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0|回复: 0

[百家论战] 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与历史逻辑的传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2 08: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郭强《孔子仁学及子张对仁学发展》一文,令人启悟至深是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作者认为,仁学是“具有多层次的实践体系”,“仁——难——能几个层次仁的标准构成”,理想人格是“圣——君子——善——士”,显而易见仁的层次性。由社会阶层的层次性之名,连接着层次性之知,以及教化无类的仁教层次性,一以贯之,论理着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
人的社会层次性〔阶层〕的名,名正言顺,名限定了知的层次性,知限定了仁道教化的层次性。层次性贯通名——知——教的逻辑之间,是孔儒体系始初的逻辑理论。值得一提的是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共通于仁的各层次中,理论基点有二:
1〕爱人范围从亲亲血缘为基础而扩延到通类爱人为目的之仁者爱人境界,“汎爱众而亲仁”。
2〕仁爱务实是忠恕,以己之情欲推及他人之情欲。忠恕的逻辑深化是船山的仁恕,以己之情欲推及天下人共由之情欲,故有“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之哲理,此乃“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的逻辑出处,由之而确实民所共由的人类通性,共由之理与道,本体与道心。方有忠性求实的实学思想,客观化理论之研究;方有形上道民由天下的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政制思想。民所共由是孔儒理论的逻辑源根,以之形成理论逻辑的历史源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是仁的最高层次,也是价值取向,是儒学天地人参、人能弘道的逻辑根本,也是儒学别于其他学派而成为主流思想的逻辑根本。
二、孟子性命论,对孔子的名知论有所改变。名转换为命,知为性,知质乃性,务必尽心尽性。尽心尽性也是仁道教化之根本。命之实在条件,顺命成性的尽心尽性,仁道教化而尽心尽性,贯通成仁的层次性理论。
三、《中庸》的天命之谓性。天命由之成命之实在,命的层次限定了性的知质层次,即“率性之谓道”的层次。各正性命,内修心性而管治,也成仁道教化之层次,“修道之谓教”。命、率性为道、修道而教,贯通成仁的层次性理论,诚明理论也融入其中。诚,实也,事物的实在性逻辑,忠性求实成人类通性的心性逻辑。事物之诚与心性之诚系结成心物的逻辑实在,“诚者天道”;与天地人参、人能弘道的“诚之者人之道”作天人明分。性命与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逻辑事实,内存理与道。诚显然于理而率性于道,便是明,“自诚明,谓之性”;明诚于理与道,施予教化谓之教,“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同一而理一,贯通并彰显仁的层次性理论。
四、到了荀子及《易传》时代,是孔儒发展系统进入完成阶段,历史逻辑发生根本的转变。名之知与性之知质,由仁心尽性转向务实的礼义规范方面。即是说,人事名实是礼义规范;心性性命是礼义规范。礼义规范融入仁的层次理论中,成仁礼本体的礼义规范了。名实、性命范畴都是仁礼本体的礼义范畴,仁教也是仁礼规范的层次性施教。礼义规范的结构性理论,贯通到仁的层次性理论中。
荀子正名,已蕴含命的意蕴。“民以其材质就其位”。就其位有其名,士农工商的层次之名;就其位有其命,合群明分有性命分殊之命,礼义明分之逻辑也。名副其实,各正性命;礼为体,义不争,礼义之规范准则也。孔子言仁义,克己复礼谓仁;孟子言尽性,明于庶物人伦而尽性,逻辑务实是礼义规范,仁礼本体的礼义规范。“以善至者待之以礼”,王制的礼治天下;“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刑辅于德治而礼法合治。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孔子仁的最高层次,荀子以富国裕民为目的之礼法合治,便是仁的最高层次。
五、《易传》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能弘道的性命学。命之实在乃成性的客观条件。尽性,健顺心性成健顺秩序,刚柔立本,“率性之谓道”;穷理,仁道与教化的逻辑致知,“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乾易知”与“坤简能”的结构排序,即是仁的层次性理论,也是礼义的规范准则,规范结构与规范秩序的理论逻辑,也是仁礼规范施教的层次性理论。易简的知能规范结构贯通成仁的层次性理论。逻辑显明是三道三才。
天道阴阳,物、事、人三元素的结构排序,人的结构排序是知能规范的结构排序。“易简理得”而“易简立本”,礼本体之客体基础也。
地道刚柔,事物、人事、心性三元素的结构性排序,成人事心性之礼本体。人事名实、心性性命,都汇合而成为礼义规范结构的“易简理得”,健顺刚柔心性之人事功能运行而刚柔立本。刚柔地道成为礼本体的主体范畴。
仁义人道,即仁义心性融入礼本体,人事名实具备德才素质而礼义落实;心性性命因仁义心性融入而有各正性命的礼义落实。“明有性情,幽有鬼神”,“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显示了仁义心性融入成礼义心性的道德实则。正因为有礼义心性,方致仁义心性务实而不虚伪;正因为有仁义心性融入,致礼义心性“纯真”而不杂不乱。仁义的健康心性,礼义的健顺心性,仁礼心性的合一而理一,仁的层次性理论也转换成礼义规范的结构性理论,“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穷理,有二层意蕴:一是穷神致知,易简之理知,“易简之善配至德”的“易简立本”,仁礼本体的礼义规范结构性和秩序性,其客观化理论的穷神致知。二是穷神致化,“易简理得”而“探赜索隐”;“致广大而尽精微”、“审微以定命之谓神”,各正性命而质实鬼神;健顺心性成刚柔立本的中庸致用,大中涵化成就穷神致化的逻辑切实。其价值座向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此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逻辑再续,仁的最高层次理论。
六、宋明理学的“天命之谓理”,“性即理”的逻辑贯通到命、性、教的逻辑中。
“性即理”,名之定在而定命。定命论,切割了性命与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漠视人能弘道的事物之诚,忠性求实的心性之诚,成定命之天理矣。转率性方面,气质之禀有清浊分,出自定命之由,所谓圣贤与愚不肖的阶位,各有本份而定命定性,也是天理所当然。仁义施教,施的是定命定性的天理教化,圣贤与愚不肖各因清浊循礼教的做人准则。天理贯通,有两个显明的理论观念:一是理在气先的天理论,天理论成礼教形式。人的认知及言行,不能超出其角色,即命、性层次限定的天理及礼教范围内,秉矩而不越轨,内修心性也;二是“存天理,去人欲”,儒学以性正情欲的思想被异化成抑制情欲的逻辑偏极,殊知,“情有贞淫功罪”之分途,“情有不可而必可”,“无欲理亦废”。去人欲,失去的是民所共由的人类通性,心物系结成忠性求实的“诚者天道”,率性而人能弘道的“诚之者人之道”。明诚不一,致命,性、教都失去了明诚同一而理一的理性逻辑,流为浮明之学。仁的最高层次为天理,失去了孔儒“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实学源根,失去仁最高层次的价值座向,浮明之学也。
七、船山的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同一而理一的性命学。显明的逻辑据理有二:一是“循理而应乎事物”,性命学的客观化理论,人能弘道的性命学,以使理气之理一、性命之理一,成明诚之理一,务实而理性;二是“礼贯通仁义之中成仁义之大用”。所谓仁义大用,仁义心性落实为礼义之健顺心性;“易简理得”,促动刚柔立本;理欲相得的哲理,连接着大中涵化的中庸体用;仁义大用,即继善成性的文明走向。“仁义大用因乎礼为体”的逻辑,是对孔儒体系的理论升华,对荀《易》礼义规范务实仁义尽性的逻辑证理,对《易传》三道三才理论的逻辑深化。从理气之理一、性命之理一、到仁礼之理一、明诚之理一,君子奉一为本原,务实而理性。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之理一,皆出自天命之由,天命之谓性。“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矣”。以陈景润的工作为例,做老师与数学研究所工作,都是天命之由,却出现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不同的社会效果。务实而理性,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之理一,是《易传》“易简理得”的哲理再度深化,论理的是人事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各正性命的社会效应性问题。务实而理性,贯通到仁的层次性理论,与礼义规范的结构性理论中;贯通到命、性、教的逻辑理论中。正所谓“命外无性,性外无道,道外无教”。“诚明皆性,亦皆教也。得之自然者性,復其自然者亦性,而教亦无非自然之理。明之所生者性,明之所丽者亦性,而教亦本乎天明之所生”。自然之理贯通到命、性、教的层次理论中,有层次性的率性之人为,即人事言天,各正性命,修道仁教之人为,乃“诚之者人之道”,人能弘道的天地人参。仁的最高层次的理论境界是:经世治用与会通古今通义。
八、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贯通到名〔命〕知〔性〕教〔仁〕的理论逻辑中,“君子奉一为本原”,成为孔儒始初的逻辑理论。历史与逻辑的演变和传续,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出现认识程度不同的思想学说,出现理论不同本质的思想学说。
名的层次性,限定了知的层次性,知的层次性也限定了仁道教化的层次性。
命各有所分的层次性,限定了性的知质层次性,性的知质层次性限定了仁道教化的层次性。
那么,历史与逻辑的时代局限性,是否又限定了思想家的理论本质及认识程度?
自然之理贯通到名〔命〕知〔性〕教〔仁〕的逻辑理论中,是否贯通成历史与逻辑之统一性,方可理清思想家的逻辑理路?
宋明理学处在君主专*制走向衰落的时代,汉夷王朝陵替的衰落时代。帝制衰落,道德宣导有二:一是忠君报国,愚忠愚孝的封建礼教;二是道德内修心性学。宋明理学集道德宣导二特点,适应着帝制衰落期,稳定人心心性而倡导道德内修,流为浮明之学,儒学异化也。
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思潮,孕育出船山学说。务实而理性,贯通到理论体系中,贯通到命、性、教的逻辑理论中,贯通到仁的层次理论及礼义规范的结构理论中。仁的最高层次的价值座向及理论境界,也是务实而理性。
孔子的历史与逻辑时代,孕育出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是孔儒始初的思想逻辑。从孔子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孔子的思想逻辑。曲意历史逻辑去歪曲孔子思想;或超越历史逻辑去拔长孔子思想,都是不可取的。作者据于孔子的历史逻辑时代去研究孔子仁的层次性理论,启悟至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