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综合讨论] 浅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政治流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6 08: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创新经济•实函斯活•活化心性》9楼(以下称创贴)提出:“勿孤立以《论语》论孔子,以孔孟荀《易传》,即以孔儒发展系统论孔子;勿以宋明理学论孔儒,以孔子到船山的思想演变全过程论孔儒;勿停留在历史逻辑层面论孔儒,透过现实逻辑层面去思辨、探究历史逻辑的儒学”。以及在15楼提出要故我在正面回答是或不是,故我在未作回答的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治理目的是建立健顺的礼义规范,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二是孔子的义利层次规范论,船山的人道理欲论,到现代的制度清明与文化透彻,不是解决同一问题,逻辑深化成古今通义。接续是故我在贴《浅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政治流弊》的继续讨论,在27楼故我在对我回贴的评分与理由陈述,以孔儒发展系统论孔子的观点,以及尚未回答问题之一,大概首肯了。至于其它尚未认同的问题,特别是船山哲学的评说,见创贴4、6、8楼,我与故我在也发生无法理喻的争执。其实,我应用的“义奠于位”,“义辨于事”,都是船山语。我在创贴15楼明确要求故我在回答,“将君子义之‘义’的哲学义理郑重其事地言述清晰,也许,分歧的争论在此开始”。故我在未作回应。在创贴14楼前的故我在,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尖酸刻薄话,难以说出口的话,带有人格侮辱的话,如12楼的“我就此质疑你的学术品格”,不堪入耳。却是反客为主“不过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质文先生是如何对‘义’‘利’进行哲学义理界说”。〔创贴16楼〕避而不谈,堂堂皇皇地写下该贴《浅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政治流弊》。其实,我在尊贴27楼释解的“义”蕴,仅属基本意蕴,深层意蕴尚未释解,是故我在回答?还是我代为回答?须知,基本意蕴是如此评分与理由陈述,若我作深层的意蕴释解,故我在如何应对?是否对创贴主题之往来贴重新浏览并重新检讨?对《浅谈“君子义、小人利”的政治流弊》重新深省?一是无疑学术提升;二是良知发现。恕我直言:是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的原则性问题。面对“自胜者强”的自我考验,故我在可以经历过去吗?反而是我担心的问题。请看创贴16楼之后的往来贴,我的担心不会是多余吧!也许,我的担心问题,也是一种善举!
至于在《浅谈“君子义、小人利”的政治流弊》30楼,故我在的表述,放心,我会接受,提升语言能力与逻辑论理能力,一直是我余生尽力而为事。我也会适应故我在的“日常用语”,作必要的语言技巧处理,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故我在是否认可我对尊主题贴评述为“儒学变性”的又一证例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0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6 11:30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08:07
在27楼故我在对我回贴的评分与理由陈述,以孔儒发展系统论孔子的观点,以及尚未回答问题之一,大概首肯了。
······
须知,基本意蕴是如此评分与理由陈述, ...

呵呵,与质文先生交流实在是一件极具刺激性的人生经历;
我现在的心境已经完全从最初的不耐转化为期待:我倒要看看人类可能的荒谬究竟能走多远!

我给你27楼评分:文理清晰,返璞归真,好极
这倒也的确不是违心之言,但你如果把这个评语作为对你“观点”的“首肯”,那就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了;
清楚我们近来争论的网友应该都能理解我的用意:我不过是称赞你在27楼没有滥用“逻辑”二字,以至于行文不再那么拗口别牙了!

你即便把“文理”二字理解为“思想观念”,我也只是说那是“清晰”的,这与正确与否的判断完全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你现在要力争达到的就是“文理清晰”,以语言的公共样式和具有主体间共通性的含义作出可理解的表达——包括被你自己所理解;
但这也只是走向正确的第一步;
你思想内涵的真理性还要诉诸完全不同的标准予以考察,明白吗!

另外,你把对方善意的鼓励作为反击对方的口实,甚至不惜曲解;
这与你口口声声的“质文刚柔”可不大协调啊;
你这种行为我不想予以评价,以免又要被你哭诉为“人身攻击”。

呵呵,论坛交流,何必对别人的评分如此敏感?
我今天很忙,只能说这些,不过我还是想重申早先的建议:要尽力理解语言表达背后的说话者意图,亦即内在话语;
这是解释学的首要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是会错意了。争论已经出现这么多问题,故我在是否能承我所请,将我要求回答的问题一一清晰回答,义理论述性回答。我是存在与学术品格无关的语言及逻辑问题,故我在不存在,我注视义理!可以吗?我的“耿耿于怀”,故我在不会不帮忙吧!
故我在不要忘记,你已表述,读船山原著比看我的文贴易懂。对于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我的贴往往提及,我也希望故我在读原著,矫正我的偏蔽,批判我的“变性”,如同这次创贴与尊贴,热闹一番多好!当然,多一点论理,无论对错都是论理,方有论理出是非与正蔽;少一点人格污辱类,减少言语相激成不必要的人为对立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7: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有分辨,人是有血性的人。相信故我在也有同样的人生经历与感受,缺失孔子的忠恕心性而已。在创贴15楼的五点陈述,尚未提及学术人格字眼,因为还有合作的过去,希望故我在能适宜补过。16楼过后熄灭了,看了故我在32楼贴,彻底熄灭。换言之,我再不会接受故我在道歉。人向古来稀走,过眼云烟矣,图什么?血性汉子,有辱必伸张,话不投机便拜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8: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评分,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误以作是你的学术提升。若与此无关,《道·本体·道体》的评分与这次评分,毫无意义可谈!我不会接受你的评分,以后不要再出现此类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请不要用“哭诉”字眼,只能更加显见卑劣无耻之徒的品格:文过饰非,伪善劣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8: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3 16:26
青竹先生说的是,我的确差不多是这样理解的;
不过这倒也并非我考虑的唯一解读方式;
比如在6楼的倒数第 ...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說的是孔子心目中“君子”與“小人”的價值取向而非如何曉喻、開導君子與小人的問題,全句意爲:君子樂在品位,小人樂在利益。這個意思與孔子“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所表達的意思是相近的。
句中“喻於”說的是“喻”的目標,而“喻之於”則說的是“喻”的方式,因此,原文的“喻於”與兄所理解的“喻之於”所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這決不是同一個“意圖”的兩种不同表述。
另,“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中的“義”字之義,也決非大多數人所理解的“道義”、“義理”等義,而是“名分”或“品位”之義。而“喻”則是“愉”的通假字,不能以“喻”字的字義去理解。
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把謹守本分而不僭越視作一种高尚的品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18: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4 10:17
回“青竹大哥”:在孔子的观念中, “君子”是治理国家秩序的根本力量。 所谓“治国靠君子”。 在孔子时代 ...

即便在今天,“小人”的義涵也是與“壞人”很大不同的。
孔子言下的“君子”與“小人”是孔子以品德高低劃分出的兩類人,這與按善惡爲標準所劃分的“好人”與“壞人”是不同的。
樓主所引孔子這句話的意思請詳37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7 10:21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18:18
另外,请不要用“哭诉”字眼,只能更加显见卑劣无耻之徒的品格:文过饰非,伪善劣行。

质文先生失态了;
“卑劣无耻之徒的品格:文过饰非,伪善劣行”,这个评语原封奉还。

说实在的,我一直想这么批评你,可总算隐忍未发;
仅这份浅显的克己功夫就不是你三十年学养所能比拟的,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6 22:42 编辑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9-6 18:36
另,“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中的“義”字之義,也決非大多數人所理解的“道義”、“義理”等義,而是“名分”或“品位”之義。而“喻”則是“愉”的通假字,不能以“喻”字的字義去理解。
因此把謹守本分而不僭越視作一种高尚的品德。 ...

“义”是“名分”或“品位”;
结合下一句,“品位”大概指的是官品位或爵位,而不是现在意义上如艺术品位所言的“品位”;
这个说法我是初见(实话实说),青竹先生的依据是什么?
谨守本分不僭越固然可以作为一种品德,但据此似乎也很难断定孔子就只能把“义”限定在这种品德之内啊;
而如此一来“义”与“利”似乎也就无法构成对举关系了,甚至不免同归于“利”。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几个句子中的“义”似乎很难如此解释。
此其一。

其二,“喻”則是“愉”的通假字,这个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捐,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个似乎有些说服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7 10:43 编辑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9-6 18:36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說的是孔子心目中“君子”與“小人”的價值取向而非如何曉喻、開導君子與小人 ...

对于这个“于”的句法作用我同意青竹先生的理解;
我在21楼也作了调整。

不过我建议青竹先生不妨考虑一下我在主帖第三节提到的“内涵漂移”一说;
一种古老观念对一个民族所造成的历史性影响或许不会局限在它的本来意义上;
也是从这个角度,我仍然倾向于13楼最后一节的观点;
青竹先生提到的“价值取向”这个论点也足可以包含于其中。

我甚至打算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古典文本的解释学;
这种解释学以较为宽泛的内涵界说为目标;
尽量避免细节上的争议;
更注重经典历史性的解释价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6 21:40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16:49
故我在是否能承我所请,将我要求回答的问题一一清晰回答,义理论述性回答。我是存在与学术品格无关的语言及逻辑问题,故我在不存在,我注视义理!可以吗?我的“耿耿于怀”,故我在不会不帮忙吧! ...
建议读原著!
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7 09:52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16:49
故我在不要忘记,你已表述,读船山原著比看我的文贴易懂。对于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我的贴往往提及,我也希望故我在读原著,矫正我的偏蔽,批判我的“变性”, ...

我有过这样的表述?
你指出来看看——你多半又是曲解了。

荀子这个命题,质文先生岂止是“往往提及”,如果按次数计,应该仅次于“逻辑”二字;
我希望你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会比“逻辑”二字好许多。
我可没功夫去细读你那些帖子,因此也不打算去矫正你的偏蔽——吃力不讨好,一次也就够了;
不过我倒是想抽时间考察考察荀子以解蔽的名义是如何走向遮蔽的;
试图把孔老糅合在一起,用个“虚壹而静”倒是比道德经来得方便;
只不过如此一来,不免尽失儒道之缜思;
上帝倒也可以作为虚壹而静的一种结果:这就是形而上学类神学之所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2: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6 22:53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16:49
我是存在与学术品格无关的语言及逻辑问题, ...

哎,我毕竟帮你意识到你的这些基础性问题,你现在的言论就清晰多了;
可不仅没看到你感谢我,反倒是恶语相向;
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这种作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6 17:07
人向古来稀走,过眼云烟矣,图什么?血性汉子,有辱必伸张,话不投机便拜拜! ...
原来是位老先生,呵呵,罪过,不妨就此别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2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4 14:29
有必要说明一点:我并不排斥诚心儒意的解释——虽然我认为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解释;
因为如果按照我的标 ...

何为“文化价值”?
人类所有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各种思想,观点,情绪以及概念, 何为“非文化”?
如果一定要使用“文化价值”的概念, 那么, 孔子的叙述当然已经包含了各种人们可以引申理解的各种社会文化意涵。
这些所谓“引申”的理解, 各有其实际意义。 但是问题是, 对于经典的概念, 不能做无限的引申。 而所谓“无限”与否的判别, 仍然还要回到经典的原意上来。 从经典原意出发的引申, 虽然应该明确“这不是经典的原意”, 但可以说“他并未违背经典的原意”。
而有些已经明显“违背了经典原意”的引申理解, 还堂而皇之地冠以“经典之引申”, 问题当然就很严重了。
我们其实可以不必揣测孔子当年“是否有这个意思”,而可以直接进行自己的“引申理解”, 只要限制在所谓“原则之内”即可。 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在“未了解经典原意的时候”就随意地进行“引申理解”。而这才是今天人们观念混乱的现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6 22:58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6 22:35
何为“文化价值”?人类所有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各种思想,观点,情绪以及概念, 何为“非文化”?如果一定要 ...

那么诚心儒意又是如何断定自己是“了解经典原意”,而其他某些理解就是明显“违背了经典原意”的引申理解呢?

“文化价值”指一种思想、观念对社会文化进程所具有的历史作用的大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6 23: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6 22:47
那么诚心儒意又是如何断定自己是“了解经典原意”,而其他某些理解就是明显“违背了经典原意 ...

这本来就是主贴所要讨论的。
每个人的判断自然会有误差, 但是大家可以同意会遵守一个共同原则, 就是“不违背经典原意”。
就是说, 无论怎么讨论, 那个“经典原意”是必须参考的。 至少, 每个人是不能违背他已经认可的那个“经典原意”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7 13:45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6 23:07
每个人的判断自然会有误差, 但是大家可以同意会遵守一个共同原则, 就是“不违背经典原意”。
就是说, 无论怎么讨论, 那个“经典原意”是必须参考的。 至少, 每个人是不能违背他已经认可的那个“经典原意”的。...

那个“经典原义”从何而来?
如果“经典原义”是已经给定的,或者说是已经现成在手的,那就不存在个体的进一步解读了;
相反,如果“经典原义”本身也还是未知的,那么“不违背经典原义”作为一个原则就不免只是一句空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1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是有所指的哦,

汉唐时代,君子是士人哦,士人上街可以佩剑哦,老百姓上街可不许佩剑的,君子和老白姓可不一样哦。

后来君子就被滥用了,指有品德的人,明清时期的君子与仆人,无身份的人可不一样哦,指举子,秀才,有身份的人哦。

小人喻于利,这个不太清楚,商人?商贩?就不太清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20 大自在·········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表示不再接受故我在的道歉,示明一切结束。冷眼旁观,耿耿于怀已去。我是“述而不作”,并不是针锋相对,惹出火药味,何必?我应用百度,更多是常识问题,如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使用,因故我在质难之故。故我在建议不用〔或少用〕本体、范畴,我陈述理由,并言出黄玉顺的变异本体论。反正论坛文字已成事实,义理事如何争论到面红耳赤都是没有问题,唯独是对人伤害后,文过饰非的伪善劣行。已成过去事,不想纠缠。我的文风也不会一日千里吧!
我的文贴《义释》,已在《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内发出,我的愿望是希望此贴对今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争论有个交待,毕竟是我的文贴引发出来的争论。寄望学友捧场,参看,发表高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6 21:14
“义”是“名分”或“品位”;
结合下一句,“品位”大概指的是官品位或爵位,而不是现在意 ...
“义”是“名分”或“品位”;
结合下一句,“品位”大概指的是官品位或爵位,而不是现在意义上如艺术品位所言的“品位”;
这个说法我是初见(实话实说),青竹先生的依据是什么?
    ▶ 《商君書•君臣》: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時, 民亂而不治, 是以聖人列貴賤, 制爵秩, 立名號, 以別君臣上下之義也。”
     ▶ 《史記•李斯列傳》: “此臣主之分定, 上下之義明, 則天下賢不肖莫敢不盡力竭任, 以徇其君矣。”
谨守本分不僭越固然可以作为一种品德,但据此似乎也很难断定孔子就只能把“义”限定在这种品德之内啊;
青竹並沒有 “断定孔子就只能把“义”限定在这种品德之内”的意圖,青竹“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把謹守本分而不僭越視作一种高尚的品德”一語,是且只是作爲“君子喻於義”的一個注腳而已。
而如此一来“义”与“利”似乎也就无法构成对举关系了,甚至不免同归于“利”。
“君子樂在品位”僅僅是直譯的字面意思,其言下之意乃是,君子的樂趣在於追求名分、品位,或者說君子志在社會治理。正因爲孔子賦予了“君子”這樣一個內涵,所以在樊遲問稼之後便給樊遲下了“小人哉”的評語,意謂樊遲的志趣、抱負太低,非君子所當爲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几个句子中的“义”似乎很难如此解释。
此其一。
漢字具有重載性,一個字(詞)並非只有一個意思,言者具體取什麼字義,應當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判斷。

其二,“喻”則是“愉”的通假字,这个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捐,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个似乎有些说服力。
還有:
▶《莊子•齊物論》: “昔者 莊周 夢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適志與。”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云: “喻, 快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7 11:07
那个“经典原义”从何而来?
如果“经典原义”是已经给定的,或者说是已经现成在手的,那就不存在个体的 ...

最基本的情况至少是, 在你读了经典之后的理解, 就是你理解的“经典原意”。 你的后面的所有涉及这段经典的各种观点, 至少是不能违背你已经建立了的这个“经典原意”的。
这个“经典原意”可能会与其他人的理解不同, 那是我们的理解上的差别。
但是, 即便从逻辑上说,我们也至少应该“不能违背自己已经认定的经典原意”。
楼文提出“政治流弊”的提法, 自然应该已经有了对“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基本理解了,
至少可以认为这个“基本理解”就是故我在先生的“经典原意”了, (我实在想不出故我在先生还会辩解的理由在哪)。
那么接下来的辩论应该可能在两个方面:
1.      每个人接下来的辩论内容, 必须以“不能违背他已经建立的经典原意”为原则。
2.      每个人的“经典原意”的不同之处而引起的争论。
而前面一点当然应该是辩论的基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8 13:13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8 11:03
最基本的情况至少是, 在你读了经典之后的理解, 就是你理解的“经典原意”。 你的后面的所有涉及这段经典 ...

诚心儒意可以再看看以下内容:
6楼倒数第三节第四行;
13楼最后一节;
21楼。

你理解的“经典原意”与“经典原义”可以完全不同;
我对经典的理解还可以在不同语境下有所调整——因为我原本就不认为有任何确定无疑的“经典愿意”,即便是对孔子来说也是如此(这个解释学命题不大好理解);
再者,简单而言,一个人难道说就不能在初步理解之后做出各种程度的修正,甚至推*翻重来?——请注意,这并不是说我后面的理解就是修正,那只是一个原则之下的各种具体表述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8 15:13 编辑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9-8 11:01
青竹並沒有 “断定孔子就只能把“义”限定在这种品德之内”的意圖,青竹“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把謹守本分而不僭越視作一种高尚的品德”一語,是且只是作爲“君子喻於義”的一個注腳而已。...
但这也同样不具有排他性啊;
而正如青竹先生所说的:漢字具有重載性,一個字(詞)並非只有一個意思,言者具體取什麼字義,應當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判斷;
除非青竹先生在这里看到了必须作此判断的语境方面的依据。

“喻”之于“愉”也是同理;
而与庄子的依据相较,论语本身的句子似乎更为有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8 12:41
诚心儒意可以再看看以下内容:
6楼倒数第三节第四行;
13楼最后一节;

【你理解的经典原意与“经典原义”可以完全不同。】
这其实是一满纠结的假设。
就是说, 一个人不可能在已知有了“经典原意”之后, 还会自己另外再理解出一个“自己理解的经典原意”。
实际情况只能是, 当人们出现不同见解时, 人们只能坚持“自己的见解”, 在“经典原意”的讨论中, 当人们坚持“自己的见解”时, 他实际上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才是经典原意”, 而其它与此不同的“其它经典原意”, 此时人们当然会选择“我会坚持自己的”,尽管他未必认为别的解释是错的。
而当人们会提出“与‘经典原意’完全不同的‘自己理解的经典原意’”的问题时, 或者他对自己的理解不能确定, 或者他认为别人的理解不如自己的理解更好。 绝不会同时承认这两个解释皆为“经典原意”,这是不可能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8 22:46 编辑

【接续21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青竹先生就文法结构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我打算在这个命题中的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做些考察:“喻”;
这是21楼思考的关节点。

如果我们把这个命题进行一种较为宽泛理解:君子之于义、小人之于利的关联性;
那么这个“喻”就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它恰恰是上述关联性的内涵所在。

我以为,“喻”在这里被理解为“被晓谕”、“启蒙”、“摆脱蒙昧”、“开智”较为适宜;
在如此理解之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对个体摆脱蒙昧走向智性实现的不同方式的描述;
这在历史事实层面似乎较为贴近数千年前的理性状态;
可以表述为:人启蒙于道义而成君子,启蒙于利益则为小人。

在这里,道义和利益只是促发个体智性的不同介质,它们本身对于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价值的性质和高低,比如,道义具有内在的、绝对的、较高的价值,而利益则具有合目的性的、工具性的、相对较低的价值;
而不是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的关系,更不是美德与祸害、高尚与低贱的关系。
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是对蒙昧状态的超越,都是人类理智进步的肇始;
就此而言,道义和利益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进步价值。

有人可能会质疑是谁对人类进行启蒙;
其实蒙昧之人有许多途径摆脱自身的蒙昧。
比如通过亲情体验一种置自身利害于不顾的精神状态,这种体验有可能被扩展到更大的范围,这可以成为一种道义之端;
人当然倾向于为确保自己的生存、或者提高生活品质、或者提高身份地位等等而欲求物质利益,这种欲望极有可能促使个体开动脑筋而促进智性提升;
人也可能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而体验一种与利害无关的愉悦情感,这种体验有可能促使个体倾向于公正和同情;
上述方式可以作为圣人的启蒙方式,他们敏锐于自然和自身情感,自我教化,所谓不教而知(智)者也。

当然更为普遍的应该是大多数人受教于圣人的启蒙方式;
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方面;
圣人设教,其追随者直接受到精神洗礼而为君子;
而更多的人则是通过圣人和君子的示范作用逐步达到启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8 22:37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8 21:28
绝不会同时承认这两个解释皆为“经典原意”,这是不可能的。...

同时承认这两个解释皆为“经典原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等于就必须去预设一个“经典原意”、或者坚持自己的解释才是“经典原意”;
诚心儒意可以尝试理解这个解释学基本命题:误解是普遍的;
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可能找出“经典原意”——或者干脆说根本就不存在“经典原意”。

如果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经典原意”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而“合理的解释”往往就不是唯一的;
此时就会出现“承认”两个甚至更多的解释皆为“合理的”,虽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经典原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8 22:36
同时承认这两个解释皆为“经典原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等于就必须去预设一个“ ...

好,我们就退到“合理的解释”。
但是, 按照同样的要求, 问题仍然存在, 就是我们说的“合理”的“理”在哪呢?

所谓“经典原意并不存在”, 只能是一种相对的解释。 即便我们都同意“谁的解释都不是经典原意”, 但我们也都仍然坚持“应该遵循经典原意”的观点。 “谁的解释都不是经典原意”实际上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追求经典原意”的理由。

一般情况下, 我们自然会选择“多数同意”原则。 比如“论语集注”, 由于多数人赞成它的解释, 我们就认为它是比较接近经典原意的解释。 而一般不会先确定“它一定不是经典原意”。

其次,“预设一个经典原意”也是不成立的。即便我们承认必有一个经典原意, 我们所承认的也不会是“预设”出来的。 而是它本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我们认为“经典原意”并不实际存在, 那就自然会与“预设一个经典原意”相悖了。

从实用上看,“并不实际存在经典原意”是一个成立而且可以讨论的观点。 但是,实际上, 没有人会因为“同意这个观点”而放弃对经典原意的追求。

这样, 我们回到主贴看, 故我在先生确定的“政治流弊”, 是在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段话被过度消费并且过于政治化了, 还是在说这段话本不涉政治?无论怎样, 都难免要回头再重温一下这段话, 琢磨琢磨这段话的本来意思到底是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09: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9 09:20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9-9 09:01
好,我们就退到“合理的解释”。但是, 按照同样的要求, 问题仍然存在, 就是我们说的“合理”的“理”在 ...

呵呵··············
适当的时候我们不妨聊聊解释学。

我们现在或许至少可以达成一个共识:以自己的解释为标准排斥其他解释是不恰当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