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5|回复: 35

[综合讨论] 【转载】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8 11: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出自西方哲学,意指以普遍概念或范畴的逻辑推论为形式的纯粹思辨的哲学;而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学被理解为关于道以及为达到道的目标而进行的超越经验的追求的体验或学问。前者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后者是非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本文通过对中西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比较研究,指出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探讨了它们对科学文化的不同影响及各自的历史命运。
   一、形而上学的定义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术语出自西方哲学。现在人们一般把形而上学理解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方法,即辩证法是以运动发展、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与之相反,形而上学是以静止、片面和孤立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这种与辩证法对举、当作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是较为后起的,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最初是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的名称。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在编次老师著作时,将一部讨论哲学的专著取名《形而上学》,这是因为这部书的编定是在《物理学》一书之后,而“形而上学”(ta meta ta physica)一词的原意即“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一书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其中心是哲学。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看成是透过经验、研究一般原因与原理的知识①,后来人们渐渐淡漠了形而上学一词编次的意义,专以这个词指哲学。又后来,形而上学逐渐发展为以普遍概念或范畴的逻辑推论为形式的纯粹思辨的哲学。康德曾经对这种纯粹思辨的哲学作过有力的批判,从而给了形而上学以沉重的打击。在他的诸多的批判论述中,有一条是针对思辨哲学所运用的形式逻辑方法的,即是说,形式逻辑从大概念推出小概念,这是先天分析判断,其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中,从中并没有产生新知识;运用范畴(纯粹理性概念)进行推论,在正确使用逻辑规则时也可能导致各种相反的结论。为了克服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的缺陷,尤其是逻辑方法的缺陷,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以取代形式逻辑。黑格尔说,知性是停留在形式逻辑阶段,“理性是否定的和辩证的”,知性和理性又统一于精神②。这样,矛盾并不是可怕的东西,对立的东西会消融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这大概是后来被当作与辩证法对立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根据。
   不过黑格尔似乎并没有直接把形而上学当作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方法。在他的《逻辑学》中谈到“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时候,他还是把它当作纯粹思辨哲学的代名词。例如针对当时形而上学因遭到康德的打击而岌岌可危的状况,黑格尔坚持说:“假如一个民族觉得它的国家法学、它的情思、它的风习和道德已变为无用时,是一件很可怪的事;那么,当一个民族失去了它的形而上学,当从事于探讨自己的纯粹本质的精神,已经在民族中不再真实存在时,这至少也同样是很可怪的”③。又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景象”④。这说明黑格尔至少也在传统意义上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词。
   康德说:“形而上学知识这一概念本身就说明它不能是经验的”⑤。可见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是指超越于经验的、在抽象思辨中运用纯粹概念来表达的哲学的一般原理。
   中国传统哲学里本没有形而上学这个词,以形而上学译metaphysics,大抵是借用了《易·系辞》里一句话的意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中国哲学中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和境界,“形”指卦象,“器”指具体事物。上述的引文指明了“道”、“形”、“器”三者的关系,即“形”是对“器”的抽象,“道”又是对“形”的进一步抽象。王弼《周易略例》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得意”就是“得道”。从器、经由形到道,是一条从经验到终究道理的途径,这条途径称为形而上学的途径。因此,依中国哲学,形而上学这个词大抵可以理解为关于道以及为了达到道的目标或境界而进行超越经验的追求的体验或学问。由于道被认为是幽深玄妙的,探究道的学问在魏晋时以玄学著称,故也有以玄学译metaphysics的。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认为,依照中国哲学的习惯,形而上学也可以理解为哲学中最高深、最一般的道理的那部分学问,它作为纯哲学,必须是对经验有所超越的,就这点而言,中西两种形而上学是一致的。但是,怎样超越经验?它达到什么结果?在这些方面,中西哲学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二、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本体论及其特征
   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形式表达为一个纯粹思辨的概念体系,称为本体论。本体论滥觞于柏拉图哲学。起初,柏拉图把超越现象世界的真知识寄托于理念论。所谓理念,大体相当于同类事物的共相,柏拉图把它看作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既然每个理念反映了一类事物的本质,那么由那些最一般的理念即通种所组成的道理,岂不就是普天下最基本的原理了吗?基于这个要求,柏拉图后期致力于发展关于理念或通种之间结合的理论⑥。在《智者篇》中,柏拉图把关于通种间相互结合的理论称为“最大的学问”;把研究它的人称为哲学家,以区别于辩士说客⑦。这种通种论就是本体论最初的来头。
   本体论这一理论形态的形成,与西方语言的形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是指西方几种主要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系词“是”被广泛使用的现象。在柏拉图这里,一个主语和一个表语通过系词联成的句子,从哲学上说,意味着主语和表语都分有“是”。这样,主语和表语都因分有“是”而成了“所是”或“是者”,而“是”本身则成了最具渗透力的通种,或者说,成了最高最普遍的类概念。当各种各样通种分别用“是”或“是者”来表示的时候,通种论就表现为“是”和各种“是者”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被规定为研究第一原理的学问,亦即关于“是者之为是者”的学问⑧。这一门学问直到17世纪时,才由沃尔夫第一次为它作了一个被认为是经典性的定义:“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是’(?v)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是’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⑨
   本体论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不仅表现在它占据西方第一哲学的地位,而且还表现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只有本体论依然固守着形而上学的名称。曾经同属于形而上学的自然神学依仗信仰独立为宗教哲学,理性灵魂学演变为心理学,宇宙论则为宏观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所取代。本体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其一是前面提到过的它的形式方面的特点,即它是利用西方语言中的系词作成普遍的范畴“是”和“是者”来表达的第一原理。ontology(本体论)这个词的本意就是关于“是”的学问。西方人自己在很长的时期里并不意识到本体论的这个特点,也许这是由于缺乏或没有认真与非西方语言的哲学的比较。霍布斯只是在讨论主谓逻辑的形式时,猜测到不用系词“是”的语言的哲学会是另一种样子,他说:“但是有些民族,或者说肯定有些民族没有和我们的动词'is'相当的字。但是他们只用一个名字放在另一个名字后面来构成命题,比如不说‘人是一种有生命的动物’,而说‘人,一种有生命的动物’;因为这些名字的这种次序可以充分显示它们的关系;它们在哲学中是这样恰当、有用,就好像它们是用动词'is'联结了一样。”⑩直到最近,我们才看到,英国哲学家A·C·葛瑞汉通过对阿拉伯和中国哲学的研究,发现这两者都没有用系词“是”作成哲学范畴,才向世人透露出“是”和“是者”是西方哲学特有的范畴(11)。那么围绕“是”这个范畴做文章的本体论无疑是西方哲学独具的一种形态了。
   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是对逻辑的运用。本体论最初讨论的是理念或通种之间的结合,结合就是逻各斯,逻辑是逻各斯词义的演变。一般人们倾向于把logos译为理性、谈话、理解、判断等,海德格尔则指出,logos在早期希腊文献中的意思是结合,其它皆是后起义,如缀词为句才成谈话(12)。柏拉图本人的说法也可证实这个看法,他说过“语言的符号亦如别的东西一样,有的结合有的不结合,结合的便成话。”(13)又说:“名字的结合就是λ?ros的本质。”(14)
   逻辑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柏拉图的那种理念或通种间结合的逻辑不久就被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所取代。形式逻辑可以严密地演示范畴之间必然的推论关系,是西方本体论哲学*运用时间最长的逻辑方法。这种逻辑的方法直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才遭到致命的批判。但这一批判刺激了黑格尔,当他在其《逻辑学》中重构本体论哲学体系的时候,发展出了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矛盾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被认为是合理的,它们经过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可以消解于新的统一。
   本体论哲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本体论所展示的是一片与经验世界相脱离的、纯粹概念的领域。如前所述,本体论最初是出于对事物最终原理或原因的追求,但从一开始,柏拉图就把这种原理看成是由理念或通种的结合演示出来的。而理念本身则存在于一个与现象界割裂的理念世界中,因此,这样构成的原理当然也只能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直至黑格尔还是这样说:“揭示出理念发展的一种方式,亦即揭示出理念各种形态的推演和各种范畴在思想中的、被认识了的必然性,这就是哲学自身的课题和任务。”(15)
   本体论的这一特点往往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为人们日常的思维总是倾向于从每个概念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方面去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而看不到在本体论哲学中,范畴的意义只是从范畴相互关系中得出的逻辑规定性。例如,说到部分这个概念,人们便会想到许多部分的事物,以为这样才理解了部分的意义。然而,本体论哲学所说的部分,只是指组成整体的成分,这样的部分是从与整体的关系方面得到其规定性的。由于本体论是完全在经验领域之外的,对于常识来说很难理解。但是据柏拉图说,这种困难是由于“众人心灵的眼睛经不起注视神圣的光辉”。然而,毕竟有些哲学家能够把本体论的这个特点揭示得明明白白。例如,针对自中世纪直到笛卡尔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即从上帝是最完满的“是”逻辑地推出上帝存在的结论,康德明确地指出,这样得出的“存在”只是一个逻辑的规定性,它与我口袋里实际有一百元钱的“存在”不是一回事(16)
   本体论的上述三个特点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它既是从经验超越出去的独立存在的原理体系,这种原理就只能依靠逻辑的方法构造,它的客观有效性,或者说真理性,首先依赖的是逻辑上的必然性。反过来说,本体论的原理体系是运用纯粹的概念或范畴逻辑构造出来的,它必然独立于经验世界。至于本体论的那个形式上的特点,即把它的所有概念、范畴统统当作“是”或“是者”,则是将概念形式化而获得了逻辑的规定性,这是说,如果把“本质”、“现象”、“存在”等概念都看成“是者”或“所是”,那么,它们便都归属到了“是”的下面,成了属类,而“是”本身则是最高的类。综上所述,我以为逻辑是本体论哲学的灵魂,是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最根本的特点。
   三、非本体论的中国形而上学及其特点
   中国哲学中没有运用逻辑方法构造出来的纯粹概念的原理体系,这是说,中国哲学是非本体论的。
   中国哲学初具形态的先秦时代,汉语中的“是”还不是系词,它只作指示代词用;并且,先秦汉语中根本就没有一个词是系词(17)。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就不可能像西方哲学那样,通过系词将概念形式化。即使在今天,当我们用“是”和“是者”(“所是”)来分别译Being (Sein)being (das Seiende)时,总是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情况的出现,有语言方面的原因,即汉语不像西方语言那样,每个动词有动名词、分词的变化,因而不习惯把系词“是”从其上下文中抽出来作成一个独立的概念使用。更主要的是因为,中西哲学思想方法的不同,即中国哲学没有从逻辑规定性方面看概念或范畴的意义的习惯。例如,人们更愿意沿袭把Being译作“存在”,因为“存在”有一种实际可理解的意义,但这就混淆了 Beingexistence,后者也译作“存在”;更不能看出,existence作为“是者”之一,与“是”所具有的逻辑的关系。
   上面的讨论已经涉及了逻辑问题。中国的形而上学是非逻辑的。这不是说,中国哲学中没有一种关于逻辑的学说,而是说,中国的形而上学没有把逻辑用为自己的方法。它使用的概念不是逻辑地规定的概念,它的证明过程也不是靠概念的演绎推论。例如,我们在《老子》中读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些表述都不是基于概念的逻辑分析,而是直接对于万物生化过程的描述。
   为了使这一点明白起见,我们可以略举黑格尔的本体论之作《逻辑学》开头的论说作一对比。黑格尔说,哲学从“纯是”为开端。“纯是”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因此,它实际上就是无。无是与它自身单纯的同一,是完全的空,没有内容,在它自身中并没有区别。这样,“纯是”和“无”既同一又有区别,每一方都直接消失于它的对方之中,这个消失的运动即变。在这个变的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有其确定规定性的所是,即此是(Dasein)(18)。这是黑格尔从“纯是”推论出某一有确定规定性的“所是”的大致过程,即所谓概念或理念自身的运动。它不是对现象世界的直接描述,而是纯粹概念的逻辑运动,但这却被当作是真理本身。上述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与《老子》的一点简单对比,应当是可以把西方本体论的逻辑特征和中国形而上学的非逻辑特征有了初步的展示。
   中国的形而上学也不是存在于经验之外的一片独立的领域。一个显著的证据是,中国哲学把“道”当作最高目标和境界的同时,又流行“道不离器”的主张。一个唯一可能的例外是朱熹。他用“理”等同于“道”,说过:“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有人因之而把朱熹当成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本体论者。然而,这个结论并不可靠。有一段关于他和他的学生的谈话的记载:“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理亦无挂搭处。”可见,朱熹对于“理在气先”的观点并不是坚决的。有时,他认为理和气孰先孰后的问题是不可知的:“或问先有理后有气之说。曰:不消如此说。如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后有气邪?后有理先有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他更明确说过:“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退一步说,即使理在气先,朱熹也认为这样的理“只是个净洁空洞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以上引文俱出《朱子语类》卷一)。假如离开了现象世界(气)的理能“造作”的话,除了以概念的逻辑演绎之外,我们还未见过有什么别的方法。正因为中国哲学向来不是以概念的逻辑演绎为传统的,在此传统中的朱熹也不能让他的“理”有所“造作”。总之,朱熹“理在气先”的观点既不明确且不坚决,这样的“理”也不能作逻辑的推论,朱熹哲学不是本体论的。既然连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本体论者的朱熹实际上也不是本体论者,其余的想来就不必多谈了。
   本体论所具有的三个特点,在中国的形而上学里恰恰是找不到的,因此,它们倒成了中国形而上学的三个否定方面的特征。那么,中国形而上学肯定方面的特征是什么呢?
   我以为,中国形而上学的首先的特征是,作为形而上的目标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管子·内业》也说,“道”是“口之所不能言,目之所不能视,耳之所不能闻”的,这更明确指出了,道既不是感觉器官可直接把握的,又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中国传统的思想是把包括人自己在内的天地万物看成一个统一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道贯穿在自然的总过程中,是我们体会到的这个总过程的方向、作用或规律。它是形而上的,因此,是不能用感官直接把握的。一切现象都依道而展现,而道本身则总是隐失在现象后面,就其本性而言,道又是不适于为语言所彰显的。
   既然道是不能以语言表达的,于是就有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证明道的存在呢?中国哲学以为,在自己从事的实际事情中体验道,即所谓进入得道的境界,这是证明道的存在的途径。对道追求需通过亲身体悟,这是中国形而上学的又一个特点。
   如果把个人从事的活动看成是局部的、个别的,而把道看成是全体的、一般的,那么,个人仅从自身的活动中体会道就不可能了。因为这里有局部和全体、个别和一般的矛盾,个人所能体会的仅是局部和个别。然而中国哲学并不突出个别和一般、局部和全体的关系——那是从逻辑的观点来看的,而是采用“理一分殊”的看法,把万物各自的理看成是对最高的理的全息的分有,好比是“月印万川”。因此,中国哲学并不认为个人的活动对于体察全体、最高的道会有什么障碍,而是认为从政、经商,治学、游艺、及人所从事的其它各种活动都是体察道的途径,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担水劈柴,无非妙道”。
   但是,道毕竟深隐在现象后面,要从具体的活动中得道必须超越现象。这种超越的功夫,我们在庄子写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中读到的是“不以目接而以神遇”。用王弼读《易》的方法来说,是要通过“忘言”、“忘象”而达到“得意”。总之,这都是要求摆脱经验现象的局限,达到一种豁然贯通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人必获得一种高明、愉悦的感觉,这种感受是个人对道的存在的确实证明。
   由此而进一步得出的第三个特点是,在中国历史上,追求形而上学目标的途径是整个身心的修养,而不只是掌握某种知识。
   道既然贯穿在一切过程中,它当然也贯穿在每个人自然生命的过程和他的社会生活中,这样,对道的追求是在人自己的生活中实现的。这种追求可以有多种表现,如,让自己的身体按自然的过程得到滋养和展开以尽天年;让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以获得一种德性;让自己的心灵涤除偏见和迷惑,永远以新鲜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以保持智慧,等等。中国哲学史上反复阐发的就是这种全身心地追求与道相契合的实践活动和各种体验,这就是修养,照孟子的说法,叫做“养浩然之气”。
   修养是实践的活动,形而上学则是超越于经验的,说可以在实践中追求形而上的目标,乍听之下也许会令人产生疑惑,对此,我们需要作进一步的阐释。人的每一个具体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一个目的后面还会有更高的目的,最高的目的与自然的进程是一致的。如果从事一样具体活动时,人能够去追求和体验这个最高的目的,并把自己当下从事的活动调整到与最高目的相一致的状态,那么,他就既在实际活动中,又超出了当下事务的局限。事实上,所谓书道、茶道、花道、剑道、棋道以及其它种种技艺之道的提出,都表明了人们把深层次的、形而上的道,当作比技艺更重要的目的来追求的愿望。诚如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引导技艺的创造和发挥,技艺的成功及成功之后人的欣喜,反映出人在他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中获得了与道的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这样的人不只是匠人,他自己也成了追求道的活动的成果,即被目为富于修养的人。除了技艺的活动,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活动,都可以成为追求和体悟道的途径。因为在中国哲学看来,人类经验生活与形而上的道之间本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是在从生活经验向道的超越的追求中,吃饭不只是为了维持生存,工作也不只以谋生为终点。在种种日常生活中而又超越于日常生活的追求归结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四、形而上学对文化科学的影响
   形而上学是超越经验的追求,没有这种追求以及对这种追求的表述,也就没有哲学。在这点上,中西两种形而上学是一致的。然而当我们进一步勾勒出中西形而上学各自的基本特点之后,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就显示出来了。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不仅是对经验领域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一直向上,直到脱离经验、进入一个完全独立的超验领域;这片超验的领域是用一般概念或范畴的逻辑演示来表达的,以示它具有与偶然的经验事实有区别的必然性的品格;这样表达出来的超验领域是最高的原理,是纯粹的知识。而中国的形而上学在追求超越经验的努力中却始终意识到,这种超越的追求只可能是依托于经验基础上的超越追求,因此,重要的是超越的追求过程本身。在中国的形而上学中不存在独立的超验领域,甚至形而上学所使用的术语,也兼有具体和抽象两重意义,如“道”,原意为道路,引申为遍及一切的规律;“理”,意为“治玉”,引申为道理;“气”,初指云气,引申为“理”的载体,等等。中国形而上学反复表述的是从具体经验上升为抽象道理的过程的体会,这样所表达出来的不是纯粹概念的知识,而是结合着人自己修身养性,即使自己的思想、气质、性情、行为努力符合于“道”的要求的学问,从中引出道德和文章并重的说法。
   中西方形而上学的差异对中西方知识的分类是有影响的。西方的形而上学即本体论既是脱离经验高高在上的一般原理,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它研究一般的是者之为是者,那么自然还应当有研究各种具体是者的分门别类的学问。这显然是逻辑的分类,好比总类下面分有属类。不仅如此,西方形而上学还使哲学自身内部产生出分支,最明显的莫过于近代认识论的兴起,它正是为了克服超验原理和经验现象之间的隔阂而作出的努力的结果。中国的学问并没有形成西方那样的分门别类,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形而上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原理领域,所谓经、史、子、集这四大部类的著作中都有形而上的内容,然而它们又都不是专门谈论形而上的著作。也许其中的经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著作,但这也不是专门关于一般抽象原理的著作,倒是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此,经的权威性并不在于它是否具有统摄其它部类学问的总类的地位,而是圣人立下的学问的样板。在中国早期的著作中,《周易》和《老子》倒是两部比较接近于谈纯粹形而上学问题的书,但它们被分别归入经部和子部。这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学问的分类并不是依照逻辑的方法。例如,《汉书·艺文志》沿袭刘向的方法,把学术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和方技,称为七略,从逻辑的观点看,这一分类中至少交叉用了三种标准,即:以内容为标准,以作者为标准,以作品体裁为标准。也许传统观念看重的是,各种学问是追随“道”的不同途径,能否在这条途径上有所建言是衡量其价值、决定其能否被列为一类的标志,至于从逻辑的观点看它们是否相互重迭则是不重要的。另外,中国的形而上学不脱离经验现象,是在经验基础上的超越,对它的真正把握是自己对这超验一度的体验,这一特点可能对中国学问采用千百遍重复地注经的形式有决定的影响。因为每注一遍经,便是自己对超越一度的真切的亲身体验。在这个意义上说,“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其区别是不大的。
   西方形而上学对于科学的影响是公认的。这首先在于,以本体论为主要内容的形而上学采用的逻辑方法同数学的原理直接相关,而数学则是科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即西方形而上学开辟出一个超验的即在经验之外的领域,这一点也对数学、及其它科学产生影响。如,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种说法就其表达了某一定量的无限可分而言,已经包含了对经验的超越的追求,然而就其主张无限分割的结果仍然是“有”而言,它没有进入超验的领域,这就不可能达到数学上的极限的观念。因为从数学的角度看,上述问题可以化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它趋向于一个极值0,而数学上极限的观念则是微积分的基础。同样,不能进入超验的领域而想得出或理解虚数i即也是不可能的。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只要没有外力作用,它就仍将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囿于经验的领域而想理解这个原理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经验的领域里,一个运动物体总免不了阻力,如果不克服阻力,这个物体最终会停止运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如果设法依次减少阻力,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持续得长一些,只有当我们假定阻力为0时,才能得出上述定律。但作出这一假设时,我们的思想就已经进入了超验的领域。以上的例子大体可以说明西方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关系。事实上,对近代数学、物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等人,他们本身就是伟大的哲学家。
   人们可能有一种想法,以为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是由于中国哲学的思想方法务虚不务实,其实依我们的分析,情况恰恰相反;数学和研究自然界一般规律、原理的科学是超验领域的东西,只有当思想能够进入超验领域,才能发现作为一般规律的科学原理。以纯粹概念或范畴的逻辑推论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本体论哲学正是进入了超验领域的思想活动形式。中国哲学没有建立一个超验的领域,但它看重超越活动本身,这是人自身的活动,从中发展出的是人生哲学。
   五、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前途
   由于中西两种形而上学的形态及其特点的不同,它们的历史命运也是不同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虽然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它总的来说是脱离经验的抽象的思辨活动,不能有效地指导现实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在黑格尔之后就逐渐衰落;而中国的形而上学却由于始终紧扣人生这个主题,追求高于现实而又不脱离现实,当人类面临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许多新的人生问题时,显示出其生机勃勃的应对能力,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对西方传统的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为深刻的一场哲学革命。MKS主义哲学是这场革命中最积极的中坚力量(19)。此外,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流派也从不同的角度投入了这一批判活动,其中有两股突出的势力,其一是从叔本华、尼采到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另一是经验主义传统下的经由摩尔、罗素等人及维也纳学派而发展起来的分析哲学。
   从叔本华、尼采到存在主义,他们对传统形而上学脱离人生问题的抽象思辨不满,他们诉诸意志、表象和人的种种情绪体验,被归结为人生哲学。分析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最为激烈、最为极端。在分析哲学那里,形而上学是一个贬义的、受到嘲笑的词。他们认为,形而上学是由一些没有实际对应物的词所组成的、无可证实的假命题组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清除形而上学。一切不能在经验中得到证实的东西都属于形而上学之列,都应当取消。他们并不排斥逻辑方法本身,他们所反对的是把逻辑方法运用到概念或范畴的推论中,而主张在纯粹形式化的符号中运用逻辑。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一般的概念、范畴是没有经验的对应物的,而纯粹形式化的逻辑则可揭示出思想活动所应遵循的正确法则。他们还认为,形而上学讨论世界观问题,世界观也必定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它也应同形而上学一起加以清除;哲学所余下的只是纯粹的方法*论。
   康德虽然严厉地批判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但他最终还是说:“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至今被叫作形而上学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任何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的要求;然而完全放弃它又办不到。”(20)为什么完全放弃形而上学办不到呢?我想这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创造性的动物,这意味着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试图超越现状的局限,即有超越的追求。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杂乱无章中追求秩序,从野蛮走向文明,等等,这些都是人的超越的追求。在超越的追求中,人为自己设立了追求的完美目标,这个目标或者叫终极关怀,或者称为真善美。这中间寄托着人的信念、信仰,使人满怀希望地从今天走向未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生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本性。失去了这种追求会危及人的信念和信仰,直至使生活失去意义。
   其实,形而上学决不只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在理论形而上学里,也不只有本体论一种表达方式。中国的形而上学就是一种与以本体论为核心的西方形而上学在形态、途径等方面均不同的形而上学。当西方形而上学随着本体论的没落而遭受严重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形而上学却日益引起世人注目,这说明人类决不会停顿超越的追求。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突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然而西方原有的以概念的逻辑推论为特点的本体论形式的形而上学,脱离经验世界和人生实际,无力回答新的挑战;而在儒家文化辐射圈内的国家和地区则较为成功地进行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于是新儒家随之而崛起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势必进一步导致对包括道家、佛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形态和特点的追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分析哲学企图清除形而上学,西方的形而上学还是在顽强地表现自己,其代表就是海德格尔哲学。在他那里,追问“是”的意义问题是哲学的主要问题,但这个“是”却不是传统本体论从逻辑上规定的最高、最普遍的范畴,而是当作系词使用时所表达的是者是其所是的“是”。对“是”的意义的把握,是在我们对是者向我们显示出来的各种方式的当下*体会中。这样的“是”最终被认为就是天道(providence)自身的展显,人的超越的追求表现为对天道的追随。这样的形而上学与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是截然不同的,而却同中国哲学、东方哲学接近了。海德格尔本人就曾表示过对老子哲学的仰慕和对禅宗哲学的认同(21)。不过人们还常误称、误认海德格尔哲学是一种本体论哲学,这主要是因为他早期曾称自己的哲学为基本本体论,其用意盖在于动摇传统本体论的第一哲学的地位。他之能够这样称呼自己早期哲学,仅仅由于他的哲学在字面上仍是关于“是”的学问,这最多还说明西方语言习惯对他的哲学形式的影响。事实上,为了消除可能产生的把他的哲学当作本体论的误会,海德格尔本人在其后期哲学(一般以1945年为界)中不再提及基本本体论这个词。他甚至说:“将来的思想不再是哲学了,因为将来的思想比起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哲学的同名词)思想得更有创造性。”(22)他所指的形而上学就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本体论,即以范畴的逻辑演示所构造的原理体系。而海德格尔追寻“是”的意义及天道的哲学,仍是一种在经验基础上的超越的追求,是一种更接近中国形态的形而上学。
   西方哲学形而上学形态的变化,使我们感觉到中国哲学将对全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倒不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本身不需要改造和发展。然而就目前的发展看,中国哲学往往是根据西方传统哲学的范畴和方法被改造的。例如,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分类方法,在本来并不存在本体论的中国哲学中也去划出一片本体论的领域;有的甚至仿效黑格尔的方法,把中国哲学史写成一部哲学范畴逻辑发展的历史,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掩盖中国哲学的真正面目。所以,我们还是应当先分别如实地把握中西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开展真正的交流。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说:“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见《形而上学》982Q1
   ②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页。
   ③④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12页。
   ⑤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⑥参阅柏拉图《巴门尼德篇》及《智者篇》。
   ⑦柏拉图:《智者篇》253C
   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
   ⑨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⑩转引自胡适《先秦名学史》,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11)A.C.Graham,Disputers of the Tao ,1989,P.406.
   (12)Heidegger,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1959,PP.125-130.
   (13)柏拉图:《智者篇》,262D
   (14)柏拉图:《泰阿泰德篇》,202B
   (1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3页。
   (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31页。
   (17)参阅《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5页。
   (18)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0-200页。
   (19)参见俞宣孟《MKS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
   (20)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63页。
   (21)参见G.Parkes:Heidegger and Asian Thought,1989;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
   (22)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ed.by D.F.Krell.1978,p.242.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05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15: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依据老子学,推断传统形而上学非逻辑性,没有“是者之为是者”的学问,概念与范畴逻辑的表述;也没有逻辑运用,范畴涵义及范畴间普遍联系的义理透析,辩证逻辑正、反,合矛盾过程的逻辑展述;更“没有从经验超越出去的独立存在的原理体系”。
“例如,我们在《老子》中读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些表述都不是基于概念的逻辑分析,而是直接对于万物生化过程的描述”。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管子•内业》也说,“道”是‘口之所不能言,目之所不能视,耳之所不能闻’的,这更明确指出了,道既不是感觉器官可直接把握的,又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从得道概念中,依据儒教意识形态的儒道佛文化,推断“追求形而上学目标的途径是整个身心的修养,而不只是掌握某种知识”。“中国哲学史上反复阐发的就是,这种全身心地追求与道相契合的实践活动和各种体验,这就是修养,照孟子的说法,叫做‘善养浩然之气’。”
作者以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为证例,曲解孟子的逻辑本义。孟子的“是者”逻辑,出自“命也,性焉,君子不谓命也。”畏天命不等于自我认命与定命,尽心尽性改善命,即忍受“穷则独善其身”,屈己之苦艰;存“达则兼济天下”之伸展,自我期待。民本理想,恒心恒产的百姓安居乐业,非是得道善性的仁义行,而是自然人性的庶物人伦,“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非行仁义。与儒道佛文化善性得道截然不同的道德观。道家无为人生之虚境,佛门幻化人生之空境,虚空人生的乱世道佛。以及儒教道德内修,治世的道德人生,适应君主专*制时代的治乱循环,儒道佛互补的得道善性。
明确说,老子学,儒道佛文化,并非传统真正意义的形而上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15: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作者错解《易传》的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上者,道之導,引導义与主導义。荀子说:“精于道者兼物物”,兼的义蕴,精于道者的理论理性,形上導,非精于物者列,却是兼物物,提供精于物者宜人环境,方显然物物道的客观实效性,事物必然性,抽象成哲学真理性。民所共由物物道,源根民本,发展民生经济,共同体吧!道,路也,就是共由物物道,诚者天道,信者人道。逻辑清晰,目标明确。道因理,逻辑性定在,人为与自然的理道矛盾体,成人化自然的一定之理道。有矛盾的同一性,也有差异性。理势自然,走向理势顺天应人之事物必然。形下器,自然之化的事物运行,器即道,精于物者物物道,物理事则为理则。理在气中,是实践理性。超越经验之理气,具有普遍规律意义的哲学抽象之神理。形上有政治道之導,礼法合治,法治惩处不善至者的人与事,障护礼治通行。礼的制度治理,铺设精于物者,即形下器的规范路,自觉心性的礼义规范,合通俗礼,约定俗成的言行规则,各正性命的社会秩序,理一分殊的“性命一也”,“循理应乎事物”的道之導。形上有思想道之導,“文以载道”,“文以益质”,通志成务,逮音容成的道之導。圣人有为之文与礼。形上道之導,因形下器的社会基础而导,成其因果路。形,社会形态,上导下行的社会形态,用现代逻辑转述,恰似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形下器的社会形态,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体。《易传》天地人参,高低两层次:一是形上道之導融入的天地人参;二是形下器之道运行的天地人参。正因为两层次的天地人参,实存礼义规范层次性:君子义与小人利。仁义人道有两层次:孔子的忠恕人际与船山的仁恕天下。心性人事合一,《易传》天地人参本体论。人事有天命与性命的层次界分;心性有神理与理气的层次界分。形下器,顺乎物则的理一而已,“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人事心性本体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确确切切的本体实在,存在音容天。《易传》的易简理得,健顺心性与规范秩序,刚柔立本因果路,蕴涵基本义理的本体论。能说《易传》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没有逻辑性?没有哲理的抽象性?从孔子学到船山学的脉理传承更高复归,不是展现正、反、合的哲学圆圈过程?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儒学的道器理论,以后专贴论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1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在全球性经济架构中,中西文化有各自不同走势,体达自然,却又是殊途同归,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整合,趋同于天下。其实,西方已经出现两次的理性回归:一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家内部经济秩序整治的初步理性回归;二是现时全球性经济架构中,国际经济秩序整治而产生彻底性和全面性的理性回归。表现在多个方面:
(1)竞争心性,必须服从整体协调,合作互利的经贸原则,去掉极端竞争的质野心性。优胜劣汰的民族主义战争;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垄断性质的以富役贫,扩大不均的贫富悬殊。中国文化鼓励竞争,注意纠正西方的文化偏蔽,倡导合作互利,整体协调的竞争心性。
(2)张扬个性,合符天理规则;崇扬自由,服膺务实理性。防止极端化的个人主义思潮,损公肥私,人鬼滥欲。中国文化必要张扬个性,崇尚自由,遏止文化专*制,却也要防范个人主义极端化。
(3)民*主政制,适用商品经济时代。基础是民本,发展民生经济的物物道。基础削弱或偏离,民*主政制异化。从传统自然时代,转型现代商品时代,顺乎物则,大中衔接,是民本政制走向民*主政制的循序渐进路。
(4)民*主与科学。形上道的民*主政制,精于道者兼物物,营建精于物者的宜人环境,发展科学技术。民*主政制的经世治用,有利于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巩固着民*主政制,相资相成,彰显成人(心性)天(社会)物(经济)的自然之化。顺乎物则的心性唯物,疑乎人心的心性辩证,依然是发展民*主与科学的唯物辩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18: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虽然不着调,还是比我厉害,找出这么一大篇文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14: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哲学形而上学部分确实有不同,但楼主说的不够确切。
1:中国传统哲学有辩证逻辑(易学),也有本体论(道),道德的关系就是“是”与“是者”的关系,也是一切现象的最终实质的关系。
中国形而上学属于自然哲学宇宙本体论,而【道】是宇宙的根源。

2:这是一篇好文章,自此基础上可以理解《道德经》的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4 0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的“是”,道也;存在追问的“是者”,理也,以理明道,一定之理道,即理势天。谈道能不论理?不论势?不谈人文哲学?《易传》的天地人参非道?非本体论?辨证逻辑,人为因果的刚柔杂居,刚柔相推相接的险阻与吉凶,情伪相感之利害生,不是从通志成务的本体中产生?极深研几,探赜索隐,极广大而尽精微,不是探究本体三道之因果精微?仁义人道融入成人参天地的阴阳天道、刚柔地道的因果之精微?辩证逻辑能脱离理道、本体论而存在,拆开分为儒道学派?
2楼已谈及文章作者谈及老子学形而上学的评说,不重复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4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张先生认真研究《易传》道器理论,弄清楚儒学传统的形而上学;探究宇宙本源的道,弄清楚儒学知幽明道的无极而太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2-14 08:51
建议张先生认真研究《易传》道器理论,弄清楚儒学传统的形而上学;探究宇宙本源的道,弄清楚儒学知幽明道的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未济鳥 2010-01-27 15:49:25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是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把“形”作动词便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意思是说,可见则为象,具形则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见),在地成形(形,名词,同器),”因此“形”的深层意义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诸动词的用法,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

形而上下的意义,先儒解释甚繁,兹选以下五家,以资参考。

  孔氏正义:「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

  李氏集解:「崔憬曰,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朱子本义:「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

  来氏易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就有太极之理在里面,如有人身,此躯体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躯体之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阴阳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无声无臭,则理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则囿于形器之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谓之器。」

  何氏订诂:「是故阴阳形见于卦画,而在形见于卦画之前者,则为形而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曰道。在形见于卦画之后者,则为形而下,奇偶之陈,有方有体,故曰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即有太极在其中,有人身,即有吾性藏其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

  看了以上各家的解释,可以略知形而上下的意义,而道与器不相离,实为要解。道器虽不相离,但亦不相即,二者有同有异,此义可据大衍之数的学理进一步研究。

  揲蓍求卦之法,取五十茎蓍草,名为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以象太极,其余四十九蓍,依筮法程序,分而为二,以象两仪,以至归奇于扐以象闰等,每经三变成为一爻,十八变而成一卦。方筮之初,两仪未分之际,浑然一太极,此即形而上者,亦即是道。两仪既分,阴阳相待,乃有四象八卦,此即形而下者,亦即是器。这也就是系辞上传另一段文字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吾人的心性,本有真常,无生无灭,此处生两仪生四象等生字,是出现的意思,也是分辨的意思。两仪四象八卦,皆自太极分辨阴阳,而相继出现其形相,这些形相出于太极,实与太极不相分离,这是道器不相离之义。道器虽不相离,但道是形而上者,无生无灭者,器是形而下者,生灭无常者,所以不能说,道即是器,器即是道,这是道器不相即之义。喻如海水起浪,水与浪未尝相离,但是浪相起灭无常,水性持平如故,所以水与浪又未尝相即。

  了解形上形下的意义,以及道与器的关系,然后可以入观卦爻。先观卦爻皆是形而下者。卦爻变动,出现天地人物万有之形,亦皆是器。凡是形器,皆是生灭无常者。次观卦爻皆由太极生两仪而来。太极之生两仪,实由吾人分辨之心而起,只要吾人不起分辨心,便能灭除生灭之相,而入于道。后观太极是卦爻的本体,卦爻是太极的别相,体真*相假,不迷于相,则能明于本体,明于本体则能合理的运用万相。如此观之,久而且熟,可以展放一卦六爻弥于全宇宙,复收全宇宙藏于寂然不动之心,或收或放,无不自如,或出或处,无不自在,观到这样的境界,可谓已得圣人传易之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0: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而上者谓之道——《易传》本体论浅析
来自知网收藏引用作者
张汝金
摘要
《易传》基于社会实践基础,对 “易道”作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上概括,指出乾坤是易之门户和根本,“一阴一阳”是万物产生存在的本原和根据。由此展开了其易道本体论哲学体系。这种 借助《易经》八卦象数和取象比拟思维的探究型理解和创造性诠释,使古老的《易经》完成了由占筮之用到形上学的革命性变革,开启了人文主义的诠释路径,深深 影响了之后中国哲学的致思取向。
更多
出版源
《周易研究》, 2007(2):73-7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而上之谓道,气而上之谓性”——韩邦奇哲学思想新探
来自知网收藏引用作者
章晓丹,白俐
摘要
为了挖掘并全面考察韩邦奇的哲学思想,采用文献解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韩邦奇是明代关学学派的代表,也是明代中期反思程朱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不是明代气学学说的代表,他用形、气、道、性等范畴构架起其哲学思想体系,而其中的核心范畴是性。道非太极,气化为道;"天地万物本同一气",气是万物生化的源头,是现实具体事物之超越;性不是气,也不产生气,性不是气的属性,"气而上之谓性",性是气之本体、超越,是超越的超越,是宇宙世界之最高本体。
更多
出版源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2010(5):149-15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6-2-14 10:50 编辑

《道德经》的“道”: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①兮廖②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视之不见名曰“夷”⑤;听之不闻名曰“希”⑥;搏之不得名曰“微”⑦,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⑧,其下不昧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⑩,逝曰远,远曰反 ⑾ 。
释文:

有这样一种东西是浑然一体的,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种“东西”无声无形,不受任何形势、力量的约束而独立存在,也不会改变性能,它的存在方式是永不停息的循环往复,自成体系的。这种“东西”就是生成自然万物的总根源,或者叫本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强行给它命个名字,叫“道”。 本体的“道”可以解说,但不是通常规律意义的“道”也不是儒学伦理学、仁义的常道,是本体的“道”,就是老子所说的“非常道”。老子强为之名的“道”名,也是本体意义的名字,不是“常道”意义的名字。


指出万物之源是“道”的观点,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效果,与其作用相比,反而显得很平常,很一般。因为“道”这个本体,想通过观察来了解又看不见;想通过听觉来辨别又听不着;想通过使用来了解又无法靠近它。道本体这种看不见的特征称为无形无色;听不到的特点称为无声;摸不到的特征称为无迹、幽隐。这三种特征都是让人不能循根究底的研究渠道,“本体道”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形成了浑然一体而存在。这种浑然一体的“道本体”,其存在型式又是上不见明显的边迹,下不知深沉的根底,前不见开始的源头,后不见结束的末尾。所以,“道本体”这种存在形态只能勉强用“大”来形容,这种巨大的存在,又是不停地运转、消逝的,一直消逝到遥远的不可知的地方;但又不是一去不返,而是远到一定程度后又返回来,重新开始下一循环。

理解

西方哲学中所谓本体的意义也是很复杂的,其主要意义之一是指所谓与现象对立的唯一实在。西方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本体乃是现象背后的唯一实在。道是宇宙万物之源,本体的“三者不可致诘”说明道本体是形而上的层次。有物混成,有这样一种东西浑然一体,这里不是指物质或者精神,不是唯物与唯心的范畴,是纯抽象的形而上的存在。怎样描述这种存在呢?老子叫“道”,佛学叫“自性”,西哲叫本体,黑格尔叫纯在,----------






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①,物形之②,而器成之③,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理解:

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解,“道”是本体,而阴阳两种因素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一”也就是“二”,“二”也就是“一”。三,在《道德经》中没有具体说明,给千古学人留下个大难题。这方面,我觉得没有说明,无非两种原因:一是“三”只是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二是“三”的内涵在当时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用说明。就如同我们今天讲数理化,56朵花的意思一样。

最可能的,是后面的情况。证据如下:

1:《易经.说卦》中讲:“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以立天道曰阴与阳;立地道曰柔与刚;立人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是以六画为卦象,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是以六画为章”。因而“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2:《阴符经》: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即宜,三才即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因躬,小人得之轻命。

3:《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天人合一,其实就是“天地人合一”。这方面的实践应用的例子,大到国家兴衰,武王伐纣的时机选择,小到买卖铺户的决策实行,无不考虑个天时地利人和。真实百姓“日用而不知”,不可须臾离也。

文学作品总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来表明人的才能,只是会引导我们将“上知天文”理解为善看天象、能卜吉凶;将“下知地理”理解为山川物产、排兵布阵;“中晓人和”是权变机谋,这些是文学家的小花招,利用英雄主义来吸引眼球。

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治世良材的知识系统,分析技法,且看诸葛亮在《隆中对》是怎样用“三才”分析天下大势的: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5:总结起来说,道是本体;一二是阴阳对立统一;三是三才,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生万物,“天地人”三对矛盾和谐化生万物,三对矛盾动态转化,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



三:可知儒道对“形而上之谓道”理解的不同,朱子本义:「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4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2-14 11:54 编辑

张无屮没有弄清本体论与本源论的差别——这正是此主贴的主题之一;
而在本源论内部又没有理顺理气关系——这也是道德经思想的一个理论疏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2-14 11:16
张无屮没有弄清本体论与本源论的差别——这正是此主贴的主题之一;
而在本源论内部又没有理顺理气关系—— ...

道学属于本体论,儒学属于本源论,本源范围大、模糊,本体单一、清晰。所以说儒家没有严格意义的哲学。
这个应该和质文刚柔分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4 15: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2-14 16:45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4 12:05
道学属于本体论,儒学属于本源论,本源范围大、模糊,本体单一、清晰。所以说儒家没有严格意义的哲学。
...

张无屮至今不能理解,占据了西方传统哲学主体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不过就是人类精神幼稚期基于虚假预设的病态纠结;
西方哲学的现代主题就是要肃清这种思想倾向和思维方式;
中国儒道思想都不曾陷入本体论幻相,这是华夏先贤理性成熟的集中体现;
宇宙论与本体论相比,可算是一种科学(经验)形而上学阶段。

就张无屮的这个表述来看,你现在的思想(说“头脑”或许更为合适)被几个错误搅成了一锅粥;
一方面,你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在概念层面上还是没有确切理解,以致于你把道学归结为本体论,这是概念错误;
另一方面,你非要把已经被西方哲学自己所抛弃了的本体论幻相奉为哲学的顶峰,进而以此作为评判思想体系的标准,这是哲学史层面上的知识错误;
第三,你把哲学与本体论划等号,以致于无法领会儒家思想的哲学高度,这是更基本的概念错误;
第四,你对儒家思想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了解,以致于妄论什么本源模糊、本体单一,这是学术精神层面的错误,也贯穿在前面四个问题之中。

如此等等,这些错误都指向一个人的学术基础。
我建议张无屮把初步厘清“本体”、“本体论”概念作为2016年度的学问主题;
不过这个任务很特别:厘清这些概念的目的恰恰是要埋葬它们;
而这件工作本身则有助于导向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思想任务:理解“哲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4 10:48
《道德经》的“道”: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①兮廖②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下母。吾 ...

儒道对道的义涵理解不同,当然,我与先生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不同。老子自然道,先天地生,无而生有,道法自然。执古道纪,保持质朴心性。政治清静,人生无为,需要什么形上形下?儒家民所共由物物道,正义利物利民生,存有形上道之導,道者導也,形上意蕴明晰。形下器之道,社会经济基础路。以现实逻辑解,还不明白。解读船山论语两段,供思考: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显然,有形上導,方有形下器之道吧!会存在没有形上導的道之器?
“治器者则谓之道,道得则谓之德,器成则谓之行,器用之广则谓变通,器效之著则谓之事业”。治器者不是形上導之道?器成则谓之行,不是“理气一也,性命一也”,“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刚柔立本地曰示?道得之德,变通的器用之广,富有事业、日新盛德的器效之著,难道不是产生在形上導成器成之行过程中?不是存有人为因果路的刚柔立本地曰示?
船山道器论,不是在解读《易传》形而上学的道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2-14 15:11
张无屮至今不能理解,占据了西方传统哲学主体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不过就是人类精神幼稚期基于虚假预设的病态 ...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个则是黑格尔开始使用,马克思也沿用的术语,它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
道学也属于自然派哲学,和西哲一样,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
老子道学和儒学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部分不同,也就是本体论的内涵不同。
-----------------------------------
所以,如同先生规劝我的理由一样,我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规劝你。
你应该重新审视评价本体论的哲学高度,这样对你系统理解哲学有好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2-15 09:17
儒道对道的义涵理解不同,当然,我与先生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不同。老子自然道,先天地生,无而生有,道法自 ...

1:将道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①,物形之②,而器成之③,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下接先生的【道器】理解,基本可以完整。

这就是为什需要形上形下的原因。

2:对立统一之谓道是本体论,属于矛盾主次方面的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是现象学,属于主次矛盾的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1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5 10:18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 ...

张无屮的思维方式十分奇特:你以古希腊哲学为根据作出的推论有任何说服力吗?
你这么说不是恰恰表明本体论之于哲学的关系正是西方哲学古典时代的特征吗?
西方古典哲学在康德时代就被彻底批判了,而康德批判的不彻底也在近现代得到进一步的反思和批判;
你还非要把儒道思想以近现代哲学所摈弃了的陈腐观念作为标准进行评判;
这么简单的道理跟你讲了无数次,你怎么就是不开窍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思想本身的话语去理解和判断儒道思想;
用不着去套用西方哲学的术语;
况且西方哲学也正在极力摆脱那些传统术语所隐含的非法预设,极力“面向事情本身”;
张无屮的方式不免使自己陷入某种双重的精神困顿之中。

大过年的就不多说了;
总之,中国儒道思想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精神宝藏;
你如果真有志于在思想上居于“领军者”地位,就不能如此怀揣碧玉却非要步他人后尘——况且还是被人家早就抛弃了的“后尘”,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2-15 10:50
张无屮的思维方式十分奇特:你以古希腊哲学为根据作出的推论有任何说服力吗?
你这么说不是恰恰表明本体 ...

东西哲学一样,最初的起点都是对自然经验的理性总结,属于自然哲学,是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做后盾的。用《道德经》来举例,如果道德经的基本规律都是正确的,那他的起点(顶点)本体、本体论会是错误的吗?

不要看谁批判的声高,本体论的特性就是超验的,批判的所有证据不是超验的,就是胡扯,不足为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1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2-16 09:49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5 11:18
东西哲学一样,最初的起点都是对自然经验的理性总结,属于自然哲学,是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做后盾的。用《 ...

张无屮既然推崇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本体论哲学;
那么你就应该设法去理解道家宇宙论与本体论之间的显著差异;
你所说的作为起点、顶点的本体,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型本体论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在理论实质上却有着极大区别;
我估计你多半是没读过柏拉图最经典的洞穴寓言和线喻理论。

另外,那不叫“自然哲学”,你如果非要用术语的话,你可以说是“自然主义哲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09: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对西方哲学未有认真和系统性研究,所以,我从来不贸然发表见解。
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理论,文章作者有长篇论述。第一部哲学专著《形而上学》出自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看成是透过经验,检验一般原因与原理的知识”。“是者所以为是者”的理论。形而上学理论的演变,出现反对和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声音。现时理论界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倡扬辩证法。教条主义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也是形而上学吧!《易传》论证形而上学体系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尽管理论进程有正、反、合阶段,形而上学仍不失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论体系吧!西方形而上学理路,与传统形而上学理路,似有殊途同归的感觉。
一、从孔儒形而上学体系的演进,尘埃落定在《易传》的道器论。道器论,非天下掉下来,一蹴而就,而是有累积过程。从孔子的君子义、小人利的义利层次规范理论,孟子显然恒之义蕴的恒心恒产阶层性理论,到荀子显然精之义蕴的精于道者与精于物者物物道理论,最后落具是形上導与被導的形下器成道器论的形而上学,蕴含着導与被導的两层次人参天地的意义在内,天地人参的本体论。乾易知,坤简能,易简理得,蕴含着孔子的义利层次规范理论在内;健顺心性,君子自强不息精神,蕴含着孟子恒之义蕴在内;极深研几,探赜索隐,蕴含着荀子精之义蕴在内。《易传》三道三才,仁义人道融入,体现儒学务实宗旨,正义利物利民生。天道阴阳,人的结构性排列,尊卑定位的易简理得,“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已将孔子义利规范,孟子恒心恒产,荀子精于道者与精于物者物物道全部理论囊括其内,方有易简立本说。地道刚柔地曰示,人为因果的险阻、吉凶与利害走向,刚柔立本。从易简立本到刚柔立本,人参天地具始源辩证逻辑的本体论,形而上学体系初具规模。
二、从汉儒初度异化,走到宋后极度异化,荀子学被清理“门户”,《易传》被曲解而肤浅化,孔儒脉理中断,被法家同化,异化成帝制儒学,成为孔孟教条的形而上学。儒教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定性为帝制儒学,更切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吧!
三、辩证逻辑更高复归的形而上学阶段。船山将形上導归属为圣人的文与礼,文是哲学人文体系的理论理性;礼是政治哲学施政的礼法制度。文礼交融一体,形上道之導。船山将形下器之道归属为道体论,人、天、物自然之化的基础理论。始奏人,心性动能系统,实践理性,“理气一也”;形上導,有心性哲学。中奏天,社会构成系统,阶层性与阶级性,经济基础;形上導有政制的礼法合治,天命限定的实存意义。终奏物,物质生产力的构成系统,物物道的各正性命,“性命一也”;形上導就是制度环境造人的天命所归。人、天、物道体论,存在音容天,得两理绪:一是终奏物,容有迹而音无方,顺乎物则的心性唯物;二是始奏人,逮音容成或音以节容,疑乎人心的心性辩证。因于两理绪,中奏天的社会限定,理势的自然而必然,限定着形而上学的理论理性,有逻辑的演变次序,正、反、合的哲学圆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0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是多元的,并不等于大杂烩。主流思想体系,需要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方有持恒的学术生机和发展。正如先秦的诸子争鸣,成就了荀子学,成形了《易传》形而上学道器论。然而荀子学被清理门户,《易传》被曲解肤浅化,文化成果流失了。荀子礼法合治政制理论的流失,儒法合治成传统优秀文化;顺天而制天,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物物道的理论流失,让老子自然道占据天机,可惜乎?《易传》形而上学本体论,易简理得,乾健知与坤顺能,乾刚健与坤柔顺,体现着易简立本与刚柔立本的本体论意义,其蕴含辩证逻辑的哲学意义,谁能参透,肤浅化而流失了。
历史有发生次序,君主专*制时代有王朝正常陵替的汉唐成长期,值北宋时期,发生王安石的政治变法,变法失败,进入汉夷王朝陵替的宋明衰落期。在汉夷王朝再度陵替的明清之际,出现实学与启蒙的文化思潮。从政治变法与文化思潮的发生次序,谁能解其因果所以然?
理论有逻辑次序,在儒教意识形态的儒道佛文化时代,有弱势群体的张载气本说,气学即实学,有船山实学的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然而,文化成果也流失了,张载还是弱势,船山学被丢荒,心学、理学依然主导;换来的是文化研究的百年灾难坎坷路,值得感慨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2-15 12:01
张无屮既然推崇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本体论哲学;
那么你就应该理解道家宇宙论与本体论之间的显著差异;
你 ...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谢谢指教,我刚恶补了一下看看我说的有几分可取:

1:本体论是宇宙论自然主义哲学的根源,本体论第一哲学,宇宙论现象学。

2:本体论属于超验,形而上学,可以由第二哲学推理出来,但不能作为证据。本体论最终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老子、佛祖、苏格拉底、百拉图等认为有,宗教认为有,现象学哲学家认为没有如-----------。

3:哲学分为本体论和现象学(唯物、辩证法),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的分别,第二哲学中才有唯物唯心二元论可知论不可知论等一系列学说,老子的德、佛祖的空幻、百拉图的影子等属于第二哲学。
日喻、线喻以及洞喻属于有无、齐物论、不可知论的讨论。

4:由自然主义哲学推理出本体论,至于本体本身的存在形式不是推理出来的,只是想象出来的,不具备证据的连续性可验证性。如认为本体是三角形、四边形的静止不动、永恒的等,只是数学真理的推测;如老子认为独立不该周行不殆,只是易学理论的推测,归根也是数学真理排列组合的应用。至于真实情况是如源头流水一样的存在,还是如背景一样存在、万物只是背景上的聚散而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高下,只是习惯上的感觉而已。

5:最终的判定,不要听谁怎么说,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正途,在能力不足的时候只有选择的权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2-16 09:45
文化是多元的,并不等于大杂烩。主流思想体系,需要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方有持恒的学术生机和发展。正如先 ...

先生的道器论表面看没什么问题,我觉得应该深人挖掘一下对“道”本身的理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这两方面深入下去可知区别所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2-16 09:43
由于对西方哲学未有认真和系统性研究,所以,我从来不贸然发表见解。
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理论,文章作者有长 ...

【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他的观点更过的是打着道学老子的幌子,分析的证据却是儒学本体论的角度,所以你才会这样的感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5 10:36
1:将道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①,物形之②,而器成之③,是以万物尊 ...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建阴阳,阴阳物也,乾坤气也,刚柔气质也,天地物化的阴阳大系统;天地心,生民命,人物之元的音容天,尚有一个阴阳大系统。阴阳天道,物、事、人的结构性排列,其中人的结构性排列,阴阳,易简理得的尊卑定位,各正性命;乾坤气化,健知与顺能,健顺心性与知能排序之规范秩序,人事的级能结构,易简立本。刚柔气质,乾质刚健,令下必行;坤质柔顺,执令而行。刚柔立本地曰示,人为因果的理势走向。所以,物、事、人的阴阳天道大系统,融入仁义人道,天道人道合成地道刚柔,事物、人事、心性的主体性运行,同属于道建阴阳的大系统。再而言,始奏人、中奏天、终奏物自然之化的道体论,同属于道建阴阳的大系统。阴阳系统有范畴群,或为称范畴体系。读船山论语一段供欣赏:
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相融相结而象生,相参相耦而数立。融结者,称其质而无为,参耦者有其为而不乱。象有融结,故以大天下之生;数有参耦,故以成天下之务。象者生而日生,阴阳生人之撰也;数者即生而有,阴阳治人之化也。(注:象乃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数乃人事心性参耦,“循理应乎事物”之中庸体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2-16 10:36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建阴阳,阴阳物也,乾坤气也,刚柔气质也,天地物化的阴阳大系统;天地心,生民命,人 ...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建阴阳,阴阳物也,乾坤气也,刚柔气质也,天地物化的阴阳大系统】从这个理解可以看出,不是形而上的理解,更不是本体论的层次。

道生一二三,都是形而上的层次,而道是本体。一是阴阳两性对立统一,是一也是二;三是三才,三对对立统一的两性按照四象变化的结果。
这个思路是一致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6 10:33
【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他的观点更过的是打着道学老子的幌子,分析的证据却是儒学本体论的 ...

我的学问道有独立见解吧!不似人云亦云无主见吧!因为我对西方哲学缺乏认真和系统性研究,对作者的西方哲学见解不会说三道四,对作者的传统哲学的学问根柢,以及对形而上学的未来理路,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等文化问题,都是不敢恭维的。不似先生,在6楼还是恭维:“这是一篇好文章,自此基础上可以理解《道德经》的道。”今似有否定义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2-16 14:10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2-16 10:13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谢谢指教,我刚恶补了一下看看我说的有几分可取:

1:本体论是宇宙论自然主义哲学的 ...

至于真实情况是如源头流水一样的存在,还是如背景一样存在、万物只是背景上的聚散而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高下,只是习惯上的感觉而已。
·································
这段话大致触及了宇宙论与本体论的理论分野,总算是“有几分可取”;
张无屮倒也还有些哲学领悟潜力。

不过真正的哲学理解还不能停留在这种描述性的分别上;
还要洞察到不同思想观念所立足其上的前提和预设;
这就是“批判”、“解构”所要做的;
也是现代哲学的主要趋向之一。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儒道思想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十分惊人的精神高度——这与本体论、宇宙论无关;
你愈是深入西方哲学,也就越发明白儒道思想的高明之处。

在这里张无屮要思考的问题是:哲学可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高下,只是习惯上的感觉而已”吗?
对于现象学的祖师胡塞尔来说,具有这种自然思维态度就说明你对哲学还完全没有“感觉”;
现代哲学所要克服的正是传统哲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家并不是在这个层面上说这句话的;
对待终极性问题持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态度就不是哲学的态度,它只能导向信仰和宗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