。内修学弊端,上贴已有论及,肯定行不通。明清之际出现两个理念:一是社会管理层的仁恕理念。管理层的仁道,非平民阶层的仁道,其角色的职责与规范决定,仁是“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大势所趋,如现时所说:发展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管理层的恕道,非平民阶层的恕道,“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实务性安排要履行公平、公正、合理的理性三原则,正视“疑乎人心”的客观潜在,“明有性情,幽有鬼神”,务实而智慧性的辩证统同,凝聚人心,致力于成就“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自然而必然。社会管理层的仁恕心性和理念,造就平民阶层的忠恕道心环境。如何造就社会管理层仁恕的道心环境?二是升华孟子民本说的领导层民本心性与理念,唐太宗是鲜明的证例,却无法摆脱三代走向衰落的历史模式与怪圈,引发出明清之际儒学对君主世袭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发出制度性变革的理论先声。其中,贪腐、势尊必蔽、文有法而礼无法,成为民本政制无法根治的三大弊政。是专*制压倒民本,导致专*制制度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也是自然经济时代民本政制,过渡到商品经济时代民*主政制的历史必然。从国家领导层的民本心性与民*主心性,所需要培育和建树文化理论、文化心性与文化环境,社会管理层仁恕理念的道心与人心的矛盾理论,平民阶层忠恕理念的道心与人心的矛盾理论,都是道德层次的心性文化。在先儒与明清之际儒学之间,从微而著所形成的道德内修心性学。不同性质的道德学说,能不加分析与甄别,如何崇儒与反儒?依鄙愚见,从思想史演变的逻辑循序和因果源流,去“会通古今通义”。悟道的“古今通义”,成为古今文化转换期的文化基础及文化起点,也许是鄙人的儒学文化观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4-4-13 10:40 编辑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龙马精神;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崇礼守法,敦伦尽分的道德体验;爱国爱家,仁人睦邻的和谐追求;变正统一,刚柔相济的太极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谦恕心态;孝老尊长,扶弱济贫的基本人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陶铸的脊梁支撑大厦,长城永固,精髓群星灿烂,永不熄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4 1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谈心头 于 2014-4-14 12:07 编辑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阳光心态利他行为使人健康快乐,儒学的本质就是阳光利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臆学 发表于 2014-4-12 22:54
“这就奇怪了,在中国有地方不存在儒家的印迹吗?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了吗?这是三岁小 ...
“这就奇怪了,在中国有地方不存在儒家的印迹吗?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了吗?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中国人的日常往来,思想看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儒家的传统看法。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所谓反儒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嘴里说着道家的文字,但是行事却是孟子骂遍天下的方式。道家和老庄会有这么激进的方式吗?用儒家的方式去反儒,何其搞笑哉?”


1、在中国有地方不存在儒家的印迹吗?
——这能作为楼主挺儒的依据吗?只要国家和阶级不消灭,维护等级和秩序的儒家就不会消失。
2、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不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中了吗?
——请问楼主:您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相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说真话!
3、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中国人的日常往来,思想看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儒家的传统看法。
——三岁小孩都能知道儒家理论?据我所知,三岁小孩只知道饿了向他娘要吃的,困了就去睡觉,膀胱涨了就去撒尿。中国人长期受训于儒家的礼教,所以其日常往来与思想看法带有儒家的烙印不足为奇,但其骨子里真的信奉儒家那一套吗?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多作秀的人物呢?

A、所谓反儒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嘴里说着道家的文字,但是行事却是孟子骂遍天下的方式。
——不要管人家用的什么文字,采用什么方式,需要反省的是人家说的话是否真实而且有道理。
B、道家和老庄会有这么激进的方式吗?
——道家的实质不在于是否激进,而在于他的思想内涵,在于它所揭示的自然之道。
C、用儒家的方式去反儒,何其搞笑哉?
——请楼主说说什么是儒家的方式?然后再来判断是否搞笑。

你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楼主是在挺儒?你看完主帖没有?看清楚楼主是在表达个什么意识没有?看了一段话,就急急忙忙瞎嚷嚷,还有你回复的那些又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主帖在说啥,你又在说啥。

你不觉得你不正是我主帖所说的鲜明例证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4: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了这么长时间,这是个有水平的帖子。所谓抛砖引玉,希望能多看到这样的讨论。

如果反儒的人有一半甚至是一些代表人物能有这水平,我就赞同你们。

你们有这能耐吗?

骂人和口水谁都会,陈词滥调网上一搜一大把,不用考证的辩论帖子太容易参与。为了反对而反对,不懂行的都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